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黑山?不,張詠芸戳破的是縣市政府偽善的醜惡面具 》
最近幾件大事,鬧得登山界風雨不寧,消防員、警員接連失蹤,而後是張詠芸獨攀封山多年的南三段,因裝備燒毀而求救的救難事件。
三件事件中,唯一活著出來的,是張詠芸。
三件事件中,「浪費國家資源」最少的,也是張詠芸。
為什麼他能活著出來?因為她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經驗,研判裝備燒毀之後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進而使用因獨攀防患未然而攜帶的「衛星電話」求救,才得以在耗費最少資源的狀況下順利脫困。
但另外兩個事件,很遺憾,兩位大哥都還在和山神談天說地。
有沒有發現,登山安全跟黑山,完全沒有關係呢?沒有人過不去的路,只有要不要整理而已,然而政府卻因為「外行人覺得危險」而封閉一個地區,不整理也不作為好幾年,假裝這個地方不存在,就可以整天翹腳喝咖啡,這就是我們政府一再一再強調「違法爬黑山」的真相。
-----
當縣市政府挾媒體之力,窮盡一切急著抹黑張詠芸時,沒有人看見她完美地示範了真正的「登山管理辦法」、「避免浪費國家資源」是如何運作的——那就是,制定「搜救收費標準」,建立搜救法源,讓每一個登山者都能依比例負擔自己的搜救費用,並且讓山區更公開透明。
這才是真正的「避免浪費國家資源」、真正的「管理」,整天只會強調直升機飛一趟多少錢,當人們詢問解決辦法時只想到處罰與封山,卻萬萬沒想過催生搜救收費的法源與標準,這樣的政府,可謂迂腐惡劣。
我們的政府,只想著開罰,卻沒想過要怎麼讓張詠芸把搜救費吐出來,她是該付這個錢,但是我們的政府寧可封山,也不收。
他們是真的沒想過嗎?不,他們是否定這個治根的解藥罷了。因為一但訂定收費標準,就會有相應而生的責任,搜救的專業就會被人們放大檢視。在不願意多做事、不願意負擔專職搜救隊的訓練事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下,縣市政府互相勾結照抄,訂定出了完全無法執行、違憲又違反金融法的笑話自治條例,甚至要求人們必須保登山險才能入山。
但你知道嗎?就算你出事,你的保險一毛都休想賠給搜救人員唷~因為搜救人員根本沒有法源拿錢,你的錢全部都打水漂,然後你又要被縣市媒體登報獵巫了,好棒棒呢!
這樣無用又純粹浪費大家金錢的「無用登山險」,竟也想要拿來當成登山審核的標準,這不是搪塞的笑話與偷懶的嘴臉,什麼是呢?
更退一萬步來說,金融法中,能要求「強制保險」的種類只有一種,那就是第三責任險,是怕你傷到別人之後賠不出錢的保險,登山險很明顯不是。這樣的自治條例連金融法都過不了,台中、南投與花蓮的議員法學素養竟然比市井小民更加低落,簡直是恥辱啊!
要知道,只要有任何一個山友被這樣的笑話條例開罰,任何人都可以去打行政訴訟,保證贏,而且會贏的很漂亮,然後縣市政府屁股擦不完。
說穿了,這個種「自治條例」不僅執行面不可行,連法制面都上不了臺面,大概只有地方縣市政府拿來當免責條款時可以勉強用一下,還有當作這三個縣市的法學素養有多麽低落的證明。
-----
在南二子失蹤的李姓消防員,搜索二週並又付出一條人命的極大代價後,宣告搜救終止。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321/1080944/
在合歡東峰失蹤的台中市警員潘富萬,一樣在搜索兩週之後,宣告搜救終止。
http://m.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010993
真正浪費國家資源的,是不合理的濫權管制。封山只會造成更多找不到的山難,然後再來處罰登山者,這種管理方式根本稱不上管理,而是所謂「逃避責任」,逃不了再來訂定嚴苛又可笑的入山標準來「懲罰」人民。
一通電話叫直昇機來是十幾萬的事,但搜救兩個禮拜甚至賠上其他人命是不得了的事,封山和嚴苛的入山標準,只會製造更多後者而已。
各種登山自治條例政府都說是為你好,但他們沒跟你說的是,這種條例對你一點用都沒有,只有對他們有好,好在出事的時候可以不沾鍋撇的一乾二凈。
打從制定之初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著重「懲罰」的條例,說穿了,就只是這個政府偽善的面具罷了。更何況,它還會製造更多問題,完全是政策毒藥,官員卻沾沾自喜呢!
