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非同齡朋友們: (回那幾位大陸青年幾天前給香港人的信)
你們好!我是來自香港的「70後」。可能你們同樣在關注旺角衝突中37名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37人中,最年輕的只有17歲。但我奇怪,大陸每天上演無數的寃假錯案,早前被掘打成姦殺判死刑被處決之內蒙古少年,只有18歲。你們卻不去關注?!
我們正在歡度農曆新年,為什麼會有大陸的非同齡人成為順民?互聯網如此發達,大陸人就是沒渠道相互瞭解、探討,連上社交網絡也需翻牆!這一次,有些話,我想心平氣和、坦誠地對你們說:
你們是在六四大屠殺後成長起來的,我把你們稱為是「六四後一代」。我們是在英國管治下成長起來的,我願意自稱為「港英一代」。我們和你們不同,都對自己的道德抱有夢想,對核心價值抱有期待。
聽說,你們困惑於「社資」身份之間,驕傲於「共產主產」的自稱;你們不安於家鄉在世界的地位下滑,不滿於西方或日本曾「入侵掠奪」;你們熱衷於全國裡的「民族主義」口號,不屑於「自由派」的觀點;你們自信於蘇共的文化傳承,輕蔑於中華的文字和教育……
因為如此,家與國就那麼容易分開了!
走在大陸街頭,我會看到解放路、中山路這些蘇化及日化譯名,但好奇怪,捧孫中山,但不捧他的「三民主義」!而且孫中山信基督教,可惜基督教未曾盛行,並不妨礙文革時打破關公、推倒媽祖、破壞土地廟遍佈全國……
香港和大陸青年,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爭論了太久,如果中共永遠居高臨下、指責香港,將永遠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見歷史的真相:
指責香港「數典忘祖」的大陸青年,你們也許知道電影《十月圍城》,卻不一定瞭解王學圻有真實的角色原型,他是一直傾力贊助國民政府革命的香港富商李煜堂(1851-1936); 並非贊助中國共產黨。
你們也許知道抗美援朝,卻不一定知道是香港企業家霍英東,突破西方國家、港英當局「全面禁運」鐵幕運來大量物資; 當中還有毒品,而且搶奪了本港資源!
你們也許看過紀錄片中的「大逃港」場面,卻不一定知道1989年6月4日的北京馬路上,數百名中國人以躺倒的肉身,阻擋住中共的坦克,高聲呼喚素不相識的大陸同胞:「快跳車!快跑!」
指責香港「忘恩負義」的大陸青年,我們也許知道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卻不一定知道1998年3月19日,人民大會堂裡擲地有聲:「只要特區提出要求,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繫匯率制度!」 係得個講字,港府是自家打的大鱷!
我們也許熟知家常粵菜的「蠔油菜心」,卻必知道這是500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的女工冒著烈日,按「供港菜心」是用真金白銀買來的;
我們也許知道香港每4天才供水4小時的歷史,卻必知道,東江水是用數以億計錢買來的,就算有時水太多,也不准不買不准中斷!
九七回歸,回歸的不就只是身體,更沒有靈魂。從歷史到今天,正是香港和大陸互相攻擊,彼此排斥,才讓國共內戰爭的難民能逃港!折斷野蠻三反五反的尖刀,穿越十年文革的浩劫,推倒中共鐵網的阻隔而不可斷絕!
斗轉星移,看到有大陸非同齡人在互聯網上留言「我願當中共孽子」,有大陸非同齡人支持所謂的「反台」和全國強拆時,我們感到驚詫。為什麼同為人類,我們之間卻有了這麼大的疏離和隔膜?
也許有人會說,大陸年輕人要做「世界強國」,追求的是西式「名牌房產股票債劵」。但你們是否忘了,這些概念是西方的資本主義獨創,更是中共曾否定的西方文明標誌。2400多年前的孔子,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妄想什麼「天下為公,世界大同」;2200多年前的孟子,也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喊不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900多年前,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300多年前,黃宗羲宣告「天下為主,君為客」…… 這些文化一直由日本人保存!
