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個打拚的日子,感謝有您】
「如果總統阿姨連任,媽媽安心了,就可以回家陪你。」今年大選前夕,我把我的決定告訴了我五歲多的孩子及家人。今年初,蔡總統順利連任,我曾於1月16日向蘇院長提出辭呈,報告我希望卸下職務,在孩子上小學前專心陪伴他一段時間。不過,後來肺炎疫情爆發,由於掛心疫情對藝文產業及藝文工作者帶來衝擊,防疫及紓困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暫延了離開的時程。
這段時間以來,我跟文化部同仁全力投入防疫工作,逐步建立各式場館的防疫措施,近日也配合指揮中心,提出分階段開放建議辦理原則;另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預算,推動歷來規模最大且難度最高的藝文紓困補助。如今,藝文紓困1.0已審查完竣,藝文紓困2.0預算提升,也推出線上申請,並已接續上路,持續不斷電支持藝文產業工作者。
去年一月內閣總辭,原打算去職,感謝蘇院長誠摯邀請,後來決定留下來繼續服務。這一年多來,在院長的支持下,又推進了許多重要的工作。轉眼間,擔任文化部長已屆四年。回想五年多前,我還是在野黨立委,孩子尚未滿月,我便趕赴立法院開議,開始忙於工作。四年前,我曾為了孩子年幼而掙扎是否入閣,但我告訴自己:「拚一下吧,或許可以為更多孩子預約一個不一樣的台灣。」因此,我以「服兵役」的心情接下文化部長職務,帶著文化政策白皮書,希望為台灣文化發展建立文化治理體系。只是,身為母親,眼看孩子一天天長大,心裡的掙扎與日俱增,對於自己無法送他上下課,沒能幫他做晚餐,沒能在他成長關鍵期多陪伴,心裡總是感到遺憾。
台灣文化多元而美麗,感謝蔡總統及林院長、賴院長、蘇院長讓我有機會擔任文化部長,為人民服務,這是一件幸福而光榮的事。這一次,謝謝蘇院長的成全,讓我可以遵守與家人的約定,把人生中的一段時間留給家人,專心陪伴孩子一段時光,以盡為人父母的責任。
衷心感謝這四年來社會各界的監督、鼓勵與合作,讓我們一起見證許多重大的里程碑。我相信,在文化部一千多個為理想而努力的日子,將會是人生中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刻。深深感謝文化部上千位同仁、相關法人機構的各位先進、監督惕勵我們的所有立委,以及更多長期灌溉文化的諸多前輩與夥伴,一起開拓了文化治理的新視野。
這四年來,我們共同相信,文化是國家的內涵,是每個人的事,文化部的使命不在治理文化,而在建立「文化治理」的架構,為文化長遠發展立下基礎。因此,我們以「文化民主化」為核心理念,召開全國文化會議,訂定「文化政策白皮書」、成立「行政院文化會報」、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並推動文化平權,尊重多元差異。我們完成了《文化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等重要立法;提出「公共媒體法」草案、「行政法人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正草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草案、「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以及「文化科技施政綱領」、「社造3.0願景與策略」、「博物館發展願景與策略」等政策藍圖。我們讓文化預算突破政府預算1%,更加支持人才與創意,透過「以軟帶硬」發展文化內涵。
我們推動「歷史扎根、教育扎根、在地扎根」等基礎性文化扎根工程,讓文化像大樹一樣,從土地、歷史與生活裡自然成長。為此,我們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大規模文化保存運動,將文化視野融入城市的發展,並倡議「文化資產保存2.0」新思維,啟動公有文資的跨部門治理;我們成立「公視台語台」,和原民台、客家台成為本土語言新三台,讓孩子們可以以母語為傲;我們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重建台灣美術、音樂、工藝、攝影、建築等藝術歷程;我們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我們讓「史前南科考古館」開幕、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在地知識學」、「傳統藝術接班人與開枝散葉」、「文化體驗教育」等計畫,讓下一代更認識自己,更有自信講自己的故事,不再做「故鄉的異鄉人」。
