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廷建議的流行病防疫步驟
針對個人、家庭及中小企業
#自製早晚體溫記錄卡 #多喝溫水及勤洗手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挺觀點⛱
台灣人!你還在靠口罩防疫嗎?小心被有心人士一波流(下)
筆者一直想把這篇觀點文章下個結論,但政府的作為卻一直把「口罩之亂」推向新的境界,真的很難想像這些作為是在為防疫做準備。自勞動部宣佈雇主需幫員工準備口罩開始,全台超過千萬以上的勞工雇主,就每天開啟尋寶模式般找尋口罩,加上全民瘋狂搶口罩的情況下,原是夕陽產業的「口罩」變得奇貨可居。彰化縣口罩大廠華新醫材集團董事長鄭永柱說,政府雖承諾協助增加產線的資金、人力問題,但口罩是夕陽產業,他擔心疫情一過,新聘員工、增加的產量反成困擾。
大家怎麼不覺得很奇怪呢?台灣這些年也面對過不少新型流感病毒,致死率並沒有比新型冠狀病(SARI)好到哪裡去,怎麼都沒有這些「口罩、酒精」問題呢?這也是筆者在台灣現今面對防疫時一直想提出的疑問,直到回想蘇貞昌院長在1月25日宣佈停止出口口罩後,才得到以下推論。
台灣口罩出口至中國大陸一年也不過185萬片,而台灣從中國大陸進口高達3.98億片,也就是台灣若真的要靠「口罩」防疫,反而第一時間應該是向中國大陸請求支援才是,但政府卻是以「停止出口」來對大陸喊話,損失的是誰?也就是我們用「停止出口」來斷絕主要口罩的來源。筆者觀察過很多人對於政府的反應拍手叫好,大多數的人都說「我們自己都不夠用了,怎麼還能出口給別人呢?」,對!大家說的都很對,但中國大陸不用靠日產400萬片的台灣來疏困,那對整個中國大陸防疫而言只是滄海一粟、杯水車薪的數量而已,實在犯不著打壞台灣最主要的口罩進口國的關係。更何況在世界都在為「武漢肺炎病毒」進入備戰狀態的同時,不會有國家願意進口口罩給台灣。這種種的作為,政府若不是正在為這波防疫佈下「政治作戰」,說實話,我還真不相信這是世界排前幾名擁有優良醫療體系的台灣政府做的事。
2月2日更絕了,為了防範「武漢肺炎」,教育部宣佈延後2週開學。當然政策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冷眼看待,筆者想問,直接宣佈延2週,是指政府有信心2月底前結束防疫工作嗎?如果不是這個理由,那只延期2週的原因是因為什麼?為何不是3週、4週或更久。如果是月底前就能結束,那為何還要增加6條產線,將口罩日產量達到千萬片以上?筆者甚至能直接大膽預測,這波防疫工作,至少要漫燒半年以上,當然主因還是因為2月至6月是所有流行性病毒的高峰期,除了現今聞風喪膽的「武漢肺炎」外,還有各式流感及腸病毒同樣有致命風險,同樣是對我們的孩子有危險,但現今做法真的對了嗎?
以現今的氛圍下,別說是日產千萬片口罩,即使達到2千萬片,同樣天天搶光光。許多官員與民意代表不斷說著口罩在送達的路上,在安撫人心,卻很少人告知我們過去共同創下的防疫SOP。400萬片平均給台灣的超商及藥妝店,只夠分一盒50片,在一人最多3片的情況下,只夠15-16個人買,即使達到3倍數量,一間超商也只夠不到50人買,所以政府一直在口罩上作文章的心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在此請大家仔細回想,額溫槍及耳溫槍當初怎麼流行及搶購的過程,因為「自主管理」才是同心協力防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個人正確防疫步驟:
1. 自製體溫卡,早晚各量一次溫度。
2. 勤洗手,生活週遭定期消毒(酒精或市面上許多除菌商品)。
3. 出入特定場所(如醫院)記得戴口罩,需要才戴。
■辦公室及大樓出入口正確防疫步驟:
1.出入員工及賓客記得測量體溫。
2.乾洗手或酒精消毒。
3.有發現異狀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1922。
■公家機關或大眾運輸系統正確防疫步驟:
1.設置體溫量測站。
2.乾洗手或酒精消毒。
3.疾管署聯合當地衛生局成立稽查小組派員不定期檢視防疫工作。
最後,所謂「群聚感染」並不是把一群健康的人放在一起就會發生問題,筆者利用三篇文章來解析主要還是希望民眾能回歸冷靜理性,當我看著一對年輕的父母帶四歲大的孩子,一間間的找口罩,只因為學校規定沒戴口罩不能去園區時,真的很心疼。真的很想衝去那間幼兒園,一棒打醒園長。但又想到他們不是不知道正確的防疫步驟,而是礙於其它民眾的壓力下所做的決定。其實也就是筆者在這篇觀點中想提醒的事「民粹思想已凌駕於專業」、「政治大於防疫」及「小心被有心人士操作帶著走」。台灣不是疫區、台灣不會淪為疫區,請相信我們可以一同走過這次的風波,只要政府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依多年來建立的防疫步驟即可,敬祝我們可以重新擁有一個不用為搶口罩而煩惱的生活環境。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在 左楠青年 蘇博廷 Facebook 八卦
博廷建議的流行病防疫步驟
針對個人、家庭及中小企業
#自製早晚體溫記錄卡 #多喝溫水及勤洗手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挺觀點⛱
台灣人!你還在靠口罩防疫嗎?小心被有心人士一波流(下)