追求「獨裁專政」就是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將「獨裁專政」放棄其中。你們可以充分想像「自我良好」,但不應忘記,共産主義本身就是脫離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憑空移植的。
即使同源於漢唐中原文化,韓國、越南、日本的民主模式也各有不同;同樣的共産主義,在蘇聯、在古巴、在北韓,只是改變了制度,卻沒能解決仇恨、戰亂和貧窮。
你們知道,我們尋求改變,還因為讓人感覺逼仄、失望的中共社會現實。
站在歷史的節點,中共理念遭遇層層困惑,中國發展也面臨種種瓶頸。當你們把遭遇的現實問題歸咎於貪腐時,是否想過,你們以為的問題的根源,也許正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是否想過,可以回過頭來擁抱一下民主和自由,但卻被你們輕視、無視甚至敵視的這個大潮流?進步不是單向的,更意味著中共與世界的擁抱、融合和重新認識。
和你們不同,我們也給「世界公民」這個概念有讚有彈。香港最大的魅力,就是被中共侵食中、對自由觀點和市場的巨大破壞力。現在是你們摘下有色眼鏡,真正去瞭解政權的時候了。如果說,前150多年,「中華奇醜」的秘訣在於,你們封鎖了世界文明的出入口;未來的150年,再次創造「中華奇醜」的關鍵,應當就在,你們回身真正封上只有數寸的民族眼晴。
我們想告訴你們,對於大陸青年,採納馬克思精華、放棄東方懷抱,就是一個「非A即B」的選擇。站在社資的交匯點上,大陸之所以能吸引西方列強的目光,只是因為你身後有龎大巿場的璀璨光芒。
邱立本先生曾用金庸小說打比方,形容自己和大陸學者的讀書進境:「實際上大家都是在練九陰真經,但彼此看對方的練法都像是『倒練』九陰真經,不過殊途同歸:到了21世紀,大家的武功都在同一個層次了。」在我們這一代,香港清楚知道這是小說,但你們則當成歴史。
聽說街頭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少大陸非同齡人連《國際歌》也不會唱,裡面的一句:「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我想把這首歌的另一句送給你們:「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此致
不敬禮 (因為非常封建)
2016年2月16日
一位香港人 雲海
十月圍城真實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網路 vs. 真實
網路上有一句名言:「三千按讚、一人到場」!
常有人在網路上喊打喊殺,比兇比狠,但一旦被告,對簿公堂,碰面之後馬上變得超溫馴,頻頻道歉:「大哥對不起」。
網路世界是一回事,但真實生活,又是另外一件事。
但如果,網路世界旺,現實世界更旺,那就嚇人了。
六月一日,庶民上凱道。如果人數可以破五萬,那就算聲勢不差。如果人數可以破十萬,那初選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如果超過三十萬,甚至有當年紅衫軍十月圍城的盛況,那連明年的總統大選,也基本上,算是選完了。
人數才是王道,畢竟台灣的權力更迭,是用「選票」來決定。背後人多的,就有權喊牌。
週六這場造勢大會,將決定韓國瑜的總統之路。
暐瀚 2019-5-27 de 台北
http://hance63.piee.pw/FH3CE
十月圍城真實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美伊衝突:阻止戰爭還是世界大戰?】
1月3日美國發動無人機空襲,擊斃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Quds Force)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im Soleimani)。
▍事件的影響
蘇雷曼尼不僅是伊朗權力中心的第二大人物,在許多人民心中更是成功抵抗「伊斯蘭國」(ISIS)的國民英雄,面對蘇雷曼尼遭狙殺,伊朗揚言將「嚴厲報復」。多有分析猜測,等到1月6日為期三日的國殤結束後,伊朗可能將攻擊美國在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的基地或大使館。當然,美國總統川普也不甘示弱,不僅推文讚嘆美國的國防軍備是全球第一(BEST in the World!),更說伊朗若攻擊美國基地,美國將毫不猶豫地發射「一些全新且美麗的軍事設備」(some of that brand new beautiful equipment)。目前美伊兩方都撂下了狠話,而兩方也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難以做出任何退讓,對華府而言,另一個擁核國家——北韓,正觀察著美國是否會在這場角力中退縮,而德黑蘭(伊朗首都)政府則是面對著國民英雄之死帶來的民憤和內部壓力,這兩股勢力皆減少了兩方作出退讓的可能性,而外界對美伊衝突的未來發展也有著許多猜測。
由於12月27日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印度洋北部的阿曼灣舉行為期四天的聯合軍演,因此自蘇雷曼尼被擊斃後,許多網友擔心阿拉伯灣(波斯灣)戰爭一旦開打,中俄都會介入,「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詞也在一夜間成為網路熱搜。但話說回來,川普高舉孤立主義,且在競選時宣示要讓美軍脫離「中東打不完的戰爭」,因此也有一派認為更可能發生的劇本是,就算衝突升溫,發生零星的武裝衝突,美國也不會宣戰,只會針對性地回擊,這就相當考驗川普團隊的危機處理能力了!川普能否將衝突壓制、不升級,不使伊朗方的任何報復行動將美伊關係推向臨界點,是個相當大的挑戰。
▍為何川普會下令祭出這一擊?