我們重建「藝文發展生態系」,強化藝文專業治理,完備「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三大劇場,並結合前瞻計畫推動地方中小型場館軟硬體升級並導入專業治理;我們讓「傳藝中心臺灣戲曲中心」開幕;我們讓「台博館鐵道部園區」完成修復、啟動「台北機廠」修復並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啟動「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建構計畫、透過「華山2.0內容產業聚落計畫」帶動文創園區轉型。我們落實臂距原則,充實國藝會預算,並擴大支持青年藝文創作,透過試辦公共出借權、藝文採購改革、藝術產業及圖書銷售營業稅減免等法規革新,持續優化藝文發展環境。
我們整備「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以前瞻計畫支持多元內容產製並加速文化科技應用、爭取國發基金百億投資帶動民間投融資、首創漫畫輔導金及漫畫基地、推動台北國際書展及文博會等展會升級轉型、改革金音獎、設立台北時裝周、推動電影票房透明化、與戲院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國片排片率三年內從10%倍增為20%)、完成國家影視聽中心法制化並成立影像資產修復實驗室、提出「國家典藏片庫及影視聽博物館計畫」等。我們也加速文化內容跨平台、跨國合資合製及國際傳播,從台片、台劇大爆發,以及文創產值逆勢成長,都讓我們相信文化新經濟正在形成,文化台流指日可待。
往下扎根,優化環境,台灣文化的大樹,必能往世界展現自己的樣貌。我們推動國際文化交流體系化,增設駐外文化組、簽署多項合作協議、開拓文化合作與傳播通路等。我們讓「越在地,越國際」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將讓世界看見最自由、多元、包容且創新的台灣文化。
我知道,朋友們一定會說,許多工作還是未竟之功。的確,有些政策剛起步,還有法案及計畫正在行政院審查中,有更多工作仍需時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有信心,文化治理的基礎已經打下,個人何其渺小,唯有眾人的理想才能一起拓寬台灣文化的道路。因此,我想我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了,是時候讓新繼者有更嶄新的作為。公共事務的本質就是一棒接一棒,每一棵前人種下的樹,未來都將開花結果。感謝蔡總統四年來力挺文化發展,蘇院長亦始終全力支持文化施政,我深深相信,文化,一直都會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核心。
過去四年來,我所獲得來自土地與人文的滋養,其實遠比我的付出更多。我所遇見的每一位藝術文化耕耘者、學習的每一段歷史、走過的每一個地方、聆聽的每個樂章、閱讀的每個故事,都讓我的人生與台灣有了更緊密的連結。年輕時懷抱文化理想,原以為只是個人浪漫情懷,豈料人生有幸擔任文化部長,往後我不會停止對文化的關懷,亦將持續盡一己之力,和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接下來能有時間沉澱學習,以這些年從事智庫工作、立委及政務官等經驗,對於台灣的民主治理,整理一些省思。
最後,容我分享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說過的一個小故事:將一塊石頭放在一塊石頭上面,一塊接一塊,這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曾經有一位異鄉人問工匠:「你們在做甚麼?」工匠回答:「我們在堆石頭。」接著在稍遠處,他又問另一位工匠同樣的問題,對方卻回答:「我們在蓋一座大教堂!」 這正是理想與願景所帶來的差異。從事公共事務者,只要心中懷抱理想與願景,不論在政府或民間,不論堆的是哪一塊石頭,終將能合眾人之力,一起起造心目中的大教堂。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會再相遇,一起成為起造理想國度的快樂工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黑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前言 00:30 鹽水溪環快規劃的開始 01:48 北外環的誕生 02:38 道路設計規格 03:06 北外環一期 03:14 北外環三期 04:46 北外環二 四期 05:20 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總結 06:28 道路相關計畫 07:10 結尾 ⭐️特別感謝"台南式 Tainan ...
「南科計畫道路」的推薦目錄:
南科計畫道路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海風吹呀吹,高雄準備欲飛」
橋科聯外道路友情路通車!
