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塞美術館三十週年亞巡展覽特別報導:台北站.故宮博物院.展期至8月28日》
1)位於塞納河左岸、與羅浮宮斜對的奧塞美術館,曾被譽為「歐洲最美博物館」,前身為奧塞火車站,1900年奧塞車站開幕,成為巴黎當時第一座現代化的火車站,1939年進入巴黎的鐵路取消,奧塞車站被迫關閉,後於1986年改建成為奧塞美術館。
2)奧塞美術館的館藏若依據年代順序分類,定位介於羅浮宮(Louvre Museum)和法國現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中心(French national modern art museum Centre Pompidou)之間,主要收藏為1848至1914年期間的十九世紀經典藝術作品,每年超過三百五十萬名訪客聞名造訪。
3)奧賽三十周年大展,亞洲巡迴僅兩站,第一站是首爾,第二站選定台灣,本展忠實呈現十九世紀重點藝術運動,展區包含: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以及二十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
4)「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由其館藏中精心挑選經典名作,展出包括梵谷、米勒、雷諾瓦、莫內、塞尚、高更、竇加、秀拉與德拉克洛瓦等畫作真跡,69件作品,總保值超過4億歐元(約150億台幣)。其中本次展出最經典的,是包括梵谷的《午睡》、米勒的《拾穗》與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等畫作。
5)台北展期為4月8日起至8月28日止,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
印象派起源 在 Jaline 葉羿君 Facebook 八卦
好久沒來故宮了~
記得從前讀衛理女中的時候,往返外雙溪算是週間的日常🚌
為了看奧塞展而回到國中時期熟悉的地方,
加上欣賞著經過兩百年歷史的畫作,
有種物換星移⋯景依舊的惆悵呀😌
這次展出的畫作從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到二十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共69幅精彩作品。
除了奧塞美術館鎮館之寶米勒《拾穗》還有雷諾瓦著名的《彈鋼琴的少女》及莫內和塞尚的多幅風景畫,也很喜歡希斯萊畫作中甜蜜且夢幻的配色和點描派秀拉早期的《藍衣農夫》、畢沙羅《曬衣服的女人》細膩光影描繪與象徵派摩洛《嘉拉蒂》精緻的工法,而最讓我激動的就是親眼欣賞到梵谷《午睡》和高更《布列塔尼農婦》,每個畫家各自鮮明的畫風療癒著觀賞者的心❤️
✨展覽日就是要有氣質的打扮呀😊棉麻襯衫很透氣,不對稱的圓裙更多些活潑個性~這雙涼鞋是最近的摯愛,超好搭衣服而且走一整天路也不會磨腳,真心覺得讚😉👍✨
ⓎⒾⓎⒾ'Ⓢ ⓄⓊⓉⒻⒾⓉ
棉麻襯衫▫️Ophelia
http://bit.ly/2qiI84y
拼接圓裙▫️Ophelia
http://bit.ly/2qiPGnZ
百搭涼鞋▫️Ophelia
http://bit.ly/2qUYQsO
印象派起源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藝術家在咖啡館】
說到咖啡館起源,早在1554年土耳其伊斯坦堡還稱為君士坦丁堡時,便已出現在當地;到了17世紀,咖啡館紛紛湧現在歐洲各地,無論是英國牛津、義大利威尼斯,或是法國馬賽、巴黎等地,誰擁有第一家歐洲咖啡館目前仍在爭論中。那時候的咖啡館不只提供飲料,也可以享用餐食,如同現在歐美許多 café 所扮演角色。
物以稀為貴,18世紀的咖啡館仍屬於貴族社交範圍,是上流社會身世聚會、交談往來場所;直到19世紀,咖啡館轉為中產階級交際休閒去處。尤其在〝後第二帝國時期〞,大約1870年之後,咖啡館開始聚集各階層人物,並成為非正式訊息傳播場所→類似八卦傳播站之類。
這其中新一代布爾喬亞人士在此碰面,對於政治、文學、藝術等範疇,交換並討論新穎、革命性思想,許多開創性的新思潮和新局面便在各咖啡館內小小一片天地蔓延,造成始料未及的巨大影響,尤其到了19世紀中以後,咖啡館更代表了巴黎生活。
是的,大家熟悉的叛逆印象派就是孕育自位在如今巴黎第九區的戈柏瓦咖啡(Café Guerbois)。
場景拉到羅馬。
來到義大利,免不了要拜訪羅馬這座曾經輝煌叱吒的古城,也肯定得到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逛逛。廣場上著名的西班牙階梯除了曾經出現在電影《羅馬假期》中,也是眾多電影取景之地。
在這舉世聞名的城市地標附近,還有羅馬第一座咖啡館『古希臘咖啡館』( Antico Caffè Greco)。這間咖啡館不但是羅馬歷史最悠久,1760年便開業,被譽為是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館之一,直到現在仍開門營業。也是眾多遊客來到羅馬時必訪之地。
旅居義大利的奧地利畫家帕西尼(Ludwig Passini,1832-1903)正是在咖啡館逐漸轉型,吸引各類人士聚集的19世紀中期,以畫筆記錄『古希臘咖啡館』當時風貌。
那時咖啡館內部不同於今日明亮燈光,而是以沉穩木質調為主。門楣上有一排空酒瓶,以義大利釀酒發展來說,19世紀中葡萄酒製作已經脫離農家自產自銷的規模,轉而擴大商業經營範疇。暗色玻璃瓶身則可抵擋光線直接穿透,有助於葡萄酒保存與品質,避免過早熟化衰老,這項準則至今仍通用。
右方有一群戴著帽子的藝術家們,有人抽菸,還有人抽雪茄,桌上尚有銀製咖啡壺和咖啡杯,這畫面說明咖啡館是藝術家、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聚會交流之地。(吸菸過量有礙健康,小朋友不要學)
另外有沒有注意到有兩隻狗狗?一隻趴在地上,另外一隻梗犬被抱在懷裡。遛狗兼喝咖啡聊是非,這不也是現代人的休閒日常?左方櫃檯上還有兩大盤糕餅等著讓你搭咖啡用,看起來多誘人,是不是讓螞蟻人的甜點胃已經蠢蠢欲動?
以義大利咖啡館慣例,站在吧檯喝咖啡和坐著喝是兩種價錢。十多年前來到『古希臘咖啡館』,因為貪戀可以坐下歇息,選擇入座飲用咖啡,要不然應該跟當地人站著喝更融入。
記得當時點了提拉米蘇和Espresso,然後老先生侍者友善又可愛,主動幫我與友人拍照。只是年代久遠,照片已不知流落何處,若是有朋友最近去過,歡迎您與版上的大家分享『古希臘咖啡館』歲月淬鍊的風貌唷~
#羅馬 #古希臘咖啡館
#梵谷 #夜間咖啡館
#上班日好需要來杯咖啡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印象派起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zV0qDn51l0/hqdefault.jpg)
印象派起源 在 【名畫下午茶】印象派的由來就是這幅畫? 當初竟被評論家 ... 的八卦
【名畫下午茶】 印象派 的由來就是這幅畫? 當初竟被評論家恥笑?|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莫內Claude Monet|《名畫下午茶》. Watch lat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