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四點打疫苗
其實蠻緊張的
因為新聞一直報會有打疫苗不良反應案例
我還先買了疫苗險預防萬一
不然有什麼意外,小孩好可憐喔!
我有一直喝水
打之前也臨時抱佛腳在7-11買了保健食品吃一下
回家後我一直沒什麼感覺
凌晨五點還起床感受一下「不舒服」
結果我還真的沒什麼反應
連打針打的地方都還好
現在已經過了23小時
嗯⋯⋯我確實沒怎麼樣(怎麼聽起來有點失望😝)
難道,我就是AZ疫苗認證的老人😹
還一度懷疑,我是不是打到假疫苗?
我們夫妻一起打
原本打算不舒服再請婆婆來支援帶嫩嬰
早上婆婆達電話問我們需要幫忙嗎?
我們根本還沒起床😝
-
昨天早上,我的月經也來報到
產後還不到三個月欸
我三胎都是這樣,產後很快就來了
覺得超衰!又要開始衛生棉的人生了
都不能讓我享受一下不用衛生棉的幾個月嗎
也有人說是因為身體恢復很好,子宮卵巢已經正常運作了,嗯⋯⋯難怪醫生讚美我的子宮漂亮?噗嗤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精彩內容馬上看:https://youtu.be/RlLwvOxwJoA ★★★★更年期是上天的禮物?調養得好 百病消人不老★★★★ ”一定是更年期才會情緒不穩”是大家對更年期女性的形容,但真的是這樣嗎?!更年期雖然不是病,但是婦產科醫師告訴我們更年期的女性,全身上下沒有一個細胞是正常!除了大家...
卵巢早衰吃什麼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如果不能從頭到尾正確的使用保險套,我會建議你吃避孕藥喔!」、「事後避孕藥失敗率較高,又容易造成後續月經混亂,改成吃事前比較好」
「但是醫生~吃避孕藥是不是對身體比較不好啊?」
每次當我在門診提及避孕藥時,超過一半的女生都會露出懷疑的表情,充滿懷疑的問我。
其實,在婦產科中,口服的事前避孕藥被認為是種效果好又安全的避孕方式,有時候也用來改善生理期長痘痘、經前症候群、經痛、經血量過多等症狀。當月經因壓力、作息亂掉時,避孕藥還能作為調經藥,幫生理週期回到常軌。
但或許是牽扯到女性和懷孕這類的敏感話題,關於避孕藥的是非流言似乎一直都沒少過。這一次就來好好回應一下大家最常提出的幾個疑惑。
*吃避孕藥會傷子宮、讓經血排不乾淨?
❌不會。
每個月,女性卵泡發育時,大腦會分泌「促濾泡激素」,促使卵子成熟。排卵後,剩下的組織也會形成黃體素,用來穩定子宮內膜,使受精的卵子順利著床,進而發育成良好的胚胎。
而避孕藥最主要的成份是低劑量的雌激素和黃體素。前者,會讓大腦認為身體雌激素足夠,不再分泌促濾泡激素,因此讓卵泡無法成熟。後者,持續性投予黃體素
反而會內膜萎縮不增生。
因此,一旦子宮內膜厚度變得較薄,該次排出的經血量當然也會比較少,經血也會因為流速變慢而氧化。所以不少女性就會發現,服用避孕藥之後,經血量竟然減少、變黑了。這是正常的現象,並不是經血排不出來,更不代表子宮的功能受到影響。
**長期吃避孕藥會導致不孕?
❌不會。
吃避孕藥的這段時間,是利用外來穩定的女性賀爾蒙,暫時欺騙大腦,讓卵巢得以休息、不排卵。一旦停藥後,掌管卵子成熟的「促濾泡激素」又會再次啟動,卵巢就會重開機。而少持續性的黃體素作用,子宮內膜生成厚度也會恢復正常,並不會從此造成永久不孕。
這也是為什麼,在門診中,我就偶爾會遇到剛停藥、或是忘記服藥就意外懷孕的伴侶。我也會建議病人,超過兩天沒服藥、或剛停藥還不打算懷孕,一定要立即尋求替代的避孕措施。
不過每個人大腦、卵巢重新啟動的時間略有不同,因此我還是會建議要計劃生育、尤其時高齡的女生,提早三個月停藥。 畢竟「年紀大」才是不孕最主要的原因,和是否長期吃避孕藥無關。
