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如果您沒看過昨天的直播,很推薦您聽聽看。尤其在講到對「中年婦女」的聯想時,朋友們的回饋,讓我驚訝……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57588978507472/
這篇摘文,也用了帶著某些貶抑的方式,使用「中年婦女」這幾個字。我們可以去理解,作者萬特特談到這幾個字的脈絡,是想要凸顯「自我」的重要性—在扮演任何角色之前,那個常被我們遺忘的立基點。
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他人身上,要他人認同。似乎他人認同,便有心安,便刷了存在感。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讓你高興。」
這段話是說得天經地義,可是,不少人就是無意識地覺得他人有義務讓自己高興。如果他人沒讓自己高興,自己便跟他人過不去。
作者萬特特,真的很獨特,她談「自我覺察」讓我驚豔。我想著,她把「美好」跟「自我覺察」放在一起,是不是觸及到了,「存在便是美好」的層次?
多數人活得昏沉,多數人抱怨著自己的生活入眠,一覺醒來,繼續用同樣的心態重複著讓自己抱怨的生活。自我覺察,深度一層又一層,當我們注意到,只有自己是自己的觀眾,而「自己」又是眾多念頭的暫時虛構,於是我們走向解脫!
成長到一定程度的中年人,表現於外的圓融,也不是多麼深不可測。只是那些跟人較勁的力氣,大多都收了回來,試著去降伏自己躁動的心。
祝願您,如果人到中年,記得捨不得自己!
*********************************
你離美好生活,只差一個自我覺察的距離
【文/ 萬特特】
我們所有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根本原因是我們把最珍貴的一切,投資給了別人,投資給了外物,而捨不得投資一點點給我們自己。
.
蘇拉在外商工作幾年後存了一筆錢,於是辭職開了一家書店。店裡不忙時,她會親手磨咖啡豆煮咖啡、泡花果茶、烘焙小點心,讓來看書的客人們免費品嘗。一個人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前幾天去店裡找蘇拉,她跟我說起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趣事」。
蘇拉的親戚介紹了一個男孩給她,兩人互加微信。幾次微信上的禮貌寒暄之後,對方約她吃飯,地點選在一家蘇拉常去的西餐廳。
用餐期間,男孩說:「看你的社群動態,感覺你挺愛花錢的,不過也是,現在美女都愛花錢。」
什麼什麼?愛花錢?蘇拉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發過的動態內容。上週末跟朋友去香港品嘗街頭小吃,上個月自駕去了古鎮采風,兩個月前去了趟韓國帶回了護膚品和幾件漂亮衣服。想來想去,其他的也就沒什麼了。
結帳時,蘇拉堅持各付各的,男孩送她回家。
路上,男孩又說:「你出去玩都是住四星級以上的飯店嗎?其實老百姓經濟實惠就好啊。」
「我覺得安全更重要。」
「不要太愛慕虛榮,像你這樣會嫁不出去的。」
「我不認為我愛慕虛榮,我把自己養得好一點,不是讓別人來教我省錢的。」
好吧,很明顯,第一次見面兩人就沒戲了。
沒過幾天,蘇拉接到了親戚的電話:「你說你跟人家見面,怎麼就不知道收斂點呢?你那天背的包包是不是又是新買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你點的牛排要八十塊錢人民幣一份,你這會讓人家以為你是個不懂持家的女孩,不適合結婚。」
蘇拉掛了電話,又生氣又想笑。
蘇拉說,選擇中高級一些的西餐廳是覺得環境不吵鬧,適合兩個人聊天溝通,自己背的包包也認為是跟那天衣服比較搭配的。至於牛排,蘇拉說她一直都吃菲力,沒有故意點貴的。她覺得自己全程禮貌,反倒是男孩誤解她的話讓她十分不舒服。本以為話不投機,這事就算過去,沒想到男孩跟親戚又言語了一番。
她不明白,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的美食,怎麼就成了不適合結婚了?
