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幣,看歷史︱長知史
中國古代錢幣除了是經濟制度下的產物,也是文化的一種體現。隨著生產的發展,人類社會出現了最初的分工。當產品有了剩餘,就出現了交易。《詩經》所記載的「抱布貿絲」、「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況。有了交易,就會產生貨幣。
從商代中晚期出現銅貝開始,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布幣、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直至延續到清末的制錢。錢幣貫穿於中國古代的悠久歷史長河,以至我們看著錢幣就彷佛在看中國的歷史。
-----------
形制上,中國的青銅錢幣承繼了禮器玉琮的觀念,表現為圓形方孔。其中蘊含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這種「外圓內方」的觀念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對中國古代的建築結構、風水習俗等都有深遠的影響。
單位上,早期鑄有面值,屬稱量貨幣,以釿、捋、銖、兩等為單位,如秦半兩、漢五銖。唐代鑄開元通寶錢,規定每十枚開元錢重一兩,每一枚開元錢稱為一錢,則十錢為一兩,這就是重量單位「錢」的由來。至此重量單位不再稱銖、絫,而稱錢、兩,這是中國衡法改為十進位的關鍵,俗稱的「半斤八兩」之說逐漸失去其原初的意思。唐代貨幣不但不再以重量為名稱,反而使中國的重量以貨幣為名稱,錢幣直接影響了度量衡單位及十進位的實行。
-----------
圖飾上,不用人物或動物圖案而專為文字。錢幣上的文字,秦以前各國皆異,秦以後是小篆,新莽泉幣使用的是垂針篆,劉宋孝建錢是薤葉書,北周布泉則是玉筋篆,這些都是小篆的變體。六朝以後多用隸楷,蜀漢直百五銖的直百兩字是隸書。唐代開元通寶錢使用的也是隸書,即所謂八分書,相傳是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宋代文學藝術空前繁榮,表現在錢文書法上,更是豐富多彩: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各種書體全有。每種錢幣一般至少有兩種書體,甚至有三種,稱為對錢。錢文書法中有蘇東坡的「東坡體」、宋徽宗的御書「瘦金體」。一部錢幣史所呈現的幾乎就是一部中國古代書法史。除漢字外,少數民族政權鑄造的錢幣上還有佉盧文、龜茲文、粟特文、回鶻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滿文等,一部錢幣史又是一部少數民族古文字大全。
-----------
技術上,先秦使用範鑄,早期為泥範,基本是一錢一範。後來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屬範,六朝時期開始採用疊鑄技術。到唐朝時發展為翻砂澆鑄。從漢代五銖錢開始,加鑄外郭,此項技術的採用,便於保護錢文,減少磨損,明顯較同時期歐洲的鑄錢技術先進。紙幣的使用則促進了造紙技術和雕版印刷術的改進和發展。無論是鑄造銅錢還是印刷紙幣,因為要滿足社會流通的需要,使用的一定是當時最成熟的技術;而從防私鑄及防偽造考慮,改採用的又必定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因此,可以說一部錢幣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史、造紙史和印刷史的發展歷程。
-----------
無論是從形制、單位、圖飾、還是鑄造或印刷技術上,乃至對外文化交流上,錢幣都集中和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歷史進程的實物見證。錢幣不同於一般物品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社會產生重大變革或發生重要事件的產物和象徵。任何一枚錢幣的鑄造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同時也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產生重要的影響。每一種錢幣總是在繼承原有錢幣的基礎上而有所發展,既有歷史的延續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從某種角度也可以說,一部錢幣史所串聯的就是一部中國古代史。
半斤八兩社會背景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八卦
※ 2015.07.21 觀點—Pavlos Eleftheriadis ※
戰後希臘:貪腐與裙帶主義的受害者
——戰後希臘從未建立社會福利制度、開放的公共機構,所以現在正在付出慘痛的代價。
作者 Pavlos Eleftheriadis 是一位律師,也是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德學院的研究員。他積極參與希臘政治,是希臘中間偏左的大河黨(To Potami)全國執委會成員。本文刊登於七月十日的《每日電訊報》。
