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影片來了。我在演講中談到AI時代的三個想像圖:1)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2)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3)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演講全文如下:
【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全文】
謝謝台灣大學邀請我參加今天的盛典,能和全台灣最頂尖的一群畢業生,以及各位的家人、親友齊聚一堂,分享你們的喜悅,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我要向所有的畢業生表達祝賀,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還記得34年前,我跟各位一樣坐在大學畢業典禮台下。當年的我,大學四年,找到了我的兩個最愛。第一個最愛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畢生摯愛,我的妻子。
而今天,不是來講我的初戀,而是來講我另外一個大學期間的最愛:人工智慧,就是現在最火的AI。我最近找到我大學畢業時,申請博士作文,最後我的總結是:「 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AI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希望加入到這個一個全新但是最能改變世界的科學。」
畢業那天之後的34年,我在AI科研、開發、投資方面不斷耕耘。今天,我很有把握地告訴大家:未來10年的AI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
有什麼證據呢?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就是AlphaGo 打敗人類最頂尖的棋手柯潔。棋聖聶衛平點評:AlphaGo可以說是20段,人類要打贏AlphaGo唯一的希望就是拔掉電源。
AlphaGo只是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兩年,AI在人臉辨認、語音辨認都超越了人類。 我們投資的一家AI貸款公司,每筆貸款只要8秒鐘,比人花8個小時還要精確。這家公司成立兩年後,今年將會發放3000萬筆貸款,幾乎超越了所有的銀行。
如果把這些技術和成果往後延伸,我們可以很確定地預測:未來十年, AI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AI將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AI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仲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AI作為我們的工具,將為我們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降低甚至消除貧窮和飢餓。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愛做的事。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AI將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失去原本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變得憂鬱和迷茫。
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三個想像圖:金字塔,魔法棒,和愛心。
首先來想像一個金字塔。隨著AI到來,職場的金字塔結構將會重組。
金字塔頂端的人叫做創新者。AI優化某一個領域的精確度,遠超人類,但是AI是不會創新的。每個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你們的機會在於創新和發明前所未有的技術。這不只是為了避免被AI取代,也是作為頂尖學府畢業生的責任和機遇。
那些資工系畢業的學生,請不要認為自己必須去面試所有半導體公司,挑個最高薪的工作,請慎重考慮去世界最頂尖學府深造或最頂尖科研公司從事科研。
那些醫學院畢業的同學,請不要只追逐高薪的醫師工作,請考慮做醫學研究工作。因為你有機會延長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這是AI做不了的。這點是我和哈佛癌症醫學院的院長交流時達成的共識。
對於這些有創新能力的同學,我想分享一個我當年讀博士時,我的系主任對我的期望:「在你的博士論文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人。」因為他的期望,我放棄了兩個簡單的課題,最後才做出了世界第一套不指定語者的語音辨認。
金字塔第二層是各行業的專家。這包括了各垂直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對於新聞系的同學:雖然我認為大部分記者會被AI取代,尤其是財經新聞、體育新聞AI今天已經比大部分記者寫得更快,更好,而且不會犯錯。但是AI肯定無法寫出比高希均教授更好的經濟評論。雖然AI已經開始寫小說,但是AI肯定寫不出比龍應台更好的散文。對於商學院的同學:雖然AI可以在炒股方面打敗絕大多數電視上的股市名師與名嘴專家,但是AI無法取代我們創新工場對科技趨勢預測和早期投資的眼光。
