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張地圖是林家棟先生的作品,收錄於新書《台灣異聞錄》中,希望大家基於對創作者的尊重,能夠協助提醒轉貼者註明來源。
□
總是有人問我,台灣內戰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我一直沒說的是,在故事撰寫期間,我始終面臨著來自各界的壓力,這些壓力迫使我無法順利地創作。
「同學,這個月的房租再不繳,我下禮拜就要帶人來看房了喔。」這是來自房東的壓力。
「你咪挺繼續擺爛沒關係啊,不想畢業直接告訴我,不要浪費我的時間好嗎?」這是來自研究所教授的壓力。
「你上次欠我的兩百塊什麼時候還?」這是來自我朋友傑森的壓力。
「啊你是要交稿了沒有啦?」這是來自編輯貓小姐的壓力。
「開門!你再躲啊!我看你可以躲多久啊!」
「你信不信我掐死你?你信不信?蝦!?」
「是還要寫多久?寫、多、久!」
這還是來自編輯貓小姐的壓力。
除此之外,在這一年的創作歷程裡,無數意外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比如說期待很久的電影終於上映。
比如說一直很想吃吃看的壽司店開幕。
比如說早餐店老闆娘始終不肯叫我帥哥,讓我一整天心情都很差。
這些不可抗力嚴重地阻礙我撰寫書稿的速度,甚至讓我一度以為自己再也無法完成這個故事。
直到幾個月前的某天,貓小姐打了一通視訊電話給我。
「你在寫稿嗎?」貓小姐看起來心情很差,不過她一直以來都這樣,我也沒有太在意。
「沒有,我在吃飯。」我嘴裡含嚼著香噴噴的炒飯,漫不經心地回答:「妳來要稿了嗎?」
「不然來要飯嗎?」貓小姐冷冷地問。
炒飯哽在喉頭,我艱難地嚥下。
「我真的快寫完了,能不能再寬容我兩天?」我放低姿態。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貓小姐又問。
「痾……生日快樂?」我不確定地說。
「今天距離我們上次開會,剛好滿一周年了。」
我瞬間毛骨悚然。
「想起來了嗎?」貓小姐語氣危險:「今天是你的截稿日。」
「……喂?喂喂?有聽到嗎?我這裡的訊號不太好,先掛了,之後再聊……」
我對著手機呼呼吹氣,試圖製造雜訊。
金黃色的吵飯粒噴在螢幕中貓小姐的臉上,卻遮不住她越來越難看的臉色。
「沒關係,我說我的,要不要聽隨便你,關於違約金的部分……」
「是的,我在聽。」聽到違約金,我的手機訊號瞬間暢通無比。
「你還記不記得之前開會的時候,我們是怎麼討論題材的?」貓小姐問。
「我們那時說這本書先不寫小說,以散文模式為主。」我如實回答。
「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現在內戰是在打幾點的?」貓小姐又問。
「就、就氣氛到了,不內戰一下好像說不過去……」我幾乎要抬不起頭。
「這些都先撇在一旁,你稿也拖了,內戰也打了,最重要的問題是,你什麼時候要交稿?」貓小姐問。
她尖銳的問題就像一根針,直直指著我的額頭,令我坐立難安。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我清了清喉嚨,故作鎮定地說:「妳目前位於北部,我則待在南部,我們之間的相對地理位置極可能造成了時差,而我們在時間認知上的區別又導致彼此對截稿日期的判斷有所歧異。這很糟糕,卻也無可奈何,因為時差的成因跟地球自轉有關。也就是說,並不是我在拖稿,而是這顆星球運行的模式使得我無法現在交稿,這樣妳能理解嗎?」
「時差是看經度,不是看緯度。」貓小姐完全不為所動:「你有本事現在買張機票飛到格林威治天文臺寫稿,我多給你八小時。」