感謝中央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蘇貞昌 院長大力協助,目前橋科環評、區段徵收計畫通過,年底即將可以順利提供廠商預選地。
有園區,也需要有聯外道路、公共工程的配合,才能讓廠商順利進駐,並帶動附近發展。
謝謝中央全力支持交通路網建設,橋頭科學園區聯外道路包括友情路、大遼路和1-2號道路,友情路已經順利完工,大遼路和1-2號道路今年也將發包。
明年中,公共工程建設及廠商的建廠可同步進行,將原先六年期程壓縮到三年。未來橋科可望一年有將近1,800億的產值,創造11,000個就業機會,帶動北高雄區域發展。
我上任後,積極招商引資、築巢引鳳,引進國際大廠。
配合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對用地的強勁需求、經濟部科技部的半導體材料S廊帶計畫,橋頭科學園區開闢、中油加速整建,將吸引高科技廠商進駐,串連從中油北城計畫到楠梓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再到台南科學園區,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
讓高雄動起來,加速產業轉型。
南科計畫道路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拚經濟 做實事
距總統選舉不到三個月,選戰越來越熱鬧。
但蘇貞昌院長要求大家堅守工作,不能因選舉影響行政院推動改革。
.
今天召集國發會、科技部、內政部及環保署,針對台南科學園區擴充案及設置橋頭科學園區,盤點開發時程,要求園區加速開發完成,並在110年底招商進駐。
因應美中貿易情勢發展,許多科技大廠開始重新調整全球投資布局,台灣成為外商及台商投資的新據點。
.
#橋頭科學園區籌設計畫 已於前天在國發會審議通過,內政部去年也同意補助高雄市政府17.39億,開闢友情路等區外道路。我在會中要求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加快都市計畫、環評、區段徵收及招商,並同步進行,讓推動期程再縮短,目標在110年底讓廠商就可以進場選地建廠。
#台南科學園區擴充案 及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置,將帶動南科台積電、路科華邦電及楠梓加工區的日月光等大廠和周邊產業供應鏈加碼投資,預估將為整體南部地區帶來近一兆元年產值、2萬8000個優質就業機會,打造台南-高雄科技走廊。
拚經濟,平衡南北差距,這是蔡英文 Tsai Ing-wen政府的承諾。
#陳其邁
南科計畫道路 在 黑皮 Youtube 的評價
00:00 前言
00:30 鹽水溪環快規劃的開始
01:48 北外環的誕生
02:38 道路設計規格
03:06 北外環一期
03:14 北外環三期
04:46 北外環二 四期
05:20 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總結
06:28 道路相關計畫
07:10 結尾
⭐️特別感謝"台南式 Tainan Style"審查影片內容 : 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style2020
⭐️特別感謝"梁濱巖"授權使用模擬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bynzqwKGE
⭐️工作/合作邀約 : [email protected]

南科計畫道路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評價
20200925 民政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 秘書處、人事處、政風處、 法制處、研考會、民族事務 委員會
維胤指出市府前瞻預算一、二期核定202項(1107件執行案件)工程中目前完工率僅72.81%(806件),進度落後件數達8%(87件),其中甚至有5件落後原定進度10%以上,分別為水利局台南永康區東橋二街排水改善工程、工務局善化區南科工業區L及M區道路人行道改善工程、文化局烏山頭水庫文資教育推廣基地工程、警察局新營分局含中山路派出所耐震補強工程、社會局七股托育資源中心等工程。
前瞻預算係滾動式檢討,工程更多屬和民眾息息相關的基礎建設,若執行率不佳恐影響到未來各局處爭取中央經費的機會,延宕市府各項基礎建設工程規劃,遲滯台南市整體發展。要求研考會應嚴加督促各局處前瞻預算工程進度,妥善規劃前瞻經費,加速推動各項地方建設,提升台南市整體發展。
維胤更要求改善青年事務委員會現有制度問題、建設青銀共居社宅,持續關注青年議題。
-
來臉書找維胤:https://www.facebook.com/winn612/
維胤打拼的足跡:https://weiyintainan.pse.is/KWL5J
聯絡維胤:lyuweiyintainan@gmail.com

南科計畫道路 在 南科特定區2條聯外道路動土110 111年底通車 - YouTube 的八卦

