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佬司機] 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車 - 塔塔Nano的興衰史
塔塔集團 (Tata) 在 2009 年時推出了號稱「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車」最初要價僅 10 萬元盧比 (約五萬元台幣) 的 Tata Nano。時空背景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數據,塔塔相信如此可負擔的價格將會讓印度汽車市場擴張 65% 並能夠將印度市場由以摩托車為主轉型為汽車為主。
透過極盡所能的壓縮成本來達到極為低廉的價格,在當時確實造成了轟動,更被車界稱為是「節儉機械工程的里程碑」但好景不常,Nano汽車從 2012 年月售 1萬輛的高峰數字迅速掉落,至 2018 年六月時僅在整個印度國內市場銷售 1 輛,隔年塔塔集團即宣布停產 Nano汽車,世上最便宜的汽車經過十年的銷售期後也正式步入歷史。由此可見人們想要的是「便宜的車而不是廉價的車」人們不想花錢買被閹割過的產品,而 Nano汽車就是利用減少車子的各種設備甚至於馬力以求降低成本:沒有空調系統、沒有轉向輔助、沒有收音機和副駕一側的反光鏡,只有一個雨刷條,沒有防側撞保護橫樑、沒有保險槓 ; 為了減輕重量和節省成本,輪胎中沒有內胎,為了便於組裝,使用黏合技術替代傳統的焊接,還有一個嚴重的突出問題,就是他的電氣系統存在安全隱憂,Nano汽車是後置發動機 / 後輪驅動的車輛,廉價造車勢必影響冷卻系統建造成本,再加上印度氣候炎熱潮濕,散熱系統常常出現問題,導致該車起火事件頻繁。
最後引述媒體平台「TechNews」的描述「人們買汽車就是希望能夠享受開汽車帶來的感覺,而不是只是為了要有一台車而買,他們寧願買不起,也不願意買一台擺明就像是給買不起的人所收購的汽車」。
#省過頭了 #很便宜還是要敞篷 #很便宜還是要貼黃金 #Nano #Tat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川普公布第一波內閣名單,爭議不斷的川普競選團隊執行長巴農出任首席政策顧問;印度廢除大鈔打逃稅的政策,造成鈔票短缺、民怨四起;今年極可能超越2015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完整報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4150 請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
印度氣候 在 BaoBao的世界最棒工作 Facebook 八卦
前天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完李奧納多製作的 “#洪水來臨前 Before the Flood”,感觸很多。這一年來看見了好多真真實實在眼前的例子,氣候變遷的議題也幾乎是每提一次,大家就藏不住臉上憂慮。
我們在紐西蘭的時候,毛利朋友帶我們到一個原始森林保留區,說只有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真正屬於毛利人的地方,我們一到,才發現這週圍築起了十公尺的高牆,滴水不漏,只為了保護幾乎是最後一塊的原始林,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們印象中的紐西蘭,藍天草地配牛羊, 根本不是她原本的樣子,畜牧業是環境的殺手,而且不只是本身佔地的問題,還有對食物供應鏈、溫室氣體甲烷的影響,片子就有提到,你吃一個漢堡的牛肉排,等於消耗了200小時60瓦燈泡、吹24小時冷氣、開車42英哩的能源!(另推薦:李奧納多監製的紀錄片 畜牧業的陰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yRHb-WNp8)
巴布亞新幾內亞有著全世界第三大的雨林面積,理應是太平洋上的美麗島嶼,但光禿禿的地上,種成排棕櫚樹的景觀,常常在車窗外呼嘯而過,當你問當地人這是哪裡的公司?你猜呢,美國、中國、馬來西亞. . . 更不用說鄰近的印尼,80%的雨林早已淪陷為棕櫚樹林,這不是犯罪是什麼?我們常吃的多力多滋、桂格麥片等大廠都榜上有名,我們難道要當盲目的幫兇?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我們還遇見了一位澳洲土地調解員,他說附近幾個小島因為海平面上升,已經無法居住,政府請他來解決氣候難民的安居問題,但是誰又願意把家裡一塊地分給陌生人?這幾乎是無解的難題。影片裡又舉了吉里巴斯為例,總統說,國家在斐濟買了一塊地,讓他的人民可以選擇移民,這樣至少人民們還覺得被尊重,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有選擇的,他說他自己有12個孫子,他只希望有一天他走了,知道他的孫子有塊地可以安居。這些幾千年來在太平洋上和自然最和平共處的小島人民,不貪也不多取,卻要面臨海水淹到家門口,被迫離開家園的困境 . . .