「這妳就有所不知了,其實呢,速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就好像一個人在移動的火車上,往火車行進的反方向奔跑,從地面上來看,這個人還是在往前移動。同樣的,妳覺得我寫稿的速度很慢,有可能是稿本身正在往寫完的反方向前進,也就是說,從宏觀的立場來看,也許並不是我在拖稿,而是稿在拖我也不一定?」
我整個壓力爆錶,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貓小姐的額頭上青筋浮動。
「你有時間想這些狗屁,為什麼不把時間拿去寫稿?」
「不瞞您說,其實我前幾天幾乎都要把稿寫完了,結果颱風來襲,我家一整個大停電,我家的狗怕黑,咬著我的作業衝出去,然後掉進河裡被水沖走了。」
我慌到把小時候沒寫作業的各種藉口胡亂拼湊起來。
「……」貓小姐關掉視訊畫面。
「?」我瞇起眼睛,側耳傾聽。
電話那頭傳來貓小姐深呼吸的聲音,我縮起脖子,稍稍將話筒遠離耳朵。
「快、給、我、稿、啊!」
「不、不要搞我嗚嗚嗚嗚……」我揪緊自己的褲腰,瑟瑟發抖。
歲月催人老,編輯催我稿。
我碩一的那段日子就這樣在勤奮地寫稿中渡過,絕對沒有拖稿的嫌疑。
終於,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我如期慢了幾個月把這本書準時拖完了。
至於台灣內戰的結局,我只能說:
這本書裡頭記載的,是台灣民間口耳相傳、網路世界竊竊私語、報章雜誌穿鑿附會、日常生活中幽幽流轉的故事。
這不是我對你們講的故事,是你們,也是台灣對我講的故事。
謝謝大家告訴我台灣內戰的結局,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本書。
今晚12點,《台灣異聞錄》開放預購。
博客來-https://bit.ly/2FktKTk
誠品-https://bit.ly/2umJgvO
金石堂-https://bit.ly/36EgMf2
讀冊-https://bit.ly/2QOQa4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部雨不停,高雄市府統計,這一波降雨是莫拉克風災以來,高雄遭逢最大降雨事件,轄區內9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達紅色警戒,山區撤離人數也是歷年最多。桃源山區3個部落因明霸克露橋被沖毀、部落大停電形同孤島,台電在昨天晚間八點前全數復電,但交通沒恢復,目前山上是金煌芒果採收期,採收的芒果運不出去,也讓農民很苦惱...
南部 大停電 在 Facebook 八卦
看我又講這個,就知道有多火大,火大的部分其實是親身體驗,你們要去看潘老師前幾年怎麼進學校演講,真心不騙,足堪演講典範。火大的點以後找時間再說。
來講點比較不情緒的,各位朋友,請問提替代方案的意義是什麼,又是誰該提,提到怎樣才算數?
觀塘案是一個整個台灣電力結構調整下的節點,因為大潭電廠的輸出太高了,直到今天我打趣地跟人閒聊,仍發現認為核電廠發電遠超過大潭的人一堆,但實際上是什麼?現在核電機組加起來恐怕都打不過一個大潭,就算那個已經實際死亡的核四廠可以復活,依舊不到大潭的肩膀。
不管你抱持何種立場,都要認清大潭電廠的發電量真的很高。
回到整體電力結構上,國民黨過去的立場就是發展核電,然後過渡期就是拉高火力,對於太陽能、風電等沒有投注太多心力過。民進黨反對,提出非核家園,替代方案是什麼?除了逐年提高太陽能、風電外,同樣是用火力電廠。
所以,如果你反對民進黨的用火力支撐,發展未來的綠電,那你就得提出替代方案,提不出來又跟國民黨站一起,當然被當成同路人,這要怪誰?不然提啊,快點提一個電力構想啊?
