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助農
農友們,看過來!
這幾年都有農機購買補助,今年的看這裡,沒有買的,也有農機UBER可以叫喔!
———————————-
農糧署今年預計投入8億元,補助農友、機耕協會會員購置曳引機及聯合收穫機等大型農機,估計經費可供申請800臺,並鼓勵汰換效率較低的老舊大型農機,紓解農村勞動力負擔及符合新型節能、高效且更環保趨勢。
農委會連續幾年已推出小型農機補助,舒緩田間勞動壓力,經盤點國內對曳引機及聯合收穫機有實際需求,本次補助針對水稻、玉米、雜糧(紅豆大豆芝麻等)採收所需之大型農機提供補助計畫。
以收穫機為例,要價均上百萬起跳,曳引機則從2、3百萬到一千萬均有,單一農民購買壓力不小,政府補助1/3,將有實質幫助。
凡屬有機、產銷履歷、臺灣優良農產品等驗證、參與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QR code)、友善環境耕作登錄、農民健康保險被保險人、農委會輔導之青年農民、農業產銷班員、參與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有案及機耕協會會員等具備其中一項資格農友,均可提出申請。
申請時間為今(108)年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可攜帶身分證及相關證明,向所在地農糧署轄區分署(辦事處)申請補助,經審核通過後就可以購買農機並得到補助。
本次接受農糧署補助購買農機業者,均需簽署切結書,必須強制接受農糧署調度,協助農民進行收割任務。農糧署更朝向建置「農機uber服務」,未來找不到業者的農民,可直接到農糧署平台「叫車」,將可仿效uber靈活出車,提供即時性的收割服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友善環境耕作申請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跟時代力量議員宋國鼎律師・苗栗縣議員、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廖子齊 香山女兒前進議會、連郁婷律師 竹北戰將監督縣政以及黨主席邱顯智參加了苗栗愛轉來平權遊行。這是苗栗首場大型公民運動,具有歷史性的重大意義,很開心能參與平權遍地開花的時刻。不過既然來到苗栗,我想順便談談石虎保育。
針對苗栗縣最近的「苗128線拓寬工程」,苗栗縣議員韓茂賢狂言「環評阻礙投資開發」,呼籲縣長「能偷跑就偷跑、能不罰就不罰」,甚至還說「乾脆把作環差的600萬元給保育團體,要他們閉嘴。」,如果民眾放任這樣的政府與民代惡搞生態環境,石虎的棲地將會持續減少,有一天我們大概真的只能從文獻資料照片中,才能看到牠們的身影了,我希望這天永遠不要到來。
#我們與石虎的距離
石虎居住在淺山生態系,也就是人類容易到達的低海拔地區,包括森林、河川中下游、濕地、果園、農田等,其實石虎幾乎與我們住在一起,但也因此容易被人類活動干擾。
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資料,現今石虎僅分布於苗栗至台南之間,其中又以苗栗的石虎族群量最大,因此更具有指標性意義。
但是人類對於淺山生態系的壓迫卻不曾停止,例如:「公路系統將棲地剖腹,導致棲地破碎化,增加路殺機率」、「慣行農法噴灑農藥,誤食遭毒殺的毒鼠」、「政府破壞棲地,進行土地開發」,而前一陣子苗栗縣政府申請前瞻水環境計畫所開闢的「卓蘭濕地公園」,則是破壞石虎棲地在前,再開闢以生態保護為美名的公園,更是施政不當所造成的生態浩劫。
#我能怎麼幫助石虎
對我們而言,最直接能幫助石虎的方式,就是支持友善農法、有機耕作的農產品,其中「友善石虎農作標章」更是以保護石虎及生態環境為出發,所進行的農產認證。
再來,就是對於我們的生態環境多一份關心,除了進行減塑、節能,或減少食品、物品的浪費,更可以支持環境相關的報導。
@黃捷鳳山捷伴同行
【小小的心意,一起守護台灣石虎】 https://npptw.org/nKN0bn
@曾玟學(時代力量苗栗縣議員)
【保育開發非對立,一起來當石虎隊!】 https://npptw.org/BrqhvL
【卓蘭濕地公園立即停工,檢討變更可能、減少對石虎影響】 https://npptw.org/w05sLO
@宋國鼎(時代力量苗栗縣議員)
【 向人民報告書—第三篇—環境友善】 https://npptw.org/35BEq7
【卓蘭濕地公園應暫緩施工】 https://npptw.org/QeSCjy
友善環境耕作申請 在 李進勇 Facebook 八卦
在有機菜園種下菜苗,期望有機農業在雲林生長茁壯!
縣府推動「樂活天堂綠串珠有機農業輔導陪伴實驗基地計畫」,針對各社區特色農作,發掘有意願轉作的農民,陪伴他們克服種種轉作困難,協助提出驗證申請並媒合有機通路收購農產品,提供從「生產」到「行銷」全面性的輔導。迄今年3月止,總計輔導建置有機實驗基地2處、有機示範田區2處、有機公共菜圃5處,舉辦堆肥競賽1場、有機休閒旅遊體驗行程1場,輔導有意願轉作有機之社區15個,計34人19.24公頃。
期盼這些豐碩的有機種子能為雲林的未來創造人、土地、作物永續循環利用的友善耕作環境,擴大全縣有機耕地面積,打造雲林農業新未來,並讓雲林縣不僅成為農業首都,也是全國有機產業的示範基地。
友善環境耕作申請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評價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我認為,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此外,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友善環境耕作申請 在 112年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對地補貼6月受理申請 - YouTube 的八卦
為鼓勵農友持續採行有機 友善耕作 ,農糧署提供從事有機及 友善耕作 的農民每年每公頃3萬至8萬元不等之維護生態保育獎勵及有機農業生產補貼,112年補貼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