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曾說過,如果想遠離一個朋友,
其實無需用上「絕交」這兩字,
只要不聯繫,只要不見面,
兩個本來走在不同路上的人,
有天總會自動變做陌生的途人……
⠀
取消追蹤你的臉書、
你的 IG、與你有關的所有事情,
其實就跟絕交一樣;
就算不再追蹤,
腦海裡還是仍然會記得你的帳戶名字,
或是你的 ID ,只要去搜尋,
還是可以看到你的近況,你的笑臉
還是會為你與他的合照,而惘然太多,
然後又再一次忘了時間……
⠀
而我其實是已經重覆了多少次,
這樣一個人的離開、再暗地追蹤的戲份,
只是那些時候,沒有「取消追蹤」這個按鍵,
只是去到最後,你還是完全沒有半點察覺,
繼續朝著你的未來自由飛翔。
取消追蹤,
不等於可以重新開始,
也不等於可以學會善忘。
來回折返,
也許是不想讓自己變得更可笑,
又也許不過是想留給自己一點力氣,
等有天醒來終於願意去接受、或學會釋懷……
⠀
你與我,以後都不會再有交集。
這一段平行線,
在我寧願默默去追蹤你之前,
其實早就已經無疾而終。
⠀
⠀
⠀
—— 最新小說《#就算從未忘記》
新書台灣、香港各大書店現已有售
⠀
◆ 誠品獨家版 http://bit.ly/eslite15a
◆ 博客來獨家版 http://bit.ly/books15a
◆ 博客來(一般版) http://bit.ly/books15b
博客來獨家66折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
欣賞你,而不帶任何評斷;
與你同在,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強制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讓你感覺被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地會心,
然後,豐潤彼此。
〈我想到達的境地〉
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
--------------------------------------------
每個人對於概念,都有不同的詮釋,而我,是如此看待「關心」這件事。
關心,是透過某些行動,讓他人感覺溫暖、被支持。重點不在動作本身,像是寫了幾封信、打了幾通電話、送了多少禮物,而是他人內在的感受。
如果我們關心一個人,讓他不舒服、不愉快,感到受監視、沒自由。那麼,所謂的「關心」,很可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並沒有進到對方心裡。進一步說,我們想讓對方有正面情緒,但我們的舉動,卻讓對方感覺到負面情緒,如此的互動,流於表面,是一個不一致的狀態,在互動上並不同步,對雙方都造成壓力。
雙方都有壓力,可以從減少互動量、改變表達的方式開始做起。其中一方,或者雙方,都得要從自己的情緒調整下手,才能讓互動重新回歸正向。
有許多人,關心中常帶著刺,藉由責罵來傳達自己的關心。使用負面形式,還要讓人有正面感受,這有相當的難度,通常要關係本質很深厚,負面形式偶一為之,其他絕大部分還是正面形式,才有可能。像是平常多鼓勵、支持,偶爾才責罵,對方才不致混淆我們的良善本意。
對我來說,一般討論的關心,藏了許多其它的互動狀態,像是「依賴」。當關心藏著依賴,我們會發現,原本要關心對方,但最後卻不斷抱怨著我們自己生活的種種,反而要對方付出他的關心了!換句話說,名為關心,事實上,我們希望對方來處理我們的情緒。
「你都不關心我!」當不斷付出關心的我們,心裡常有這句話出現,那我們就得要思考,我們是單純想關心別人,還是希望透過我們的種種舉動,讓對方也對我們付出他的愛?
每個人都需要被關心,但是量多、量少都不相同。關心,是要關懷到他人心裡,要從他人心裡的感受,確認我們是否達到關心的目的。但是依賴,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承受,常是種不言而喻的默契,必須要雙方在心裡都有清楚的認定。若是我們把關心混著依賴,那對方的成熟度,要能在情緒上乘載雙方的重量,才不致於喘不過氣。
關心,也常混著「控制」。當我們面對對方,大小事都想盤問得鉅細靡遺,就會讓另一方想說謊隱瞞,這狀況就從關心跨到控制的範圍了。又譬如,我們想付出關心,但常在互動中長篇說教,又不斷重複,名為關心,實則不然。又像是,給對方建議,但對方不聽從,我們就生氣,在這種情況下,關心的溫暖氣氛就會慢慢消散無蹤。
粗略來說,關心,是為了別人;依賴、控制,是為了自己。以「控制」而言,是希望對方按照我們的期待,去行使我們的意志。像是上司對員工的互動,就常有控制的元素存在,這也很自然。
真要把關心推到極致,那是要在正向的互動中,透過對方的愉悅,達到自我滿足的狀態,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只是,關心給人正面的感受;依賴與控制,則讓人感到壓力,壓力大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有一定能力的人,才能應付。
依賴跟控制,也會有正面的意義。像是有人希望被依賴,來感覺自己被需要,來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有人希望被控制,因為他暫時失去了方向,需要一個穩定的力量指引,來走出迷茫。
不過,當我們想付出,就要清楚對方需要什麼、我們能給出什麼。如果我們給的不明不白,到底是關心,還是依賴、控制,就連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那麼,對方要能理得清楚,又能適切回應,則對方的成熟度,就得高過我們,對方又要有清楚的意願才行。
關心,如果拘泥在動作本身,就流於形式了。關心出於同理,先花時間了解對方,才有所謂關心可言。
祝福大家,有能量付出關心,也能得到適切的關心。
--------------------------------------------
以上文字改編自《跟自己和好》,〈我想到達的境地〉是昨天直播提到的詩。感謝各位的包容,第一次進行直播,感覺很有趣,但也怕干擾大家的生活。不少朋友的鼓勵,讓我有多一點的信心,20分鐘對我來說,實在太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hsW5X7so&t=25s
印象中,三本一套還是會繼續賣,只是從66折變成75折。讀書量力而為,別勉強,舊書拿來重溫,有時候會有新體會,也是蠻不錯的。祝福大家!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三本一套75折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
--------------------------------------------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博客來獨家66折 在 MASAの料理ABC Facebook 八卦
《MASA,你好!可以教我做菜嗎?》
9月16日(二) 博客來獨家66折~! o(≧▽≦)o
還沒買書朋友,趕快趁這個機會買書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