後來蘇拉在部落格轉發了這樣一段話:很多時候,女孩子並不怕窮本身,怕的是窮的心態,怕的是一直窮下去,還怨怪別人太奢侈。
一個永遠只求你省,卻不想自己去賺的人,還是算了吧,一段只想著讓你降低標準,而不敢對自己提高要求的婚姻,不要也罷。
其實往往是對物質有要求的女孩,更懂得如何好好經營自己和生活。
每個把自己養得很貴的女人,都在追求一個可以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和一份相媲美的愛,而不是為了讓你教她省錢的。
前幾天,我被一個認識了十幾年的同學封鎖了。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假期,我在社群動態曬了一張和妹妹在香港迪士尼與卡通人物合影的照片。
大喜在底下回覆:一到假期就出去瀟灑,肯定存不了什麼錢吧?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確定那個頭貼是我的國中同學大喜,而不是我的七姑八姨們。我沒有回應,本也沒記在心上。某天晚上,我正躺在沙發上一邊看書,一邊用美容儀推臉,大喜發來了訊息: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我也不怕跟你直說。
我們同歲,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我知道你在外面一個人打拚辛苦,但也得知道存點錢,挑男朋友的眼光不要太高。等我們奔向四十歲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沒有錢沒有老公,可怎麼辦?
讀完大喜的訊息,我氣得差點沒把美容儀扔出去。我明明在一個美麗的年歲,怎麼就快成了中年婦女了?
我點開了大喜的社群動態。
大喜畢業一年後便結婚生子,如今專心帶寶寶。同學聚會時,常被女同學們羨慕。
大喜的社群動態每天有五則以上的內容都是照顧寶寶的日常,循環播放。還有轉發的各種生活資訊,比如「快來看,太可怕了,馬上就要被刪除了。」「快來按讚,送水杯一個。」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我本想和上次一樣,不回覆大喜的訊息,準備洗漱睡覺。誰知道她又接連發了無數多則。
「我看你照片裡又換了一雙新的運動鞋,你買那麼多鞋子幹嘛,有兩雙換著穿就好了啊。」
「前幾天逛街碰見你媽媽了,聽說你還沒有結婚的打算,你說你工作那麼拚命有什麼用,找個好老公嫁了就都解決了。」
「你新做的頭髮得花不少錢吧,像我這樣直接紮馬尾多省時間。」
……
我回覆:大喜,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我買的每一雙鞋、每一個包包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我不想活成一個中年婦女。我不評價你的生活,你也別指點我的生活好嗎?
再然後,我就被大喜封鎖了。
我呆呆地,看著已經不是好友的聊天介面好一會兒。回想起十四歲認識大喜的時候,她被罰寫古文,我幫她抄寫。我回答不上數學題,她偷偷告訴我答案。
大喜和我,在畢業後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無法體會她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她也不懂我努力寫文章到半夜,常常眼睛乾澀得連隱形眼鏡都摘不下來的感覺。
對很多女孩來說,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結婚生子,然後從此一生闖蕩江湖,追求快意人生的人。
你的錢花得值不值,買的東西是好是壞,他們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 把到嘴邊的話說出來,企圖在對你的指手畫腳中,找到一點存在感。
珍.奧斯汀的小說《艾瑪》裡,哈莉特問艾瑪:「你為何不結婚?你如此天生麗質。」
艾瑪說:「告訴你吧,我連結婚的想法都沒有。我衣食無憂,生活充實,既然愛情未到,我又何必改變現在的狀態呢?不用替我擔心,哈莉特,因為我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小姐,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小姐,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在自給自足的前提下,把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在安排生活上並沒有錯。
畢竟,我們好好經營自己,就是為了不必委身於生活,不想過不塗口紅、不做指甲的糙日子,不想連喝一杯咖啡都要心疼半天。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真正喜歡你的人,是不會讓你降低姿態,去遷就他的標準,而是不斷努力,拔高自己,和你一起過越來越好的生活。
