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6例本土,多縣市同時爆發本土不明感染,我想,大家心情應該跟股市一樣上沖下洗,開始恐慌。
請不要慌張,也不要亂,臺灣的醫療能量很充沛,重症者也沒有快速增加;但為了阻止疫情升溫,北市府決定在今天啟動「#準第三階段」防疫工作。
首先,市政府舉辦的活動,6/8前全部取消。市府管理的場館暫停租借,進入市府大樓及公有場館,全面 #實名制。臺北市的防疫專責醫院徹底 #分艙分流,並且提前預留空床做緊急應變。更重要的是,臺北市政府研議 #大量快篩機制,以幫助我們的基層醫療院所,更迅速的辨別、匡列確診者,阻止疫情在隱形傳播鏈下快速擴散。
我要特別提醒,許多確診者曾經在四五月份,到中南部參加 #進香 活動,大家共餐同住且沒有戴口罩。因此,不只北部縣市、南部的朋友們也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所有 #宗教群聚活動都應該暫時取消!
接下來的這場硬仗,讓我們齊心協力,再次化解危機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中華民國105年6月15日於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獎典禮」錄影演講稿(中文版)
Warhola主席,各位嘉賓,各位亞洲出版業協會的成員,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晚安!
在開始前,本人對未能親自參加此次盛會並演講,表達深切遺憾。
本人缺席的原因有點奇怪,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臺灣新政府認為,我的香港行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問題,包括可能洩露國家機密,以及對我的人身安全保護有所不足。因此我訪港七小時並進行公開演講的請求,很不幸遭到總統府的拒絕。
喔,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各位女士與先生,你們最好小心了!
無論這些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身為中華民國的前任總統,一定會對國家善盡職責。因此,我尊重繼任者蔡英文總統所作決定的職權。由於今晚未能親自與會,請接受我的誠摯歉意,雖然或許不該由我來向各位道歉。但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之前,請容我開始今晚的演講。
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談話。新聞的自由和專業的標準,永遠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指標,並反映臺灣與香港共同享有並支持的核心價值,SOPA自設立以來的努力與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愈來愈緊密的臺港關係
我也很開心能和香港民眾談話,理由有三:
首先,我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一年八個月,1951年時搬回了臺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對香港有一份感情。事實上,我媽媽是在臺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臺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臺灣,是臺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現代化的先驅,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而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第三,香港與臺灣的關係持續深化。香港與臺灣一同走過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保衛釣魚臺,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我記得七十年代臺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臺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臺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臺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香港近年來透過文化、出版,在正體漢字上所做努力,值得臺灣高度肯定。
這些年臺灣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臺灣人第一次出境旅遊就是到香港,對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輸臺灣。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臺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臺灣是通往大陸的門戶。
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因為喜歡臺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品質,到臺灣旅遊,過去八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為3倍之多。有些人甚至想要移民臺灣。我聽說臺灣的誠品書店在香港很受歡迎,開了3 家。因為誠品賣的不只是書,還讓港人品味臺灣人的生活方式。
上個月香港獲得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2016年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第一名,值得慶賀。讓我們為香港鼓掌喝采!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這基礎怎麼來的呢?
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民探親,兩岸關係開始解凍。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啟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大陸方面要求協商「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沒交集。會後我方鍥而不捨,去函提出新建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海協會在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當時臺灣媒體就下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標題,沿用至今。 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在這個基礎上,1993年4月,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成功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後,首度由雙方政府授權相關團體,簽署正式協議。
但不幸的是,往後的15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動盪起伏,並不順利。從1996年李登輝總統執政時的臺海飛彈危機,與1999年提出「兩國論」的震撼,到2001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與2008年的公投綁大選,15年間兩岸關係危機四伏。
直到2008年,我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兩岸和解,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主張得到超過80%臺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臺灣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共識,已是現狀的一部分。由於這些政策,兩岸關係開始穩定下來。
八年來,兩岸簽署23項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會晤7次並互稱官銜。每週往返兩岸的航班從零增加到890班,去年到臺灣的陸客超過400萬人,增為14倍;陸生增加到4萬2千餘人,成長近50倍,臺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
這些發展將一個「衝突熱點」變為一條「和平大道」。也因為「九二共識」,我們才能連續8 次派衛生部長正式參加暌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因為我們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也採取務實的「活路外交」,停止在國際上跟大陸為爭取邦交國而惡鬥,使得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的「惡性循環」,而成為雙贏的「良性循環」,和平紅利開始出現,也已受到美國、歐盟與亞太等各國的肯定。
各位也許記得,1958年8月23日,廈門共軍開始大規模砲擊金門, 面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44天內落下47萬發來自廈門的砲彈,平均每天超過一萬發,1979年起廈門才停止砲擊。2008年後,廈門不再射砲彈過來,送來的是每年平均超過17.5萬的觀光客。有趣的是,陸客在金門最喜歡買的紀念品,就是用共軍多年前打來砲彈殼所製作的菜刀!
