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鄭和能遠洋航行的基礎是甚麼? (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忽必烈滅宋以後,認識到自己的國家疆土異常遼闊,其實普通元朝人也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疆域空前的大帝國之中。按元朝人自己的說法,叫做「皇元混一聲教,無遠弗屆」。「聲」就是語言,「教」就是宗教或者禮儀、文化。元人還說「區宇之廣,曠古未聞」,「中國之往復異域商販,如東西州焉」。即從中國到外國去做生意,就像往返於東邊的省份與西邊的省份之間一樣平常。
為此元世祖忽必烈發起了一個項目,要編一部《大元一統志》,還要繪製一幅地圖,表現整個蒙元帝國。負責這個項目的機構是元政府中的秘書監,相當於今天的中央檔案館或者是國家圖書館。當時中國內地的地圖,如南宋、金的地圖,秘書監已有不少,蒙古人遠征也帶來了一些回回人的地圖。秘書監的地理學家們的雄心壯志是,把這兩種體系的地圖拼合在一起,繪出一幅更大的蒙古帝國全圖。
這個任務非常艱難,不只是雙方資料的文字不一樣,主要是雙方的科學體系完全不一樣。我們中國的古人認為大地是方形的,所謂「天圓地方」,而回回人則認為大地是球形的。那麼在拼合過程中,漢地圖中說的東方,是不是就是回回圖中的東方呢?問題非常大。
編纂《大元一統志》的是秘書監的負責人,名曰札馬魯丁,是回回人,其家鄉是布哈拉,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札馬魯丁在忽必烈的兄長元憲宗蒙哥在位期間,曾進獻了幾種天文儀器,其中有一件叫做「苦來亦阿兒子」,是波斯語kura-yiarz的音譯,《元史 • 天文志》說,「華言,地理志也」。但是「地理志」怎麼會是一件科學儀器呢?
《元史》專門有解釋,稱札馬魯丁所獻的「苦來亦阿兒子」,是一個木頭做的球,表示大地,陸地以白色表示,海洋用綠色表示,陸地佔三分海洋佔七分——這不就是地球儀嗎?可以說大地球形說是在元代傳入中國的。
除了札馬魯丁以外,秘書監中最重要的掌握海外地理知識的人,以及其他科學家,如天文學家、數學家,都是回回人,都是穆斯林。這些回回科學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我們中國人不能盲目自大,認為自己在歐洲殖民者來到中國之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每一個民族都是有創造力的,如果你不能吸取別人的長處,一直以為地球是方的,怎麼行呢?
將伊斯蘭世界和中國的地理知識相結合,表現範圍遠超以往
秘書監的官僚在編修《大元一統志》的過程中,向忽必烈打報告說,除了元帝國東、西兩邊的漢地圖與回回圖以外,新地圖中還要描繪東南亞、印度及海外諸藩國,需要收集航海圖。除了漢文海圖以外,還需要回回的海圖。報告中提到專門要派人到福建去,那裡有一種圖叫「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多年前南京大學陳得芝教授曾經考證說「剌那麻」是波斯語rāh-nāma的音譯,其意義是「行路指南」。他們的要求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大元一統圖》今已不存,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元仁宗時代的《經世大典圖》等幾幅非常重要的元朝留下來的地圖,表現的範圍遠遠地超過了歷朝歷代。
講到地圖,我們不能不提到有一幅很重要的古代中國地圖,叫做《大明混一圖》,現存於第一歷史檔案館,這個圖現在已經完全朽爛了,一翻就破,有4米多長、寬達3米7,幾乎佔了一面牆這麼大,但摹本還是可以看的。從圖中的國內地名判斷,繪製的時間大概是在洪武二十年左右,也就是1387年,早於鄭和首航約20年。這幅地圖覆蓋的地理範圍極廣,東面到日本、東南亞,南及印巴次大陸,西面更了不得,包括了整個歐洲和非洲,巴黎也繪在其上,還標示出地中海。
雖然此圖被稱為《大明混一圖》,但圖中多數中國內地地名都是元代地名,且從朱元璋取得天下,至此圖繪成不過二十餘年,其間積累的地理知識不足以畫出這樣一幅地圖,因此它一定利用了元代的資料,應當有一幅元代的底本,但其底本又與官方機構中的科學家們繪製的地圖不同,應當是一幅由元代江南的民間人士繪成的世界地圖。
民間人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世界地理知識呢?這非常值得追究。我們迄今在中國本土沒有發現甚麼線索,但是1339年蒙古統治者建立的伊利汗國有一幅繪出歐、亞、非三大陸基本輪廓的草圖,繪圖者是一位地理學家叫穆思脫非,圖中歐、亞、非三大陸的形狀和《大明混一圖》大致相同。這點使我們相信,《大明混一圖》的元代底圖在繪製時參照過與穆斯脫非圖類似的回回地圖。