書上說,你愛喝茶,我愛咖啡;你喜歡包子豆漿,我喜歡牛奶麵包;你享受一群人涮火鍋的喧囂,我偏愛兩個人吃法餐的浪漫。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努力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買心儀的東西,去想去的遠方,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這就是你一路向前的理由和動力。
願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閒聊]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假偶天成| ThaiDrama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2gether【假偶天成】【只因我們天生一對】當Bright&Win得知 ... 的評價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情緒虐待狂利用罪惡感的方式,就像高利貸業者玩弄金錢的手法:他們不想要『欠款』被付清,因為他們靠利息就活得很快樂。」
-\-\-\-\美國推理小說家安德魯.法區斯(Andrew Vachss)
透過「如果不是為了你」、「我為你做了這麼多」、「都是你的錯」或「你怎麼可以」之類的用語,扮演壯烈犧牲的角色。烈士父母拉扯孩子天生對父母的愛。……在父母扮演烈士時,孩子覺得自己不得不隨之起舞,……當父母用這種方式破壞界線,孩子將自己和他人的問題區分開來的能力就會受到損害。
取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如何設定界線、自我修復、終止控制的世代循環?》
**********************
控制,會有各種經過長久時間改良、演變,形成精巧且不容易察覺的手段,尤其對缺少人生經驗,心智能力有待成長的孩子來說。
「是怎樣?你聽不懂國語嗎?」
事實上,父母可能根本沒說清楚,到底要怎麼達到他們為孩子設定的目標—尤其是連他們自己都達不到的時候。年幼的孩子,面對這種表達能力有限、傳達的訊息常過於模糊,卻又對孩子有過高期望的父母,很容易覺得,都是自己的錯,都是自己讓父母失望了。
即使長得夠大了,慢慢看破了父母的手法,還是可能在心裡的某一個角落,持續地、不自覺地自我懷疑:「是不是對別人都很簡單,只有對我很困難?」
「我沒有說過這種話!」
其實要控制他人,矢口否認自己說過的話,來規避他人的質疑,是一種很簡單又很有力的手段,特別是面對無力舉證的孩子。有不少成年子女,抱怨他們的長輩,從年輕到老,慣用這種手段,來推卸責任,指責他人的不是。
作者這一段討論,非常精彩,這不是只有親子之間會發生,而是一般人際關係也常見到。為了越界,混淆你、操控你,讓你自己撤防,讓他們予取予求。
像書裡面有個例子,父親前一刻才打完小孩,下一刻又好像沒發生什麼事,帶孩子去吃冰淇淋。這種常給予混亂訊息的手段,在某些愛情類型裡也容易出現。
因為篇幅所限,只能拿部分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不過,這幾種「扭曲真相的手法」,可能我們都看過、聽過,或者親身經歷過。
**********************
【丹・紐哈斯】
其他歪曲真相的手法
• 讓孩子當代罪羔羊:主張孩子是所有家庭問題的根源。這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手法,父母藉此隱藏自己的責任。這種手法也傳遞了一個訊息:孩子不能控制被怪罪的是誰,一切完全取決於父母。
• 有附帶條件的情感:把金錢和愛畫上等號,或者在送禮時期望得到回報。有附帶條件的情感可能導致孩子過度重視物質,或者反過來與金錢發展出一種又愛又恨的關係,因為金錢被當成情感的替代品。
• 童稚化:在孩子長大之後,依舊把他們當成小孩來對待,以此降低孩子的地位和自信。將孩子童稚化的父母,對子女說話的態度就彷彿他們還是小孩子。他們會替孩子挑衣服,或在餐廳裡替孩子點餐。
• 父母化:在孩子準備好之前,就強迫孩子負起成年人的責任。一名女性說:「我從沒當過小女孩。我是我媽媽的媽媽。」童稚的時光遭到剝奪,父母化的孩子被預期要犧牲自己的需求去照顧父母的需求。
• 善變的行為:反覆無常的情緒和不可預測的戲劇化行為,給了父母任意妄為的自由。面對這種情況,孩子會疑惑是否是自己做了什麼所致,因而在不斷的事後反省與自責中長大,希望「如果想得通是我做了什麼導致他們的反應,我就可以阻止這種情況了」。
• 投射:不自覺地將自己不想承受的壓力或負面感受歸諸於他人。父母藉此引導孩子自省自責,並且難以分辨什麼才是真的。
• 製造三角關係:不公平地將孩子扯進婚姻關係當中,例如背著配偶傾訴婚姻問題。孩子因此對自己在家庭裡的位置有扭曲的認知,並有可能使得孩子內心充滿罪惡感。
• 扮演烈士:透過「如果不是為了你」、「我為你做了這麼多」、「都是你的錯」或「你怎麼可以」之類的用語,扮演壯烈犧牲的角色。烈士父母拉扯孩子天生對父母的愛。有時候,父母是真的有需要,但孩子永遠不確定那份需要是真是假。在父母扮演烈士時,孩子覺得自己不得不隨之起舞,畢竟扮演關懷的角色好過讓父母失望。當父母用這種方式破壞界線,孩子將自己和他人的問題區分開來的能力就會受到損害。
.