-----
馬上找到的最便宜,20萬有找,多的經費還可以買通媒體抹黑登山者。
找不到的最貴,2000萬燒光人都還找不到,更不知道找誰賠。
不合理的管制條例製造更多的黑山,黑山造成更多的找不到。
雪亮的人民啊!看見是誰在浪費國家資源了嗎?是我們“聰明”的台中、南投與花蓮政府呀!
準備好一起浪費國家資源了嗎?登山自治條例大家一起GO!
以億為單位進行搜救的大搜山時代就要來臨了,大家抓穩了呀~最後「浪費資源」的罪名都會被政府用媒體洗風向洗到我們頭上喔!
別再被政府洗腦爬黑山就是不對了,快點支持搜救付費化,一起睜大眼睛盯爆這好吃懶做,又只想損害人民權益保障自己利益的政府吧!
-----
文末來個小八卦,這是我在嵐山工作站內看到的簽名之一,「羽村鈴奈」是張詠芸之前用的化名,在她成年變性前用的化名是「白凜」,我在南湖大山與她有一面之緣,我很欣賞她眼中那對山痴狂的熱情與執著,可惜他對人的防備心太重,已將說謊當成自己最大的武器,讓人惋惜。
把嵐山工作站當後院跑,這傢伙在登山界的實力是數一數二強的,我不管他的性別是什麼,白凜也好羽村鈴奈也行張詠芸也罷,我希望她能找回屬於人類的純真,成為登山界未來新生代的其中一顆星星,帶著更多人走入台灣美麗的山野。
為什麼我會對一個「誘拐少女」的人有欣賞之情?
當年我在南湖遇見他時,他帶著當時新聞鬧失蹤已久的「鏡音王國」的女孩,在南湖圈谷快樂的遊玩。下山後我將女孩的音訊告訴心急如焚的姊姊,事件也圓滿落幕,我們也成了朋友。時至今日,三年過去,那位曾因家庭因素離家的女孩,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志向,投入滿滿的熱情徜徉其中,並且加入了某大學的登山社,繼續當年白凜帶著她走過的美麗旅程。
如果不是當年,白凜「誘拐」她投入南湖大山的懷抱,那麼如今那位女孩,恐怕已經淹沒在家長對成績無盡的要求,和迷失自我的深淵之中了吧。
#嵐山山地鐵路・來者留名(25)
卦山燒好吃嗎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八卦
無限期的封山、不明所以的靜山、自我感覺良好的登山自治條例、一貫帶風向抹黑登山運動的媒體,正一步步箝制與限縮台灣登山運動的發展,嚴苛的登山環境,較諸戒嚴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當身邊有在爬山的朋友,在同溫層裡罵得震天價響的同時,不爬山的朋友,是否會了解與在乎,政府一味的封閉與管制而不思索管理與教育,台灣人將一代比一代更不了解台灣的山,一代比一代更沒有走進山林冒險的勇氣,身居廟堂之高的官員與民意代表,是否又會了解與在乎呢?