《大明混一圖》為甚麼重要呢?如果我們把它和《鄭和航海圖》比較一下,會發現《鄭和航海圖》一類的海圖,通常不管地理方位,起點是南京的龍江關(今南京的下關),終點是東非,以一字長卷的形式表現,像人在一條船上看兩邊,船經過了甚麼地方我就把它畫出來。《大明混一圖》發現之前,歐美人雖然承認《鄭和航海圖》很了不起,居然畫到非洲了,但是認為中國人沒有地理方位感,東南西北不分。所以單憑《鄭和航海圖》還不足以說明當時中國人對中國和海外地理知識掌握的程度。
而《大明混一圖》可以說是記載了「地理大發現」以及西方人到達東方之前,中國和東方對於世界地理知識的最重要的資料。當時的歐洲人甚至不知道非洲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歐洲人長期以來認為非洲的大陸的形狀是一個「7」字形,其南部尖端是拐彎的,認為印度洋像地中海一樣,被包圍在亞洲、非洲之間,歐洲當時的地圖都是這樣畫的。這說明甚麼呢?它說明,早在元代,各民族的科學家們,在吸納海外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地理知識。元代的科學家將伊斯蘭世界的地理知識與原來中國的地理知識結合在一起,表現出當時的歐、亞、非三大陸,除了澳洲、美洲不知道以外,全世界都在上面。這也說明,鄭和在出海之前,海外的方位已經很清楚了。
小知識:中國古代航海的自然條件
島鏈:中國所面對的並不是浩瀚無際的西太平洋,在黃海、東海以東是一連串島嶼,即所謂「島鏈」,大致和中國的海岸線相向平行。若從北向南數分別為:千島、日本列島、琉球(沖繩)、台灣島、呂宋(菲律賓)列島等等。所以中國古代的水手從東南沿海的港口啟程,只要知道北極星在甚麼地方,在航行中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如果遭遇到風暴或發生不測,向東可能會漂到這一連串島嶼中的一個,向西可能漂到中國大陸沿海,向北可達朝鮮,越過對馬海峽則為日本,向南就進入東南亞。
季風:中國地處東亞的季風帶,每年4月,東南風起來了,出海的船舶帆一張起,就自動向北航行。而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北風起的時候,帆一張起風就把船向南推。因此,我們古代的航海稱為季風航海。季節性的航海持續了幾千年,只是在自然動力被人工動力(蒸汽機等)取代以後,季風航海的規律才被打破。
陸標導航
中國古代海船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導航法,是陸標導航。在海上航行的時候,舟師——今天叫船老大,大都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小本子,記錄航線沿途地理特徵。如要去某一個國家,舟師事先要估計順風需要航行五天,到了某處應當先看到某種形狀的海島,然後如何轉向。海上有時候風大、有時候風小,如果航至第四日某一時刻,應當出現的島嶼已經看到了,雖然天數未足,也應果斷轉向。在陸標與預計航行日程發生矛盾時,舟師的判斷以陸標為第一標準,日程是第二標準。
早期海圖
中國的舟師,那些船老大,在世世代代航海的過程中,像師傅帶徒弟一樣,將航路中某一站會看到甚麼——比方說一座山,把山上的廟,古怪的石頭等等地理特徵,都描繪下來,以待他日再次經過時對照,這應該說就是海圖的起源。最早明確提到海圖的是宋代的文獻,存留至今天最詳細的古代中國海圖是《鄭和航海圖》。
海圖是這樣做記錄的:比方說海船抵達今越南南方的外羅山時,海圖中會提到這座山東高西低,海灣里可以看到有椰子塘,海水有四十五托深。一托就是成年人雙手伸開後兩個中指間的距離,大約相當於今天的一米六至一米七的樣子。
測量水深的辦法是:水手將繩子的一頭拴個石頭或其他重物,抹上豬油或牛油沉到海底,油脂會沾到海底的泥沙,水手將繩子拎回,就可以用雙手伸直的方式丈量出海水有多深,也可觀察到海底是泥質還是沙質。
元代的國際交流語言是波斯語
元朝中央政府設立了兩種翻譯的職位,一種叫做蒙古譯史,把蒙漢語互譯。第二種叫做回回譯史,即翻譯回回人的語言。
今天,英語被視為國際交流語言,而在10 -16世紀的西域和亞洲許多地方,波斯文是最重要的學術語言,也是通用的國際交流語言。元代與明代中前期,中國的使臣到西域去,都使用波斯文與當地人進行交涉。元代的色目人民族眾多,宗教不同,多數擁有自己的書面語,但是只有回回文,即波斯語,與蒙古文、漢文一起,被列為元代的官方文字。
舉個例子,我們今天在海外能夠看到鄭和留下來的唯一的實物證據,就是在斯里蘭卡的國立博物館中保存有一塊三種文字合璧的碑,記錄了鄭和代表明政府向當地一個寺院進行的布施。這三種文字是漢文,當地使用的泰米爾文,以及波斯文。
新觀點:「西洋」在哪裡?
