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不會查證?小編幫你查證!】
美國「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公布巴拿馬文件,內容不乏各國名人,但是,怎麼有媒體不小心把ICIJ資料庫內容的資料來源搞錯了呢?
2016年5月11日,蘋果日報報導內容指出:「台灣可查詢資料近2萬筆,準總統蔡英文哥哥蔡瀛陽、古裝劇《步步驚心》男主角『四爺』吳奇隆名列其中,企業部分則有台積電入列。」
但是,將蔡英文哥哥蔡瀛陽(Tsai, Ying-Yang)名字輸入ICIJ資料庫搜尋,來源是兩年前公布的「Offshore Leaks」而非本次公布的「Panama Papers」,也就是說與近日公布的「巴拿馬文件」無關。且蔡英文哥哥蔡瀛陽的公司,該公司是蔡瀛陽在2008年經外商銀行介紹,以設立境公司方式購買理財型商品投資,隔年績效不佳虧損解約,至此未曾再使用該公司,沒有任何避稅、洗錢情事。
⭐更新:根據自由電子報2016年5月12日刊出新聞,蔡瀛陽先生已委託律師鄭秀惠發表聲明表示,相關報導與事實不符。
#媒體果然還是需要多多查證才行啊
---
小英哥哥澄清:蔡瀛陽未出現在「巴拿馬文件」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694499
蔡英文兄設公司 律師:無關巴拿馬文件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604050204-1.aspx
巴拿馬文件 台2萬筆資料 台積上榜
http://www.appledaily.com.tw/…/a…/headline/20160511/37207506
ICIJ資料庫來源:Tsai, Ying-Yang
https://offshoreleaks.icij.org/nodes/188093
CIJ資料庫來源:Sigmundur David Gunnlaugsson
https://offshoreleaks.icij.org/nodes/12161442
古裝劇男主角名字 在 Facebook 八卦
【 月升之江 】
茫茫網絡大海,睇劇好講緣份。
首先,要夠得閒。假如同一段時間同步追看一二三四五六套新劇新節目,那怕劇迷朋友或者專業網站再怎樣「嚴重推介」另外七八九十套新作,也只能「齋講唔睇」,否則每天延長至72小時也不會夠用。其次,班底要緊。今時今日睇劇,純粹以演出陣容和實力,作為睇與唔睇的判斷是不夠的,還要看監製、導演、編劇是哪些人,像導演二五和肥波,將黃綺琳創作的劇本拍成影像,才有機會顛覆港劇傳統。第三,改、譯個好名,並非指那些「九唔搭八」,是但噏當秘笈的名字,而是每個字出現都有得解釋,觀眾很快能夠掌握故事重點。第四,集數不要太多,篇幅不要太長,尤其是那些故事過度「發水」拖拉的劇集,實在浪費時間。
這樣便解釋了,為何自從《她很漂亮》(2015)之後,近幾年都沒有好好的看完一套韓劇:故事冗長(特別是第一集,講到一半仍未入正題!)、劇情離地(令到很多香港人誤會韓國人現實中會有這些舉動和想法)、演員太新(沒有睇法,很容易會脫節)……喂~咁你講晒啦!對呀,今時今日點播成為王道,面對作品排山倒海般出現,觀眾自然掌握更大話事權,開劇睇完半集唔對路,點解還不放棄?換句話講,正常情況下,《月升之江》能夠吸引開劇的機會率很低,但早前在「黃Viu煲劇平台」左撳右撳時,基於劇名讀落有點「特別」,不似是一般韓劇的風格而決定「試試佢」,Google一下,導演尹尚浩曾拍過《太王四神記》(2007)和《師任堂》(2017)等古裝劇,又發現原來女主角金所炫早在《懷抱太陽的月亮》(2012)已看過其演出,轉眼她已21歲,亭亭玉立,充滿古典美的輪廓,相當適合駕馭古裝角色,結果以為歷史劇難消化,最後一下子煲了三集,真係有咁OK?