筆者一直想把這篇觀點文章下個結論,但政府的作為卻一直把「口罩之亂」推向新的境界,真的很難想像這些作為是在為防疫做準備。自勞動部宣佈雇主需幫員工準備口罩開始,全台超過千萬以上的勞工雇主,就每天開啟尋寶模式般找尋口罩,加上全民瘋狂搶口罩的情況下,原是夕陽產業的「口罩」變得奇貨可居。彰化縣口罩大廠華新醫材集團董事長鄭永柱說,政府雖承諾協助增加產線的資金、人力問題,但口罩是夕陽產業,他擔心疫情一過,新聘員工、增加的產量反成困擾。
大家怎麼不覺得很奇怪呢?台灣這些年也面對過不少新型流感病毒,致死率並沒有比新型冠狀病(SARI)好到哪裡去,怎麼都沒有這些「口罩、酒精」問題呢?這也是筆者在台灣現今面對防疫時一直想提出的疑問,直到回想蘇貞昌院長在1月25日宣佈停止出口口罩後,才得到以下推論。
台灣口罩出口至中國大陸一年也不過185萬片,而台灣從中國大陸進口高達3.98億片,也就是台灣若真的要靠「口罩」防疫,反而第一時間應該是向中國大陸請求支援才是,但政府卻是以「停止出口」來對大陸喊話,損失的是誰?也就是我們用「停止出口」來斷絕主要口罩的來源。筆者觀察過很多人對於政府的反應拍手叫好,大多數的人都說「我們自己都不夠用了,怎麼還能出口給別人呢?」,對!大家說的都很對,但中國大陸不用靠日產400萬片的台灣來疏困,那對整個中國大陸防疫而言只是滄海一粟、杯水車薪的數量而已,實在犯不著打壞台灣最主要的口罩進口國的關係。更何況在世界都在為「武漢肺炎病毒」進入備戰狀態的同時,不會有國家願意進口口罩給台灣。這種種的作為,政府若不是正在為這波防疫佈下「政治作戰」,說實話,我還真不相信這是世界排前幾名擁有優良醫療體系的台灣政府做的事。
2月2日更絕了,為了防範「武漢肺炎」,教育部宣佈延後2週開學。當然政策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冷眼看待,筆者想問,直接宣佈延2週,是指政府有信心2月底前結束防疫工作嗎?如果不是這個理由,那只延期2週的原因是因為什麼?為何不是3週、4週或更久。如果是月底前就能結束,那為何還要增加6條產線,將口罩日產量達到千萬片以上?筆者甚至能直接大膽預測,這波防疫工作,至少要漫燒半年以上,當然主因還是因為2月至6月是所有流行性病毒的高峰期,除了現今聞風喪膽的「武漢肺炎」外,還有各式流感及腸病毒同樣有致命風險,同樣是對我們的孩子有危險,但現今做法真的對了嗎?
以現今的氛圍下,別說是日產千萬片口罩,即使達到2千萬片,同樣天天搶光光。許多官員與民意代表不斷說著口罩在送達的路上,在安撫人心,卻很少人告知我們過去共同創下的防疫SOP。400萬片平均給台灣的超商及藥妝店,只夠分一盒50片,在一人最多3片的情況下,只夠15-16個人買,即使達到3倍數量,一間超商也只夠不到50人買,所以政府一直在口罩上作文章的心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在此請大家仔細回想,額溫槍及耳溫槍當初怎麼流行及搶購的過程,因為「自主管理」才是同心協力防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個人正確防疫步驟:
1. 自製體溫卡,早晚各量一次溫度。
2. 勤洗手,生活週遭定期消毒(酒精或市面上許多除菌商品)。
3. 出入特定場所(如醫院)記得戴口罩,需要才戴。
■辦公室及大樓出入口正確防疫步驟:
1.出入員工及賓客記得測量體溫。
2.乾洗手或酒精消毒。
3.有發現異狀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1922。
■公家機關或大眾運輸系統正確防疫步驟:
1.設置體溫量測站。
2.乾洗手或酒精消毒。
3.疾管署聯合當地衛生局成立稽查小組派員不定期檢視防疫工作。
最後,所謂「群聚感染」並不是把一群健康的人放在一起就會發生問題,筆者利用三篇文章來解析主要還是希望民眾能回歸冷靜理性,當我看著一對年輕的父母帶四歲大的孩子,一間間的找口罩,只因為學校規定沒戴口罩不能去園區時,真的很心疼。真的很想衝去那間幼兒園,一棒打醒園長。但又想到他們不是不知道正確的防疫步驟,而是礙於其它民眾的壓力下所做的決定。其實也就是筆者在這篇觀點中想提醒的事「民粹思想已凌駕於專業」、「政治大於防疫」及「小心被有心人士操作帶著走」。台灣不是疫區、台灣不會淪為疫區,請相信我們可以一同走過這次的風波,只要政府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依多年來建立的防疫步驟即可,敬祝我們可以重新擁有一個不用為搶口罩而煩惱的生活環境。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在 左楠青年 蘇博廷 Facebook 八卦
博廷建議的流行病防疫步驟
針對個人、家庭及中小企業
#自製早晚體溫記錄卡 #多喝溫水及勤洗手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挺觀點⛱
台灣人!你還在靠口罩防疫嗎?小心被有心人士一波流(上)
年節過後至今,手機中瘋傳及問候的都是相關口罩的各項資訊及你買到口罩了嗎?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是將口罩之亂提升到乾洗手及消毒紙巾之亂,各大藥局、百貨通路早早都被掃貨,口罩工廠被民眾包圍,你若告訴我這叫政府「有先見之明」,那筆者可能就是「眾人皆醒我獨醉」的那個。一堆網紅搶著拍片宣導,叫你一定要戴口罩,加速所有人搶購口罩的風潮,台鐵更妙了,更祭出沒戴口罩不能搭車的規定。而這些看似「拍手叫好」的措施,能擋得住比SARS更強的SARI嗎?然而「口罩」何時變成防疫的萬靈丹了?而我們之前面對流行性病毒又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政府至今做了哪些因應措施以及這陣子較大的一些相關新聞事件…「武漢肺炎」首個前往醫院就診病例的症狀發生於12月8日,12月下旬開始出現圍繞到訪華南海鮮市場的大量病例,共佔到最初41人中的27例,直至2019年12月30日晚間,多份由武漢市發出有關「不明原因肺炎」的文件在網上廣傳,武漢市疾控中心翌日向傳媒證實文件屬實,並開始向公眾通報病例,在2020年1月7日,專家檢測出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1月20日發布公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