而且停藥後還是沒有順利懷孕的,其實也是因為懷孕本來就沒那麼容易啊!畢竟一般人即使沒有避孕,每次成功懷孕的機率也只有百分之十😔。
***吃避孕藥,容易提早停經?
❌當然也不會。
更年期是正常卵巢功能衰退的現像,台灣女性發生的時間平均是五十歲,時間早晚取決於個人體質和遺傳,和有無服用避孕藥無關。反過來講,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保健食品或療程能延緩更年期的時間。
****聽說吃避孕藥會變胖?
確實,但主要是指早期的避孕藥。
目前,常見的避孕藥分為三代。過去的第一代(台灣目前已無販售)與第二代(家計一號)因女性賀爾蒙含量較高,容易產生水腫、食慾增加造成體重上升的狀況。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第三代(祈麗安)第四代(戴麗安、悅己、悅姿)則相對劑量較低,且上述副作用也較不明顯,因此不太容易會有水腫,或食慾增加的問題👍。
🧐(不過,新一代的避孕藥還是有可能產生,噁心、頭暈、腹瀉、情緒低落、點狀出血等副作用。通常需要2~3個週期去適應。)
講了那麼多,就是要告訴大家,避孕藥絕非毒藥,除了很高的避孕率以外,還能同時解決許多女生生理期的不適,更比起「事後來補救」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女生們如果有避孕需求,請不用害羞,勇敢地踏進婦產科診間,和醫師諮詢客製化的避孕方式。尤其是本身有抽菸、心血管疾病,或已知有乳癌史、肝腎功能不良的狀況,就不適合服用。
避孕藥也無法避免性病的傳染,若本身不是單一性伴侶,或沒把握妳是伴侶的唯一,那我會建議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孕,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小編覺得暑假要到了這篇好實用
卵巢早衰吃什麼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八卦
[門診有感—-無齡奧義]
一對夫妻來看診,帶著8歲的兒子跟5歲的女兒,兩人看似新婚燕爾,舉手投足間盡是濃情蜜意,問了年紀當下覺得震驚又激勵人心—-芳齡63歲(不是63年次喔)的妻子跟60歲的丈夫。
算算是在55歲跟58歲的高齡生下一對子女,讓我想起今年初的新聞,一名62歲自然產的媽媽,破了台灣最高齡產子的紀錄,勝過朱麗倩或林青霞,可見高齡產子也非名人專利。(不過不鼓勵高齡生產,畢竟有相對的妊娠風險,但也有保養得當的大齡女子或卵巢早衰的年輕美眉,並非絕對)
我第一個念頭是:「哇,好有勇氣,這年紀生產豈不是要勞碌到80幾歲?」,但看到他倆的親密互動,閃耀著年輕的光芒,我不免為自己的想法感到慚愧,五六十歲的人,活得像二三十歲,熱戀、結婚生子,完全無視醫學常識跟生理限制的藩籬,這不就是「無齡人生」的具體呈現嗎?