坦白講,現在才看了三集,是否真的OK,言之尚早,身邊有位「韓國專家」講過:「韓劇真係十套有九套都係爛尾!」假若不幸言中,愈睇愈爛,屆時再留言鬧爆本人也不遲,如果平平安安睇到最後一秒鐘,就是閣下時運夠高;何況《月升之江》的劇本採用倒敘法,觀眾很快已知道平岡公主(金所炫飾)喜歡的是溫達(金志洙飾),歷史也有記載,溫達是平原王的女婿,亦即平岡公主的丈夫,雖然劇組一早講明:「本劇以(古書)《三國史記》列傳中,記載的『溫達傳說』為基礎,(惟)迄中登場的人物及事件時期等,均與史實不符」,但有這個家傳戶曉的民間傳說包底,劇情「出事」機會大為降低,難怪當地收視節節上升,最新一集(第4集)AGB收視達10%稱王,當然也有韓國觀眾給負評,孰好孰壞,就要閣下睇完之後再判斷。
韓國KBS2月火劇兼「黃Viu煲劇平台」首部原創韓劇《月升之江》,改編自韓國作家崔始圭的小說《平岡公主》,講述朝鮮三國時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0年)的高句麗(發音:高勾離)第25代君主平原王(金法萊飾),因為誤信桂婁部古雛加(部族首領)高元表等奸臣唆擺,以為延王后(金所炫分飾)與「月光和尚」(趙泰寬飾,是平原王的前將軍)是私情,並誕下「野種」平岡公主,一時「火遮眼」,趁兩母女出巡至順奴部期間,派兵到該部落和伊弗蘭寺大開殺戒。年少的溫達臨危受父親所託,保護平岡公主人身安全,惟逃走期間發生意外,二人分隔,而平岡公主則獲來自神秘殺手組織「天珠坊」救走。
八年後,平岡公主在養父廉德(鄭殷杓飾)照顧下長大成人,化身「天珠坊」殺手廉佳珍,她早已放下年少時「振興高句麗」、成為首位高句麗女王的理想,時時刻刻都想着復仇,其中一個仇人,正是殺害母后的父親平原王。原本她計劃在松鶴山舉行祭典期間動手,惜行事敗露,並於逃走期間受傷,幸得溫達出手相救,二人終於「團聚」,而往後的劇情如何發展,大家也心中有數,相信離不開平岡公主光復家園,並與溫達經過很多苦難和挑戰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月升之江》故事背景雖然在古代,但製作團隊搣甩「史味」,無論劇情節奏和拍攝手法(有些慢鏡動作和一鏡過的空間穿越),都參考2020年代的觀賞標準,短短一集(即韓國原裝版的半集,約30分鐘),已詳細交代故事背景和男女主角為何相遇為何分開,沒有拖泥帶水,好些情節設計,如平岡公主的夢境、如廉佳珍與溫達成長後重遇的對話(在樹林裏重遇、溫達為她敷藥),那種輕巧感覺比較少見,已盡量拉近觀眾與古代史題材的距離,也不難發現,他們針對的觀眾群並非老一輩,而是會追星的後生仔女。
然而這種傾向不代表選角上輕率,畢竟平岡公主和溫達的角色設計,本身是充滿故事和悲情,豈能隨意選一些沒有壓場感、無法駕馭角色重量的藝人扮演?所以劇組挑選金所炫和金志洙擔正,頗為正路,兩個人在當今的韓國演藝界皆屬於戲路廣闊之人,演繹水準不會出現很大距離(不妨看看《九家之書》裏,李昇基和秀智),當中金所炫更是「同輩三金」(金裕貞、金賽綸)之中演技最優,只是很多觀眾覺得,金所炫昔日除了《懷抱太陽的月亮》外,好像不太懂揀劇本,才會有點窒礙在幕前的發揮。來到《月升之江》,她既然飾演長大後的平岡公主,也要客串演繹遭殺的延王后,但留意到,金所炫明顯有花過功夫去理解兩個角色的不同,雖然都是性格剛烈,但畫面呈現出來的,是兩種不同的神髓,甚有說服力,算是在演技評核試過關,這一點很重要,換轉很多「戲屎」的藝人去演,效果就會相當平板,兩個角色毫無分別,加快棄劇的意欲。
最後要講講劇名,《月升之江》乍看跟兩位主角沒有關係,原來玄機暗藏在韓文字「달이 뜨는 강」 裏。「달」是 「達」,即溫達,而「강」 是 「岡」,即平岡公主,何解會變成江與月?因為「달」 這字文在中文裏,除了「達」亦可解作「月」,而「岡」跟「江」同音,所以以食字方式帶出「江上生明月」的意思,帶出男女主角雖不在一起,卻互相思念,呼應劇中他倆要排除萬難才能走在一起的情節。
《月升之江》已於「黃Viu煲劇平台」上架:https://bit.ly/2Of6zBu
【 延伸閱讀 】