好文共賞,再一次為大家帶來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登山自治條例 #黑山 #封山
《 爬黑山?不,張詠芸戳破的是縣市政府偽善的醜惡面具 》
最近幾件大事,鬧得登山界風雨不寧,消防員、警員接連失蹤,而後是張詠芸獨攀封山多年的南三段,因裝備燒毀而求救的救難事件。
三件事件中,唯一活著出來的,是張詠芸。
三件事件中,「浪費國家資源」最少的,也是張詠芸。
為什麼他能活著出來?因為她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經驗,研判裝備燒毀之後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進而使用因獨攀防患未然而攜帶的「衛星電話」求救,才得以在耗費最少資源的狀況下順利脫困。
但另外兩個事件,很遺憾,兩位大哥都還在和山神談天說地。
有沒有發現,登山安全跟黑山,完全沒有關係呢?沒有人過不去的路,只有要不要整理而已,然而政府卻因為「外行人覺得危險」而封閉一個地區,不整理也不作為好幾年,假裝這個地方不存在,就可以整天翹腳喝咖啡,這就是我們政府一再一再強調「違法爬黑山」的真相。
-----
當縣市政府挾媒體之力,窮盡一切急著抹黑張詠芸時,沒有人看見她完美地示範了真正的「登山管理辦法」、「避免浪費國家資源」是如何運作的——那就是,制定「搜救收費標準」,建立搜救法源,讓每一個登山者都能依比例負擔自己的搜救費用,並且讓山區更公開透明。
這才是真正的「避免浪費國家資源」、真正的「管理」,整天只會強調直升機飛一趟多少錢,當人們詢問解決辦法時只想到處罰與封山,卻萬萬沒想過催生搜救收費的法源與標準,這樣的政府,可謂迂腐惡劣。
我們的政府,只想著開罰,卻沒想過要怎麼讓張詠芸把搜救費吐出來,她是該付這個錢,但是我們的政府寧可封山,也不收。
他們是真的沒想過嗎?不,他們是否定這個治根的解藥罷了。因為一但訂定收費標準,就會有相應而生的責任,搜救的專業就會被人們放大檢視。在不願意多做事、不願意負擔專職搜救隊的訓練事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下,縣市政府互相勾結照抄,訂定出了完全無法執行、違憲又違反金融法的笑話自治條例,甚至要求人們必須保登山險才能入山。
但你知道嗎?就算你出事,你的保險一毛都休想賠給搜救人員唷~因為搜救人員根本沒有法源拿錢,你的錢全部都打水漂,然後你又要被縣市媒體登報獵巫了,好棒棒呢!
這樣無用又純粹浪費大家金錢的「無用登山險」,竟也想要拿來當成登山審核的標準,這不是搪塞的笑話與偷懶的嘴臉,什麼是呢?
更退一萬步來說,金融法中,能要求「強制保險」的種類只有一種,那就是第三責任險,是怕你傷到別人之後賠不出錢的保險,登山險很明顯不是。這樣的自治條例連金融法都過不了,台中、南投與花蓮的議員法學素養竟然比市井小民更加低落,簡直是恥辱啊!
要知道,只要有任何一個山友被這樣的笑話條例開罰,任何人都可以去打行政訴訟,保證贏,而且會贏的很漂亮,然後縣市政府屁股擦不完。
說穿了,這個種「自治條例」不僅執行面不可行,連法制面都上不了臺面,大概只有地方縣市政府拿來當免責條款時可以勉強用一下,還有當作這三個縣市的法學素養有多麽低落的證明。
-----
在南二子失蹤的李姓消防員,搜索二週並又付出一條人命的極大代價後,宣告搜救終止。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321/1080944/
在合歡東峰失蹤的台中市警員潘富萬,一樣在搜索兩週之後,宣告搜救終止。
http://m.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010993
真正浪費國家資源的,是不合理的濫權管制。封山只會造成更多找不到的山難,然後再來處罰登山者,這種管理方式根本稱不上管理,而是所謂「逃避責任」,逃不了再來訂定嚴苛又可笑的入山標準來「懲罰」人民。
一通電話叫直昇機來是十幾萬的事,但搜救兩個禮拜甚至賠上其他人命是不得了的事,封山和嚴苛的入山標準,只會製造更多後者而已。
各種登山自治條例政府都說是為你好,但他們沒跟你說的是,這種條例對你一點用都沒有,只有對他們有好,好在出事的時候可以不沾鍋撇的一乾二凈。
打從制定之初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著重「懲罰」的條例,說穿了,就只是這個政府偽善的面具罷了。更何況,它還會製造更多問題,完全是政策毒藥,官員卻沾沾自喜呢!
-----
馬上找到的最便宜,20萬有找,多的經費還可以買通媒體抹黑登山者。
找不到的最貴,2000萬燒光人都還找不到,更不知道找誰賠。
不合理的管制條例製造更多的黑山,黑山造成更多的找不到。
雪亮的人民啊!看見是誰在浪費國家資源了嗎?是我們“聰明”的台中、南投與花蓮政府呀!
準備好一起浪費國家資源了嗎?登山自治條例大家一起GO!
以億為單位進行搜救的大搜山時代就要來臨了,大家抓穩了呀~最後「浪費資源」的罪名都會被政府用媒體洗風向洗到我們頭上喔!
別再被政府洗腦爬黑山就是不對了,快點支持搜救付費化,一起睜大眼睛盯爆這好吃懶做,又只想損害人民權益保障自己利益的政府吧!