台南市長黃偉哲為 南科 特定區發展,提供 南科 與週邊區域間更便捷 道路 網,啟動 南科 特定區5-40m、10-30M(安定東路向東延伸) 計畫道路 開闢工程,9/24日 ... ... <看更多>
南科計畫道路 在 [新聞] 北外環三期明年3月完工南科聯外交通快速 的八卦
營建署表示,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全長約13.6公里,工程費約181.73億元,若加用地費總費用達208.22億元,因工程規模較大,共分4期計畫開闢,第1期工程(西起南科聯絡 ... ... <看更多>
南科計畫道路 在 [新聞] 北外環三期明年3月完工南科聯外交通快速- 看板Tainan 的八卦
北外環三期明年3月完工 南科聯外交通快速加分
2021/11/16 09:53
北外環快速道路,目前第3期預計可於111年3月完工,路段間新設長和路匝道及樹谷匝道
,並可自台江大道銜接至南科聯絡道,將明顯疏解部分市區往返南科之通勤車流。(圖:
營建署提供)
攸關大台南地區整體發展的北外環快速道路,目前第3期工程東段標甫於11月6日完工、西
段標截至11月11日進度已達97.44%,預計可於111年3月完工,路段間新設長和路匝道及樹
谷匝道,並可自台江大道銜接至南科聯絡道,將明顯疏解部分市區往返南科之通勤車流,
第2期工程預計111年4月開工,115年完工後,更可直通臺19線溪頂寮大橋南側,全線完工
後將可有效提升南科與台南都會核心區的交通便利性。
即將完工的「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3期新建工程」,本工程係為因應「臺南科學園區
特定區」蓬勃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壅塞問題,經由台南市政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並全力
開闢改善周邊聯絡道路系統計畫之一,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全線通車後,用路人從台17
線大港觀海橋至南科只需15分鐘,將可有效改善南科聯外交通瓶頸。
營建署表示,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全長約13.6公里,工程費約181.73億元,若加用地費
總費用達208.22億元,因工程規模較大,共分4期計畫開闢,第1期工程(西起南科聯絡道
,東至高鐵橋下道路)經費9.24億元,路線長約1.8公里,已於本署98~103年生活圈道路交
通系統建設計畫開闢完成。
北外環第2期工程(西起臺19線溪頂寮大橋,東至安南區2-7號道路銜接第3期西段標工程
)經費69.43億元,路線長3.3公里,本署目前辦理發包作業中,預定111年4月開工、115
年底完工。
即將完工的第3期工程(西起安南區2-7號道路銜接第2期工程,東至南科聯絡道銜接第1期
工程)經費43.06億元,路線長4.8公里,分2標施工中,2標預計111年3月可如期完工;第
4期工程(西起臺17線大港觀海橋,東至臺19線溪頂寮大橋銜接第2期工程)經費60億元,
路線長3.7公里,本案目前辦理細部設計中,將配合臺南市政府用地取得情形接續銜接第2
期工程施工。
台南市府指出,北外環道路完成後,讓原有的台南三橫三縱增加一橫向快速公路,可望成
為南市交通量最大的快速公路,台86預計延伸至台3線的高雄內門,將讓東西向高快速公
路更完整,台61線預計利用台江大道、四草大道規劃高架,讓台61線得以延伸至四草大橋
,以銜接跨港大橋至永華路市中心。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2839
工程預計於115年完成
(2)樹谷匝道(往樹谷大道 工期111.01~111.10 )
台江圍起來那塊是圈地的好地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ZQaLjaO48&t=30s 影片5:33處
https://bit.ly/3DKiIDA
商60 (史博館)
4期(台17) 2期(溪頂寮大橋/六甲頂) 3期(台江大道) 1期(台39)
(鹽行重劃)
鄭仔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0.143.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637629104.A.D6A.html
應該是某高級診所旁中華北路的府都 其他國泰應該3000萬還有得買
海安路會有匝道接北外環 跟本是一出門直達中山高或南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ZQaLjaO48&t=30s 影片03:37
※ 編輯: taristocrat (210.240.143.69 臺灣), 11/23/2021 15:18: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