《女神降臨》自救逆轉命運:http://bit.ly/3c0OiAq
(0303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韓劇 #月升之江 #黃Viu煲劇平台 #ViuOriginal #金所炫 #金志洙 Viu Hong Kong
古裝劇男主角名字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八卦
【2020奧斯卡終極預測 全數24獎逐項解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夕,今年的獎季特別縮短,導致許多電影口碑沒有太多時間發酵,也壓縮了各個前哨獎項的頒獎間隔,於是可以看到從金球到工會獎,再到英國影藝學院獎,有許多獎項都是如出一轍的,也讓奧斯卡的可預測性,似乎少了些許看頭。然而,美國影藝學院的8469 名會員,終究是與影評和工會的口味有所區隔,每年依然會爆出預期之外的得獎者。本篇將試圖耙梳自秋季影展以降的獎季發展趨勢,盤點各作品的聲勢和前哨獎積分榜,找出一個最可以自圓其說的預測模式。
今年總共有53 部長短片入圍奧斯卡,除了《另類神父代理人》(入圍最佳國際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入圍最佳女配角)、《St. Louis Superman》(入圍最佳紀錄短片),和《親愛的莎瑪》(入圍最佳紀錄片)之外,筆者均已全數觀賞完畢(是的,連《黑魔女2》我都找來看了)。然而,投票會員可不見得均有看過作品就投票,因此,永遠要記得的原則是:奧斯卡得獎的作品,不代表是品質最高的作品。
通常,要入圍是靠實力(由各部門的專業同儕票選而出),要得獎則靠機運(除了作品本身實力,作品的發行和行銷、影人的公關和前哨獎的得獎感言等,都會納入考量)。但不管如何,今年第 92 屆奧斯卡的入圍名單除了少數遺珠(《鏗鏘玫瑰》的歌曲、《我們》的女主角、《我叫多麥特》的服裝設計、《星際救援》的視覺特效等),大致上仍是水準齊一,不管最終獎落誰家,相信都足以服人。
今年的典禮延續了去年的「無主持人」設定,也找來了新科葛來美大滿貫得主 Billie Eilish 和十個國際版的 Elsa 來演唱,相信仍是精彩可期。特別可貴的是,今年入圍的影片大部分都已在台灣上映,一般觀眾的參與度應該更甚以往。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有半數以上在美國票房達一億美金以上,想想前年奧斯卡還曾經拋出新增「最佳大眾影片」獎項(Best Popular Film)的想法,時至如今已顯得如此不合時宜。但影藝學院和奧斯卡獎每年都持續在變化,甫上任的奧斯卡主席是一名選角指導,相信過不久後就會追隨英國影藝學院的腳步,增設「最佳選角」獎項,另外也耳聞「最佳音效」和「最佳混音」將合併為一獎。
話不多說,馬上進入 24 個獎項的逐項分析與預測,同時附上私心名單(不一定有入圍奧斯卡)。
-
▍最佳影片
▲預測:《1917》
▲私心:《兔嘲男孩》
最佳影片是最難預測的獎項,因為他是唯一跟其他獎項採取不同計票方式的獎項。所有其他獎項皆採用簡單多數決,而最佳影片則是請投票會員依喜好排序九部作品,並透過加權和重新配票等演算法,最終由一個一致獲得最大共識的影片脫穎而出。因此,在思考最佳影片得主時,與其「僅有部分人士強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均一定程度的欣賞」。在這樣的脈絡下,評價偏向兩極的《愛爾蘭人》和《小丑》可以優先剔除,再來則是聲浪較微弱的《賽道狂人》、《她們》和《婚姻故事》。《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熱度有點太早就封頂,導致獎季後段有點欲振乏力,反而是《兔嘲男孩》備受工會力挺,也許業界的支持會讓他殺出重圍。
