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追星之旅
Tori Amos
2017 Nov. 22 @ Portland
2017 Nov. 24 @ Seattle
2017 Nov. 26 @ Oakland
2017 Dec. 1 @ Los Angeles
2017 Dec. 3 @ Los Angeles
(此篇會分上中下,此為上篇)
其實這兩個月讓自己瘋狂追星的起點,就是為了Tori Amos。我是因為王菲的《天空》這張專輯開始聽流行樂,回頭聽她前一張專輯中的〈冷戰〉,再加上許茹芸翻唱的〈討好〉與〈蝶〉讓我認識了Tori Amos。但真正推我入坑的是她《Boys for Pele》專輯中的〈Caught a Lite Sneeze〉,那年常在電視上看到,MV對於那時的我很震撼,一聽就去買了CD。封面上,她任蛇盤旋於腳間,手持著獵槍,身旁掛著火雞,以及一張張內頁:火燒鋼琴、袒胸哺乳的對象竟是小豬⋯⋯等等主題驚世駭俗卻唯美至極的照片;歌詞的神話世界,神奇無限制的曲式表現,加上無敵精準的聲音控制,讓我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她的掌心。
喜歡流行歌二十幾年,跟大部分人一樣,總有一些歌手,當時愛得死去活來,但可能過幾年又被其他歌手覆蓋,或逐漸在記憶中淡去,有一天才想到,啊,那個誰的哪一張專輯,當時真的好喜歡啊。因此,在這樣二十幾年過去,對於某一個歌手的喜愛一直沒有退去,才會發現原來真愛是這一個。Tori Amos就是極少數讓我一直喜愛的歌手,這麼多年過去,穩坐我最愛的西洋女歌手寶座。
所以,一直以來都最想看到她的現場,但始終沒有機會。之前提過,當突然發現她要巡迴時,就開始研究怎麼走行程最好,然後就萬劫不復了。有一些售票網站很陰險,當我查Tori的巡迴時間的時候,下面就會跟著推薦同質性高,也正在巡迴的藝人,列出來的名字,幾乎每一個我都想看……
研究行程時,發現她超可怕的,三個月內要唱完49場,平均兩天超過一場,扣掉中間歐洲結束到美國開始的休息20天,是70天唱完49 場,也就是幾乎一週五場,而且每一站幾乎都換城市。既然如此,就代表,去一趟我就可以有多看幾場的機會。於是我開始研究她已經結束的幾場的歌單,發現更可怕的是,她跟以往巡迴一樣,幾乎每一場歌單都完全不同,然後整場就是她一個人獨挑大樑。
不只演出的密集度以及選曲的變化度總是如此不可思議,她還曾經在07的巡迴中,每場都即興創作一兩首歌曲,還從中挑出將近三十場,每一場都在演出後幾小時內,直接線上發行當晚的Live專輯,這個工作量應該是印夏天的一百倍吧,哈哈。這樣驚人的演出量,在我看的五場演出中,卻都是從容應對,毫無疲憊。除了對自己只能檢討再檢討,真是佩服她的天賦異稟。縱橫的天才、不怕挑戰權威的觀點、一直大膽的作風,卻建立在謙虛的態度、日夜與音樂相處的熱情,那才是讓天才真正偉大的,也是我們都該反省的。
她兩歲就無師自通彈鋼琴,天生有聽完曲子立刻彈出來的本領,五歲成為了Paebody音樂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從小被稱為神童的她,吸收了流行歌曲的養分,在自傳中提到在酒吧演唱的幾年給她的影響,還有她不畏懼地將被強暴的經歷寫進歌裡⋯⋯每一張專輯都有著來自不同體系的神話成分,以及對抗那些被宗教、社會、歷史建立起,對於女性的許多昏庸看法,因此她也一直被視為女權代表。她的每一張專輯,都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密碼,遺憾的是,無法在此一一敘述。
(連載中,待續⋯⋯)
剛認識Tori Amos的幾首歌:
〈Silent All These Yea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Yr0etDzRM
先後被王菲(廣東話、中文版本曲名〈冷戰〉)、孫燕姿翻唱。
〈Win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DlGUdDF8Y
曾被許茹芸翻唱為中文版〈討好〉
〈Chin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pEfCe1-KTw
曾被許茹芸翻唱為中文版〈蝶〉
〈Caught a Lite Sneez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WtRqoSUOI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老王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巨人,是神話或傳說或童話中常見的生物,幾乎全世界的都有他們的蹤跡,由希臘神話、印歐語系神話,到中東、亞洲及美洲地區的神話及聖經內的故事都有他們的痕跡。而現在的社會中,巨人依然出現在神怪電影或電玩遊戲裡。這些高大異常的生物,儘管有時被描寫成溫和而無害,除了擁有驚人力氣與食量外,並以攻擊行為、戰爭等方面...