鄭和下西洋,甚麼叫「西洋」?
關於「東洋」和「西洋」的概念,過去討論來討論去,大家沉在史料的圈子裡出不來。我想另闢一條思路,跳出前人討論的範圍。
為甚麼會有「東洋」和「西洋」的概念呢?
南海有很多珊瑚礁,很多在水下,到低潮的時候冒出來,人可以站在上面,捕魚是好地方,但是遠航的船舶都知道這個地方危險,一定要避開。怎麼避開呢?兩條路,第一條從中國福建、廣州出洋以後,先向東到台灣或菲律賓,然後向南走;第二條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出海以後,直接沿著中國大陸向南走,從福建、廣東到海南島,再到越南,繞過越南到泰國、柬埔寨。前兩種方法之間的差別,就是前者是沿著南海的東邊走,後者沿著南海的西邊走。所以我就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東洋」與「西洋」應當起源於上述兩條航線,是航線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
因此「東洋」指的就是東洋航線所經過的地區,就是從福建、廣州出去,向東到台灣、呂宋(菲律賓)、印尼、日本,這都叫東洋,地理範圍大概是今天南海以東;那麼沿著中國大陸向南走,經過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到印度,沿途所經各地就叫西洋,大概是今天南海以西。東洋和西洋的界限就在於南海的珊瑚礁。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老王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泰國的官方語言是泰語,用泰語字母並視為母語。泰國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國家之一,大多數泰國人信奉佛教。憲法規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泰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也分佈在泰國不同的地區,各民族都有其各自的部落。泰國北區有著長頸族部落的居住 隨著大家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
南亞季風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過去24小時 2016.08.01 印度】(內文:http://goo.gl/Bw2K1Z)
失控的南亞季風:百死,洪災侵襲印度、尼泊爾、孟加拉
季風所帶來的雨季,一向是南亞地區整年最重要的降雨來源——但今年的雨季不僅比往年晚了一個多月,猛烈的降雨強度也為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帶來嚴重災情。截至目前,包括洪水、土石流、雷擊與落雷,已在印度境內造成近200人死亡,除了孟買、邦加羅爾等大城陷入汪洋之外,淹水與斷糧的災情更集中在印度東北的偏鄉,甚至遠及尼泊爾境內都有近百人因土石流而喪命。
▌本節重點:
• 印度:從旱災變成水災
• 季風雨季:遲到總比不到好?