ps. 上文所提到的「父母化」,有些人會翻譯為「親職化」。我舉一個案例跟大家說明,有一位大姊,小時候被灌輸,每一個當大姊的,都是要犧牲自己,照顧父母和弟妹。她真以為,每個家庭裡的大姊都是這樣,所以她不想做家事,也想休息,想當個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有罪惡感,因為父母會不斷地使用這種說法,讓她內疚。後來到了中年之後,才清清楚楚地知道,不是每個家庭的大姊都這樣,也有大姊可以正常當小孩,享受自己的童年。她被父母騙了快一輩子,現在父母依然要繼續騙她,要她全權負責父母的老後生活。她在跟父母吵架的時候,慢慢搞清楚,原來,她是被當成可以犧牲的,但其他的弟妹,是被當成不要打擾的,要讓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要拿他們的成就來讓父母講出去有面子的。
.
以上文字取自
《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如何設定界線、自我修復、終止控制的世代循環?》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1135
.
-\-\-\-\-\-\-\-\-\-\-\-\-\-\-\-\-\-\-\-\-\-\-\-\-\-\-\-\-\-\-\-\-\-\-\-\-\-\-\-\-\-\-\-\
短期心靈寫作成長班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4392501064514/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大島渚的《#俘虜》告別院線後也迅速上了影音平台,這是我人生的愛片之一,蒐集了兩款禁忌之吻海報,日前也分享過好幾篇推薦,但依然持續思考著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這部電影,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那曲堪稱絕響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呢?有人說,若你這輩子未曾聽過這首樂章,那生命有四分之一形同死去,或許偉大的藝術作品就是如此,認識它不會帶來多大的改變,但人生從此劃分為以前與以後,前一陣子如此所寫下的:
⠀⠀⠀⠀⠀
或許你也會受婉轉動人的奇異配樂持續牽引,被北野武真誠的笑容打動,為坂本龍一痴迷的舉手投足而屏息,更會不自禁被 David Bowie 異色雙眸拉入未知深淵,優雅昂首直視死亡,一次一次挑戰極限,那眼神七分野性帶著三分神秘,七分狂妄還有三分決絕,彷彿足以穿透靈魂吸人魂魄,在那雙洞悉一切的目光之下一切無所遁形,不知所起的慾望,不知所起的情愫,不知所起的恐懼,不知所起的手足無措,我們都喜歡看那些以愛為名的故事,念念不忘卻總是愛得面目全非的模樣。
⠀⠀⠀⠀⠀
《俘虜》改編自英國作家 Laurens Van Der Post 於 1963 年問世的小說《The Seed And the Sower》,打從一開始便直接點破檯面下暗暗流動的同性情慾,越是往深處壓抑,越讓人想往裡看,越是層層包覆起來,越讓人想一窺究竟。
⠀⠀⠀⠀⠀
在二戰時期的爪哇,日軍掌權之下有來自英國、荷蘭等各國的戰俘,勞倫斯因為精通英日雙語,成為兩派人馬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時常為文化差異、價值觀衝突的狀況緩頰,故事從粗暴羞辱見不得光的同性情事的展開,持續重複的主旋律以各種形式纏繞、放大、強化各種情感的風生水起。從大島渚的鏡頭語言足以得知,世野井上尉過去是個明理且有惻隱之心的軍官,看似一張被信仰精神、軍國主義束縛的撲克臉不苟言笑,實則懂得明辨是非,也會適時聆聽旁人忠言,直到將一名英軍戰俘傑克接來自己營下,從此攪亂了這池春水。