印歐神話 在 神魔之塔 Tower of Saviors Facebook 八卦
問: 有人知道洛基和喰月狼的關係嗎?
在北歐神話中,洛基是喰月狼的爺爺。洛基的兒子是芬里爾,牠是北歐神話中恐怖的巨狼。芬里爾有兩個兒子,一個追逐月亮,另一個則追逐太陽。而一旦追上了,就會沒有日與夜之分,變成了日蝕和月蝕。那就是噬日狼和喰月狼。
明天就有機會抽到洛基爺爺,不要錯過喔!
★ 第二彈: 魔法石封印卡活動『諸神的國度』
時間: 8月29日 (四) 13:00 – 23:59
魔法石封印卡獲得北歐神系列機率 200% 提升
當中包括:
5星 費雷
5星 提爾
5星 費蕾雅
5星 索爾
5星 洛基
印歐神話 在 Facebook 八卦
提到《山海經》,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充滿荒誕不經的神話,記載很多獵奇的妖怪,好像很多玄幻小說中都有提到過這本書……除了這些,你對這本「上古奇書」還有更多的認識嗎?
如果曾經對這本書很好奇的話,不妨就繼續看下去吧。
促使我開始研究《山海經》,是源於我在學校開設的選修課(沒錯,現在高中已經有選修課了),實際上《山海經》完全不是我的學術專業。
可怕的是,隨著我對《山海經》愈來愈了解,我也愈來愈肯定這絕對不是一本胡說八道的神話故事設定集,它確實是一部來自中國上古時期的著作,反映了先民對宇宙、對世界、對生活、對一切物的認知,它真正是一把解開上古文化的鑰匙。
身為一個古文獻研究者,生活在21世紀,我時常感覺到現代文明的傲慢。現代文明總是聲稱古代的先民蒙昧無知、迷信愚蠢、技術粗糙;但如果我們能先摒除成見,抱著同理心去研究古代文獻,往往會發現古人其實懂得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多,而且比我們有智慧多了。
---
現在進入正題:《山海經》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首先,書名就有問題——此書為何題為「山海經」?
第一個要釐清的是,書名之「經」並非「經典」或「經書」(classics/book)之意。書名之「經」其實是「經域」(boundary)之意,是表示丈量距離、劃定範圍的詞彙。
如果要用白話翻譯「山海經」三個字,就是:「山的經域及海的經域」。此書的內容就是記載「山」的範圍到哪裡、「海」的範圍又到哪裡,簡言之,這本書要探討的就是——「世界到底有多大、而世界的盡頭又有些什麼呢?」
只要是人,就會有好奇心。我們的先民當然也不只過著工作吃飯睡覺的生活,他們對這個世界很有好奇心!他們很想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外面到底有些什麼?世界到底有多廣、有沒有其他的民族、各地物產又有哪些不同?——而《山海經》就是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
或許你會想:《山海經》這本書的記載應該是胡說八道的吧!中國先民一直生活在黃土高原上,他們怎麼可能真的到海外遊歷過?至少他們不可能知道歐洲、印度、西伯利亞或美洲吧?