故事得回溯到兩週前。12月27日伊拉克一處軍事基地遭飛彈攻擊,一名美國承包商喪命,美方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組織「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需為此負責,29日美軍便空襲伊拉克「真主黨旅」據點,造成至少24人身亡。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和支持者,為此包圍美國在巴格達(伊拉克首都)的大使館,甚至燒毀大使館接待區,美方認為伊朗正是策劃這場圍城行動的幕後主使,因此才有了1月3日空襲擊殺蘇雷曼尼行動。
然而事實上,蘇雷曼尼向來都是華府的攻擊目標。據英國《衛報》指出,從1990年代在以色列大使館,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的猶太人中心造成上百人死亡的恐怖炸彈攻擊,到2005年黎巴嫩總理拉菲格(Rafik Hariri)被殺,蘇雷曼尼都被認為是幕後操盤手;敘利亞獨裁總統阿塞德之所以能在內戰中對付叛軍、維持政權,蘇雷曼尼所指揮的聖城旅也功不可沒。從小布希到歐巴馬,都曾希望將他擊斃,然而考慮到蘇雷曼尼在什葉派武裝中的地位、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以及他麾下超過兩萬民的革命衛隊,再加上無實質有力的證據,因此皆未將刺殺行動付諸實行。川普指稱這次的空襲是為了「阻止戰爭(to stop a war)」,五角大廈(美國國防部)發表的聲明也指出,蘇雷曼尼「正在積極制定計劃,攻擊伊拉克和整個地區的美國外交官和軍事人員」,然而仍有許多位分析師認為川普的決策團隊顯然低估了擊斃蘇雷曼尼的影響程度。
▍各方反應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在推特上批評川普是「將炸藥扔進了火藥盒」(tossed a stick of dynamite into a tinderbox | https://pse.is/P5AW8)。
根據《戰爭權力法》(War Powers Act),白宮在週六(1月4日)以加密文件的方式通知了國會這起突擊。然而,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卻在聲明(https://pse.is/NDRXY)譴責道:「這份給國會的通知,沒有給出答案,反而引發更多問題」。
目前中國以及多個歐盟國家皆呼籲美伊兩方克制,避免衝突升級。對仰賴外國油源的中國而言,接近一半的原油來自於中東地區(伊朗更是主要買油對象之一),且今年九月中國對伊朗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投資2800億美元,因此,穩定中東局勢,並確保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航行通暢更符合北京利益;對歐洲國家而言,穩定的美伊局勢才有機會挽救他們積極斡旋拯救的2015伊朗核協議(該協議目標是防止核武擴散,然而就在台灣時間1月6日伊朗政府宣布鈾濃縮作業將不再受2015年所簽署的核子協議限制);而在美國國內,不僅出現民眾示威遊行,呼籲政府不要使美國陷入另一場戰爭,紐約時報編輯群更集體撰文要求國會阻止川普總統與伊朗開戰。
另外,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美軍已中止多年對抗ISIS的行動,並準備回應伊朗可能在這些地區的軍事報復。伊拉克國會則在昨日(1月5日)臨時通過不讓美軍繼續駐紮在境內的決議,對此川普表示美國已花了數十億美元在這些軍事費用上,除非伊拉克還錢不然美國將對伊拉克實施他們前所未見的制裁,而這樣的制裁將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相形失色。美伊的衝突是否會升級成戰爭,甚至是導致多國勢力介入,有待觀察接下來領導人們(尤其伊朗和美國)的應對與決策。
▍伊拉克與伊朗
伊拉克教派衝突嚴重,在遜尼派獨裁者海珊政權於2003年垮台之後,便一直由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政府掌權。多年以來,伊拉克儼然成為美國和伊朗的角力所在。去年十月,伊拉克人民因「振興就業」、「反貪腐」、「反伊朗介入伊拉克政治」,發起了示威。然而此一示威卻遭當局強烈壓制,甚至從一開始的禁用Facebook和Whatsapp,到後來全面性的斷網,除了讓外界難以得知伊拉克內部的真實狀況,也讓這起運動最後升級為「要求政府下台」。行動持續數月,到了去年12月,已有逾400人喪命。其中,當局在一次鎮壓示威群眾放火焚燒伊朗領事館的行動中,導致近40人死亡。
伊拉克政府此次的血腥鎮壓,前面提到的真主黨旅參與甚深。真主黨旅為什葉派的民兵組織,被認為背後有伊朗政府的經濟和軍事支持。在2014年ISIS入侵伊拉克時,真主黨旅因協助對抗ISIS而受到伊拉克政府倚重,並在2018年編入伊拉克安全部隊。然而,真主黨旅一向與伊朗親密,雖然名義上是伊拉克政府國防部指揮的軍隊,但他們是希望建立一個親伊朗的伊拉克政權。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既視感已經超標了呢?
▍小結
事實上這樣的舉措和美國這兩三年來的戰略布署目標也是有所牴觸的,尤其是前陣子接連宣布要從中東撤出部份軍隊,並且加強「印太戰略」,但如果中東局勢再度緊張,則華府方面又得回頭面對這裡的複雜局勢。這顯然與川普的國安團隊所訂定的目標也是有種節外生枝感。最能鬆一口氣的大概就屬中國了。無論如何,我們總得做好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