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敲碗「祭妹文」
95課綱以後就删除袁枚的「祭妹文」了。希望沒讀過的人有空去看一下。
講祭妹文要先講古代的婚姻制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是男方的媒人,「妁」是女方的媒人。古代婚嫁由父母決定所以要靠媒人介紹,男女雙方各派一個媒人可以double check。
古人很清楚婚姻就是一場交易,交易就要看籌碼,籌碼要對等,所以講求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在這裡用的是「借代格」不是指門的大小材質,而是指雙方的社經地位。
交易的形式有很多種類,其中一樣就是可以拿來報恩!
當年袁爸爸救了高家的長輩,高家提出婚配作為報答。所以袁枚的妹妹袁素文的婚約小時候就定下來了。
說也奇怪一直到袁素文23歲了,高家都沒有派人來提親。高家長輩來信說明因為兒子有病不宜結婚,希望解除婚約!袁素文自幼深受封建禮教毒害,她說婚約早定,萬死誓相隨!其實真相是因為高家少爺有禽獸行為而且屢教不改,高家怕以怨報德,結親變成結仇,所以才託病解約。
袁素文高估自己,低估男方的惡行,硬要嫁!若你是女方家人攔不攔?問題是攔不住啊!(現代也是有攔不住的)
大小姐以淚洗面,終日絕食。差一點尋死。
25歲終於嫁給高少爺,一時被譽為所謂貞女。(不要驚訝,當時的社會這樣的守諾行為是被讚美的)
婚後果然不斷的家暴,最後高少爺要把袁素文賣掉抵債。素文帶著女兒阿印(啞女)逃到尼姑庵才請人回娘家求救,袁家人接到消息後心痛欲裂,出手救援,義絕而歸。這一年她29歲。10年後病逝,年僅39歲。
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女兒嫁人後也早逝,葬在她旁邊。
這篇祭文在第一句就著眼了「乾隆丁亥冬~」冬天喔,冬天吹北風所以最後一句「朔風野大,阿兄歸矣~」(朔風就是北風)真是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袁枚興趣多元完全不守舊。曾開辦女學,大力支持女性創作寫詩。所以你可以想像他對妹妹的遭遇有多心疼!
封建社會妹妹的婚姻不幸,一般來說都不願被公開。
而袁枚卻願意讓人家知道。為什麼?因為,如果知道了也許就有人可以踩在妹妹的傷口上跨過去,不要踩進那樣的陷阱,不要被那樣的禮教束縛邪惡所捕獲,那麼妹妹的痛苦也許都會因此而有了意義⋯⋯
祭妹文讀著讀著,彷彿每個字都暈成紅色的,字字血淚!是啊!花轎是妹妹自己一步一步踩上去的。以為是追逐幸福,誰知是走上絕路!
PS:最近太多人敲碗了,什麼碗都有人敲!要買西班牙頂級初榨橄欖油的,明天有好康!明天不上課了,來做菜!
下課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女兒城特別活動為期6天,每天上午10:30,開城儀式隆重上演。重現苗族人鼓舞迎賓、土司王朝舉行佇列儀式的歷史氛圍,融合了苗族錦雞舞、踩鼓舞、蘆笙等元素,祭奠上神、土司宣告、尚武儀仗等內容。場面宏大,氣場強大!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
古代女性婚姻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本月初的三八婦女節,和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和接續的五月母親節,讓我想到好久沒寫女性議題了…
一年前,曾在門診幫一對姊妹花看病, 最後要把藥單交給媽媽時, 才發現這對姐妹花不同姓, 當下LKK的腦袋閃過一個念頭: 「該不會是離婚了吧, 從老公那邊搶到一個小孩跟著媽媽姓。」媽媽看出我的疑慮(也是有深怕拿錯藥單給病人啦),笑笑說她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 ,兩人結婚就有共識, 一個跟爸爸姓, 一個跟媽媽姓, 夫家也都很開明 ,尊重年輕人的決定。當下真糗自己這麼迂腐的腦袋, 民法都明文規定了,「子女的姓氏,由父母雙方共同決定」,自己竟第一時間沒有轉過來, 還好媽媽對我的疑問沒有計較,但說實在的,我第一時間沒sense到,也反映了台灣社會,法律規定和實際執行面,實在很不一樣!
『倩女幽魂』這部電影, 很都人看過,有人對憨厚書生甯采臣(張國榮飾)印象深刻,有人喜歡飄逸仙氣的聶小倩(王祖賢飾),電影中的小倩因戰亂逃難,途中意外病死(好像是這樣),但因是姑娘家未嫁而死,所以只能入祀姑娘廟(蘭若寺)中 ,不幸被黑山老妖控制,淪落到只能靠勾引男人滿足姥姥維生,以求死後一張被奉祀的牌位…
我們傳統的祭祀文化中, 未嫁姑娘死後只能入祀姑娘廟, 有幸出嫁的女人, 也要保佑活著時沒被夫家休掉,才能換得死後入祀夫家,否則就跟聶小倩一樣, 唉!想想古代女人也真可悲 !
