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出於「對世界事務多一點了解、多一點理性、多一點同情心,並以此促使世界各國和平而友好地生活在一起」,美國參議員傅爾布萊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提案成立「傅爾布萊特計劃」,也開啟我國與美國學術交流史的新頁。
傅爾布萊特計劃的目的,是透過人員、知識和技術的交流,促進美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1947年11月,中美簽訂「中美教育交換協定」,成為世界各國中最早成立的傅爾布萊特基金會。
13日中午,我與七十位來自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的美國年輕的傅爾布萊特學人,共進午餐,並交換意見。這個區域座談,我是第三次參加。基金會執行長李沃奇(William Vocke)告訴我,前兩次座談,學人反應甚佳,因此今年再邀我來。參與該交換計畫的各國學人,都是各國的潛力新秀,後來也都在各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歷屆學人中,已經產生了53位諾貝爾獎得主、80位普利茲獎得主、以及29位國家元首,影響力不可小覷。
在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向在場學人說明了我國三道防線的安全政策,以及在國際社會扮演的五種角色─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者、文化交流者、科技商機創造者、中華文化領航者。我並舉例說明我國援助聖多美普林西比根除瘧疾;捐助布吉那法索太陽能燈具讓學生晚上能溫習功課,以致月考成績進步;臺日締結漁業協定,使雙方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漁業資源,結果互惠雙贏;及不計前嫌、大力援助菲國海燕風災的實例,來說明政策執行的成果。
而學人們的發問主題,從兩岸服貿協議、香港民主化、高科技競爭力、全民健保制度、偏鄉英語教育、文創產業發展政策等,可說是包羅萬象、展現出對我國各方面的強烈好奇心,而我也一一答覆,盡力滿足這些年輕人的求知慾。
談到全民健保,我告訴他們健保涵蓋率達99.6%(美國大約85%左右),連監獄受刑人都可免費投保,他們同感驚訝,對我國健保制度的周延,羨慕不已。我也告訴他們臺灣健保制度最早的推動者葉金川教授,前兩天還在美國參議院作證,介紹臺灣的健保制度,供美國參考。
一位來自大陸女學人,發問時自我介紹她名叫「馬英」,全場以為她在開玩笑,後來發現是真的,都大笑稱奇不已。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文化底蘊、自由社會、熱情好客等軟實力,透過民間交流,將更加深入人心,也讓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持續發光發熱,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反全球化舉例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60多年前,出於「對世界事務多一點了解、多一點理性、多一點同情心,並以此促使世界各國和平而友好地生活在一起」,美國參議員傅爾布萊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提案成立「傅爾布萊特計劃」,也開啟我國與美國學術交流史的新頁。
傅爾布萊特計劃的目的,是透過人員、知識和技術的交流,促進美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1947年11月,中美簽訂「中美教育交換協定」,成為世界各國中最早成立的傅爾布萊特基金會。
13日中午,我與七十位來自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的美國年輕的傅爾布萊特學人,共進午餐,並交換意見。這個區域座談,我是第三次參加。基金會執行長李沃奇(William Vocke)告訴我,前兩次座談,學人反應甚佳,因此今年再邀我來。參與該交換計畫的各國學人,都是各國的潛力新秀,後來也都在各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歷屆學人中,已經產生了53位諾貝爾獎得主、80位普利茲獎得主、以及29位國家元首,影響力不可小覷。
在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向在場學人說明了我國三道防線的安全政策,以及在國際社會扮演的五種角色─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者、文化交流者、科技商機創造者、中華文化領航者。我並舉例說明我國援助聖多美普林西比根除瘧疾;捐助布吉那法索太陽能燈具讓學生晚上能溫習功課,以致月考成績進步;臺日締結漁業協定,使雙方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漁業資源,結果互惠雙贏;及不計前嫌、大力援助菲國海燕風災的實例,來說明政策執行的成果。
而學人們的發問主題,從兩岸服貿協議、香港民主化、高科技競爭力、全民健保制度、偏鄉英語教育、文創產業發展政策等,可說是包羅萬象、展現出對我國各方面的強烈好奇心,而我也一一答覆,盡力滿足這些年輕人的求知慾。
談到全民健保,我告訴他們健保涵蓋率達99.6%(美國大約85%左右),連監獄受刑人都可免費投保,他們同感驚訝,對我國健保制度的周延,羨慕不已。我也告訴他們臺灣健保制度最早的推動者葉金川教授,前兩天還在美國參議院作證,介紹臺灣的健保制度,供美國參考。