由於兩岸累積了足夠互信,在尊嚴與對等的前提下,去年11月7日,我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是兩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
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我並當面向習先生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不會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對我們而言,「一個中國」當然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馬習會」後臺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九二共識」同時反映出臺海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概念。
如果您問:「馬習會」的意義是什麼?我會說,兩岸因內戰隔海分治67年,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本身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
在「馬習會」前的籌備階段,雙方都同意:會談到第三地舉行,馬、習見面時不稱國名與官銜,互稱先生。最顯著的是,我們都同意事先儘早先通知美國。我們也同意舉行會後餐敘,但誰出錢?答案是:各自分擔。我們還各自帶酒來,他們帶30年份的陳年貴州茅台。我們帶25年份的陳年金門、馬祖高梁與老酒。會後發現,高梁酒喝得比茅台多。
讓中華民國成為和平締造者和人道援助者
過去八年來,我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我們「從臺海、到東海、到南海」三次實現和平,我們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如日本、菲律賓、中國大陸、西非、敘利亞、加勒比海、尼泊爾與中美洲。臺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元且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而臺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政經轉型的成功歷史,也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共同記憶中,成為臺灣社會最深層的底蘊,造就了臺灣的創造力以及人情味,這是大陸最需要了解的。
而大陸的遼闊疆域、人民勤勞,35年來的經濟改革,也使大陸的整體財富與力量快速成長,大陸現在已經非常不一樣了。雙方都要相互了解,將心比心。這8年來,我們歡迎大陸民眾造訪臺灣,鼓勵大陸學生來臺唸書,臺灣的大學校園出現了許多大陸學生,他們與臺灣同學在自由民主環境下,一起讀書、一起辯論、一起運動,一起遊憩,在他們人生比較早的階段,就開始交朋友,為兩岸未來永續和平與繁榮打下基礎。我相信我們將為臺海兩岸人民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未來。
記得4年前一月我競選連任成功的晚上,有兩岸大學生一起看電視開票。有國際媒體報導,臺灣同學向大陸同學稱道臺灣選務工作的效率。他說,「你看看我們開票的速度,我們早上投票,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同學聽了說,這沒什麼,在我們那邊,也是早上投票,但我們前一天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學生的幽默感,顯然不比臺灣學生差。
結語
各位女士與先生,過去八年來,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不只為臺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臺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我當然希望在臺灣政黨輪替後,這個趨勢仍可持續下去,我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八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臺灣與香港本就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未來我期待雙方攜手合作,繼續對兩岸與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貴賓健康快樂。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台灣來訪問,作我的客人。 謝謝大家!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八卦
【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
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
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
一秒後,正駕駛:「知道」。
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
再一秒,不明聲響。
再一秒,錄音終止。
根據國防部公佈的數據,在這十秒,直升機離地面的距離從381呎掉到87呎,喪失了294呎(約90公尺的高度)。十秒之後,在上午8點07分01秒,黑鷹撞山。十三人在機上、其中八人殉職。
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疫情的延燒,三個月前的這場意外已被逐漸淡忘。過去三個月,受難人員獲追贈勳章,國防部召開「初步調查報告」記者會,相關人員的懲處確定,紀念碑也在昨日落成。黑鷹事件看似落幕。
許多人希望放下過去。但是,我們必須記取教訓。
2014年阿帕契直升機在霧中直撞民宅;2018年2月另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墜海,六人喪生;2018年6月F-16戰機撞山,飛行員殉職;這次的黑鷹失事造成八人罹難。飛安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次都付出重大的代價:軍人的犧牲、家庭的破碎。現在是政府嚴肅面對系統性問題的時候——深入檢討人員訓練以及組織文化。
【感謝自由時報刊載評論:https://tinyurl.com/unjjxv4 】
▋必須面對的問題
2月15日公布的初步調查報告中,國防部將失事歸因於「環境及人因複合因素」。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在記者會上表示:飛行員以合格的方式操作飛機,在「發生地形以及天候的因素」後,操作「不及應變而發生遺憾的意外」。
但這樣的檢討報告並沒有回應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姑且不論事後的應變與搜救,這一場意外突顯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該如何降低意外再度發生的機率?