或許這只是一部淒美的神怪愛情電影, 但讓我想到前些日子,有新聞討論到「結婚女性是否該回娘家掃墓」的議題…
過去民俗流傳「回娘家掃墓,會掃除娘家福分」,就如同初一回娘家會帶衰娘家的傳聞一樣,其實這些都有「重要日子,要留女性在夫家操持勞務」的迷思,現代夫妻生的少,兩男兩女, 甚至只生一男或一女的大有人在,倘若堅持固守這種民俗傳聞,試問誰想生女兒?
以前家計中心都宣導生男生女一樣好,這種觀念要讓人真心心悅誠服, 內政部就該對祭祀習俗或逢年過節的文化多加宣導,媒體也該善盡教導責任, 在台灣有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像文化、 風俗、 經濟、 居住,都更等,實在不必每天都討論選總統,誰當總統,明年一月中不就知道了,有什好討論的。
古代可憐的女人一生只有一條路--- 「賢妻良母」,將來生老病死,貧富榮枯,只能完全以丈夫的成就為依歸。 生到男的, 搞不好將來封臣拜將,生女的,就是廚灶與尿布、養育子女和侍候丈夫(好多清宮劇不都是在闡述這觀念),「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就是古代女人的宿命,嗚呼悲哉!
現代女性的求學跟工作機會, 已經和男性相近(不敢說完全一樣) ,所以呼籲現代女性,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每個人都該孝養撫育自己的原生父母,進入婚姻, 當尊重夫家公婆或娘家岳父母, 掃自己原生家庭的墓,男女相互尊重,女性也別再有「以夫為天」的概念了!
昨天本想以市民身分出席「捷運100億人音樂園遊會」, 但兄長臨時決定上金寶山看爸爸, 所以昨天活動就臨時缺席了,今天先生沒公開活動,換先生回新竹掃墓。
(今天先生和兒子不在, 不必準備兩個大男人的午餐, 輕鬆多了, 不自覺越寫越多,以前老師都規定作文要寫超過幾個字以上,但從來沒教如何減少字數, 呵呵,我該好好檢討。)
古代女性婚姻 在 呂捷歷史-朕即天下! Facebook 八卦
【呂捷歷史小教室】之 史上最黑,商紂王!
講到暴君,我們通常會稱之為「桀紂之徒」,也就是夏桀和商紂是這類型帝王的代言人,但真是如此嗎?
司馬遷在《史記》寫道:「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如果要用十個字來形容商紂王,那就是「高大威猛、智力超群。帥哥!」
而且可以徒手跟猛獸單挑,除了武松和鷹村守以外,我還沒見過這種人物。
紂王繼位後,其實頗有貢獻,勵精圖治,致力於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並且抵禦外辱,擴張領土,將商朝的勢力範圍推廣到淮河、長江一帶。
打破階級任用平民當官,並且誅殺、流放一堆為非作歹的貴族。
這些不管放在哪一個朝代,都是不輸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明君聖主,那怎麼會變成暴君的代表呢?
還留下「好酒淫樂、酒池肉林、殘害忠良、殺人為樂」等評論?
到底商紂王的人設是怎麼走鐘的?
