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白袍的日常
大家怎麼迎接連假呢?我原本打算窩在沙發上重溫「醉後大丈夫」來放鬆一下。
然而,已經準備好大笑紓壓的我,當看到Stu被調侃 #牙醫不是醫生 時,11年前那個讓我在電影院狂笑的橋段,現在變成滯留在嘴角的苦笑...
.
但「牙醫不是醫生」這個想法到底哪來的呢?
▐ #保險制度的不同
老實說,美國電影或影集酸牙醫已是萬年橋段了。
這股怨氣源自 #看牙太貴,因為美國醫療保險通常不包含牙科和眼科,牙科保險需額外購買,且限制非常多,最後只好在劇中出氣,狂酸牙醫 #不是正規醫師、#分數不到只能選牙醫。
但除此之外,牙醫的歷史也有一些淵源...
▐ #歷史發展的不同
在中世紀時,處理牙齒及外科小手術是由理髮師一起處理的。據說理髮師除了拔牙,還可以割瘤和放血...
直到現代牙科之父Pierre Fauchard出版了牙醫學教科書,這才重視起牙科專業,而後1840年出現第一所牙醫學校和相關學位。
然而,即使在二戰,外科需求與技術提升致使內科、外科整併之時,牙科依然未被納入醫學殿堂。加上經濟效益等因素考量,牙醫從此自成體系、獨立運作。
這個歷史淵源導致牙醫被認為 #非醫學的正統血緣。不要說幾百年前了,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牙醫不是醫生。
▐ #基礎醫學訓練
牙醫也經常被揶揄在基本醫學上受訓不足。一位美國牙醫在網路上感慨地分享,有次搭飛機時,一位乘務人員大喊:「Is there a doctor on board?」(機上有醫師嗎?)
妻子拍拍他要他去看看,他對乘務人員表明自己是牙醫後,快速對躺在走道的乘客進行評估,判斷對方只是猛然起身而暈眩。在給予一些建議和安撫後,乘客明顯慢慢轉好。
然而,當另一位乘務人員知道他 #只是牙醫 後態度大變,要他回到座位上。牙醫乖乖坐回位子,心想:乾~原來電影裡講的都是真的。
其實有些牙醫系或進醫院訓練時,會教基本急救術,但久不用還是會生疏,所以敢站出來的牙醫師,通常都有一定的急救能力,不然就不敢站出來啦😂
.
說了這麼多牙醫系和醫學院的糾葛,讓我想到學弟妹經常問我的:
#那到底要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呢?
每次聽完我分享,學弟妹只有兩種結論:
A:當然選醫學系啊,醫學系聽起來社經地位比較崇高
B:當然選牙醫啊,風險低,且感覺比較有賺頭(沒有好嗎)
我翻了個大白眼,這些都不是我長篇大論後的重點吧😂
應該說,無論選擇什麼科別,最根本的還是要想清楚那句老話 #你的夢想是什麼?
像我就喜歡讓病人漂漂亮亮露齒笑、精於口腔裡的藝術;診所有的同事喜歡專治口腔的疑難雜症,越刁鑽越好;也有人就喜歡衝第一線做急診室醫師,救人於水火之中。
好了,說多了。
最後,我還是沒有把電影看完就睡著了...11年過去,不管心境還是品味都變了,歲月是把殺豬刀啊。
「口腔內科看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前牙美學專家-陳鉉李萌醫師的微笑工作室 Facebook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外科推薦、口腔內科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外科推薦、口腔內科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內科看什麼 :: 疫苗施打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看什麼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看什麼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內側要看哪一科? - Mobile01 的評價
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最近大咖藝人吸毒事件,佔據了媒體大幅版面。 印象中我曾聽過一個演講, 一個人會開始吸毒, 不外下列理由:
.朋友慫恿, 覺得好奇、好玩, 想試試看,不知吸毒嚴重性