許多疑問,必然有紀錄可以回答。國防部雖然沒有法律義務對外公開,但若以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來說明,將提升社會對國軍的信任、回應對國軍的期許。我們也希望立法院儘早要求國防部針對黑鷹事件進行專案報告。全社會——包括每一位軍人——都應該得到更完整的交代。
1️⃣ 成軍過程中的訓練標準
台灣的UH-60M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不同單位。陸軍航特部(陸航)採購的六十架黑鷹裡,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撥給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空總);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移交給空軍救護隊,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藍海鷗直升機(黑鷹的前身)。而這次失事的直升機是在空軍救護隊的編制下。
陸航與空總在成軍階段都有派學員到美國;也分別聘請由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的「技協小組」來台,協助「飛行」與「後勤維持」的訓練,為期兩年。
空總飛行員的赴美《完訓心得報告》指出:「美方對於系統認識、試講、試教之能力要求甚高⋯對於每一步驟之進行與處置,均要求機組員須正確並提前告知,前後艙之任何行動均在互相掌握與知悉下綿密進行,由其機內外空域視察⋯系統監控與安全視線交叉互補⋯等飛行中潛在危機的掌握,每次飛行後之歸詢檢討由美籍教官講評飛行狀況,並分析缺點或改進建議⋯」。
空軍救護隊為何沒有比照辦理相關訓練?空軍救護隊接裝時的受訓課程,跟陸軍與空總在美國的受訓內容,有什麼不同?接機的兩年多來,空軍救護隊有沒有參考美國「技協小組」給陸航與空總的結案報告?若有,參考了哪些訓練內容、又做了哪些改進?
國防部官員在2月的記者會解釋:空軍救護隊「已經成軍,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恢復到常態的訓練」。之前的訓練與「常態訓練」有何不同呢?
2️⃣ 模擬機的訓練
模擬機是飛行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練各種緊急狀況的應變處置,例如直升機進入雲層或能見度下降而無法目視地面時,從「目視飛行」轉換為「儀器飛行」的標準程序與操作。
空總受訓人員《完訓心得報告》的第一項建議便是「持續模擬機訓練之必要性」。他們的報告說明:「對黑鷹機種之認知,咸知模擬機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緊急程序發現的徵候與處置,與儀器訓練及自動化飛行操作,許多情況無法使用實體機訓練,除安全考量外,仍需高額成本與風險顧慮。唯有建立模擬機定期精進課程,獲得專業師資與硬體方能提升人員素質且增進信心與能力」。
在2月的記者會上,國防部官員表示,失事的兩位駕駛去年分別操作了四次模擬機,而最後一次則是在意外發生前的一個月。不過,在民視記者葉郁甫的追問之下,國防部也坦言:兩位飛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藍海鷗模擬機;而最近一次到新社營區操作黑鷹模擬機,是在去年三月,距離失事已達十個月之久。
據瞭解,陸航在新社建置了兩套黑鷹模擬機,每週分配固定時間給空總以及空軍救護隊的飛行員。按照陸航的內部規定,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必須達到每季三架次的標準,每架次約莫兩小時。空軍救護隊應該說明:空軍飛行員的標準是多少架次與時數?在事件發生之前,飛行員接受模擬機的訓練頻率為何?藍海鷗跟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內容和操作系統是否有所不同?這次的意外之後,空軍救護隊又做了什麼調整?