但最終這個獎是《1917》與《寄生上流》之爭。《寄生上流》是這個獎季的奇蹟,以一個外國影片之姿,連闖各大獎,甚至拿下演員工會獎的頭獎。而《1917》則是獎季後段短時間內衝上來的強棒,接連拿下導演工會、製片工會、金球獎、影評人之選、英國影藝學院獎等首獎,勢不可擋。誠然《寄生上流》在好萊塢的支持度是高的,但若是《羅馬》都無法擊敗《幸福綠皮書》,最終我只能比較保守地預測會由《1917》勝出,這個結果也符合唯一與奧斯卡最佳影片採取相同計票方式的製片工會獎結果。
《1917》的弱點是它沒有入圍演技類獎項或剪輯獎,但這個可以由片型和一鏡到底的敘事來解套(獲得最佳影片的《鳥人》也沒入圍剪輯)。至於工會獎沒能入圍?那也是因為《1917》選擇壓到年底上映,許多工會根本來不及看。《1917》是一個標準的、奧斯卡一向喜愛的那種傳統電影,它是一部符合老白男口味的戰爭史詩,也傳遞了正向的宗旨,
《寄生上流》的致命傷是,已經有一個「最佳國際電影」獎項可以給它了,有些會員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給他兩座「最佳影片」嗎?同時它又是外語片,千萬別低估奧斯卡會員懶得看字幕的傲嬌程度。另外,《1917》的美國票房足足是《寄生上流》的四倍,因此在口碑熱度上,《1917》也佔了上風。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以及奧斯卡近年保守的投票趨勢,《1917》會是最理所當然的得主。當然我也樂見《寄生上流》突破這個「外語天花板」,那將是一個具有劃時代象徵意義的重要時刻。
▍最佳導演
▲預測:Sam Mendes,《1917》
▲私心:奉俊昊,《寄生上流》
這個獎一向頒給最 flashy、最炫技、場面調度最困難的作品,因此《1917》的 Sam Mendes 是不二人選,也符合導演工會獎、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前哨趨勢。但如果奉俊昊真的人氣那麼旺,要在此獎殺出重圍也不是不可能。
▍最佳男主角
▲預測:Joaquin Phoenix,《小丑》
▲私心:Adam Driver,《婚姻故事》
四個演員獎項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沒什麼好說的了。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演員工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全都重疊,就是這四個人了。《小丑》儘管有些許負評,但瓦昆的演出是所有人一致推崇的,而且它也已經四次入圍奧斯卡了,這將是他的第一座小金人。
▍最佳女主角
▲預測:Renee Zellweger,《茱蒂》
▲私心:Lupita Nyong'o,《我們》
雖然《茱蒂》評價不盡理想,但憑藉著好萊塢對茱蒂嘉蘭和她所象徵的好萊塢黃金歲月的懷舊情懷,再加上芮妮本身精湛的演出,這個獎應該也不會有意外(連今天揭曉的獨立精神獎,都將影后頒給了她)。芮妮本身的星路坎坷也與茱蒂有所映照,繼《冷山》暌違 14 年後她終於強勢回歸,也算是功德圓滿。但話也不要說太死,去年 Glenn Close 也是因為《愛·妻》評價不好輸給了《真寵》的 Olivia Colman,因此《婚姻故事》的 Scarlett 和《她們》的 Saoirse 也都還有機會。
▍最佳男配角
▲預測:Brad Pitt,《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Willem Dafoe,《燈塔》
這是整晚最沒意外的獎,布萊德彼特在這個獎季上顯得如此怡然自得(甚至公開宣稱自己不會跑獎季宣傳公關行程),每次得獎感言都幽默又魅力無窮,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公關策略。但不管如何,布萊德彼特如好酒越沈越香,也終於即將迎來他的第一座演技奧斯卡,就算是作為一種生涯總結的嘉獎,也實至名歸。更何況,另外四名入圍者都已經拿過奧斯卡了,這次就讓給小布吧!