商紂王最為人所知的事,大概就是和妲己的荒淫、酒池肉林,還有殺害叔叔比干的故事。
但我們說句實在話,美人傍身,幹點魚歡之事實屬人之常情。
酒池肉林的記載出自司馬遷《史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就是說,有個池子裝滿了酒,然後一堆柱子上掛滿了肉,讓你無限制享用。
ㄟ?這不就是我們去日本吃燒肉的「飲食放題」!至於「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看起來的確是淫亂不堪,不過你要知道,當年沒有嚴格的婚配制度,所謂婚姻是在周公制禮作樂以後才逐漸成形。
看《詩經》就會發現,古代人對「性」很是開放。《詩經》裡面描述很多那個年代「把妹」的招數,而且不只是把妹,撩哥也不在話下。
所以不要用儒家那一套道德觀去看紂王,他比孔子早了五百多年啊。嚴格說起來,紂王不就是提供酒食無限暢飲,再加上符合那個時代風格的徹夜狂歡而已嘛!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並沒有發現有關「妲己」的記載,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誓詞」只有提到「商王受惟婦言是用」,也就是他聽信「枕邊風」,婦人干政。這擺明是性別歧視!商朝的女性地位不低,可以當官,也可以擁有封地,所以根本沒有後宮干政這個觀念。
那殺害忠臣比干又是怎麼一回事?比干是商朝的宰相、紂王的叔叔,相傳他是被紂王「剖心」而死。但是根據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他比紂王晚死十年以上,這是用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啊!而且屈原也說比干是投河自盡的,在在都顯示比干的死跟紂王沒有關係。
引自【社會在走,歷史要懂:呂捷開講】
訂購網址: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4400303
博客來 https://bit.ly/04400303-B
誠 品 https://bit.ly/04400303-E
金石堂 https://bit.ly/04400303-K
MOMO https://bit.ly/3z0SMRF
古代女性婚姻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女兒城特別活動為期6天,每天上午10:30,開城儀式隆重上演。重現苗族人鼓舞迎賓、土司王朝舉行佇列儀式的歷史氛圍,融合了苗族錦雞舞、踩鼓舞、蘆笙等元素,祭奠上神、土司宣告、尚武儀仗等內容。場面宏大,氣場強大!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屆時,以年輕姑娘為主,也有已婚婦女前往參加,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或與舊情人約會,暢訴衷情。參加女兒會時,青年女子身著節日盛裝,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習慣把長的穿在裡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層層都能被人看見,謂之“亮摺子”或俗稱“三滴水”,並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銀首飾。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用背簍背來的土產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穩當當地坐在倒放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小夥子則在肩上斜挎一隻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遊子,在姑娘面前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機緣相投時,就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
一、土家族婚嫁前奏曲
婚嫁前奏曲1:托媒:
男方托請一能說會道,且熟悉雙方家庭情況的人(多為女性,俗稱媒婆)到女方家裡提親,此後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況。
婚嫁前奏曲2: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則由媒人互通男女雙方生辰八字,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雙方八字若相契合,雙方即口頭聯姻。
婚嫁前奏曲3:訂婚
八字既合,則可拿之,故訂婚又稱“拿八字”。由男方購置紅色庚書,寫上男方生辰,然後裝於精製拜帖盒內,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將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書,即算正式訂親。
婚嫁前奏曲4:認親
由男方擇定吉日備齊族茶(若干份豬肘、麵條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則邀約族人至親齊聚堂屋。燈燭輝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導下謙恭有加,稱父叫母,呼姑喚叔。
婚嫁前奏曲5:報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報告喜結良緣的日期。此後男方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喜期前夕,男方備辦彩禮。所謂“彩禮”,無非面酒糕糖、“長槍短槍”(豬長蹄謂之長槍,短蹄謂之短槍)。講面子的男方,往往整豬相送,名曰“禮豬”。男方還需備辦結婚衣物,女方也忙著準備“陪嫁”,其間傢俱被褥、鍋碗鏡妝之物日漸增多,新娘更是刺繡裁剪,趕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襪。
婚嫁前奏曲6: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內,准新娘邀約鄰近女友,幫忙做針線活。銀針閃爍,彩線飛舞,姑娘們邊哭邊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樂,似哭實樂,唱哭間雜,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哭聲悠揚宛轉,極富樂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內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二、婚禮進行
婚禮進行1:過禮
婚期到來,男方派人給新娘送去衣裳,首飾、布匹以及給岳父母家酒、肉乃至鹽、茶、米、豆等,叫“過禮”。過禮要在女方家神龕神位前隆重舉行,要獻上給女方祖宗三代的冥封,點燃香燭,並慎重其事地將其禮物擺放在神龕前桌上,把禮物清單遞交給女方長者。