想起前面一個40幾歲,孩子已上大學的患者,原本還羨慕趁年輕早生的好處,但想起她歷經滄桑的眼神散發的欲振乏力,看著眼前這位光彩煥發的女性,倒是讓我分不清誰才是真的花甲之年了。
看著他倆手牽手帶著孩子走出診所,心中感嘆,日本老年學會最新提議,應該把高齡者的年紀,從原本的65歲提高到75歲,世界衛生組織則訂為80歲以上,確有其道理。若要我說出,什麼是無齡人生的奧義,大概就是永遠對某個人事物保持「如戀愛般的熱情」吧!即使沒有遇到那樣的人,這世間絕對存在,讓你願掙脫身心靈年齡的枷鎖,窮究一生去追求跟盡情熱愛的事物😊
附上拍形象照時胡鬧的隨性演出,本來不打算公開(怕太歡樂幼稚而有失專業)現在覺得既然人生40才開始,那裝可愛或討糖吃應該沒什麼好羞恥的😆
#提早祝大家萬聖節快樂🎃
#糖果就不必了至於堅果很可以🐿️
#無齡的心還需有健康的身體當容器💪
#愛情不只使女人變美麗還能讓卵子逆齡😁
卵巢早衰吃什麼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精彩內容馬上看:https://youtu.be/RlLwvOxwJoA
★★★★更年期是上天的禮物?調養得好 百病消人不老★★★★
”一定是更年期才會情緒不穩”是大家對更年期女性的形容,但真的是這樣嗎?!更年期雖然不是病,但是婦產科醫師告訴我們更年期的女性,全身上下沒有一個細胞是正常!除了大家知道的熱潮紅、盜汗、皮膚乾燥,容易情緒不穩,暴躁易怒之外,還容易骨質疏鬆,心臟病。到底「更年期」是上帝給女性的咒詛還是禮物?!許多臨床發現,現在有更年期提早、卵巢早衰等現象,對此女性又會面對什麼樣的疾病風險?播出日期:2018/02/03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pZf5T38OkQ/hqdefault.jpg)
卵巢早衰吃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本書為作者江守山醫師根據自身醫學知識,深入分析眾多醫學研究後,
精選12項(臺灣)民眾最常做的檢查、用藥、治療等相關醫療行為。
他不僅引用真實臨床案例,詳列過度醫療帶來的的各種危害,
同時提出具體的預防與治療建議,還原醫療應有價值,真正保障大眾健康。
◎看診、吃藥,你得到的是「治病」效果,還是「致病」風險?
•美國和英國醫學中心都指出: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不僅至少四成無效,當中15%甚至還可能有害人體。
•新儀器﹅非侵入性﹅醫師推薦……都不等於最佳醫療選擇。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調查,接受CT檢查引發癌症的身故率,遠大於交通事故死亡率。
◎醫院最常見的不當檢查,做了反而更糟糕?
•「肺」是輻射高敏感器官, 但定期篩檢並沒有比「不做檢查」來得好。
——榮總研究:結果異常者有九成三是假警報,過度診斷率高達七成八。
•女性健檢常見的乳房攝影,竟會提高乳癌發生率?十年來幾乎翻倍成長!
——想確保乳房健康,還不如「臨床觸診+超音波」來得安全準確。
•及早篩檢癌症可增加「五年存活率」?其實只是邏輯迷思。
江醫師指出三種常被忽略的誤差值,教你看穿存活率的真面目!
◎生活最常見的不當用藥與治療,正確解方看這裡:
•感冒無藥可治,除了靠免疫力自癒,你還有三大法寶。
•補牙還在用汞齊?小心慢性汞中毒!可以改用什麼填料?
•緩解更年期症候群,別用賀爾蒙補充療法,小心肌瘤、失智、尿失禁找上門。
特別收錄:45種一般患者不必進行的過度醫療避險清單,業界規範首度公開!
讀完這本書,你會學到:
★一眼看出醫生開給你的藥有沒有抗生素,從此不再藥單全收?
★適度的健檢項目與頻率為何?怎麼免費?若想更周全,多做哪一項就夠?
★想避開卵巢癌、睪丸癌、甲狀腺癌,你得少喝脫脂奶,為什麼?
★預防腦瘤、心肌梗塞,與其動刀,不如降三高,怎麼做?用吃的就辦得到!
作者簡介: 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醫師健康廚房-廣山居董事長。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
透析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透析乾體重之測定及調整、腎血管狹管及合併之腎衰竭、尿毒、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癌症預防。
著作:
《安心好孕》、《吃對保健食品2:天然篇》、《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食在安心》、《吃對保健食品!》、《癌症,當然可以預防!》、《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等暢銷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WkOOOFhSc/hqdefault.jpg)
卵巢早衰吃什麼 在 女人養好卵巢不易老!多吃5種食物讓卵巢回春,按小腿1奇穴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