我想給台下法律系的畢業生特別打打氣:作為律師費用的最高消費者之一,我有親身經歷,頂尖的律師是不會被取代的。雖然重複性的和簡單的律師工作,比如說搜尋資料、篩選證據,甚至梳理辯證邏輯,肯定會被AI取代。但是當我2005年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跳槽訴訟案的時候,我對我的律師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呈堂辯證的絕佳口才、審問對方證人的犀利程度,都讓我歎為觀止。他感染了法官和全場,他的個人魅力完全不亞於電影A Few Good Men裡的Tom Cruise,這是AI永遠沒法做到的。
AI時代,將會是藝術及文化創作者的美好時代,會有更多的藝術家、 設計師、詩人、歌唱家、演員的出現。AI無法做到感性自由的創造。有些人可能已經看過AI可以把一張畫做成莫內的風格,但如果給AI一張白紙,它沒辦法像一個五歲小孩天馬行空地去畫畫說故事。AI不懂美,不懂幽默。有一個識別笑話的軟體,看到它認為有笑點的地方就會說“哈哈”。當我們輸入今天的報紙的時候,他看了每句話都是“哈哈”。我看到很多台灣的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文創領域中努力,也有不少在國際上有亮眼的成績,期待你們當中學習藝術、戲劇、音樂等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運用藝術和美學,甚至在文化娛樂領域創業,進一步提升台灣的軟實力。
AI時代,也將會帶給文科生各種希望。前一陣有篇採訪標題:“李開復說文科生的時代來了。”有位大學生看了問我:是不是文科生好找工作了?抱歉,不是的,而是別科的也變得一樣難了!但是進入AI時代,各種文科真的變得各更有意思了。比如說:我們可能一百多年沒有看到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了,但是AI時代,哲學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人能被AI複製,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心理學也更有意思了,如果AI能解決人類溫飽問題,但是又有那麼多人失業,那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問題怎麼辦呢?同樣的,社會學、歷史、人類學都因為AI可以有好多新課題。
我上個月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有機會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兩位同學聊天,我問他們兩位覺得最有價值的學科是哪一門,他們兩位理工科學生同時回答「當代文明」,居然和當年讀理工的我一樣!如果不是當年這門課,也許我今天只會專注AI技術,而不會考慮到AI對社會的影響而寫下我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更不會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人類的願景。我覺得理科生如果能有人文關懷,未來會有更大的價值,因為AI是無法在做這麼大的跨越的。
以上提到的各種行業機會都讓人振奮,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只要努力都能爭取到這些機會。但是務實地說,這些金字塔頂層的機會不是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AI大量取代重複性工作的時候,被取代的人怎麼辦呢?我認為工作結構金字塔的基層,80-90%的就業機會將是:人與人之間的服務業,這群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黏著劑:服務、參與、聯繫、情感。這些都是AI不能做的。
當未來人有了更多的時間,人們會希望能有更貼心又有人情味的服務,和真正用心做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比如說,餐飲業的從業者會把餐廳的經營收拾工作交給機器人去處理,把時間用來研發更具特色的美食,店主人也更有空能跟上門的客人聊天交朋友。再舉個例子:在中國大陸的家政服務領域,開始有了細分,甚至有些高收入的服務。比如說,上門廚師、按摩師、換季疊衣師、孕婦需要的有:月嫂、育嬰嫂、甚至還有催乳師。
近年我把家搬回台灣後,我特別看好台灣的服務業。比如說:我的朋友朱平創立的肯夢學院,培養的不只是美髮設計師,更是風格生活家,帶給顧客美和快樂。我的大陸朋友發現台灣不但鳳梨酥、牛扎糖好吃,連四川牛肉麵都那麼好吃!最有人情味的。我有一位朋友幾年前來台灣,親身體驗了台灣計程車司機和眼鏡行服務的誠信、專業、友善、可愛、認真。還有一位大陸朋友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台灣社會擔心台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就會發現這就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大家可能在想:服務業值錢嗎?當然值錢!創新工場投資台灣創業者最成功的三個案子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服務公司,分別是:“藍領服務”,“快剪”,和“麵包”。我們幫助這三個公司引入大陸市場,都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快速發展。我認為三年內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成為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接下來再想像一根魔法棒。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所說的:「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