3️⃣ 國軍的組織文化
最難以克服的挑戰,或許是國軍嚴明的階級制度與管理文化。
一位現役直升機飛行員和我們表達:「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過於僵化的階級制度,或許才是這次事件的主因。訓練面向的問題絕對比文化層面容易解決,但是文化不去改變,再嚴謹的訓練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的報導分析,直升機即使進入雲層,只要將高度拉升,並及時轉為「儀器飛行」,也許就不致於撞山。然而,選擇爬升高度後再下降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有可能延誤參謀總長的行程——為了如期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時間壓力或許是駕駛決定維持目視飛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當駕駛發生空間迷向或判斷失準的狀況,另一位駕駛理應可以要求接桿協助處置。在失事前的最後十秒,雲霧極有可能已覆蓋下來、影響能見度,導致無法掌握離地情況。國防部在記者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直升機非常接近地面,副駕駛兩度提醒高度,正駕駛雖回答「知道」,飛機高度不但沒有爬升,反倒持續下降。軍中的飛行員提出一個疑問:「是否代表當時正駕駛已經產生空間迷向?副駕駛在此時是否應適時接手操作?」正副駕駛之間的階級落差是否也影響當時應處方式?
實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開資訊(並不包括機艙內的完整錄音檔)無法證實,但也提醒了我們,階級文化也是事件的潛在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應受檢討的是制度,不是個人;無論駕駛、空軍或國防部,都不該是被責難的對象。我們必須協助國軍改善組織文化,容許下屬做決策的空間——正確的判斷,不應該受到官階高低的影響。
▋紀念碑的意義
昨日,八位殉職軍人的紀念碑正式落成。
也許,面對悲劇,「不追究」被視為一種寬容、或對受難者家屬的體貼。但既有的問題不容擱置,因為各個環節所牽涉的,可能是國軍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嚴肅思考所有可能因決策而造成的遺憾,並誠實檢討體制內長期習慣的形式主義。
我們認為,記取沉痛的經驗,勇於改變現狀,才是展現對國軍英烈的尊重。
我們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續為國家效力賣命的飛行員以及軍士官兵承諾:國軍從此時此刻,一切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軍聞社)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每個人都想要找到更穩定、更有保障的工作,不過我要提醒的是,要是你沒看今天的節目,到頭來,你可能只剩下一場空。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管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或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最近在網路上,有某些關鍵字持續的飆升,像是「企業紓困」、「疫情紓困」都引起上萬人次的搜尋。
而這些關鍵字的背後,也代表著在疫情平息之前,無薪假、失業這些問題不會改善,人們也很難恢復安全、穩定的生活;因此人們會傾向去尋找更有保障的工作,這也讓坊間的公職考試補習班,又熱門起來了!
公職補習班迷思
當然喔,追求安全、穩定本來就是人性,只是當我發現這些公職補習班,還用一些有一點不合時宜的標語,對求職者做宣傳,像是什麼呢?「參加銀行特考,就能擁有讓人羨慕的福利跟待遇」。
甚至是「書記官地位崇高,形象良好,進可攻擊他人之不正,退可保守自己親朋之安全。」這其實是一類的訴求喔,有一點誤導大眾的認知跟行為,我一定要來逆風發言一下。
那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台灣喔的「人工智慧」教父~李開復先生,在他的著作《AI新世界》裡面提到。
他認為人工智慧註定會顛覆世界,並且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失衡,而眼下最直接的,就是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之內,對於全球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很多一般人認定的金飯碗,很可能都會被AI取代。
白領失業潮來了!
李開復在他的書裡面,更進一步的指出,近年來,世界各國因為「無人銀行」的興起,各種AI的工具,已經可以承擔90%以上的金融業務。
再加上喔現代年輕人,普遍使用行動支付、網路銀行的比例越來越多;實際到銀行臨櫃的人越來越少,而第一線的金融人員的工作就此消失,已經是顯而易見的結局!