⠀⠀⠀⠀⠀
在慘絕人寰戰火紛飛之處,往往能看見真實人性的光輝,愛與恨、生與死、美與醜、溫柔與殘酷,對立有時,並存有時。上尉就像個彆扭的大男孩,再三旁敲側擊輕聲打聽,他是什麼樣的人?勞倫斯不解問道,你為什麼這麼關心他?連世野井自己也答不出個所以然,有些人大步闖入你的生命裡,或許只是為了打破某些你自認無法動搖的原則。只見年輕有為的日本軍官在審判席上亂了陣腳,遠遠凝視著月光灑落病床上沉睡著的側臉,有意無意詢問吼叫聲是否讓他不舒服,一而再再而三即時拯救此人性命,卻換得他桀驁不馴一口一口咬著紅花,就連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將他關禁閉,也夜夜探訪巡視,世野井悄悄為傑克開了許多先例,面對軍隊卻越來越殘暴猙獰,在企圖刻意強調自身男子氣概、一視同仁的軍隊紀律與領導氣魄的同時,全數的溫柔似乎背地裡統統留給一個人,抽離了自我,抽離了理智。
⠀⠀⠀⠀⠀
眾目睽睽一幕,日軍與戰俘對峙,肅殺之氣箭在弦上一觸即發,被推倒的傑克緩緩從地上爬起,熟悉旋律瞬間激起一股難以動搖的氣魄,帶著一貫的從容和挑釁走到世野井面前,周遭沒有任何人敢輕舉妄動。風、呼吸、心跳、時間彷彿世間萬物陷入靜止,只有配樂恣意奏起,絕望滲透著希望,陰鬱滲透著深情,克制壓抑滲透著叛逆與渴望,面前一雙手緩緩放在肩上,雙頰上各一個吻接連落下,淚水剎時湧上眼眶,夾雜羞愧、不安、意亂、情迷的複雜情感衝擊,輕輕卸下世野井的虛張聲勢,搖搖欲墜的身軀也頓失意識,慢速寫下影史無可取代的禁忌之吻。
⠀⠀⠀⠀⠀
「一張滑稽的臉,眼睛卻如此漂亮。」
⠀⠀⠀⠀⠀
坂本龍一、北野武、David Bowie 都具備這種讓人在理性與感性擺盪的過程中,甘願臣服於直抵人心的靈魂之美,世野井眼裡的傑克更象徵著一切令自己欽慕的自信、尊嚴、自由以及忠誠,曾經眼睜睜對需要幫助的弟弟袖手旁觀,而今卻扮演英雄般的角色,被視為天生的領導者,撿拾滿床花朵為同袍緬懷哀悼,求學一路走到律師生涯沒有太多浪漫情事,是軍隊中確實只存在男性情誼,或各自看見了不一樣的煙火?
⠀⠀⠀⠀⠀
若單純以同志情愫論《俘虜》,難免有些窄化了這部經典,其中形塑更多東西文化的衝突,跨越國族的友情,戰爭雙輸的對與對衝突,但讓人嘆息的仍是地獄中綻放的花朵,割下一搓金髮,以手帕慎重包起,夜裡月色灑落,銀白光澤美麗如昔,終究只能以集體瘋狂壓抑無法歸類的情感,終究只能以最重的軍禮紀念這份輕如鴻毛的奇異哀傷,像萬物之初的光芒。
⠀⠀⠀⠀⠀
⠀⠀⠀⠀⠀
⠀⠀⠀⠀⠀
▍大島渚的經典作品之一《俘虜》現在可至 CATCHPLAY+ 線上觀賞,加入【雙享無限看】方案,最新國內外精選影劇、HBO GO 原創內容也可同步全球:https://bit.ly/3cqihmK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美國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主角霍頓‧福特訪查全美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然而在一次面對韋德校長的疑案中,福特探員懷疑韋德校長對孩童搔癢的行為,顯然有孌童癖的嫌疑,堅持舉發校長。而這項指控導致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毀於一旦。
伊格言說,《破案神探》為我們具體展示了福特探員的聰敏、果決與粗暴──同時亦是知識的粗暴與人的粗暴。因為,某些時刻,當確認犯罪與否(或犯罪的「潛在可能性」)高度依賴於一個人的內心動機之時,你怎麼,就能那麼有把握呢?你是不是,總把人想得太邪惡了呢?你是不是,在與「人性惡」的深淵的拉扯對視中,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了深淵、變邪惡了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下判斷的能力,太有把握了呢?