影片裡,那位印度氣候變遷專家說得一點都沒有錯,在印度,那些用最少的資源、以土地農業為生、用牛糞當材燒的人民,他們沒有能力抵擋第一波的氣候變遷災難,而且現在已經在發生了,未來更是未知數,而就如歐巴馬引用五角大廈說的,氣候變遷已經不只是環境問題,而是國安問題,人在餓肚子的時候,沒路可走的時候,戰亂就會發生。
澳洲這幾年對氣候變遷的政策一直在走倒退路,上一個左派政府推行的 “碳排放稅”(也就是片子中提到約束大公司碳排放的制度)、裝置太陽能板的補助等,都因為現在的右派政府執政而一一取消,甚至取消了澳洲氣候變遷小組的經費、扭曲大堡礁白化的事實,氣候變遷議題淪落成黨派間的犧牲品,還是我們在澳洲家庭聚會時,需要刻意迴避的敏感議題 . . .
我們這一年行李箱裡帶著一本關於氣候變遷的書The atmosphere of HOPE,每天早上起床就讀一點,這不是一件早上起床後可以討自己開心的事,反而看著各種例子滿讓人憂鬱的,但是書名裡的 HOPE!給了我們很多希望,在臨界點前,還沒有為時已晚,就像李奧納多說的,雖然已經不是大家換燈泡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更大規模更快速的改變,但是我們有希望!
人民想法的改變,是我認為會帶來最多希望的事,短短的幾十年來,人民的力量改變了多少錯誤,從黑人奴隸、到可以一起坐公車、到歐巴馬成為總統,從同性戀有罪、到尊重、到通過同性婚姻條例,從沒有人關心的動物試驗議題、到少數店家禁止、到修改條文,從用鯨油、到燒煤碳、到因為人民大規模抗議,瑞典100%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西班牙全國50%的電力來自使用可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地熱等),還有太多太多. . . .
回想兩年前,我們給自己兩個選擇,一個是買一個大鼓到南極,再扛著大鼓,一邊打鼓,一邊唱Tim為呼籲大家正視氣候變遷的歌“wake up wake up”(有參加過演講的人就一定有聽他唱過),一路扛到北極,再去參加巴黎氣候變遷高峰會,另一個就是小島大歌,那時看到海平面上升讓這些島國已經有氣候難民出現了,我們想什麼是能夠聚集大家最有力量的方式,那就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歌曲和語言了,而說南島南島、跨兩大洋,其實就是希望用文化串連起大家,我們想,和土地共存千年的音樂,一定比我們自己發聲更有力量。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一個做改變顯得微不足道的人,但是這些一點點的力量加起來,就是不可小看的偉大,我和Tim常常想,未來如果有孩子、孫子,質問我們『看著地球生病,你到底做了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怎麼辦?你要當那個無言以對的人,還是讓他們因為你而驕傲的人?
“洪水來臨前” 全片:https://youtu.be/CY8LD9er7lE
太難過了,離題一下,他昨天真的問我們什麼時候要生一個小孩 . . . ummm . . . . 當然是有空的時候!
國家地理頻道 洪水來臨前 Before the Flood #氣候變遷
印度氣候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八卦
印度自2月初起遭受東非蝗蟲入侵,導致農產品大幅減產或絕收,但目前蝗災已基本結束。根據《印度時報》17日報導指出,印度政府於重災區投放農藥,以及當地氣候不利於蝗蟲生存,因此印度這次花了不到7天的時間,便把4000億蝗蟲消滅,對此網路一片驚其讚嘆之聲。
為對付這次蝗災、4000億蝗蟲,印度政府在重災區投放大量農藥,再加上印度氣候高溫、潮濕,並不適合這種沙漠蝗蟲生存,因此才能迅速消滅這次蝗災。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2-21/370480
印度氣候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川普公布第一波內閣名單,爭議不斷的川普競選團隊執行長巴農出任首席政策顧問;印度廢除大鈔打逃稅的政策,造成鈔票短缺、民怨四起;今年極可能超越2015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完整報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4150
請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來為你喜歡的影片製作外語字幕▶http://tinyurl.com/tnl-subtitle
訂閱《關鍵評論網》▶http://tinyurl.com/tnl-subscribe
看更多《關鍵77秒》▶http://tinyurl.com/tnl-77-Seconds
更多《關鍵評論網》影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nlvide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henewslens
Website: https://www.thenewslens.com/video/all...
來信給《關鍵評論網》▶contact@thenewslens.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39YO-fh8M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f133QczJRVZffs-DfmBw0MIkiKQ)
印度氣候 在 印度極端氣候奪命雷擊一週內147人死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