國外甚至於已經出現申請貸款,把資料送出到核可,不到幾個小時就能夠完成。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AI機器人已經掌握申請人的大量數據,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做完風險評估,而這些都是人類很難做到的事情。
再來,法院書記官的工作,就是掌管司法紀錄、編案、文牘、統計這些事務;講白話文就是「法院資料的輸入與管理」。
但你知道嗎?現在的科技,已經可以讓機器聽懂人類說話,同時呢在螢幕上轉換成精準的文字,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
你想想看喔,假如準確率繼續提高,費用也越來越平價,法院或者是政府是不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直接採購這樣的設備來取代書記官呢?
一來呢,大幅降低薪資的費用,二來呢,降低人員管理的問題;畢竟人類加班會抱怨,但機器不會有這個問題。
聽到這裡喔,你也許會好奇,以前聽說的AI、人工智能會取代的工作,那應該都是像工廠的工人,或者是體力活動的藍領階層才對啊!
那怎麼現在這些靠「腦袋」的工作,像是銀行行員、書記官,這些白領職業,也會被AI取代呢?
這是因為啊,現代的AI本質,其實是一種「深度學習」!那什麼是「深度學習」呢?
李開復先生在他的書裡面提到,深度學習是一種模仿生物智能的「神經網絡式」的學習方法。
簡單來說喔,過去的電腦只能執行單一程式;比如說,你希望機器人幫你到早餐店買三明治;那麼一旦輸入你家到早餐店的路線,機器人就會執行到底。
如果在路上遇到車它不會閃,遇到人也會直接輾過去,一直到抵達早餐店它才會停止,那是一種沒有思考、沒有應變能力的一個反應模式。
而神經網絡式的學習,則是透過數據資料,幫機器人建立起路況,可能會遇到的障礙物這些相關的應變資訊跟程式。
讓機器人可以在遇到阻礙的時候,先停下來,重新偵測、評估環境的狀況,再計算出成功率最高的路線,轉個彎重新出發,這已經是很接近人類能夠做到的靈活思考。
也就是說啊,在固定的場景底下,只要能透過數據,找到人類固定的「行為模式」,再請工程師把行為模式寫成「運算的程式」。
最後依據收集到的海量大數據,讓AI系統去做深度的學習,AI就能夠擁有思考能力,取代很多白領的工作。
容易被AI幹掉的二特點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知道,符合以下二個特點的工作,很有可能會跟恐龍一樣,在地球上消失喔。
這二個特點又是什麼呢?第一個、那些資料、流程可以編碼的工作;第二個、人際互動頻率很低的工作。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現代的醫檢師、放射科的醫師,或者是銀行行員,他們都是在固定場景底下,專門分析數據跟資料,再不然就是工作流程有明確的SOP。
工作內容固定,而且有一套嚴格的作業流程和評判標準,不會有太多參數的變化,就很容易被編碼,而變成一條程式。
在未來呢,凡是可編碼的流程,再讓機器人通過大量數據的深度學習,就能夠快速的優化,任何動作都會比人類更快、更精準,而且可以一直進步,還不會喊累!
我們與AI的距離
要是你聽到這裡還半信半疑,感受不到AI對於職場的全面破壞,那麼我再提供一個更貼近你我的事實~
台灣的知名品牌~華碩電腦,在他們關渡總部的13樓,已經有一個130人的AI團隊,成軍了16個月。
而負責領軍的華碩全球副總裁~黃泰一先生,他就表示喔,華碩的AI團隊,已經鎖定醫療、交通、零售這三大產業的數據池,累積使用者的數據資料、網路足跡等等的一切。
透過這些進一步的為零售店家、醫院、輪胎業者,建立起節省人力、降低風險,而且能夠精準行銷的演算法系統。
幫助華碩在他們的未來,能夠透過大量的數據,以及資料跟資料之間的相互運用,所產生的商業價值來賺錢!
儘管現階段呢,華碩只針對醫療、交通、零售這三大產業在搜集數據,不過可以想見的是喔,只要精準的演算法系統建立;商店它是不需要店員,醫院它可能也不太需要醫檢師,輪胎製造廠不需要工人。
而未來這三大產業所需要的「人力」,將以跳崖式的速度往下滑。這也間接證實了李開復先生,在《AI新世界》這一本書裡面所預告的。
他說:「在未來的5~10年之內,現有的50%工作,將會由AI取代」!