伊格言舉了一則大家都聽過的禪宗故事作例子:老和尚與小和尚在河邊巧遇一個正待渡河的美貌女子,老和尚二話不說,背起女子渡河;隨後兩造道別,繼續趕路。但小和尚卻一路心神不寧,質問老和尚此舉是否犯戒。道行高深的老和尚倒是輕描淡寫:哦,你說她嗎?我都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背著嗎?
年輕的福特探員是不是有些類似這位年輕小和尚呢?堂皇以正義之名,斷定他人的善惡。他的判斷當然也很可能是對的,但問題是,他也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是對的。弔詭的是,古老的禪宗故事,卻令我們想起當下的自媒體與社群時代──鍵盤柯南,網路公審,斷章取義,每個不相干的凡人如你我,忽然都擁有了參與審判的權力。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法國小說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在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中,把藝術家分成兩類:革命派和裝飾派。故事中,性情溫柔的藝術家文森沮喪地說:
革命派是那些能夠承受世界之粗暴的人,並能以一種更激烈的粗暴來對抗它。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膽量。……我完全意識到我作品倒退的一面;……在來自造形藝術評議會的一位女孩的目光中,我讀到了輕蔑……我馬上明白到,她把我當成了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孩子。她沒錯,我確實是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小孩,不能夠活在世界上。我無法承受世界之粗暴;我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文森是天生的裝飾派,他當不成革命派。但究竟革命是什麼呢?我們或許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很確定革命「不是」什麼。毛澤東的名言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對,革命是會流血的、是打砸搶、是毫不手軟的、是殘忍無比的。此時你可能殺紅了眼,不分青紅皂白;或者,更趨向於惡的是,殺戮的目的已不在於打擊敵人,而是為了刷自身的存在感,或發洩自己的嗜血與破壞慾。看似高舉正義之大纛時,我們也變成了深淵本身......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小說
─────
為什麼人需要刷存在感?沒存在感會怎樣?會死嗎?藝術就是創造獨特性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上一集我們談到《紐約三部曲》的壓卷之作〈禁鎖的房間〉。天才范修將手稿和自己的妻子託付給好友「我」;作品出版後大獲好評,然而眾人卻開始懷疑,范修其人根本是「我」所虛構出來的。於是出版商希望由「我」來執筆范修的傳記,平息爭議。「我」因此開始探訪范修的生平軌跡。而在「我」漫長的追索中,在許許多多其他人的呈堂證供裡,范修的面貌卻並非逐漸變得清晰,反而愈來愈撲朔迷離。「我」如此敘述: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已經了解了有關范修的所有事情。不過我所知道的事情,並沒有給我任何幫助,但也跟我原本知道的沒有牴觸。或者換個角度:也許我所認識的范修,並不是我所要找的范修。最後,他們的話只是確定一件事,發生的事也可能不會發生。范修是和善的,范修也可能是兇殘的......從范修消失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事情都是矛盾的。
伊格言分析:此段敘述,乍看莫名其妙,卻又理所當然──因為人原本就是複雜的、費解的,有各種可能互相抵觸的面向;幾乎等同於一本天書。一個殺人魔也隨時可能善待一名流浪漢。而如果說一種天書般謎樣的存在竟奪取了你的存在,那麼這種「個體殊異性」的消失確實可能引發恨意。我們必須承認:人對自己的存在感似乎是有著天生的執迷的。這也正是「我」之所以想假藉撰寫傳記之名,偷偷找到范修,並且將之殺掉的原因。
於此,奧斯特的筆鋒終究探向了存在的深淵......
───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閒聊]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假偶天成| ThaiDrama 看板 - My PTT 的八卦
希望這部能到完結篇都能保持水準之上, 我看完劇後對小說有興趣去找了一下, 只是小說形式是第一人稱,有點看不習慣,所以就只看了幾篇, 不過Sarawat ... ... <看更多>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小說線上看 在 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 Dcard 的八卦
泰國BL劇推薦假偶天成/只因我們天生一對. 更如果有想要多了解可以看以下,泰國顏值天花板-Bright⭐️亮仔,泰國微笑顏值天花板-Win贏仔,-,文長,第一次發文排版不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