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 的下一個目標:取代更多文書工作。
取代evernote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八卦
有些書出現的時機讓我拍手叫好,因為恰恰好正是時候──譬如這本《人生半熟》。
看這本書只有一個苦惱,就是我習慣在閱讀稿子時,把有意思的頁面截圖,再存進Evernote畫重點,以便日後複習。但這本書的亮點實在太多了,事後整理被幾十張的截圖嚇死,幾乎每翻兩三頁就按一次截圖鍵,只恨沒辦法雙手穿過螢幕,用力握著作者的手說「說得太好了!我懂!我懂!」
作者寬寬原本是北京光鮮亮麗的上班族,但是卻在事業、家庭成功的時候,和丈夫、孩子舉家搬到大理──一個遠離都市,與世無爭,非常具「生活感」的地方。聽起來實在太夢幻了啊!我們這種老是幻想隱居、不食人間煙火的假文青,看了都心癢難耐,浮想連篇,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本文青隱居的自High雜感,那就錯了。
沒有美化隱居,沒有矯飾「生活感」,而是切切實實地,反思他人的懷疑,反思自己的惶恐,反思自己的焦慮與每個決定,反思小孩的未來,反思什麼是「我要的」人生。
「逃離北上廣,究竟在逃什麼?逃避苟且,逃避擁堵,逃避房價,這都沒有錯,但又都是徒勞的。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逃離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她誠實地寫下這段話。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最驚訝的是作者的精神深度。她不大賣弄經典名句,但明顯有廣博閱讀,以及深厚的內在修行。每每一刀切下去,落點都在平日隱而未見的痛處,不是指點別人,是反思自己,隔著螢幕的我卻會倒抽一口涼氣:哎呀!原來如此。
***
最最喜歡的,是她提到「模糊的不適感」。
她提到在大理的日子,曾經有兩個月,一篇稿也沒寫,吃很多肉,沒有每天打坐,毫不節制地社交,手機不離手,隨時處理工作,不再為多擠一點獨處的創作時間,費力管理每一天的節奏。
「過著一種我已經有點陌生的、絲毫不經過篩選和克制的生活。」
我看到這一段,心裡一驚:挖塞,這不是我前一段時間生活的寫照嗎?(除了沒有吃肉以外)
她下一句,馬上破題為我找到了解答:「想來放縱的起因,是我陷入一種對大環境莫名其妙的悲觀消極,和無奈的情緒中。」
我那時候確實是這樣的。心裡對環境有莫名的悲傷和憤怒,但是又不是特定衝著誰,哪件事,只覺得深刻的無力,於是乾脆遁逃到「不經篩選和克制的生活」裡,去打混,去旅行,去嘗鮮,玩玩玩,什麼都不想做,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
=============
不再每日雷打不動地坐著寫三小時,腦子裡不再頻頻冒出靈感。不再時時急迫地奔於電腦前或掏出手機,記下生怕稍縱即逝的語句。
不再每日打坐冥想,意味著和自己有了疏離,失去了恆靜而穩定的能量加持。
沒有了節奏,沒有了節制,沒有了自省,沒有了空空的寂靜,也沒有了對許多命題的思索。
只剩下動物般無目的的鬆弛感。
=============
說不上哪裡不好(甚至在別人眼中是「過太爽」),就覺得沒意思,正所謂「模糊的不適感」。
而挽救這種模糊的不適感的,竟然是「規律」,也就是作者所謂「經過選擇的生活」──某天早上醒來,想要坐回書桌前,自律地寫稿,活動身體,吃一大盤蔬菜堅果沙拉,那種熟悉,是一個支點,找回了方向,也找回來安定和清明。
我很可以理解那種感覺,就像後來我慢慢收回了這種散漫,也是給自己一點點克制(比方說早起打坐)、一點點麻煩(比方說每天親手燒一頓飯給自己)、一點點規定(比方說無聊時用看書取代上網),一點點的,那種接近微小戒律的東西。
那種東西,反而比「過得爽」,還要更有力量和方向。
如果要說這是一本什麼書,我會說,它很適合三十多歲,開始會深思一些哲理,開始有一些妥協,開始顧慮更多東西,卻又不甘心放棄一些天真的我們──就像幾年前我的《老妹世代》,是適合三十過後,從少女轉輕熟女,那種「轉型期」的書。
我會說,《人生半熟》,或許是《老妹世代》的下一步想要的人生。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人生半熟》可以提供給大家抽獎!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人生半熟》,因為我覺得自己也到了三十後的轉型期」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11/6(五)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人生半熟》給他哦!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取代evernote 在 Facebook 八卦
如果想要用 Google 文件,取代 Evernote、 Notion 這樣的知識庫工具,是否可行?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 Spaceli 」,就是可以把 Google 雲端硬碟上的大量文件,一鍵轉換成符合上述筆記庫、知識庫查詢需求的工具:
***如果說你在 Google 雲端硬碟整理了大量的學習文件(用 Google 文件、簡報等格式),那麼用「 Spaceli 」來檢視,就可以像是在筆記工具那樣,快速搜尋、瀏覽這個資料庫,而不用在資料夾與檔案中翻找。
***如果你在的團隊在 Google 雲端硬碟整理了大量的工作文件,那麼用「 Spaceli 」來檢視,就可以像是在知識庫工具那樣,快速瀏覽、搜尋各種工作操作手冊,同樣不用在資料夾與檔案中翻找。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測試「 Spaceli 」,分享我的實作範例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