所以拉回來看,只要你有稍微留意時事,你一定知道現代的公務人員、銀行行員,就算寒窗苦讀多年考了進去,福利和工作的輕鬆度,也都大不如前了,更別說他們的未來和發展。
也就是說喔,要是你忽略真實職場上正在發生的變化,那麼很有可能等到你花錢、花時間努力考上公股銀行的行員啊、書記官啊...等等的,卻只能做個幾年,就被裁撤了!
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你覺得划算嗎?算一下喔!會不會你以為自己考到一個安全可靠的資格,但是真正得到的,卻是更高的失業風險!
你想因為「眼前」短暫的穩定,而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危險裡嗎?如果你不想,你可以選擇現在就打開眼睛,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假如你很想要為自己打造不敗的未來,讓自己的求職、轉職之路,擁有更務實的安全跟穩定,我會很鼓勵你參與我們啟點線上學苑~【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的學習。
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但我們卻還用舊時代的工人智慧的腦袋,在面對自己的人生,你曾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終極選項」和「路徑依賴」這兩大迷思,困擾了很多人。
在【過好人生學】的課程裡,我就會陪伴你去看見「終極選項」這樣的觀念,它的危險之處。
它在於喔,人類的大腦一旦認定當我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或者是「最好的鐵飯碗」之後,我們就不再動腦筋思考了,所以會看不見鐵飯碗早就成了破飯碗,千萬別碰!
而「路徑依賴」呢?它是指喔,人會習慣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的事,然後去預測未來。
比如說吧,你念醫學院,所以就只能當醫生;再比如說,你過去在某個行業,所以你在轉職的時候,就只能做相關的行業。
而弔詭的是,如果過去的經驗能夠適用於現在,還能夠幫你預測未來的話,那每個人都是半仙了啊,也不會有失業的問題、找不到工作的狀況了,不是嗎?
所以呢,無論你是白領,還是藍領的朋友,我想要跟大家說的是喔,未來AI的潮流肯定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無論你想不想面對,它遲早都會來!
不過我也很肯定的告訴你,在我們失去「舊工作」的同時,這個世界還會增加許多的「新工作」。
只要你願意改變,跟上腳步,某些你覺得沒有什麼的工作,其實都潛藏著非常大的人力缺口,值得你好好的關注。
而幫助你換個腦袋,轉換成智能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過好人生學】從即日起,到6/12晚上十二點止,我們將推出季節限定的1413的優惠價~
我一直相信喔,未來仍然是充滿希望的,在【過好人生學】裡面,我會用最淺顯易懂的話,點破你對於生涯的迷思,幫助你移除20世紀的思考遺毒,發展出最適合21世紀的生存策略。
我還會幫助你繞過三個心智的陷阱,陪伴你一步一步的去建立起,新時代必備的四大能力,你將看見自己的更多可能性,並且懂得轉換自身的專業,幫自己規劃1413、一世一生的生涯藍圖,過上一個更好的人生。
歡迎你加入學習,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喔,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季節限定的1413優惠,陪伴你一世一生。
歡迎你的加入,更期待你在學習之後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我想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是很期待的,過年假期,很可能是一年唯一一次可以放個長假,飛遠一點去旅遊的時候。
我在網路上問過朋友們,訂機票時,他們會先確認什麼?很多人說他們很在意有沒有折扣,是不是坐走道,有一位高個子的朋友說,坐靠窗像箱屍命案。還有一位朋友說,要確定旁邊的乘客有沒有狐臭,這位朋友如果你訂票時可以確定這一點,你要去報名諾貝爾獎,這個發明值得拿五個諾貝爾。還有一位朋友,他很在意離廁所多遠,這問題好解決,我馬上介紹他一款可愛的紙尿褲,還有愛心呢,愛你喲。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重視的是飛安的問題,像我是會查機型的,因為波音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兩起空難。
去年十月底在印尼,以及今年三月初在衣索比亞的這兩起空難,都發生在同一個機型上,就是美國波音公司最新研發的 737 MAX 系列客機。兩起空難相距不到半年,都沒有人生還。在今年的事件發生之後,世界各國的民航組織,都相繼下達了讓這一系列客機停飛的命令。波音公司本來還向股東們拍胸口保證說,這只是個小問題沒事兒沒事兒,停飛只是暫時的情況,大家不要緊張。