無論你是否是主修技術,你應該開始把AI視為引領未來的超強魔法,你要用它不斷升級進步,才能在你的專長領域中發光發亮。你可以把AI想像成Internet,我們過去20年的生活體驗已經被網路全盤改造,下一個10年將會被AI改造。這也代表,無論你專長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個善用AI工具的人。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你要利用AI工具來檢查和優化程式、甚至編寫新的程式。如果你自己開公司,你要使用AI工具來管理帳務成本,最大化你的變現和利潤。如果你是腫瘤科醫生,你需要用癌症分析和診斷工具,和你一起診斷病人。AI工具和人類的關係應該是1+1=3,如果在100個癌症患者中人類醫生能救70人,AI能救60人,兩者相加也許能拯救80人,人工智慧會繼續進步,未來也許救80人,那時兩者相加也許就能拯救90人。
我觀察到台灣社會有一種被動、推卸、無奈的氛圍。經濟沒有進步是政策的問題,薪資低是企業的問題,房價高是房地產商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是大環境的問題。那麼,作為在AI時代來臨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新血,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去解決困難的問題。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機器很快就能勝過人類的事。不要接受沒有挑戰的工作,對自己設定積極而嚴格的學習目標,選定某個具體領域勤下苦工,成為AI無法取代的人才。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做更有智慧的職涯選擇。不要只追求時下看來很酷的流行工作,選擇能改善社會和世界的工作,選擇能幫助人們而不貶低他人的工作,選擇有同理心和愛心的公司企業,而不加入透過不法獲利壟斷市場的公司。魔法棒在你手上,你必須勇於冒些風險,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揭發不正義,為台灣社會施展更正面積極的魔法。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重建台灣和世界的連結。你們的世界觀應該不止於天天上網彼此點讚或轉發八卦。要多上有養分的英文網站,讓自己的英文更加進步,每天吸取國際知識時事,認識和你同一個領域、同年齡層其他國家的優秀年輕人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你的專長有沒有國際會議、國際獎項、國際型計畫可以積極參與報名?你是否要考慮留學,或到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多花時間結交更多跨國城市的朋友,引爆思想火花的碰撞,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最後,讓我們想像第三個圖像,愛心。
四年前,我被診斷得了第四期淋巴癌。當時我面臨一個冷酷的事實,我當時認為自己生命可能要用月來計算。
在接受治療那段充滿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對人生反思良多,我才意識到,我追逐的事業、名聲、甚至是等待了30多年終於到來的AI,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我意識到,過去我人生的優先次序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視了我的家庭。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我媽媽幾乎認不得我,而我的孩子不知不覺中都已經長大。
幸運的是,我的病情已經穩定,所以今天能來到台大和你們相聚。我現在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我搬回台灣離母親更近,無論在北京和台灣我太太都會與我同行。當孩子放假回家的時候,我不是休兩、三天假,而會休兩、三個星期。
我也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交心。週末,我和好朋友們一起爬山或出遊。我帶整個公司同仁到矽谷一個星期參訪全球創業聖地,我和在社交平台上向我提問的年輕朋友碰面。我向幾年前我冒犯過的人聯絡請求他們原諒。我寫下《我修的死亡學分》這本書、拍攝一部紀錄片,跟更多人分享我從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驗中所學到的事情。
這段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啟發了我對於AI之於人類存在意義的一個全新觀點。的確,AI在許多分析型的工作已經明確的擊敗我們,AI勝過人類的領域只會一個個增加。但是,工作能力並不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身為人類的獨特之處,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
當我們見到新生兒的喜悅心情,當我們一見鍾情時怦然心動,當朋友用心溫暖聆聽我們的傾訴,當我們幫助別人之後的愉悅感。我們距離完全掌握人的「心」還早得很,更別說想要複製它了。唯有人類,能夠去愛和被愛。人類想要愛人及被愛,愛和被愛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有了這個信念,我們現在知道自己必須做什麼。至少要感恩我們被愛。更好能回饋我們所得的愛。最好能要把愛傳出去,不期待回報地去愛。