電力構想的藍圖,可不是鬼扯怎樣南電北送喔,那叫做牽拖,藍圖指的是你到底怎樣規劃電廠、輸電網,以及燃料的運輸網路等等,地點設在哪,怎樣配置電廠到適合的位置。繼續講南電北送、南氣北送沒關係,想要惹火更多人,可以試試看。
物理事實就是,台灣發電主力就是燒,核電還是綠電,當前都不足以取代,可預見的未來也應該都做不到。兩黨不是白痴,他們在電力政策上,從沒說核能還是綠電將作為「當前發電主力」,而是「寄望未來發展」。
另外,我之前也講過,電力運輸一定是越遠損耗越多,所以理論上電廠離用電大戶越近越好。而老舊社區跟輸電網的浪費,也是需要花時間砸錢去優化,提出優化電網來補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此情況下,台灣的用電規劃,早在李登輝時期就知道不能依靠南電北送,尤其921地震,高壓電塔倒了一座,北部就分區供電好一陣子,沒經歷過的年輕人恐怕不知道那段黑暗時光,整個政府上下都意識到這問題必須解決。
怎麼解決?分散電廠到北部啊,反正北部用電量越來越多,增加北部的發電不是很剛好?
從陳水扁時代開始,20年來大家都只關注核四,忽略掉北部地區,除了這次被想起來的大潭,還有深澳跟通霄電廠。不管是新建還是更換機組,目的都是在提供更高的效能,以及更低的汙染排放。再講一次,兩黨都一樣,只要有接觸電力的都曉得,發電需求就在那,你總是要找辦法解決,不能兩手一攤給他停電。
此次觀塘接收站,一直聽到一種替代方案,說可以找台北港,不然就是在其他地方蓋再拉線,不然就南氣北送,更狠的就是直接說備載降低也不會缺電。
聽到會額冒青筋
各位,事情有先後順序,為何天然氣接收站後來越來越急迫?因為2017發生815大停電,原因就是大潭天然氣發電廠,因為很小的事故,導致輸氣中斷,所以機組降載後的連鎖反應,造成全台大停電。
在此之前,民進黨有沒有發現原來南氣北送風險很高?坦白說沒有,就算有也沒想到這麼嚴重。國民黨有嗎?除了在台電工作過的政治人物,恐怕是連一個都沒想到過。這怪誰都沒用,工程上常這樣,人類總是在事情過後,才知道要亡羊補牢。你怪台電跟中油?好吧,我們把這兩個單位的一級主管通通抓去槍斃好了,現況還是沒變,其他方案就是來不及。
來不及的不是總供電量,是降低風險。
沒有火力,綠電根本發展不起來,台灣的經濟沒有任何容許限電的空間,尤其對產值很高,又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電子業來說,跳電根本是惡夢,有哪一個竹科晶圓廠的人,敢公開站出來說我家工廠可以賭他降載不跳電?簡單說,南氣北送被證實有很高風險,根據距離法則,當然找離大潭近的點,而且越近越好。就算2017年前規劃時沒這樣想,815後都覺得應該要這樣了。
急迫性,指的是大家發現太多高風險因素,而解決用電安全,最快的辦法就是穩定北部電廠的燃料供給與發電量。深澳停工,賴清德院長任內指示轉到大潭來,理由就這麼簡單,不用扯什麼神鬼陰謀論。深澳若沒停工,今天觀塘接收站或許還有討論餘地,已經停了就停了,復工也要好幾年,不要廢話。
各位忘了深澳案,新北市長侯友宜怎樣反對的嗎?我完全理解作為反對黨,刻意在深澳捅這一刀的理由,所以現在侯友宜超級安靜,一聲都不敢吭,他不能出來表示一點意見,以免引火上身,不然北部缺電影響竹科,憤怒的產業界會把矛頭針對他。
台灣不缺電,只缺尖峰用電?這說法也不準確,環團指出的各種不缺電理由,基本上都鬼扯。因為,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的人,有兩個(沒記錯是謝長廷跟陳冲)曾做過台電的管理壓力測試,曉得如果把管理能力催到底,是可以把備載壓到個位數,依舊不缺電。
各位,有在工程、產業界待過的朋友,你真心認為超過120%的高壓管理測試,測出來的極限值可以當作常態嗎?為何後來都抓在10~20%?碰過管理就知道,你絕對要抓一個平常心上班,就能夠控制的範圍,不然壓力過大遲早出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台灣經濟這兩年成長的很快速,多虧中國加速自殺,以及武漢肺炎的影響,工業用電需求是增加的。
也就是未來的用電需求預期會上升。
而多虧了台灣人堅持不想首都減壓、國土重劃、中央部會遷離台北,這幾年北部地區的人口正在增加的。
也就是說,北部的用電需求也在上升。
你要解決用電問題,不是只看供電總量,還要考慮風險。在北部地區整體用電需求預期增加,以及確定當前電廠營運方式有風險的狀況下,你敢不敢賭?拿大台北、桃園地區的限電去賭?拿竹科跳電一天的產值去賭?
