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胡志明
「走!走!不走就過不去的!」
正當我們眼巴巴望著湍急呼嘯的車流,一位膚色黝黑頭髮短平的中年男子用中文叫我們跨步。他走在左側,剛好擋住來車,在他無心的掩護下我們亦步亦趨,平安穿越馬路。
「還有啊,背包不要這樣揹,會被搶的。」分道揚鑣前他對著我先生說,我先生習慣把背包的一條揹帶掛在右肩。
交通規則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你得來到胡志明市,才明白馬路可以這樣過。初來者心志不堅,道行淺薄,捱著車流乾瞪眼,才逐漸悟出見縫插針的道理。跨步就要走,莫猶豫,頭洗下去就洗到底,硬著頭皮邁開步伐,才發現鐵皮與輪子不過是紙老虎,暴衝在前禮讓在後,按按喇叭卻動不到你一根汗毛。
#越南河粉
馬路的另一頭,我們的目的地,往往是河粉店。在胡志明市短短二天二夜,無啥規劃,唯一的念願就是吃到好吃的河粉。
抵達當晚就去飯店附近的「Phở Cao Vân」,年輕妹妹問「beef or chicken?」當然選牛,牛筋、牛肚、牛腱、生牛肉片的澎湃碗頭,揮灑著碧綠青蔥,嚐一口湯,牛味重且牛油多,甜厚漸漸襲上。隔天去打卡名店「Phở Hòa Pasteur」,要了綜合牛肉粉(phố đặc biệt,đặc biệt就是「特別」!),牛筋、牛腩、牛腱、生牛肉、牛肉丸幾乎讓河粉滅頂了,青蔥減量,湯更清甜,味精也少些,適口適性。再隔天,回飯店拿行李前先繞去「Phở Hùng」,點了小碗的生牛肉粉(phở tái),湯頭溫潤恬淡,沒有異常的鮮美,與清瘦的牛肉片吃更顯舒爽。
越南河粉(phở)的誕生相當晚近,推估是1900年至1907年出現於越南北部、河內附近的一省。其問世綜合了幾個原因,一是法國殖民使牛肉食用變多,二是牛肉與牛骨被中國移民拿去做成有家鄉味的「牛肉粉」。另有學者考據指出,phở應是由紅河附近一道炒水牛肉與米線的「xáo trâu」演變而來。不論如何,越南北部接壤中國,鄰近廣西與廣東, 兩廣移民來到北越就地取材,有牛肉用牛肉,有米線用米線,烹出一碗鮮美療癒的牛肉河粉,是既成事實。
原來每次在國外藉phở犒賞亞洲胃的緣由是這樣,那份親近感,其來有自。幾可比擬為台南牛肉湯,或清燉牛肉麵,這幾種有牛肉湯水的小吃發揚了牛肉的原味與清鮮。然而,比起台南牛肉湯或清燉牛肉麵,品嚐越南河粉是一個加味的過程,味覺的變化趣味盎然,並且充滿在地風光。
首先,你吃原味,在塗抹脂粉前先嚐素顏。然後,你必然不可能忽視一入座就在桌上的茂盛香草,大盆或大盤,綠茸茸一叢佔據目光,旁邊還有一籃辣椒醬、辣椒醋、醬油膏,再一小碟剖半的青檸與生辣椒,燙過的豆芽菜冷不防被丟到桌上。喝夠原味的湯,我先擠青檸,用力擠下去就怕不酸,再嚐口湯吃點河粉,取醬料碟擠入辣椒醬(就是是拉差!),蘸牛肉吃;然後再拔香草,胡志明給香草慷慨激昂,我們去的三間店都不脫這三樣:九層塔、刺芫荽、越南毛翁,而尤以越南毛翁讓我驚奇,這是我第一次吃到,芬芳極濃,幾乎像是廁所芳香劑了,茴香、八角口味的吧,一入口轟然衝腦,和牛肉、青檸絕配絕搭,瞬間愛上。至於豆芽菜,老是出水,為了不弄淡湯頭,我往往吃了過半才加。
#越式法國三明治
另一樣絕對想吃到好吃的食物是越式法國三明治(bánh mì),而我的識途吃貨友人們一律推薦我去「 Bánh Mì Huỳnh Hoa」。原來好吃的bánh mì是這樣,疏鬆的法棍麵包,殼脆、易咬、內含空氣,豬肉凍、火腿、香腸、豬肉鬆層層疊疊,卻不乾柴,肝醬醇芳腴潤,美奶滋香甜膏滑,再讓黃瓜條、紅白蘿蔔條、香菜、青蔥添上爽脆酸亮與辛香。咬一口就咬到了南越的熱帶陽光,麵包與冷切肉不再是肅穆冷靜的組合,這是完美的混血料理,如此理所當然,受到男女老幼的喜愛。