-----
文末來個小八卦,這是我在嵐山工作站內看到的簽名之一,「羽村鈴奈」是張詠芸之前用的化名,在她成年變性前用的化名是「白凜」,我在南湖大山與她有一面之緣,我很欣賞她眼中那對山痴狂的熱情與執著,可惜他對人的防備心太重,已將說謊當成自己最大的武器,讓人惋惜。
把嵐山工作站當後院跑,這傢伙在登山界的實力是數一數二強的,我不管他的性別是什麼,白凜也好羽村鈴奈也行張詠芸也罷,我希望她能找回屬於人類的純真,成為登山界未來新生代的其中一顆星星,帶著更多人走入台灣美麗的山野。
為什麼我會對一個「誘拐少女」的人有欣賞之情?
當年我在南湖遇見他時,他帶著當時新聞鬧失蹤已久的「鏡音王國」的女孩,在南湖圈谷快樂的遊玩。下山後我將女孩的音訊告訴心急如焚的姊姊,事件也圓滿落幕,我們也成了朋友。時至今日,三年過去,那位曾因家庭因素離家的女孩,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志向,投入滿滿的熱情徜徉其中,並且加入了某大學的登山社,繼續當年白凜帶著她走過的美麗旅程。
如果不是當年,白凜「誘拐」她投入南湖大山的懷抱,那麼如今那位女孩,恐怕已經淹沒在家長對成績無盡的要求,和迷失自我的深淵之中了吧。
#嵐山山地鐵路・來者留名(25)
卦山燒好吃嗎 在 吳昱萱 Facebook 八卦
【台北東區興亡史】再Cost Down啊!
#曾經繁榮的五分埔服飾街就是這樣被玩死的
還記得以前買衣服都會去五分埔嗎?過去幾年東區曾是台北最繁榮的中心,但如今卻傳出店面一直降租金卻還是沒人要,榮景不在的慘狀。究竟台北東區是怎樣由紅轉黑的?就讓這位巷子裡的專家,告訴你這段不為人知的興亡史……
先談談五分埔。
#只想賺租金不想都更讓五分埔走下坡
其實大概西元2000年前後,五分埔還很熱門的時候曾經有一部份商家是有遠見的,早期五分埔大部分都是樓上當成衣廠,然後樓下當店面販售。所以衣服款式花樣很多,加上群聚效應自然人潮就來了,然後這群有遠見的商家,他們通常也都是很早期就待在五分埔的人。
他們曾經有個想法,大概是說將五分埔分區重新都市翻新,先翻中坡公園跟中坡公園以南,靠永春國小那側,甚至把中坡北路對面也拉進來,然後翻完一半五分埔再翻另外一半,但後來這件事就被新進商家擋下來。
因為當時新進商家覺得錢很好賺,幹嘛白白損失一段施工黑暗期(當時正是五分埔的繁華巔峰,差不多和麻辣鮮師跟折疊式手機的年代重疊)加上後某些地方有力人士阻止後來這件事不了了之了。小魯家住五分埔附近,很多人都會把一樓房屋出租給人家當倉庫,也造成了很多屋主為了賺每個月現拿的租金而反對都更,使得五分埔周邊一帶的市容停留在30年前甚至更不堪,加上現在五分埔已經不自己設計衣服了只會批韓國、中國廉價劣質衣來賣給人更惡劣的感覺 ,簡單來講就是cost down的極致代表。
現在好了,西元2016年五分埔長的怎樣?週末街道上沒幾個人在逛,附近空店面只能開機車行檳榔店跟按摩店(他媽的按摩店真的十幾家)或是賣手機殼的,然後人口素質低下,同時期的韓國東大門轉型撐過來了,五分埔像攤死水,誰的錯?不知道,不過我肯定五分埔已經來不及轉型了,這個沒救了。全部拉成都更住宅看看有沒有機會,我猜再過個十到二十年,五分埔就會消失了吧!