婚禮進行2:女方花圓酒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圓酒”,取“花好月圓”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滿。這一天,女方家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擦乾淨,梆紮打點。親友們都來祝賀,送上賀禮,同時對新娘進行打扮,“開臉”、“上頭”、“戴花”。“開臉”要請姑母、姨娘或嫂子進行操作,用灰線包絞盡額上汗毛,絞現髮際,並把眉毛絞如一彎新月,頭髮辮子挽成“粑粑髻”,繞上紅頭繩,插上銀別簪,帶上銀首飾,頭包青絲帕,手戴銀鐲子,銀戒子,與少女相比判若兩人。
婚禮進行3:踩鬥
淩晨,新娘上路前,要由歌嫂或兄弟慢步背出閨房,沒有歌嫂兄弟,則由叔叔,姑姑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過堂屋時,再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鬥”。然後再背出大門,給新娘穿上一雙由婆家帶來的繡花鞋,這時新娘就可以雙腳著地了。新娘“踩鬥”意味著把富貴也留給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穀豐登。接著娘家的管事點燃葵花杆或柏香樹皮製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後拋去,灑下滿屋火花,預示新娘未來前程燦爛。新娘則將預先準備好的兩把筷子,向身前身後撒去,祝福兄弟姊妹與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婚禮進行4:露水傘
新娘上路,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都要由新郎準備一把油紙花傘,叫“露水傘”,送給新娘打著。此時新娘上穿右開胸,大袖大擺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羅裙,叫“露水裙”,頭包青絲帕,朱花銀飾,琅佩叮噹,由人扶著在堂屋哭拜一番,辭別祖先,告別父母,然後坐轎或步行起程,此刻,嗩呐、鑼鼓、鞭炮齊鳴,大旗大傘前行,迎親隊伍抬著嫁妝搶道走在新人前面,否則會被嬉笑為“送親客”;送親隊伍在後簇擁著新娘或花轎,一路吹吹打打,充滿喜慶氣氛。
婚禮進行5:坐床
新娘跨進婆家大門前,要用腳踏一下大門檻,以示自己來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龕前舉行拜堂儀式。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對拜之後,新郎新娘雙方立即搶先奔入洞房,爭坐到床上,叫做“坐床”。據說誰先坐到床上,意味著將來誰當家。“坐床”的規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為界。有心計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線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盡力把新娘擠到界線外去,雙方各不相讓,挨挨擠擠,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開新娘的蓋頭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隨之告終,十分風趣。
婚禮進行6:出拜
拜堂第二天舉行“廟見禮”,又叫“出拜”,新娘一一拜見族戚長輩,長輩們說一些祝福吉利的話,並打發一些銀錢。婚後三天,新娘偕同夫婿回娘家省親,叫做“回門”。“回門”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見岳父母的禮節。新郎要向岳父母家送上豐盛的禮物,如糖、酒、麵食類,其中二十幾斤重的一隻豬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門”時新娘走前面,新郎走後面;返家時相反,則是新郎走在前面,新娘走在後面,並不能回頭張望。

古代女性婚姻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蠱,音同古,相傳是一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傳說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中,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蠱色變。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也儼然以為有其事;一部分的醫藥家,也以其為真,記下一些治蠱之法。文字學上的蠱有多種涵義,主要的一種涵義作「腹中蟲」解,從蟲,從皿。皿是一種用器——盛飯的飯盒、飯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飲料的用器都是;蟲字象徵好幾隻蟲「腹中蟲」就是人的肚子裡侵入了很多蟲,也就是中了「蟲食的毒」——一種自外入內的毒。眾多的蟲侵入人的腸胃發生了蠹蝕的作用就叫做蠱,又叫中蠱。民間以訛傳訛至禍害民眾的妖術。繼承者多為女性,生來就有,以害人性命為生。愛情巫術是黎族女人最流行的蠱術,這是他們渴望愛情而又別無他法時的最後選擇。愛情巫術中的迷人藥方:採用正在交配的蚯蚓、蝗蟲各一對、戶樞(門軸)粉末、竹子與竹子相互搓擦的粉末、深澗內無風而自行搖曳的樹葉、大樹洞內的積水、深山裏的搖腳蚊以及山蟬一對等曬乾,共研為粉末。經過一套巫術儀式後,把它悄悄放在戀愛對象睡床的枕頭下。當他(她)吸入這一迷人藥的氣味時,就回迷戀上投藥者。凡是被施了愛藥的女子,不管她原來願不願意和這個男子交往,此時都會發瘋似地追求這個男子,直到美夢成真才罷休。這些傳說一般都講得有名有姓,神乎其神。在苗族地區,以盅婆名稱罵人或洩私忿進行報復,會惹出糾紛。苗族「談蠱色變」,尤其是在婚姻上最忌諱。兒女要開親的話,雙方父母都要暗地裡對對方進行嚴格審查(俗稱「清針線」),看其家庭及親戚乾淨與否,即有沒有蠱。如果發現對方有不乾淨的嫌疑,就借口婉言拒絕,因此造成不少婚嫁上的悲劇。有些青年婦女,被人懷疑有蠱,只能嫁給有缺陷的或家境貧寒的男子;有的青年婦女甚至為此自殺。由於害怕與有蠱人家結親,造成有的苗族地區基本上單線開親,在自己的親戚之間相互開親,導致血親越來越近,人的素質越來越低下.鑒於蠱術陋俗對苗族社會的嚴重危害,許多苗族學者感到對蠱的迷信到了非剷除不可的地步,大聲疾呼,呼籲移風易俗,革除陋俗。隨著苗族地區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醫療水平的提高,蠱術迷信在苗族地區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小。

古代女性婚姻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評價
POWER錕報報》通姦除罪化,錕P怎麼看?
我國憲法規定男女平等 婚姻自由
所以我們通過了同婚的法律
同樣的道理現在通姦除罪化
讓通姦回歸到民法
落實了男女性自主權的平等的法律精神
通姦用刑法規範
和古代婚前檢查處女膜有什麼不同
兩人的婚姻不應該用刑法來約束
你同意通姦除罪化嗎?
#李錫錕 #POWER錕 #錕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