#越南美感
大白天日頭炎,躲進咖啡館殺時間,而這咖啡館不網美,是大叔與上班族的日常據點。在米捲店「Bánh Cuốn Hải Nam」附近的「Cafe Mộc」,矮木桌矮木椅方正可愛,白底青花的瓷花瓶插著大紫的假牡丹,中式美感超有feel,就連盛裝越南咖啡的小碗都有復古的手繪花紋哪。
在胡志明,小攤小店使用的碗盤往往繪有花花草草,那不是復古,而是從以前到現在沒有斷裂的生活方式,很美,很有設計感,台灣也應該能這樣呀。
古河喇叭線推薦 在 日本古河的喇叭線好嗎? 關於環繞喇叭~ - Mobile01 的八卦
打算拉後環繞FS-303 這款封瓶好像不錯?近200芯不過有人說是吃日本牌子台灣製造真的嗎?40~60元/每米還是有其他更適合的坪數約6坪前置+中置+後環繞預算 ... ... <看更多>
古河喇叭線推薦 在 如何挑選喇叭線#Labkable#發燒音箱線#LabChannel - YouTube 的八卦
音響線材多如天上繁星, 其實有沒有一些實用的guidelines 可以提供給客人去選擇一對適合自己的發燒線材呢?今集Lab channel, 我們首先為大家分享如何去 ... ... <看更多>
古河喇叭線推薦 在 [心得] 線材沒差(?) 五萬級距喇叭線對決! - 看板Audiophile 的八卦
原本這個大型企劃(?)預計是六七月才做的
上個月買了轉盤+DAC後銀彈耗盡打算退燒好好享受音樂的,中間還跑去買了音響測試片經
歷了各種擺位調整搞得自己很累 (這點之後連同DRC量測再分享)
但不小心聽聞Crystal Cable六月要漲價後越想越不對勁,心頭一緊這幾條線就出現在我
家裡了
圖文好讀網誌版:
https://roakuo.com/2022/05/speaker-cables-review-50k.html
首先感謝代理商押金試聽Crystal Cable和Swisscables,以及兩位熱心的板友出借Repp和
Akurtek
系統:
串流轉盤: AURALiC Aries G1 / 線材: WIREWORLD Electra 7, Starlight 8 Cat8,
SUPRA USB 2.0
DAC: COS D10 / 線材: Acoustic Revive 18000, CCMD XLR
綜擴: Aesthetix Mimas / 線材: Siltech 270p
音響: Focal Sopra N2
選手介紹&聽感
對照組: 無名台製手工線材 (1.5M)
原本使用的喇叭線,音響店推薦的台灣製手工線材,沒有廠牌的樣子
其實原本只有賣3M版本,客家如我請店家幫我對切做成兩條,價格有點忘了只記得大概一
萬就是
從喇叭裝好之後一直是使用這條線,其實高頻延伸和低頻表現都還可以,只是在過渡方面
不是很順暢
基本上整體能量感很強 (就是那種線條比較粗,動態、生動感比較好的一個形容),感覺
聽起來比較衝、快、大港的感覺,但是缺乏細緻度
特別是低頻量多但容易暈開產生蓋到中頻的感覺、比較濁一點。舉例來說鋼琴琴鍵後面發
生的嗡嗡聲會很明顯,導致蓋到一點人聲聽起來比較退,但是在交響樂那種大動態管樂齊
奏的情況下表現倒是蠻爽得
Crystal Cable Micro Diamond (3M)
算是熟悉的線材,目前的訊號線就是使用同樣的線材XLR版本
和其他家的喇叭線比起來真的是細的不可思議,細度就真的只有我原本喇叭線的”一芯“
而已
然後拿出來的第一個印象是: 這根本釣魚線吧!?