.自覺壓力大(可能來自家庭、學校、社會), 對毒品有錯誤認知, 認為吸毒可紓壓、減壓
.受外力控制,被強迫吸毒, 以至無法自拔
.少數則是找創作靈感、為減肥等等
或許大家會說, 哎呀! 他們藝人的壓力大嘛!其實壓力人人有, 端看你如何面對, 每個年齡層, 每種職業都有自己潛在的壓力。 門診時常看到小孩口腔潰瘍(非皰疹病毒或腸病毒引起), 我會提醒家長注意小孩的壓力, 多吃深色蔬果, 多運動等等,家長總是一副很驚訝的表情, 他又不用像我一樣上班工作賺錢, 會有什麼壓力?! 其實小孩也有站在自己角度的壓力, 例如在學校和同儕關係不良(就算單純的好友吵架, 對一個個性敏感的孩子, 仍是一種壓力), 功課、升學的壓力(像最近12年國教入學, 搞了將近三個多月), 家中父母失和,吵架離婚, 有親人生病過世, 或搬家遷徙轉學等等, 有些事情或許在我們大人看來微不足道, 但就他們這個年紀來說, 仍是個痛入心悱的壓力…
我們當醫生的,最大宗的壓力,或許是來自醫療糾紛事件, 較少是失業經濟的問題。 我在99年五月間, 遇到一起醫療爭議事件(因量錯體重導致我開過量的抗生素,但幸好對病人無任何不良影響 ), 當時醫院招開人事評議委員會,要懲處我這個開錯劑量的醫生(院方所持的理由是說應病人的要求); 病人家屬威脅我要去告市議員(當下覺得當議員實在比當醫生好多了), 要去跟X果日報爆料,要讓我上媒體幹不下去等等…。
面對病家及院方的雙重壓力, 我第一次覺得如此失措無助…, 記得某星期一的上午,病人又提出一些質疑,醫院又要招開檢討會, 這一段時日,我就在檢討會、 協調會、 寫報告,被罵沒醫德的循環羞辱中,整整數星期無法專心工作, 我第一次因工作上無法解決的困難, 而向先生求援(先生曾當過台大醫院醫療爭議委員會委員,當時也為這件事,親自到我服務的醫院跟院方溝通), 也因胃痛得受不了,跟內科醫師求助,做了生平第一次胃鏡檢查…
回想當時,幸好有勇氣跟外界求助,才能survival到今天,但跟我一起involve到這事件的病房護理長, 隔年一到50歲屆齡,就立即申請退休,徹徹底底離開醫界,最近偶爾在醫院遇到她,我都把頭垂的低低的,我覺得我害了她…
(有一位熱心的支持者, 某天送了一袋蒜頭和紅蔥頭給先生, 我拿一部分凍在冰箱冷凍庫內,哈哈! 年底就能“凍蒜”了)
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免疫細胞療法特別專輯系列
{內文}
(司儀)
我們邀請郭董事長以及郭代校長,用具有滿滿能量的希望種子,啟動這棵希望的永生樹,3 2 1 請點燈
12月19號這天,我們聽到許多很動人的故事。
負責設計醫院建築體的<潘冀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說,有天深夜 他們趕工著一筆一畫繪著樓面,繪著550張癌症照護病床時忍不住掉淚了,"將來 會有至少550位癌症病人和癌症家庭","在這裡尋找生命的希望"。
台大癌症醫院中心 12月19號宣佈正式試營運
由鴻海集團永齡健康基金會實體捐贈,台大醫學院和台大醫院進行擘劃,在鴻海總裁郭台銘斥資新台幣150億元之下,<台大癌醫中心>不只是亞洲史上最大一筆捐給單一醫學院的捐款,它的雄心壯志也大。
這一晚 台大的龍頭地位動見觀瞻,臺上的前校長楊泮池 李嗣涔,加上張上淳 何弘能 鄭安理 唐季祿 一字排開,集合了台灣癌症 防疫感控 電機科學 幹細胞研究等各領域的權威領袖。
歷經十年精心打造<台大癌醫中心>預計明年7月4日正式啟用,首批有325位醫護團隊人員進駐,未來正式營運時 將有1600位人員,它並以"台灣癌症醫學的旗艦""華人最好的治療癌症醫院"為定位。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台大前校長)
在台大醫院掛號的病人開始轉過來,開始轉過來。然後有一些儀器還沒有完全Ready,可能會到明年2、3月的時候會Ready,所以那時候住院病人就會開始進來,然後加護病房的設備也完善了
擔任總舵手,被譽為台灣醫界九大權威,向來是台灣治療肺腺癌第一把交椅的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這一天在開心中,眼神還有不可思議的興奮感。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台大前校長)