▍最佳女配角
▲預測:Laura Dern,《婚姻故事》
▲私心:Adèle Haenel, 《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大概是四個演員獎唯一比較可能爆冷的,Laura Dern 的演出確實相較其他入圍者顯得平面甚至卡通化。然而身為奧斯卡高層的 Laura Dern 有個極高的圈內人氣(看看獨立精神獎安排了合唱團歌詠她的名字就可略知一二了),而這也是他經營多年的演藝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再說,這也可能是《婚姻故事》的唯一代表獎項。
▍最佳原創劇本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鋒迴路轉》
《寄生上流》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就是它新穎又原創到不行的故事。雖說《從前,有個好萊塢》在獎季前期拿下金球獎和影評人之選獎的劇本獎,但奉俊昊緊接著在編劇工會獎(塔倫提諾不具備入圍資格)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接連摘獎,在氣勢上已然超車。塔倫提諾已經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我想這次應該可以拱手讓人了。
▍最佳改編劇本
▲預測:《兔嘲男孩》
▲私心:《她們》
影藝學院有可能因為補償心理,讓沒能入圍最佳導演的《她們》葛莉塔潔薇在這邊補一個劇本獎,然而雖說是「改編劇本」獎,奧斯卡仍喜歡獎勵最具原創性的改編,而這也是我認為《兔嘲男孩》會勝出的原因。顯然業界不若影評們對這部片那麼苛刻,在工會獎收穫頗豐,也拿到編劇工會獎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不管《兔嘲男孩》或《她們》獲獎,一個是少數族裔(泰卡是紐西蘭原住民)、一個是女性,都有其政治正確的加分因素。而這兩部片同時也在爭「最佳服裝設計」獎,我認為誰拿了改編劇本獎,另一位就會拿到服裝設計獎。
▍最佳剪輯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愛爾蘭人》
大部分人預測《賽道狂人》,因為它是比較明顯剪輯、靠交叉快剪營造精彩賽車場面的片。然而我這邊要大膽一點預測《寄生上流》。原因是我認為《寄生上流》現在氣勢正旺,強勢問鼎最佳影片,而通常剪輯獎與最佳影片是連帶的。儘管最佳影片會因為排序式的計票方式而不利於《寄生上流》,但若真的大家這麼愛《寄生》的話,剪輯獎應該不是問題。而如果奧斯卡也愛《賽道狂人》的話,也許還有音效/混音獎可以補給它,不至於空手而歸。
▍最佳攝影
▲預測:《1917》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無須多言,兩個字:Roger Deakins。
▍最佳視效
▲預測:《1917》
▲私心:《星際救援》
視效基本上是跟著最佳影片在走,儘管《獅子王》全片用視效建立起來,但它不是最佳影片入圍者因此這邊受青睞的機率就低ㄧ些。而奧斯卡也顯然不愛漫威,過去沒有一部漫威電影拿下此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也沒有理由打破這個傳統。《愛爾蘭人》當然是來勢洶洶(可能也是這部片最有機會的獎項),但該片返老還童的特效還是反應比較兩極一些(成也特效、敗也特效),《1917》會是比較穩妥的預測。
▍最佳音效
▲預測:《1917》
▲私心:《賽道狂人》