回到AI的主題,我們跟AI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有愛。雖然你們看到科幻電影裡面的AI有愛,但是那是虛構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AI程式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感受或自我意識。AlphaGo擊敗了柯潔,但是AlphaGo下棋沒有任何樂趣,贏棋感覺不到一絲快感,贏了之後也沒有擁抱它愛的人的慾望。AI是冷冰冰的。
將來,即使AI診斷工具比醫生精準10倍,病人不會想要從AI機器人那裡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診斷說:「你得了第四期淋巴癌,5年內有70%的死亡率。」病人會想要一位願意聆聽我們病痛、鼓勵我們的「愛心醫生」說:「李開復也得過同樣的淋巴癌,經過治療後現在很健康,所以你也要加油。」在AI分擔了繁重的理性工作後,醫生終於有時間到家裡去探病,有時間和我們說話。這種愛心醫生不僅使我們感覺更人性,更有信心,而且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增加病人康復的幾率。
這有可能解決我前面提到AI取代人類工作的問題。「愛心醫生」的人數將超過現在的醫生人數。失去工作的人可以去做傳播愛和分享經驗的服務業,無論是做熱情的導遊、貼心的飯店禮賓人員,或是風趣的調酒師。有了這類全新的「愛心服務專家」職位,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人情味服務業工作。它們不一定是「職業」,也可以是在孤兒院或養老院的志工類工作。我回到台灣居住的這段時間,多次被台灣的志工打動。我在佛光山、慈濟、甚至圖書館、區公所,都經常碰到彬彬有禮,充滿人情味,有感染力,而且永遠帶著笑容的志工。我相信台灣的志工精神,可以感染世界,可以讓更多人找到AI無法取代的服務業工作。這不但能帶給人自我實現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的地球充滿愛與歡樂。
我們已經創造了許多任務導向、比我們大腦厲害的AI,那是我30多年前的夢想。對於資工系科班出生的我來說,我感到相當自豪。但是生病後的我更意識到,我這三十多年把重點放在錯誤的器官上。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大腦,而是我們的心。
這一課,花了我太長的時間才學到。我希望今天每一位同學,在你們正要邁入人生下一章的轉捩點,用你們過人的大腦面對人生,但更重要的是,用「心」創造有意義的新生活。
我希望今天參加完畢業典禮後,你能花一些時間思考我演講中的三個想像圖: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還有,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
恭喜各位畢業生,祝福你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打造俄羅斯娃娃「心」團隊:一週練習一件事,一年成為超強領導者」介紹 訪問作者: 邢憲生 內容簡介: ★在團隊當中,你甘願隱身人後?還是要成為最大、最顯眼的英雄? ★縮小自己、放大團隊,成功領導者的52種練習 ★企業知名培訓講師 邢憲生將其在國外多年工作經驗,融合台...
「半導體學院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新聞]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蔡英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半導體學院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半導體學院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半導體學院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八卦
【台灣薪水太低,4年後恐怕找不到人上班!】
這兩天新聞又在「回鍋熱炒」人才外流現象,引用英國牛津經濟學院在2015年公布的一項預測,指稱2021年台灣將出現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有一家媒體下的標題是—
「台灣薪水太低,4年後恐怕找不到人上班!」
到時候,台灣的「人才赤字」(talent deficit)是-1.5%,比日本-1.4、南韓-0.9%、美國-0.8、德國與新加坡-0.6%、澳洲-0.5、中國0%都還嚴重。
請注意,這是2年前的報告!當年赴海外工作的台灣人共約72.4萬人,遠高於10年前(2005年)的34萬人,其中超過7成至少有大學學歷,高達58%的人前往中國工作,15.4%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2011年時,時任總統的馬英九便說這是「國安問題」;到了今年4月,他在參加一家雜誌的調查發布時,卻改口說,面對台灣人才外流至香港、新加坡,不必過度憂慮,一旦改善台灣環境後,人才自然就會回來。因為民國40、50年代的時候,台灣許多人才都到美國發展,等到台灣發展半導體業後,人才都回流。
馬英九比喻,台灣人才到國外發展,「好比把錢存在外國銀行,等到撤回存款,也順便帶回利息」。
馬先生愛說傻話,大家都知道,這不是他第一次說傻話!民國40或50年,離今天大約60年前,而時代的巨輪飛快向前轉,3年就是一個世代的嬗遞,世界的變化目不暇給,這種白頭宮女的論調,讓人有今夕是何夕的時間錯亂感。
在馬英九留學的那一代,是大學畢業後才出去,多半是去了美國,滯美不歸的學子不在少數,即使回來,也都趕上台灣經濟起飛,搶得先機,占盡優勢,不是位高權重當起大官,就是創業有成,享盡榮華富貴,或是在外商、大企業擔任高階要職,領取高薪。這是學成回國後有利可圖的一代,當然願意回來,站到時代的浪頭尖上。
但是今天,台灣不一樣了!