我可以跟各位保證,國民黨上台後一樣不敢賭,更不敢真的重啟核四,他們是政客但不是白痴,鐵定直接把觀塘接收站蓋到底,抗議的人輾過去,然後深澳機組該換的都換好,全力催下去。
一個大好機會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搞定用電風險,不會有跳電限電的方案,為何不幹下去?反正民進黨下台,環團也完蛋了,從此泛綠政客沒人敢碰環團,我怕你個鳥蛋。
我說錯什麼?沒有國民黨支援,你們連署到今天連一半都沒有,國民黨以後會怕才有鬼。
有簽的去撤,沒簽的更不要理,我認真的奉勸那些覺得自己被抹藍抹紅,很生氣的環團,趁這兩天跳出去徹底切割,退出這場鬧劇。不管用哪條算法,你們這場都是在賭身家,換到的不是什麼環境璀璨未來,而是可預見的將來,環團將在台灣毫無立足之地。
不要靠杯說自己無權無勢,有多少立委相挺誰不曉得。那些小的可以聯合出來開個記者會,痛罵誰綁架運動,我們不想跟了,並向已經來簽名的民眾道歉,連署將撤回。
很難嗎?
還用公投促進討論勒?根本不敢討論吧,主導這次運動的人心知肚明,你把北台灣用電風險攤開來,以及把發電重擔丟給中南部,再拿來比對要保護的對象,絕大多數台灣人一定選擇把你們輾過去。
不然幹嘛動員國民黨的宣傳機器,在這幾天突然到處耳語,說先簽了再說,反正可以投不支持?
南部 大停電 在 Facebook 八卦
台灣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中南部又在缺水,現在還開始大停電! 如果真的走上封城一條路,大家要待在家裡14天或更久的時間,在酷熱的夏天裏,既沒水又沒電,又沒有足夠的疫苗終結疫情,這因天災人禍所致的種種苦難,台灣人民到底要熬多久,要如何才能度過?
沒水還可以怪老天,沒電之前是怪台電員工,這次又要怪誰?而無法早期取得足夠的歐美高效能、低副作用的疫苗,這還能怪誰?
台灣大部分的民眾都會願意犧牲自己部分的權益,來共度這些難關! 而我呼籲執政者,不要再閃躲,不能只要求民眾配合,一定要告訴大家如何解決,因自己的錯誤所造成台灣的困境!
南部 大停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南部雨不停,高雄市府統計,這一波降雨是莫拉克風災以來,高雄遭逢最大降雨事件,轄區內9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達紅色警戒,山區撤離人數也是歷年最多。桃源山區3個部落因明霸克露橋被沖毀、部落大停電形同孤島,台電在昨天晚間八點前全數復電,但交通沒恢復,目前山上是金煌芒果採收期,採收的芒果運不出去,也讓農民很苦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14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n0W65aGj-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