但是不能飛的飛機就跟太陽能手電筒一樣沒用,全球三百多台已經交貨,但是只能停在地面長灰塵,另外還有在工廠裡400多架「無法交機給客戶」的完成機,放在那的每一秒都是在燒錢。因此,股東們的信心越來越低落,到了現在波音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了25%,隨著時間越拖越長,波音公司再也演不下去了,終於在這個月的16號公佈,從明年一月起無限期暫停737 MAX生產線的消息,而在23號,波音也宣布撤換執行長。
這兩起空難本來波音想盡辦法要賴在外國機師的身上,說他們訓練不足啦,語言不通啦,但後來證據證明,一樣是由一個叫做MCAS的系統嚴重誤判所造成的。
這個「操縱特性增益系統」(MCAS)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這就要從整台波音737 MAX的設計開始說起。為了與商業上的對手空中巴士競爭,波音公司修改了 737 型客機的設計。當時波音表示,修改出來的737 MAX的載貨量會比原來的737型更大,並且還能省下12%的燃料,還加大了原本的引擎,並且把引擎的位置往前、往下微調。這樣的修改讓飛機增加了一個向上的抬頭力矩,容易在大推力的起飛階段讓機鼻上仰然後引發失速。 於是波音公司就加裝了這個MCAS系統來監控機鼻上仰的情況,來補償這個操縱上的差異。
聽不懂嗎?沒關係我一開始看到也是愣了一下。這樣好了,我們來用機車坐比喻。
這個 MCAS 系統,可以在你機車在起步油門轉到底加速的時候,幫你把前輪往下壓、後輪往上抬,防止你突然翹孤輪。那你在沒有翹孤輪的時候,這個系統就自己啟動了,那會發生什麼事?你就會往前翻滾,然後就摔車了。
而這兩次的空難,推測都是由於偵測機鼻到底有多高的感應器出了問題,讓 MCAS 誤判了飛機的姿態,自動的用力把機鼻往下壓,而且自動系統還會拒絕讓機師切回手動,這麼嚴重的設計失誤,怎麼會在波音公司內部,以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的層層把關之下,要一直到發生了第二次空難才被發現呢?
有一百年歷史的波音,就像台灣的台積電是台灣製造業之光一樣,波音就是美國製造業之光。一直到四十年前歐洲國家結盟成立了空巴,波音才算有了對手。在此之前,只要大型商業客機,都是波音一家公司的獨門生意。
波音之所以可以這麼厲害,很多專家認為是因為波音一直有工程師領軍的文化。工程師說了算。但很多波音員工指出,這個工程師領軍的文化,自從1996年開始就變了,企業文化轉向為以商業為重,重視成本而忽視專業。
好啦,我知道我們寰宇漫遊很多CEO在看,這批觀眾現在就在罵了,企業賺錢天經地義,飛安這麼大事政府都不管嗎?我們接下來就講到政府了。
以前FAA會指派工程師坐鎮在波音,專門審核認證製造出來的新飛機安不安全。薪水雖然是波音付的,但這些工程師是由FAA指定,而且他們不向波音報告,他們直接對FAA負責。
但在2005年,這個安全工程師的規定改變了,這些負有監督波音重大責任的工程師,改由波音指定,並且出問題時,不是向FAA報告,改成向波音管理階層報告。做這個改變的原因,是為了省錢。以前趕工時如發現問題,就要工程師報給FAA,等FAA做裁示,才能再進行下去,但現在就不用等FAA了,波音自己就可以做決定。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製造業,光這個步驟,幫波音在接下來十年,省了250億美金。
到了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台之後,覺得不能再給你們自己監督自己,所以FAA又組成一個四十人的”波音飛航安全監督辦公室“,坐鎮在波音,由一位叫Ali Bahrami的FAA員工當頭。但因為做飛機的圈子就那麼大,這些照理說要監督波音的,跟波音關係通常都很深。於是這些FAA監督波音的主管,從政府出來之後,很多反而變成專門幫波音,在華府打通關節的人。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這個Ali Bahrami後來就成為,專門幫波音這些飛機造商做遊說的說客。
其實連FAA員工都希望督導飛機製造安全的主要責任,要由波音自己做,說是政府人手不足,只能盯大方向。這就好像寰宇總監跟我說,以後他只管大方向,你在節目裡的尺度自己掌握,嘿嘿嘿,太好了,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個電話扔掉。
在印尼獅子航空空難之後,美國FAA接受波音說法,認為是外國機師欠缺訓練造成,禁飛的決定是在各界質疑之後,才勉強做出來的。在衣索比亞空難後,幾乎各國都將737 Max 禁飛,只有美國FAA在考慮要發布復航,這種一路護航的態度,讓批評FAA的罵聲,幾乎跟波音一樣大。
所以看完今天我們的報導之後,你覺得誰要付最大的責任呢?是想盡辦法要炒股的波音?還是無能的FAA?還是這個賺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制度?