• 都市災情:人過過載,基礎建設無力消化
• 孟加拉、尼泊爾也傳災情
#印度 #尼泊爾 #孟加拉 #Monsoon #豪雨 #水災 #土石流 #極端氣候
(完整內容:http://goo.gl/Bw2K1Z)
南亞季風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八卦
拖稿許久的金色三麥的專欄文。是這次到南非的喝酒心得。
#金色三麥 #SUNMAI
來去南非之前,我對於南非完全沒有概念。
沒概念,也就沒有想像。是非洲、但是是前英國殖民地,經濟社會相對穩定。位在南半球,對比於此時炎熱的義大利夏天,這是冬天。然而這個冬天是怎麼樣的冬天,我也完全沒有理解。地貌、農產、人民、也不甚明白。所以當確認行程表時,發現出現啤酒釀酒廠的時候,倒是蠻好奇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酒。我沒喝過來自南非的精釀啤酒,相信在座99%的人也沒喝過。南非這類別的酒飲,在台灣最有名的是蘋果Cider酒Savanna,透明玻璃瓶裝著金黃色酒液,酸爽清新,泡泡不是太多,細緻路線;或是調酒會用到大象奶酒Amarula,機場就有大象奶酒的廣告。這兩者應該就算是南非出口飲料的霸主了。
抵達後,趁著大部分人補眠的當口,在寒涼的早晨街頭,跟著小夥伴吃印度裔移民料理熱燙脆口的香料Samosa金三角,感受此地複雜多元的族群歷史,覺得大概開始有進入南非生活之感了。Samosa一般是做蔬菜餡和羊肉餡,穆斯林的族群也能大快朵頤,我們班的穆斯林索馬利亞人招牌料理就是Samosa。附帶一提,南亞季風帶有不少移民後代在南非落地,發展出泛稱為「Malay」的料理風格,因此在南非也可以品嚐到很美味的魚介與肉類咖哩料理。
拜訪了兩間啤酒廠,其實都是結合餐廳的Brewpub類型。這兩間酒廠,一間是約翰尼斯堡的Mad Giant(瘋狂巨人)。Mad Giant主持人原本是化工博士,能源業工作多年後,「想不開」來開開啤酒廠。觀察酒廠品項,並沒有因為此地的英國殖民歷史而多愛爾(Ale)類型的啤酒,主力商品還是清爽的拉格(Lager),像是皮爾森,佔了七成發酵槽的使用。品嚐過一輪:IPA、美式Pale Ale、德式小麥啤酒(Weiss Beer)、琥珀愛爾。大概可以體會是為了經營而選擇的安全產品配比,比較特出的地方是,南非人喜愛辛香料,特別偏愛芫荽子,可能因此,在小麥啤酒的口味平衡上,芫荽子的味道是比較突出的。
瘋狂巨人的酒都是適合搭餐大口飲用的酒款,容易理解。根據酒廠說明,這是因為南非精釀啤酒風氣並不盛行,市場也貧富差距大,消費選擇上多跨國企業產品,一般低單價的拉格才是他們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Mad Giant啤酒餐廳的食物非常好吃,單價低過台北,以亞洲風格精緻快炒小食、居酒屋、東南亞菜式為主。擺盤則有向西方主流餐飲美感齊驅的野心,是您拜訪約翰尼斯堡時值得一訪的據點。
另一家拜訪的是位在開普敦的在地精釀Hog House(野豬屋),也是採取這種微型酒廠結合餐飲的形式來進行。但是我因為幾個意外:稍早在酒吧看足球跟當地人已經喝了兩杯威士忌酒意飽滿,接著到酒廠後,又因為連日的乾冷溫差,突然開始狂流鼻血;外頭氣溫低過十度,同桌的德國妹子又打破酒杯,一陣兵荒馬亂鬧哄哄的,撿玻璃、擦鼻血,我真的忘記我喝了什麼了(懺悔)。不過這家拿來搭餐下酒的義式炸燉飯球(arancini)、脆皮豬、非洲烤玉米非常好吃。過去沒有想過啤酒餐廳有這些搭配,吃了覺得可以連看十場足球沒問題。給各位下次找藉口喝啤酒時參考。
圖:瘋狂巨人brewpub的酒跟搭餐。
https://sunmai.life/…/foodpairi…/drink-beer-in-south-africa…
南亞季風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泰國的官方語言是泰語,用泰語字母並視為母語。泰國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國家之一,大多數泰國人信奉佛教。憲法規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泰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也分佈在泰國不同的地區,各民族都有其各自的部落。泰國北區有著長頸族部落的居住
隨著大家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行旅遊,而東南亞國家是我們最愛去的地方了,能出個國發發朋友圈而且消費還不高,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而在東南亞眾多國家裡,泰國的呼聲是最高的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慣,雖然你可能去過泰國,但你不一定知道泰國的一些奇葩事,今天就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吧。
0:35 你好
0:55 酒色可以但禁賭
1:13 租妻子
2:12 服兵役
2:29 泰國錢幣
2:43 互毆
3:00 警方的懲罰
3:15 酒駕
4:10 新年鬧事會去和拳擊手打比賽