Logo的設計是我的Idea,其實是這種建築,一個眼睛、一個帆船的那個形狀。其實那個也是我們DNA,雙螺旋那個樣子。代表說我們是要用基因來找出發病的原因,然後一些標誌來做精準治療。NTU Cancer Center,那個C,有一個C是黃色的,黃色是代表希望,是要給病人希望
"希望" 是台大癌醫中心的推手們內心深處的目標,一個打破"癌症是絕症"的醫學目標。
於是<台大癌醫中心>在道路度有限的台北市基隆路路段,以寬廣的圓弧 劃出柔軟的天際線,讓地上16層 地下4層,占地3.1公頃的大地色彩醫療建築,搭以如教堂專屬的毛玻璃引光以穿透。
台大癌醫中心院長在肝癌 惡性淋巴瘤領域上,對全球醫學影響觀瞻的鄭安理,感性的形容,"這是一個被花園包圍起來的醫院"。當然 "十年一磨",身為台大醫學院120年來的第二家附設醫院,<台大癌醫中心>在醫療專業上,也有使命必達的兩大雄心。一是 專注於治療華人好發的癌症,二是 改變並突破現有的癌症治療模式。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台大前校長)
華人很多的病跟白人不一樣,但是全世界的研究當然是集中在白人很多的疾病,但是很多特殊的病在我們這邊是,跟白人是很不同的,肺癌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其實我們的乳癌,我們的頭頸部的腫瘤,我們的肝癌,我們的肺癌都完全跟白人不太一樣,所以你必須要針對我們華人特殊的疾病,然後研究他的成因,怎麼預防,然後早期診斷,這幾個病,這裡面就包括現在是肺癌跟乳癌團隊,會先過去(台大癌醫中心),接下來可能肝癌也會過去,然後頭頸部腫瘤(鼻咽癌 口腔癌 食道癌 喉癌等)
我們目標是設定說你只要是華人,華人這些特殊的癌症,這裡應該是一個最好的醫院,應該要做到世界一流的一個醫院
"一個華人特殊癌症 最好的醫院",多年來,投入於基因體醫學研究的楊泮池思考,在癌症治療上需要改變過去病人來到大醫院時卻手足無措,不知要先找外科還是內科的徬徨,<台大癌醫中心>思考的是,像美國權威癌症中心MD Anderson所採用的"團隊整合治療"。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台大前校長)
現在的台大醫院一般都是病人來很擁擠,而且病人是比較無助的,自己又要去找,可能要去找外科醫師開刀,開完刀可能要追加化學治療,又要去找腫瘤科醫師,然後又要,做完了可能後續治療不是很好,可能要找放射治療,好像病人是團團轉,我那時候一直覺得很不好,對病人很不友善,所以那時候想的是,這個癌症醫院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就是其實是某一個病,然後內科、外科、腫瘤科跟放射科一起來,一個團隊來一起在,那個診間是在一起的,這個就是譬如說,我們一開始是把肺癌的團隊跟乳癌的團隊先過去,他們就會乳房內科的診斷、乳房外科的診斷,然後放射科的醫師,還有化學治療的腫瘤部的醫師,還有營養師,還有復健,他們是一起看,所以門診是都在一起的。(在一起看 一個團隊),對對對,每一個病人進來,其實從第一天診斷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他的治療計畫是什麼,他治療的計畫,他就很清楚我接下來要做什麼
於是當一位癌症病人走入<台大癌醫中心>時,在第一階段的"初診中心",每位病人就會有一位,由資深護理師擔任的<個案管理師>,個案管理師幫助梳理 該找哪位醫師,由哪個團隊進行整合治療,並且將患者過去所有的檢查報告匯到雲端,透過大數據分析,讓團隊醫師在診斷治療方式時更準確而快速。
另一方面,台大癌醫中心以"智慧設計"與"醫療科技"兩大利器,推進醫者對於治療癌症的方法和觀念。"智慧科技"恐怕是鴻海集團的強項之一,不論是小試身手的"智慧藥櫃車"。
(護理師)
我們先示範 它取三個藥物 快速地跳,正確的藥格 正確的數量,而且這畫面非常的乾淨
解決了腫瘤科藥物繁多的精準和效率
(護理師)
那我們現在只要帶著這個藥盒出去,它就可以進行當次的給藥的動作
(郭台銘\鴻海董事長)
但是我想,我們這裡面要有偵錯的,除錯的行程,包括指紋辨識
或是特別打造的"智慧癌症病床",讓患者不用下床,就立即性掌握患者體重,於是能立即調整給藥,並且患者在離床或偏移時都有警示和照護,一張市價約25萬元,但雙人病房的健保床就有相同配備。還有,最讓人留下一抹微笑的,轉頭就能看到101夜景,試營運當天,我們一窺了不是只有VIP才能享有"Smart Hospital"智慧醫院的可能性。