#信義區的成功來自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和
至於信義區的部分,其實我覺得信義區的成功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和,天時是指剛好搭上東區及租金暴漲衰弱,地利是指捷運通車,人和是台北市政府有意的拉抬跟 新光集團的銀彈。
最一開始的信義計畫區其實真的是一片荒野,什麼都沒有,然後台北市政府把新市府大樓跟世貿中心蓋在這裡,其實也不是關鍵。真正決定信義區起飛的是新光集團的百貨「下水餃策略」,從原本的A8到後來多了A9、11、4然後再全部用空橋串起來。
人就是一種好吃懶做的動物,當今天有人幫你把東西全部整合在一起後,自然就會靠過去了,加上原有的華納威秀影城,跟後來的ATT4FUN、NEO19、誠品、阪急(統一時代百貨)、101、微風廣場(信義及松高),串連成一個超級巨大的商圈。它的賣點就是給人感覺比較高尚的感覺,加上就算下雨也不用撐傘。
#壓垮東區和五分埔的關鍵是外國平價服飾的進駐
不過,真正打垮東區跟五分埔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從前幾年開始,外國平價服飾的進駐。
當東區跟五分埔的衣服不只款式輸了品牌輸了,連價錢都輸了,誰還要去那邊?大家都碼去信義區,甚至造成信義區自己內部的商圈轉移,例如新光就被打趴了,除了化妝品鞋包美食樓層外,專櫃服飾也是養蚊子,導致新光現在都在重整櫃位施工中。
所以信義計畫區歷經十多年發展,終於在這兩三年進化成了完全體──集食衣住行育樂於一身的巨型商圈。雖然說西區復興計劃有800%容積,但我還是覺得信義區至少半個世紀內應該不會衰弱了,因為他的本體就是百貨,不像其他商圈會有房租房東問題。
至於什麼南港計畫,聽聽就好別太認真。其實五分埔也不是說沒得救啦,但會很累而已,如果北市府有本事把松山路的南北串連捷運搞起來(管他叫南北線信義輕軌內湖輕軌?)然後再搭配松山車站周圍的開發跟饒河街連成一塊的話其實有得救,不過我現在覺得饒河街也開始在走下坡了,還希望北市府能好好重新整頓一下饒河街,趁它還有的救時趕快救。
東區的部分我覺得要拆成四塊來看,分別是忠孝東路當x軸以及敦化南路當y軸的四個象限,自成一塊。首先來看第一象限(忠孝以北敦南以東,這一塊很簡單的直接說就是沒救了,就這樣。它沒有明確的定位導致商店亂開,但可悲的是租金一樣高。
第二象限(忠孝以北敦南以西),基本上這一塊大概也是目前整個東區仍尚有活力的一塊,有大魔王Sogo當支柱,加上幾條特色街撐著,例如韓國街或是燒肉街之類的,或者是頂好名店城後面那塊一堆服飾小店,還算活的不賴。
第三象限(忠孝以南敦南以西),這一塊也是定義不明,但賣服飾的比第一象限發達一些 ,不過比較謎樣的就是那個敦化南路派出所了。那個蓋法身在一片房子中格外突兀,比較有趣的是第三象限除了衣服食物外,還多了一堆外國語補習班。
第四象限基本上就是一路延伸到延吉街去,滿滿的咖啡廳跟餐廳下午茶,尤其忠孝東路216巷9、17、26弄這些街道之類的,所以如果真的硬要說的話,第四象限就是一個餐飲的大雜燴,通常也是東區潮男潮妹最多的地方。
基本上,整個東區我看起來就是一個各自為政,沒有想要統合的感覺。我來舉個例子吧,日本京都的四條河原町我覺得其實是一個很值得東區效法的案例,也一樣不老也不新的商圈 ,一樣是混合型商圈,一樣圍繞著市區主要幹道(四條通及忠孝東路)發展。
日本是怎麼統合、規劃做到讓人覺得有一體性?我覺得重點就是人行道、人行道、人行道(很重要所以強調三次)。他們的規劃讓人逛的舒服。
#愛炒短線的房東殺死了東區
東區雖然以後不太可能再興了,但起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繁榮,不過東區的房東們真的該全部抓起來檢討一下就是了。你們就是兇手,一群只會 炒短線的王八蛋!
而西門町,就是一個外國人蠻多的地方,我也不曉得能講什麼反正就是那樣,該有的都有,但真正突出的東西大概是次文化下的產品,例如萬年的模型店跟鞋店們還有一大堆電影院們,這個就是商圈長期聚集下來的產物,全台北僅此一處無可取代,如果要說一個城市有光鮮亮麗以及多元但雜亂的兩面的話,我覺得西門町大概就是就是多元但雜亂到爆的那一面 。
要逛大家都會逛,但真正能在裡頭逛出心得的不多,所以會有很多尋寶跟探險家來到這邊探險,好啦,我承認我對西門比較沒那麼熟,所以就不多做評論了。至於士林夜市圓環師大….這一大票東西我只能說感嘆台北市政府德政,導致現在的人看不到他們過去的榮景就是了 。
(本文經原作者albus授權轉載,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東區已經不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