南亞季風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魯家村位於秀峰區的桃花江中段,距桂林市中心僅2公里。北臨蘆笛岩景區,南接甲山景區,離市中心只有十幾分鐘車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自然村落,該村居民原為明代從江西廬陵前來的歐陽人家,生有5個兒子,分為5家,俗稱伍家村。因桂林話“伍”“魯”發音相近,而得名魯家村。魯家村是桂林重點打造的一個旅遊特色名村(廣西首批16個特色名村之一)。該村依山傍水,環境非常好,桂林「老八景」之一的「陽江秋月」指的就是這個地方,電影《西遊記》片頭風光亦取景於此。重建村裏的建築也有點特色,坡屋頂、小青瓦、花格窗、白粉牆、青石板均集合了傳統桂北民居的建築元素。98棟連排獨棟民居由區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現在家家戶戶都集中做餐飲,主要經營農家菜,魯家村的豆腐宴非常有名,也很有歷史。村裏還有幾家精品酒店,生意也不錯。繞村專門建有一條步道,漫步其中,感覺真的很好。通過文化、旅遊、餐飲扶貧,如今魯家村已經成為廣西具有休閒旅遊特色的新農村典範,每年推出的桂林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節等文化品牌,充分展現魯家豆腐等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該村製作豆腐的傳統已有百年歷史。魯家村的老人介紹,該村除了一戶人家,其餘的都姓陽,歷史上就是一個有名的「豆腐村」——全村不少人在做豆腐、賣豆腐,過去桂林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挑著桶裝水豆腐的魯家人在吆喝:「豆腐,魯家豆腐……」。現在,挑桶走街串巷的情景沒有了,那韻味十足的叫賣聲也早就飄進了歷史,但傳統豆腐的工藝與流程,還是傳承了下來。桃花江肖家船閘是桂林市改善人居環境,挖掘城市旅遊資源的水環境整治工程中的一部分,已於2006年底完成初步設計。該船閘是國內外少有的雙線雙向單級省水溢洪船閘,具有型式獨特、省水效率高、溢洪和泥沙淤積處理技術新穎等多個特點。
桂林根雕的成因:廣西桂林由於地處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且與越南,緬甸接壤,所以樹木資源豐富!為根雕的製造提供了絕好的物質條件。加上自古傳承下來的根雕工藝,所以桂林的根雕市場已形成全國最大和最重要的集散地,在國內外都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市場的影響力已輻射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而且通過臺灣和港澳客商已經影響到了東南亞和美國等地。桂林根雕取材自廣西香樟、紅豆杉、金絲楠;雲南香榧;緬甸黃金樟;越南紅木等。根雕成品有:根雕茶盤、根雕茶几、根雕佛像、根雕花鳥動物及藝術擺件。一般用於新房廳堂、別墅庭院、公司商務、饋贈親朋及收藏投資。 乘坐外賓船遊覽灕江,具有船好、餐好、服務好的等諸多可以考量的指標。外賓遊船下船碼頭就在陽朔西街,省儉可選內賓船,靠岸是陽朔龍頭山碼頭,市內步行便容易抵達。
南亞季風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英德紅茶是創建於1959年,產於廣東,直接利用雲南大葉種鮮葉研製獲得成功,它色澤烏潤,顆粒均勻結實,茶湯紅亮,滋味濃烈,飲後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適合清飲。加上牛奶、白糖後,色、香、味俱佳。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英德種茶歷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據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八之出》載:“嶺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當時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英德茶區峰巒起伏,江水縈繞,喀斯特地形地貌,構成了洞邃水豐的自然環境。大小茶場即建於地勢開闊的丘陵緩坡上。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對濕度79%;無霜期長,霜日不足十天;土層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適宜,PH值4.5~5之間。所栽培的茶樹以雲南大葉與鳳凰水仙兩優良群體為基礎,選取其一芽二、三葉為原料。加工設備:萎凋槽、揉撚機、揉切機(7051型)、解塊篩分機、發酵設備、烘乾機、平面圓篩機、風選機、揀梗包裝機。英德紅茶加工技術精湛,全程實現機械化。其加工技術為:鮮葉原料必須具有嫩、勻、鮮、淨;適時萎凋,萎凋葉含水量在64±1%;大機揉撚打條40~50分鐘,短時多次切碎(盤式機三要三篩,各次10~20分鐘;適度偏輕發酵;105~115℃溫度簿攤一次乾燥。)該技術工藝被省內及廣西、湖南等紅茶區廣泛採用,後被稱之為“傳統法”。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中期。踏入七十年代,英德率先進入紅碎茶轉子式揉切法研究和生產新的時期。1970年,英德茶科所和英德茶場組成試驗小組,最早在紅旗茶廠開展研究試驗工作。1973年,紅碎茶轉子式揉切法工藝取得初步成功,接著向省內及滇、湘部分茶廠推薦應用。此後,經多次對揉切機的改進和工藝的完善,以及大生產應用,1978年轉子式揉切法工藝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