一位來自大陸女學人,發問時自我介紹她名叫「馬英」,全場以為她在開玩笑,後來發現是真的,都大笑稱奇不已。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文化底蘊、自由社會、熱情好客等軟實力,透過民間交流,將更加深入人心,也讓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持續發光發熱,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反全球化舉例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八卦
老朋友傳來和減文言文有關的文:
「有人問為什麼要讀詩詞文言?背讀千首又有何用?大部分讀過的書或文字都會忘掉,讀書的意義何在?」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小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成了我現在的骨和肉。讀書,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影響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以上--
因為,整個群組都是受師範學院教育的為人師表,所以,讀來特別堵爛,就即興打臉如下:
這文是爛到爆的文
第一。前提是錯的。邏輯上稱為打稻草人的繆誤。減文言文的理由根本和讀了是否忘記無關。紮個假的人去攻擊。是邏輯上「不相干的謬誤」。
第二。文言文的問題是要小心就文論文。常見的是意識型態的問題。帝王封建的農業時代的意識型態,常有些已嚴重不宜。也有些超越時空,要非常慎選。
比如陋室銘。我的評價就超低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覺得是耍白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欄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是過去的文人優越感。現在的意識型態普遍是崇尚自由平等。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爾,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吟,何陋之有?這最後一段仍是文人自嗨。也犯了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提倡的不用典的白話文禁忌。
第三.文言文的問題是難教。好的文言文其實都近白話。因此難教的不在文字本身,而是真正的文義。如:國破山河在。您會怎教?我可能會這樣教:杜甫是中國思想非常先進的詩人,是個人道主義者。和「春望」同類題材的「兵車行」表達得更淋灕。國亡,城破又如何?破人家的國和城又如何?國家來來去去。山河依舊在那裏。這首詩就是杜甫反對擴張領土的國家政策。他反戰,反擴張,他在意的是滿足君王擴張領土政策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死的是小老百姓。一個中國偉大的思想先行者,批判者,被許多老師教成傳統定義的愛國者。
第四。現代知識已經在過去五百年(發現新大陸,海權興起,全球化啟動)大有長進。中國ㄧ兩千年前的思想,已有許多落伍和不足。特別是歐美的科學和醫學以及各種學術興起。教文言文很容易教到落伍的東西。教中國法家?太搞笑了吧。現在的政治和法律的進化,哪是中國法家所能比的。教儒家?各種專業領域的專業倫理和相關法律規範都早超前儒家。儒墨道法不是不能教。怎教?沒有讀過西方哲學思想的人教中國思想是容易自閉或犯錯的。誤人子弟還自以為盡忠職守,博大精深。
舉例,莊子和惠子的濠橋子非魚對話,只有靈光沒有體系。西方的知識論從經驗主義崛起於大英。理性主義相繼於歐陸。到康德的理性批判。甚至到美國的實用主義。相較於五百年來馬克斯等歐美哲學家,莊子惠子的濠橋對話只是兒童玩玩而已。
經驗主義主張能經觀察實驗證明為真的才是知識。理性主義打臉經驗主義,主張知識是可以透過推論為真的。康德的理性批判再給他們兩者都左右巴掌。現代的腦科學甚至已經直接觀察腦波,瞳孔,脈搏,細胞。人快不快樂?魚快不快樂?已經不是哲學問題,而是科學問題。
第五。文言文的經典幾乎都近白話。因為能把文言文寫到白話的程度,就是一種經典。李白的詩小學生就可以認得基本詞意。這種文學風格的先進性卻被教學者錯看。偏文言而貶白話,正是一種對文學風格進化的無知。
第六。無論是偏愛或不愛文言文。都共同面臨ㄧ個相同的處境。就中國而言,白話文的推進至今百年,中國的文學家已盡得白話文精髓,只是思想還落後。而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白話文年代不過短短二十年,真正屬於國民黨式靈魂的好作家,好作品接近零。能寫白話文寫得感情的就算傑作。如背影之類的過期貨。中華民國在台灣到民主開放,約五十年。思想戒嚴下難得有甚麼好作家好作品,閹人之作千占九九九。民主開放至今三十年。老作家無論中派台派都跟不上時代,更別說要領導時代,反映時代。新作家還剛萌牙,連百年來台灣發生過什麼事都還沒搞清楚。總之,無論偏愛或不愛文言,在引用中台作家的原作下,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解決之道恐怕是必須放大格局到全世界的作家和作品。
第七.文言和白話的核心只在於文學品味和風格的創造性流變。古典主義莊嚴高貴典雅。浪漫主義顛覆古典主義,粗獷草莽,歌頌民間英雄。寫實主義繼起,修正浪漫主義的浮誇,緊密連結時代和土地。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接手,批判傳統,顛覆技法。二十一世紀虛構和非虛構已被打破,時空都在穿越中。文學不是甚麼特定不變的,一如其他領域。不從文學的精準理解切入,是很難教好國文的。