------------
為什麼希臘跟其他歐洲國家那麼不一樣?為什麼齊普拉斯的政府常常對歐洲傳達自相矛盾的訊息?許多人認為希臘的問題,與它曾經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四百年不無關係,意謂著歐洲歷經的重要變化——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等等——希臘都不曾參與。希臘所傳承的是一個高度個人化、非正式的統治模式,適合專制統治者,與法治社會的專業政府模式扞格,而這正是歐盟成員國的必要條件。
但是,即使希臘是個窮國,卻是民主政治的先驅。希臘早在 1822 年就有第一部憲法,明文保障人人平等自由,1844 年的第二部憲法在雅典成立了國會,比柏林還早四年,也是歐洲第一部明定所有男性都擁有投票權的憲法。
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都是階級森嚴、帶有專制色彩的國家。然而,在戰後,許多歐洲國家都開始實施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制度,保護窮人、弱者,保障人民獲取經濟成功與社會地位的平等機會。在英國,這是透過 1948 年成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來達成,再加上稍後的失業救濟、房租補貼(housing benefits)等措施,最後則是廣設大學,提升教育水準。透過類似的做法,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打造出更加平等的社會。政治的對峙與衝突性降低,經濟因為市場開放的歐洲模式、孤獨鰥寡者獲得扶持,而漸臻繁榮。
然而希臘並沒有走上這條路。激烈的內戰持續了三年,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國家分裂為左派跟右派,戰後的和平協定從來沒有建立一個社會福利國家。時至今日,即使有一百五十多萬的失業人口,希臘仍然沒有失業救濟、房租補貼。超過 90% 的失業者沒有得到國家的幫助,窮人必須倚賴慈善機構,例如教會或雅典市府的接濟。希臘也沒有全民健保,唯有特定的職業與工作才提供員工健保。內戰的慘烈,意謂著需要靠互信才能建立的社會福利機構、資源進行重新分配的長久計畫都付諸闕如。希臘一直保持著階級森嚴的藩籬,一個人是否能夠出頭,端看他的社會階級、政黨關係、身家背景。侍從主義(Clientelism)成為社會保險的代替品。內戰的傷痕一直到 1980 年代才痊癒,這也正是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PaSoK)贏得政權,希臘加入歐盟的時候。
PaSoK 領導人安德烈亞斯‧帕潘德里歐(Andreas Papandreou)的從政風格不講和衷共濟,反而具有高度的衝突性。在他任內,政府開始大幅增加公共開支,支持他的人才可以得到政府部門的工作,其藉口是為了平反「歷史上的不公平不正義」。歐盟為了幫助希臘適應進入共同市場,撥給大筆資金,讓他更是如虎添翼。
於是,從八零年代開始,兩大主要政黨——PaSoK、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常常以公共支出來討好選民、裙帶主義的現象也成常態。新民主黨雖然在 1990 年代才執政,卻繼承帕潘德里歐的做法,因此希臘的文官系統一直都不中立,成為執政黨籠絡的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全民社會福利以及幫助貧苦的長遠計畫,都沒有發展的空間。「人人為我」,卻沒有「我為人人」——每個人都只想為自己獲取短期的好處。最大的贏家是公務員工會、自來水、電力、瓦斯工會、以及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藥師。希臘的經濟還是閉鎖,而且具有保護主義的色彩,讓有權有勢、具有特殊利益者更加豪富。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Kostas Karamanlis)的新民主黨政府,用人唯親、討好選民的做法青出於藍,僱用的公務人員高達十五萬人次、最後終於在 2007 到 2009 年之間搞垮公共財政。
希臘人為什麼沒有抗拒政府的惡搞,挽救國家於貪腐與裙帶主義之中?1980 年代,民眾曾經以運動爭取廣播與電視台的開放。然而有錢商人以「公民不服從」為藉口,設立了七個電視頻道,沒有競爭者,沒有審查程序。一旦頻道成立,政府就發給「臨時」播出執照。今日這些電視台依然用「臨時執照」播節目,不旦缺乏任何規範,也談不上新聞業的客觀與中立,一意聽從電台老闆的指令,紅頂商人(石油業、房地產業、銀行業、營建業、船運業)利用它們支持一己的利益。結果,希臘的媒體人都是商業巨賈,也在政治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所以希臘的私人電視台對於政商勾結、裙帶主義、貪污腐化少有調查報導,也偏袒權勢者、有錢人、以及他們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這樣的媒體,當然無法取信於大眾。然而,許多希臘人以為這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以為德國、英國、法國都跟他們半斤八兩。希臘人很難想像,有任何公共機構是為了全民的利益服務,不偏不倚、公正客觀,而且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所以,當齊普拉斯說歐盟是「極度新自由主義資本家」、精英的工具,希臘人民都深信不疑。