第一個感覺是怎麼好像變小聲了一點。整體感覺是很柔軟、細緻、清晰乾淨的,當然分離
度如同訊號線一般相當不錯。特色是在中高頻延伸方面算是有別具一格的表現,聽女聲真
的特別的好
此外整體中高頻也有比較亮的感覺,像是些鈸啊、吉他撥弦那個聲音聽起來會很脆很明顯
。但是中低音的某些部分會有種不見了感覺,比較低的像是鼓聲之類還算是正常,但是大
提琴、男生的喉音之類就會變得很不明顯,整個聲音暗上許多、厚度較薄
主要是原本的對照組是屬於粗猛低頻太多的類型,一切換到這個在風格上極端表現的線還
真的有點不適應。但不得不說在簡單小品女聲上表現真的具有毒性
然後原廠這樣調就是要你直接買CCRD or CCUD啦 (?)
Swisscables Evolution (2.5M)
其實我原本是想借和CCMD差不多等級的Reference,但是賣太好無現貨可以提供試聽
上面說CCMD細的不可思議,Swisscables則是輕的不可思議,這條看起來那麼粗但是重量
卻比CCMD還要輕!!!
這包覆真的是如文宣一般充滿空氣啊…
整體表現和我的對照組差不多,但是一切的聲音都多了份柔軟和圓潤,此外低頻表現收斂
一些也更有清晰感,淤積感也比較少
這條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自然流暢,像是當初去聽MSB Discrete般的舒服,細節多但是自然
不做作
而其他人所說的”空氣感“,我自己的感受是人與樂器和歌手的位置沒有變遠,但是感覺
的到整個空間變大了。有種音樂與空氣一同流通於寬大空間中的感覺,當然這可能就是殘
響較多速度較慢所致
缺點方面聽起來比要平面一點,人生稍微糊。另外聲音寬鬆很棒,但是能量感和動態也同
樣消散掉了,管樂器砰出來的時候感覺偏軟,整體感覺也暗一點
雖然前面我找的器材都不是走耐聽路線,但是後面回頭發現這種風格真的不錯。當然缺點
部分想必又要花錢弄個Reference plus or Diamond來補足了(?)
Repp Divinity (3M)
版上很夯的台灣手工線材,終於有機會聽到!
粗度和重量一個紙盒無法掌握一對,一條線一個盒子就知道有多粗勇。除此之外端子也是
又大又長,走線要注意預留較多空間
第一個印象是聲音凝聚、立體且細節清晰可聞。特別是厚度基本上和我原線差不多厚 (其
他人麥克筆它毛筆的感覺),但不會有低頻過量蓋台的感覺
相較於CCMD聽起來比較小聲,這條聽起來比較大聲XD
聽起來心中會一直有個能量感好強啊~~的感覺,生活感也非常夠,是那種熱鬧、有活力的
感覺。但人聲也不會如線材本體一般生硬(?),聽搖滾其實也不會亂掉,可以理解為何那
麼多好評
不過因為整體線條比較粗的關係,感覺樂器和樂器之間的間距相對變小了有比較擠的感覺
,在空間感、音場上和其他線材比會相對小一點
要說的話我覺得可能把喇叭拉開一點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另外是真的很粗走線困難啊…
(電源線搭配心得請見網誌)
Akurtek (3M)
聽說目前尚未命名,也是台灣手工線材,特色為線芯為自製而非使用成線
和其他線材最大的差異是這對線同一邊沒有絞在一起是完全分開的,而且沒有方向性。線
身是屬於扎實偏硬的類型,使用Furutech古河喇叭端子
第一個感受是音場>>其它條線,他的音場大和Swisscables表現不同,是屬於樂器距離變
遠,間距變大的那種,有強烈的舞台層次感和縱深。除了音場以外的感受是背景黑、乾淨
且沉穩,比較偏冷色調一點
但是特別之處是人聲沒有後退太多,凝聚度和密度相當高,高頻延伸不輸給CCMD的漂亮,
不過屬於較為纖細的風格(前面毛筆、麥克筆,這邊大概比較粗的鋼筆?)