很多年輕人是在高中畢業後,直接被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大學挖走,他們在未成年時,到當地就學,接著是就業,然後成家,落地生根,要回來的可能性極低。即使有人想回來,也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
「薪水太低!」
薪水低,代表什麼意思?是國家的競爭力,以及國家的前途發展。現在不要說年輕人回不來,父母也希望他們不要回來,因為不知道回來的理由是什麼,大海茫茫,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看不到這艘船的定位、前行的方向,也看不到未來要航向何處。
人才赤字,又是什麼意思?就是人才空洞化,企業找不到人才,這也不是新聞!萬寶華在公布全球人力調查報告時指出,在徵才上,台灣的企業痛苦指數全球第一。今年更進一步指出,66%企業對人才外流表示關切。也就是說,企業老早就感受到,少子化與人才外流這兩把利刄,將重挫台灣的企業營運。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當台灣年輕人往外走時,是被當作人力或人才?依照台灣的外語能力,以及大學生的教育素質來看,競爭力不見得優於東南亞,將自絕於白領精英,改往服務業的方向發展,比如服務生、護士、安親老師、保母等。當一波一波人力出走,政府要擔心的是這一代年輕人被全球「定錨」成哪一種人才,這也是國力的象徵。
馬英九先生已經下台,可以不理他的傻話,可是我們想問的是,現任總統蔡英文怎麼看這件事?我不得不說,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盤根錯結,棘手難解,需要政府極大的魄力,以及全民的共識,或許還有機會力挽狂瀾,創造一線生機。不過依照台灣的藍綠對立激化,我是灰心的。
我們的下一代,一定要毀在政治手上嗎?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八卦
「校正回歸」? 防疫科學與雙語國策
這不是在考讀者英文,而是為了把問題講清楚。請您用以下字串輸入Google 查詢:backlog public health crisis,彈出來的頁面包括 WHO(世界衛生組織)、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HBS(哈佛商學院)、Mckinsey(麥肯錫顧問公司),以及無數的全球衛生醫療機構。
「backlog」這個字,乃全球公衛界的通用術語,指的是在疫情中,一個地區的採檢、確診速度趕不上病株的傳染力及變異速度,而產生的回報數字出現時差的現象。但只要症狀首見日、採檢日、確診日等等數據都在,就可科學回溯,以判斷疫情的真相。
好,現在再把「backlog」這個英文字上網查翻譯,出現的是:「積壓」、「補缺待辦」、「積壓訂單」、「待完成量」、「記帳倒沖法」。。。等等;各行各業都用得上這個字,且多有嚴格的流程定義。但是,就是查不到在公衛領域,「backlog」的標準漢譯是什麼。
好,現在再上網查「校正回歸」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沒有意思,因為以前沒有出現過,維基百科說:《校正回歸是由中華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2021年5月22日時首先提出的名詞》。史上第一次的新創漢字名詞!
為什麼要新創一個名詞?因為醫界之間本來就習慣用英文或拉丁文術語溝通,術語的漢字翻譯難以周全,恰巧「backlog」就落在其中。不知是哪個層級將「backlog」翻譯成「校正回歸」的?是文青小編,還是資深助理,還是陳時中本人,或更高層級?
坦白說,把「backlog」翻譯為「校正回歸」,並沒有離開公衛領域的原意太遠。但嚴格說,在社會疫情恐慌之際,出現「校正」這兩個字,難免令人浮想聯翩,而同時加上「回歸」這個正經八百的統計學概念,更加令人生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聯想。
在英文報導上,則完全沒有這個困擾。中央社的英文網站5月22日的標題是「Taiwan reports 723 new COVID-19 cases, including backlog」,清楚明白,毫無語意遐思的空間。
其實,台灣不正在宣導雙語國策嗎?衛福部為什麼不乾脆就講「backlog」,然後用大白話將其公衛意義說飽說滿?要知道,在一個還未完全現代化的社會中,翻譯是可以誤國的。這就是為何清末民初的翻譯家嚴復,堅持把「Democracy」翻譯成「德謨克拉西」,因為翻譯成「民主」,究竟意思是「為人民做主」還是「人民當家作主」呢?這個翻譯,一直到今天都還在危害漢字使用圈。「Coffee」翻譯成「咖啡」是正確的,想想若被翻譯成「提神粉」會有什麼下場?
當然,「校正回歸」這四字新詞,引起如許社會攻訐,絕不是單純的語言問題。該問的是:backlog 發生的原因?防疫策略疏漏之處在哪?太輕忽篩檢?母親節長假、媽祖遶境太輕率?採檢分流技巧太差?入境把關螺絲鬆了?篩劑、設備不足?通報流程關卡太多?若細細檢討,恐怕幾張A4紙都列不完。
個人感覺,最關鍵的還是大家的心態。超前部署的意識,途中休息了,病毒的變異有如急水,逆水中行舟,不進則退。前18個月的防疫佳績、台積電的「護國神山」效應,讓大家疏忽了當貨機由世界各國雲集桃園機場搶載半導體的同時,世界各國的變異病毒也會隨著機組人員來到桃園機場這事實。
再來,此次破口的諾富特機場飯店的防疫負責單位,究竟是華航?機場公司?民航局?桃園市?三個和尚沒水吃?此次疫情爆雷,連帶凸顯了台灣的政府/國營企業之間的權責矛盾,中央/地方的「左右來回推、上下交相賊」的萬年問題。至於已經幾十年的執政黨防禦過度、在野黨見縫插針的惡狀,疫情威脅之下都顯得次要了。等疫情得到解方後,我們再來「校正回歸」本質問題吧。
(本文刊於 聯合報專欄 2021-06-01)
(更多分析,請造訪 「前哨預策網」InsightFan.com )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打造俄羅斯娃娃「心」團隊:一週練習一件事,一年成為超強領導者」介紹
訪問作者: 邢憲生
內容簡介:
★在團隊當中,你甘願隱身人後?還是要成為最大、最顯眼的英雄?