我認為,這真是我們現代人的思維迷障。我們一直以為人類習慣在某個地方定居,「安土重遷」,但這其實是農業文明發展前後才形成的生活形態,在此之前,人類其實是到處遷徙、四處尋找食物與水源的,人類總是善於旅行才能存活下來的。我們怎能如此肯定,我們的先民從未到過歐洲、印度、西伯利亞或美洲?我們怎能連基本的求證精神都沒有,就認為先民絕不可能認知到全世界的全貌?(其實這也是我愈深入研究愈感到恐怖之處。)
其次,《山海經》很可能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張「世界地圖」呢!
根據傳說,《山海經》本來是一幅「世界地圖 」,而文字完全是用來解釋地圖方位及地點的,很可惜的是現在看不到這張圖了,所以也無法求證這個傳說是否屬實。
東晉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獨愛《山海經》,他曾寫過〈讀山海經〉組詩,其中有言「流觀山海圖」——這真是一個絕佳的線索,很有可能在陶淵明的時代還是可以看到山海圖的。
而且,有可能是為了搭配地圖,所以此書總是先記錄某一座山,接著在下一座山出現之前,都會先冠上多少多少「里」數,好像是從上一座山到此山的距離,而行文也因此像是一種「遊記」。請看〈南山經〉開頭的記錄: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腹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到,旅行者從「䧿山」出發,往東走了東三百里,抵達了「堂庭之山」;又往東走了三百八十里,抵達了「猨翼之山」。這不就像是一個旅行家真實的旅行記錄嗎?
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此書的作者群應該是「古代的探險家」們。
此書作者的問題,我們就下一期接著往下講……
印歐神話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巨人,是神話或傳說或童話中常見的生物,幾乎全世界的都有他們的蹤跡,由希臘神話、印歐語系神話,到中東、亞洲及美洲地區的神話及聖經內的故事都有他們的痕跡。而現在的社會中,巨人依然出現在神怪電影或電玩遊戲裡。這些高大異常的生物,儘管有時被描寫成溫和而無害,除了擁有驚人力氣與食量外,並以攻擊行為、戰爭等方面的事蹟聞名。談到巨人,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些科幻電影中的巨人,如電影《綠巨人》。
0:37 巨人之書
1:35 阿茲特克人記錄中的遠古巨人
2:24 巨人的手指
3:36 伊卡黑石
5:07 巨人的化石
5:35 巨人的腳印
6:17 兩個頭的巨人
7:54 厄瓜多爾巨人
8:55 巨人的洞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BYhn3KlcB8/hqdefault.jpg)
印歐神話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本節目感謝《富蘭克林 國民的基金》贊助
●海外資產佈局趨勢潮來臨 預約理財顧問為您獨家解析:https://lihi1.com/yTMjq
●1分鐘解讀2021美股4大趨勢圖文版:https://lihi1.com/yx742
●四大『美國註冊基金』掌握拜登政策利多:https://lihi1.com/9Zg3i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YiD8iYgYbA/hqdefault.jpg)
印歐神話 在 無臉 Youtube 的評價
作者:梅村真也 , アジチカ
雷電為右衛門 原名関 太郎吉
他是日本的相撲選手
他被認為是史上最強的力士
印度神 濕婆
是創造和破壞的神 也是印度教萬神殿的領袖
他有四隻手臂 和五隻金色的眼睛
當他平靜時 只有三隻眼睛睜開
他有靛藍色的皮膚和黑色凌亂的頭髮
他穿著金色頭巾和配有藍色腰帶的寬鬆金色長褲
並且手腕和手指上有藍色紋身
0:00 雷電介紹
3:45 濕婆介紹
5:48 第五回合
9:00 最後時刻
終末女武神播放列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0KPdEQn0A_velIut2yRFu1tNaCt6lWL
Guyver系列播放列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0KPdEQn0A_WfPYDspLDUBh741-nwrXg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ofacemoviepopcor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TDsQswsJ7U/hqdefault.jpg)
印歐神話 在 【繁中字】2分鐘簡介世界語系語族丨印歐語系、漢藏語系 的八卦
【繁中字】2分鐘簡介世界語系語族丨 印歐 語系、漢藏語系. 822 views 3 years ago. 繁體英語中字Englis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