細節部分刻劃也算是細膩自然,低頻稍微少但是清新且下潛不錯。另外定位也非常清楚,
簡單來說是音響性滿點的一條線
不過有一點比較特別是就是這條線人聲結像位置的高度和其它線不一樣。其它線大概都在
我電視中間左右,這條會跑到電視上緣去,如果我客廳有鋪地毯的話位置應該就會剛好XD
(全套線材心得請見網誌~)
簡單比較 (皆用品牌代稱)
高頻: Crystal Cable > Akurtek > Repp > 對照組 > Swisscables
中頻: Repp(厚聲) , Crystal Cable(女聲強), Swisscables (自然耐聽), Akurtek(密度
高), 對照組 (稍退) [只是表述特色無排名]
低頻: 對照組 > Repp > Akurtek~Swisscables > Crystal Cable
細節: Repp > Akurtek~Swisscables > Crystal Cable > 對照組
音場: Akurtek >> Swisscables > Crystal Cable > Repp > 對照組
能量感: 對照組~Repp >> Akurtek~Swiss~Crystal Cable
常有人把線材比喻為調味料,這次試聽之後覺得確實貼切。同樣的一塊牛排配上玫瑰鹽、
岩鹽或甚至是芥末籽醬當然會帶出不同的風味,但本體的牛排依舊是牛排不會變成雞排這
樣 (請忽略分子料理)
前面的評論請當作大概方向而已,適不適合和前端器材、線材的走向有非常大的關係。同
一條線我覺得太滿的,如果前端偏細膩搭配起來就可能會剛好,反之亦然
個人喜好也是有差,像是我朋友喜歡的線和我就不一樣。總之提供這幾條線的簡易心得參
考,當然最好是能夠親自借來系統上聽啦!
另外有另一個小感想,就是越粗、多絞的喇叭線就真的和視覺效果一般聽起來所謂的”能
量感”越強。但是把線弄粗把能量感製造出來容易,但是要控制到恰當好處不要像我原本
的線低頻蓋人聲,細節被吃掉就是技術所在了
最後我自己選哪條? 在這周經歷虛擬幣和股票大崩跌之後我想還是先繼續蹲一下好了,幾
個月後應該有機會再弄個10萬級距喇叭線對決… (?)
(另外Repp, Akurtek電源線的比較和主題較無關,有興趣請見網誌)
================
最近買了miniDSP的UMIK-2麥克風打算之後量個REW弄個DRC之類的,剛好這次比較就跟上
風潮來錄音雲試聽一下
但這麥克風對音響的收音不知道為何比預期的小聲很多,普通對著麥克風講話收音又正常
,可能是因為這支收音是無指向性的?
總之錄完之後真的覺得做白工,真的是什麼都聽不出來
但錄了都錄了,還是放上來參考一下吧 (原本還想弄個猜線材的.. 直接放棄)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fagE1Pmc_bBq8wfbPUhzIYPwflsVJ_eM
曲目:
1. E.T. go home,約翰威廉斯 柏林音樂會
2. 寧哥你好棒,福山雅治 魂點 – 糸
3. Mora Hi-Res好貴,Aimer Live in 武道館 blanc et noir–單相思
兩天之內聽完那麼多線材真的累,可以先安心退燒一陣子了QQ
--
鍵盤美食家週記,歡迎追蹤! -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dfoodie/
-關於美食, 旅遊, 攝影與Hi-F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01.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52623662.A.9D3.html
※ 編輯: Roa (1.164.104.46 臺灣), 05/16/2022 18:57: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