台灣在中國大陸疫情爆發後,自2019年12月31日開始邊境檢疫,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指示衛生福利部持續落實邊境檢疫應變措施,加強入境旅客發燒篩檢,務必強化相關防疫措施。2020年1月2日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針對武漢直航台灣三座國際機場,即桃園、松山、高雄的入境班機採取登機檢疫措施。航班飛抵台灣後,旅客未下機前,由檢疫人員登機評估健康,如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立即由檢疫人員協助就醫,該署在1月7日將武漢市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同時對國際航線及小三通提升警戒;在1月12日疾病管制署派出2名專家抵達武漢查訪,實地交流並瞭解了防治的相關資訊,1月15日後返回當日,疾病管制署公告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入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1月23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中心由三級提升至二級,原本只針對武漢人士的邊境檢疫擴大到所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入境者,並拒絕居住於武漢的居民登機入境,入境旅客必須詳實填寫行蹤記錄與健康狀況聲明書;隔日中央流行疫情中心宣布,為確保當地的口罩供應充足,自1月24日起管制N95口罩及外科口罩出口一個月,並要求25日凌晨零點開始到該月底,全面暫停旅行團前往中國大陸旅遊。1月28日新增兩起境內確診病例後,同時中國大陸疫情加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全中國大陸納入第三級旅遊警示,隔日政府增強「電子監控」,發給居家隔離、檢疫者約2000人每人一支定位手機,每天必須回報; 同日經濟部商業司表示,自1月28日起連3天將在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等四大超商,每天供應6百萬片戰備口罩銷售,不過每人限購3片。每片口罩定價為新台幣8元,由於年假結束生產線漸漸恢復產能,2020年2月起降為每片6元。
而這中間網友流傳的政府發「災難財」、有市長說要蓋「肺炎收容所」的、還有許多藝人及網紅互相拍片及發文針對「口罩之亂」的不同見解及解讀在此就不另談論,大家心中都有不同的尺在衡量事情。我們今天要談的,是如何讓疫情減緩至解除,而這要大家同心協力才行,而不是只在利用網軍及鍵盤互相出征,因為病毒的繁衍高峰期還沒到,若大家還只忙著搶口罩,怕到時擋都擋不住….(待續)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在 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 疾病管制署 的相關結果
(四)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四、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五、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室內場所或 ... ... <看更多>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在 防疫專區 -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關結果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新聞稿-雙北市搭乘公車及捷運仍應全程佩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惟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等 ... ... <看更多>
口罩只在進出醫院或特定場所才需戴 在 下月起戶外免戴口罩 - Yahoo奇摩新聞 的相關結果
由於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宣布兩項防疫鬆綁新制,分別為有條件開放全國醫院住院病人探病,及取消入境人數限制,皆自十二月十日上路。 指揮中心指揮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