★縮小自己、放大團隊,成功領導者的52種練習
★企業知名培訓講師 邢憲生將其在國外多年工作經驗,融合台灣本土管理性,
中西合併後結合出最中肯的管理原則!
團隊就像俄羅斯娃娃,領導者可以選擇作最小卻最核心的那一個,也可以選擇作最外面最大最醒目的那一個。你的選擇,決定了自己和團隊的前途!
俄羅斯娃娃中有許多形狀相同、由小至大、相互套疊而成的娃娃,
若以此象徵團隊,領導者可以選擇成為其中最大的,
但也可以選擇成為最小的。
超強領導者總是選擇成為團隊中最小,但也最核心的那一個;
他願意縮小並淬煉自己,放大部屬,培育組織中其他人的能力,
進而使整個團隊如同層層套疊的俄羅斯娃娃般往外擴展,
表現出超越預期的超強能量!
領導者的選擇,決定了團隊的卓越或無能、組織的強大或虛空。
打造雙贏團隊的超強口訣
□ 員工的言行是主管的鏡子
□ 事必躬親是一種自我毀滅
□ 越級領導是主管殺手
□ 做得長不如做得好
□ 發展員工職涯是主管的天職
□ 領導新世代員工要先反省自己
標竿學院資深顧問、企業知名培訓講師邢憲生將其多年跨國管理經驗深刻應用於領導者的養成與磨練上。書中以三大單元:〈關於領導,你應該知道的事〉、〈領導自我〉、〈領導他人〉呈現出由內而外、由小而大、由心而身的相互修煉過程與方法。
全書共有52篇,各篇皆以真實小故事鮮活帶出領導觀念;「領導心原則」則將觀念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做法,讓您立馬運用在工作與生活上;篇末均附「超強領導者練習題」,幫助您更深入思考,也可以是企業讀書會與企業培訓研習的最佳實用教材。
作者簡介:邢憲生
現任標竿學院資深顧問,為「陀飛輪法則」的創想者、經濟日報「管理陀飛輪」專欄作家、復興廣播電台「我的人生,我決定!」節目與談人,同時擔任國立宜蘭大學客座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核工系、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工程碩士及電機碩士、美國普度大學電機博士、美國桑德博國際管理研究所管理碩士畢業,並獲得美國普度大學教育訓練中心專業講師認證。
曾任職於哈佛企管顧問、台灣積體電路、南亞科技、美商賽普拉斯半導體(Cypress Semiconductor)台灣分公司、美商艾薩(LSI Logic)等各大跨國高科技公司。在行銷業務、生產製造、客服、企業發展、產品應用、研發、品管等領域擔任過各種管理職務。
主要專長在領導、管理、人際關係與溝通、職涯發展、產品銷售、激勵、團隊合作、講師培訓、家庭與親子成長等相關議題。在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等國超過300家以上的公司行號、政府機關及各大專院校以中、英文授課及演講。曾連續8年名列《管理雜誌》華人500大講師。
著有《原來人生可以不只這樣》、《我的人生,我決定!》等書。
作者粉絲頁: 邢男說-憲生說法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rCY9YX0dWk/hqdefault.jpg)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蔡英文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最後,蔡英文再度感謝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 半導體學院 林本堅院長, ... 半導體學院 在學程的設計上,可以更彈性運用寒暑假的時間,她的 意思 「並不是要 ... ... <看更多>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半導體學院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半導體學院意思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 除了半導體學院意思,大家也想知道 ... ... <看更多>
半導體學院意思 在 [新聞]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 看板Tech_Job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