用個輕鬆具象的舉例做結束:
我們可以教旗袍多美,多腰束奶膨腳倉硬摳摳,多性感。但也當教那是男權主義時代的代表作。現代女性的穿著已經是另一種主流風格。
反全球化舉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反全球化舉例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41201中天 大學生冰的啦 陳泰源當來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9G7pTJKjYss
感謝好友 李為 的介紹,很高興與主持人 幹哥&千惠姐,還有帥過頭,寒冰哥「首次」結緣認識,當然還有好久不見的燕俐姐,以及一群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學生們一同錄影。
這次主要講的內容大致為:……↓
【買屋潮湧現?】
選舉後,跨年前,看屋的人潮是特別多,不過多半還是芭樂價……
為何選後看屋人潮變多?主要原因有2,第一個是選舉壓力的釋放,第二個就是每年都會遇到的,很多屋主趕在跨年前賣屋,主要是為了省土地增時稅,畢竟到了1月1號,土地公告現值又要調漲一次,賣屋時的土增稅成本就會增加,當然還加上換現金好過年囉。
【房價漲跌趨勢預測】
蛋黃區基本上陷入盤整期,好物件仍有機會創新高,不過蛋白區就要非常小心了,舉例:淡水一帶的「淡海造鎮」的預售案,過往買預售屋,房價趨勢往上時,只要在交屋前,都可以無數次的轉手再轉手,產生「助漲」效應;但現在因為淡海造鎮那一區餘屋量特多,粥多僧少,加上房價趨勢渾沌不明,建案擔心拋售潮湧現,產生「助跌」效果,於是規定不准轉紅單,所有的購屋者都已經全部被鎖住,必須等到交屋,而且還有奢侈稅,預售屋綁3年,成屋避奢侈稅再綁2年,至少被卡死5年。
【有機會買到便宜?】
有機會,畢竟今年房市交易量萎縮急凍,很多屋主賣房子都賣了一年都還沒有賣掉,好不容易撐到選舉結束,只要「真的想賣」,加上避土增稅調漲&過年換現金等因素,現在進場真的是很好的時機。不過不代表房價會跌喔!畢竟成本就是高在那邊,而且未來全球化趨勢、地球村效應,台北房價國際化,中資進來加持,未來台北市房價仍是可期的。
【開源節流經驗分享】
節流:四年前選舉負債200萬,三年前被當時房仲公司店長騙100萬,人生最高負債300萬,我曾經過過很苦的日子,三餐不花錢,早餐做綜合水果早餐,另外多做3份,1份50元賣給同事,如此水果成本回來了,午餐也有著落了,晚上還是回家跟爸媽吃,物質慾望降很低,朋友約唱歌、同事叫外賣我都婉拒。
開源:除了做房仲賺獎金之外,我還到處兼差,當臨時演員,當婚禮歌手演唱,還有活動主持人等等賺外快,終於3年時間還完300萬負債。
所以我確實也建議大家做業務,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是比較具有挑戰性,而且獎金很高,真的會比較有成就感,反正現在什麼工作都辛苦,22K的工作也一樣辛苦,不如做業務。
【台北市房價相對偏低?】
畢竟相較於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等等,台北市房價仍算相對較低。其實那是表面上的單坪單價,如果以實際使用空間計算,扣除掉公設,台北市的房價已經比東京貴了。
另外,國外不僅沒有莫名其妙的「公設比」,而且反而是公設越多越好賣,價更高!哪像現在台灣的房地產,平均公設比已經34%以上,1000萬其中約350萬都拿去買公設去了,真的很不爽。
【買房觀念要改?】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太重,也是助漲房價的元兇之一,國外很多人都不認為「人生一輩子一定要買房」。
所以建議,你就把房子當做是「珠寶、法拉利、遊艇、飛機」,想想那些東西漲多兇,關我們平民老百姓屁事呢?政府要做的不是「打擊房價」,而是「讓人人有房子住」。
【豪宅都用公司名義買?】
除了帥過頭提到「維京群島」公司買《帝寶》都是「港資」(有人說是假外資/真中資)之外,因為公司名義買有幾個好處:
1.水、電、瓦斯、管理費等等,都可以當做是「公司開銷支出」,可以拿來抵稅、報帳用。
2.將來賣屋時,法人的「營所稅最高17%」,相較於自然人的「房屋綜合所得稅最高45%」,真的省很大!賣房子時是用「公告現值」,現在的公告現值還是低於市價(也就是低估房價),房價被低估後,再用10%贈與稅去計算,所要繳交給政府的稅就更少了。
因為政府這幾年調漲公告現值很兇,預計2年後要接近市價,也就是接近「實價課稅」,所以很多有錢人都「趕在最近這幾年」用贈與的方式節稅。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2535771
反全球化舉例 在 反全球化「公平貿易」 避免剝削環境永續 - YouTube 的八卦
http://bit.ly/2oVtuR5○TVBS新聞APP最即時立即下載→http://bit.ly/2ch35Gb○訂閱頻道,最新資訊馬上接收→http://bit.ly/2flUkiY. ... <看更多>
反全球化舉例 在 全球化及反全球化對產業的衝擊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八卦
台灣是以貿易為導向的經濟體系,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浪潮勢必對台灣造成衝擊。...並出版「全球化及反全球化之發展與影響」專題報告,期望協助台灣政府與產業提早因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