沒有人搞得清楚最佳音效跟最佳混音的差別,就連奧斯卡會員也一樣,因此在入圍者多達四名重疊時,預測同一位得主是最聰明的作法。音效獎是《1917》跟《賽道狂人》之爭,但綜觀過去頒獎歷史,奧斯卡明顯偏好戰爭電影勝過賽車電影,《1917》又是比較強勢的最佳影片競逐者,要橫掃技術獎項是比較可能的。
▍最佳混音
▲預測:《1917》
▲私心:《火箭人》
同上。
▍最佳原創配樂
▲預測:《小丑》
▲私心:《我們》
奧斯卡不會放過「史上第四位,超過二十年來第一位女性作曲家獲頒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機會。當《1917》橫掃英國影藝學院獎時,唯一掉獎的就是配樂。可憐的 Thomas Newman(入圍 15 次還未開胡)可能還得在等等,今年是屬於《小丑》冰島作曲家 Hildur Guðnadóttir 的。Hildur 接連在威尼斯影展、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英國影藝學院獎、作曲作詞工會獎、葛萊美獎、艾美獎等勢如破竹地擒獎,奧斯卡應該也不會例外。
▍最佳原創歌曲
▲預測:《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私心:《鏗鏘玫瑰》"Glasgow"
原本一直預期得主會是 《Harriet》的 “Stand Up" ,除了具有黑人/廢奴議題的政治正確分數,同時也會讓演藝圈新寵 Cynthia Erivo 成為最年輕的 EGOT (艾美-葛來美-奧斯卡-東尼)大滿貫得主。然而在金球獎頒給《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之後,艾爾頓強上台領獎時的感言中提到:「我與 Bernie Taupin(他長期的作詞合作夥伴)從未共同獲獎」,一席談話已足以讓氣勢翻盤。奧斯卡將會樂意成全此對作詞作曲人同台領獎,同時也作為補償《火箭人》的獎。
▍最佳美術設計
▲預測:《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寄生上流》
雖然英國影藝學院將最佳美術設計頒給了《1917》,但我不禁在猜想那可能是英國幫力拱《1917》的結果,到了大西洋對岸未必該也會如此橫掃。《寄生上流》的房舍設計固然精彩,但奧斯卡一向偏好時代古裝劇的布景道具,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又是一個如此著重在「重建輝煌好萊塢」的作品,若氣勢沒有完全消逝的話,在這邊補一個獎是合理的。千萬別低估好萊塢人們的自戀程度。
▍最佳服裝設計
▲預測:《她們》
▲私心:《我叫多麥特》
影藝學院應該不至於讓《她們》空手而歸,若改編劇本給了《兔嘲男孩》,那服裝設計剛好可以作為補償。而且這部片的19世紀服裝也符合奧斯卡一向喜愛古裝的路線。
▍最佳妝髮設計
▲預測:《重磅腥聞》
▲私心:《火箭人》
儘管《重磅腥聞》反應兩極,但所有人都被當中角色的逼真度給嚇到了。對於福斯電視台熟悉的美國投票會員,更會投給這部以妝髮作為王牌的電影,更何況妝髮工會獎這邊也橫掃。對於電影中真實人物的熟悉度,同樣也有助於《茱蒂》,但那是比較久遠以前的事了。
▍最佳國際電影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應該沒有懸念了,比較傳統的奧斯卡會員或許不認為《寄生上流》夠格擔任「最佳影片」,但要投給它「最佳國際電影」應該沒有什麼障礙。這也會是南韓首次入圍、首次得獎。
▍最佳動畫片
▲預測:《玩具總動員4》
▲私心:《玩具總動員4》