(以後大家都搶著來上班)
(郭台銘\鴻海董事長)
以後大家都笑臉來上班
至於"醫療新科技",楊泮池接受<文茜世界周報>專訪時,第一次公開談論最新的免疫療法。
對於細胞治療與質子治療技術,如何在台大癌醫中心內 搭配化療,一起整合施作 以作為抗癌利器,楊泮池強調,需要先特別著重於副作用較低的療法,因為免疫療法仍有太多未知的地方。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台大前校長)
免疫治療有很多種,現在比較,大家覺得是比較成熟的是所謂的Immune-checkpoint ,就是免疫煞車的抑制劑,就是本庶佑跟艾立遜他們講的這個PD-1、PDL-1還有CTLA-4這個主軸,現在14個癌症可以用這樣的免疫的療法,譬如說乳癌, 譬如說肺癌,譬如說大腸直腸癌,甚至肝癌也開始有適應症,然後頭頸部腫瘤,婦科的腫瘤等等,14個 14個,幾乎全身很多疾病都可以用免疫的治療,它給大家一個希望,但是這個希望不是什麼都可以解決,並不是這樣,只有三成的病人可以有幫忙,而且一發生副作用,有的副作用還很大
對於未知的領域,台大和郭台銘的共識是繼續以研究和人才培育來發展。
如此一來,<台大癌醫中心>將不只是一個醫院,而是抗癌大平臺的四大環節之一。
<癌醫中心>有醫院有已經搶救超過五百名血癌患者的台成幹細胞治療研究中心,並有精準健康研究中心與臨床創新中心。
而最早完工的<永齡生醫工程館>,繼續推進癌症研究與光機電產業的產學合作,發展生醫工程產業。
癌醫中心一旁 則是預計兩年後完工的<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將引進最新的質子和重粒子治療技術,利用進階X光將光束抵達癌組織才放射能量,大大降低癌者正常細胞的傷害。
最後,同樣仍在規劃中的<癌症研究大樓>,則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中心。
四棟大樓 十一個研究中心,台大與郭台銘期待擘劃的,是一個台灣癌症治療新紀元
,是一項11年前就撒種在台灣學醫界心中,結合醫療 研究 創新的"新醫療百年工程"。
SB(郭台銘\鴻海董事長)
醫學是一個百年的志業,所以我在此要提出一個"新醫療百年工程"的想法
(司儀)
3 2 1 掀 眾志成城 攜手抗癌
當所有人看著捐贈數百億的郭台銘帶著家人 站在臺上,卻對現場深深一鞠躬。
(郭台銘\鴻海董事長)
我想起了初衷,回想當年經歷的悲痛,這份傷痛在今天轉化成了一座救人的醫院,在未來,台大癌醫將成為很多癌症患者及家屬的希望,我衷心感謝也相信我的前妻Selena林淑如(逝於乳癌)與弟弟郭台成(逝於血癌),會和我一樣 謝謝所有人
聖經裡有這樣的故事,"一粒麥子 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因為逝去了,卻反而孕育出讓更多生命活下去的希望。
這是<台大癌醫中心>在宏大的願景背後,最動人 最令人省思的生命價值。
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外科推薦、口腔內科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以下是一位媽媽對她生病的整個診治過程和心路歷程的記錄,看哭了很多人,本文轉自怡禾健康微博。 手術到現在一個月,有時候覺得像一場夢, ... ... <看更多>
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內科看什麼 :: 疫苗施打地圖 的八卦
位於桃園市桃園區的偉勝耳鼻喉科診所可以打疫苗嗎?可施打的疫苗為「Moderna」下方幫各位整理疫苗預約資訊、電話等相關資訊... ... <看更多>
口腔內科看什麼 在 口腔外科推薦、口腔內科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以下是一位媽媽對她生病的整個診治過程和心路歷程的記錄,看哭了很多人,本文轉自怡禾健康微博。 手術到現在一個月,有時候覺得像一場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