最後提醒大家,要看機型的時機,是訂票的時候,不要等上了飛機,再來翻椅背裡附的資料,這時候才決定要不要飛,是不是有點晚啊?還不如看看待會要看什麼電影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介紹
訪問作者: 王冠翔、 蔡政軒
內容簡介:
唯一想征服的,是自己心中那座競技場......
從傻傻起跑到挑戰世界六大馬拉松,
「最速總經理」王冠翔訴說他的美、痠、嚇、餓、驚!
象總:「在跑步中我學會全力奔馳、盡情飛翔,挑戰自己的極限、挑戰自己的無限可能。」
王冠翔,一個來自台北都市邊緣──「芳蘭」的調皮男孩,從小盡情在山間奔跑、小溪抓魚。成家立業看似一切順遂之時,摯愛的母親逝去卻有如一記人生重擊狠狠打在他心坎,失落的男人徘徊在人生低谷,又遇上身體老化、代謝退化,體重不斷增加的重重危機。就在他二○一三年的生日時,好友送他一只運動穿戴裝置,天時地利人和湊成了機緣,註定他開始「跑步」這樁許多人口中的傻事,也為他接下來的人生帶來動力和改變。
打開運動裝置,自我訓練八個月,累積一千公里後,江湖人稱「最速總經理」的王冠翔完成了他的東京初馬。在接下來的四年三個月,他接連完成波士頓、柏林、倫敦、芝加哥、和紐約等世界知名馬拉松賽事,掛上六星「蜜糖波堤」,成為世界六大馬拉松臺灣最速跑者!
他穿著國旗裝,高舉國旗衝向終點線,讓臺灣在國際馬拉松賽道上被看見;將追求速度的能力,轉化為分享公益的心意,帶領「回饋日」,讓更多人開始跑起來、跑得更好;更投入自己的資源,發起「國手匯」品牌加速器,多元重塑長跑選手及運動文化發展!
最速總經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有自我解讀及完成夢想的方式。唯一不變的,是你得一步步逐夢踏實,一段段通過考驗,不斷對著鏡子裡每個階段的自己說:『Yes, you can make it !』」於是,他開始寫下這本不只是談跑步、談世界六大馬,也是談自己、談天地和談眾生的另類跑步書。
作者介紹:王冠翔
世界六大馬拉松臺灣最速跑者。除東京初馬完成時間三小時二十分五十四秒,後續五大馬都在三小時內完成。二○一四年起連續三年榮獲全國EMBA接力賽全馬個人組冠軍,江湖人稱「最速總經理」。
現任電通安吉斯集團──安納特(股)總經理以及集團CSR負責人,同時兼任臺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理事、財團法人大同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並曾任凱絡媒體週報總編輯、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協同教學助理教授、臺北科技大學等公私立機構講師。
熱愛運動與挑戰,和所有人沒兩樣,終日奔波於公事、家事與天下事之間。過去,跑步帶給自己許多動感。現在,希望透過跑步帶給很多人更多感動!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危機管理四階段 在 防救災角色暨實務經驗 的八卦
4. 92年8月1日敏督利颱風,率隊前往埔里蜈蚣里乾溪救災。 ... 五、災害性危機管理四階段 ... 緊急救援、臨時安置、危機處理及需. 求評估…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