動畫片今年態勢較不明朗:金球獎和視效公會給了《大冒險家》、英國影藝學院和安妮獎給了《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但這部卻連金球獎都沒入圍),而原本的大熱門《冰雪奇緣2》則沒入圍。《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被視為大黑馬,但前陣子才被爆出 Netflix 為其員工買下了安妮獎的會費,安妮獎最終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玩具總動員4》雖然要承擔續集劣勢,但已接連在製片工會、美術工會、混音公會、音效工會摘獎,且如果不想投給迪士尼的會員,將票分散給了《大冒險家》、《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和《隻手探險》,最終的得主應該仍會是較大眾的《玩具總動員4》。
▍最佳紀錄片
▲預測:《美國工廠》
▲私心:《阿波羅11號》
《大地蜜語》同時入圍紀錄片和國際電影,可能因此有分票風險,不見得是好事。《親愛的莎瑪》和《The Cave》都是講述敘利亞戰亂下慘絕人寰的故事,不但會互相分票,同時太悲的調性可能也不符合奧斯卡口味。《民主邊緣》或許正好切合了美國國內總統初選的時機點,但那部片是葡萄牙語,對一些人來說仍有障礙。而五部入圍者唯一一部英文發音的,就是《美國工廠》。不僅如此,《美國工廠》也與美中貿易戰的時勢貼和,而且又是歐巴馬總統的製片公司製作的(好萊塢愛死歐巴馬了)。《美國工廠》的導演之一也是一名正在對抗病魔的癌末病人,同情因素也有利於這部片摘獎(雖然這麼說好像不太好,但這就是獎季現實)。
▍最佳實境短片
▲預測:《The Neighbors' Window》
▲私心:《Brotherhood》
《Saria》太悲、《A Sister》跟《厄夜追緝令》太像;《The Neighbors' Window》是唯一比較輕盈,而且是英語發音的片,其講述的婚姻故事也較容易引起投票會員的共鳴。再者,該部片導演 Marshall Curry 已經四度以紀錄片入圍奧斯卡,在業界的知名度相對比較高。倒是真要論拍攝質感的話,《Brotherhood》是故事和畫面兼具的優秀作品,頒給這部也情有可原。
▍最佳動畫短片
▲預測:《Hairlove》
▲私心:《Daugher(Dcera)》
很想預測《Kitbull》,皮克斯製作,而且奧斯卡很愛把這個獎項頒給跟可愛動物有關的動畫。但《Hairlove》的討論度比較高,在計畫初期就成為 Kickstarter 集資網站有史以來最高募資的短片,背後也有許多黑人團體的支持。該片導演之一 Matthew A. Cherry 身為一位前美國足球專業球員,也已公開宣稱若得獎他將會將此獎獻給上個月不幸逝世的 NBA 球星 Kobe Bryant。Bryant 曾在2018 年以《親愛的籃球》獲頒同一個獎,《Hairlove》有望依循相同途徑獲獎。
▍最佳紀錄短片
▲預測:《Learning to Skateboard in a Warzone(If You’re a Girl)》
▲私心:《Walk Run Cha-Cha》
光看片名,《在戰區學習溜滑板(若你是一名女孩)》就贏了。這部片就跟去年得主《月事革命》一樣,講述艱困環境下,年輕女性團結自強的故事,奧斯卡最喜歡頒給這種有正面意涵又不會太沈重的片子了。
-
古裝劇男主角名字 在 古裝男神“最帥白发男神”十大排行榜!不是所有人都能HOLD住 ... 的八卦
古裝 男神“最帥白发男神”十大排行榜!不是所有人都能HOLD住白发造型的!第一名絕對让你过目不忘!|月亮說|2020 古裝 男神“最帥新郎”十大排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