2010 年的危機,意謂著希臘假如還想繼續當歐元區的成員國,就不能不開放經濟、修正社會的不平等現象。這樣的改革需要互信,然而希臘的社會沒有這種東西。輪流執政的 PaSoK、新民主黨政府好不容易做到收支平衡,卻不想動既得利益者的一根寒毛,畢竟他們都是靠這些人支持才能夠執政。激進左翼連盟的政府也一樣不想改革,表面的理由是它對「資本主義」有敵意。而現實真相是,絕大多數的既得利益者已經轉移了他們效忠的對象,轉而支持激進左異聯盟:他們認為激進左翼連盟將是新裙帶主義的代言人,也會是一個反改革的政黨。所以,激左上台以來,對於媒體的紅頂商人仍然不做規範、不想開放希臘的經濟、公務體系也沒有「任人唯才」的改革。連歐盟提議希臘採用「最低收入保障」(minimum guaranteed income)以創造全民的失業福利體系,激進左翼連盟也拒絕了。
譁眾取寵、煽動民眾的偏見、恐懼以取得政權的政客,之所以能夠青雲直上,都是因為大眾對於公共機構缺乏信任所導致。只要希臘的政治系統一日無法恢復公共機構的公信力,真正的改革就無法實現。
http://www.telegraph.co.uk/…/Greece-is-a-victim-of-its-own-…
半斤八兩社會背景 在 Facebook 八卦
我玩了十幾年了
也是到這五六年才開始遇到有糾察隊出沒
還想甩鍋給大學長啊
不是很喜歡說時空背景不同嗎
我跟你說說我們那時候的時空背景是怎樣吧
就因為當時沒有色隱眼,假髮又靠杯貴
從小就活在沒這些東西的環境裡,又怎麼可能想到用這些去要求別人?
台北我是不清楚,我在台中,需要造型非自然色款
得意一頂就是四千,單純加個1公尺的髮束再四千
因為沒有現成的,所以我們花更多時間在自己的服裝道具的精進上
根本沒有精力去管別人出的用不用心、別人還原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
我們會說對角色的愛,是因為我們投入的心力太多了,多到有時必須給自己一個藉口才撐得下去
而不是現在很多小孩子說的「要先對角色有愛才有資格去cos這個角色」
我自己認識的,有接觸有交情的,差不多同一梯次開始玩的
也就是兩千年左右
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
經歷過CosPho向上委員會
照他的邏輯,我們一定也是新手時期被被前輩鐺過才會現在反過來嚴格要求萌新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沒有
當年要搞什麼八卦要黑人都是拿男女私事來講啦
誰跟你扯什麼還不還原
說難聽一點,大家都差不多,差的不會太差
好的也不會好到一眼明白的看出差別讓你有臉去嘴別人
現在這種風氣還不就你們這些三年一個月的嘴三年又兩週的
三年兩週的又把氣出在兩年又360天的
少把鍋推給什麼大前輩
最後,別說什麼對小小孩就不一樣
對什麼小模、SG、網紅甚至藝人,有這樣的行為一樣會有人看不過去
有人還記得前幾年某個女藝人用小丑女造型上節目好像跳舞還啥的嗎
不就一堆人直接湧進藝人粉絲團照片各種流言圍剿
如果要說你們這是有樣學樣
你看過哪個大前輩跑去過你所謂cos有段時間的人的FB直接留言說怎樣怎樣?
我不知道這些人成長過程是在哪個階段歪掉的
為什麼會制定出一堆所謂的C圈潛規則
對了,我們也沒在說什麼C圈的,光是名詞使用就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
還想把這鍋甩給我們?
你不用對小朋友好棒棒
覺得小小孩Cos的不好,你心裡想著,私下跟朋友一起譙一下取暖也沒什麼不好
跑去指著他們的鼻子自以為是的給「建議」
這不是Cos好不好或資歷的問題,這是做人的問題
你覺得我們半斤八兩,或許吧
但是你們既然要做出違反社會善良風氣的行為
那本來就會有看不下去的人
但是小朋友或者藝人小模cos的好不好
是對社會有什麼不良影響了嗎?
半斤八兩社會背景 在 Re: [新聞] 新疆集中營的一天》習語錄背不好就是電 - PTT評價 的八卦
回家不用刷出門上班刷還不是半斤八兩. ※ 編輯: ivorysoap (106.64.152.76 臺灣), ... Re: [問題] 為什麼以伊斯蘭教為背景的動漫作品這麼少. ... <看更多>
半斤八兩社會背景 在 iTunes Store HD電影特價(第215頁) - Mobile01 的八卦
這一波的環球特價片單也是有滿滿的節慶氛圍,首先以聖誕節為背景的動畫片《鬼靈精》 ... 然而,隨相處愈是深入,能意會比外表值得挖掘的內在,順勢打破社會偏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