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照片為過往舊照非今年拍攝
常開玩笑說自己是艋舺劉德華,
除了跟劉德華同月同日生以外,
我真的是萬華人。
小時候每個六日不是在龍山寺,就是在《萬年大樓》跟《中華商場》,童年假日活動範圍,都在萬華跟西門町。
我的媽媽從小在廣州街長大,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搬到南機場、板橋、大安、松山,退休後的生活,媽媽還是想回到最熟悉的地方,於是我們全家定居萬華區。
而我人生目前幾個重要階段,都在萬華。
我在萬華學會走路。
小時候爸媽總是帶我到龍山寺拜拜逛街,爸爸說,我在龍山寺的石板路上學會走路。
我在萬華結婚。
在萬華登記結婚,每年的登記紀念日,我和太太會散步去萬華戶政事務所,在不打擾辦公的前提下,和後面的電子板拍張照,這個例行性的紀念照,一直到孩子們出生,依然沒變,帶著孩子們來拍,戶政人員都笑說,你們這麼愛來這裡拍是在記錄萬華人口數嗎。
我的孩子在萬華出生。
人生第一次當爸爸,看著孩子出生,也是在萬華,東園街的美食,伴我度過老婆生產住院的那些日子,這傳說中的加蚋仔,有在地人開的美髮店、小吃店、棉被店,也有許多在地青年返鄉開的居酒屋、pizza 店,不同時代的場景、人情,在加蚋仔形成一條特別的文化走廊。
萬華人很有口福,有美食也有惜食,你可以在《華西街》、《南機場夜市》、《中原夜市》找到許多平價銅板美食,也找的到米其林的「星級」與必比登小吃,更有充滿愛與關懷的社區共餐及食物銀行。
而有台北第二大公園面積高達24.44公頃的《青年公園》是我和孩子們的最愛,在都市裡要找到空曠的大草皮奔跑、踢球,騎腳踏車、滑直排輪、游泳、打高爾夫球⋯,青年公園一應俱全;其中有台北市最大親子館之稱的萬華親子館,還有戶外的遊戲場,許多特色寓教於樂的設施,讓孩子們可以玩一整個下午不想離開,更是太太ㄧ打二時的神隊友與最佳去處。
假日的一早,媽媽最愛去「萬華第一批發果菜市場」,各種蔬果攤,南北雜貨,生熟食及各國香料調味料應有盡有,每去一趟可以把一週的菜全買回來,價格常比一般零售市場還便宜兩三成。
記得過年前太太騎車買了一大堆菜,雙手提的大包小包,買完洋蔥要繼續前往下一攤時,
賣洋蔥的阿嬤問她:
「妳捾彼呢重咧迺欲創啥?物件囥我遮,欲買啥物緊去買,買好才轉來捾啦!我幫恁鬥顧⋯」
於是太太把所有菜寄放在洋蔥攤,再去採買其他菜,這種彼此信任的情感,是萬華果菜市場的人情味。
傍晚時刻的《雙和市場》是我們晚餐想加菜時的救星,也是許多上班族下班後買菜的首選,黃昏市場裡什麼都有,包括許多便宜的生活用品,太太常說雙和市場是她挖寶的地方。
《西門町的萬年大樓》是我小時候最愛的地方,琳瑯滿目的玩具盡收眼底,但童年的我沒買過任何一次;當了爸爸後常帶孩子們去逛,許多外面找不到的玩具,萬年大樓幾乎都有,媽媽說我是在彌補自己小時候沒玩具的童年。
73種口味的《雪王冰淇淋》及《永富冰淇淋》,是孩子們對冰淇淋獨特的滋味。
《東ㄧ排骨》的服務生幾乎是資深的年長阿姨,服務態度親切又細心,排骨麵和雞腿飯是我們假日放鬆不下廚時的最愛。
《西門町電影街》是許多人約會和看表演的好去處,《西門紅樓》有許多優秀的文創設計市集,也是我去工作表演的地方。
《和平青草原》的各種特色鞦韆、木製攀爬設施、吊床還有馬場町公園放風箏,是帶孩子們玩樂盡情流汗的放電公園。
近年的台北燈節、艋舺大鬧熱 ⋯等,結合了在地特色與文創,讓古城賦予多元新意,也是西區人期盼的大活動。
這些都是我的日常,也是許多西區人的日常,
因為疫情全都停止下來⋯
這次的疫情之中,萬華鄉親展現團結自律的一面,第一時間「我是萬華人」等社團自發性的募資,再發送給各地的弱勢團體、醫療團隊,更將強而有力的社區組織串連起來。
大部分的店家為了配合防疫,自主停業,更有店家主動為萬華的醫護人員送餐。
這林林總總都是我所認識的艋舺,是台北市最有人情味的所在;但這座富藏文化的古城在這次疫情中,受到許多不公平的言論⋯
染疫不是因為「萬華」
是因為「人」沒有做好防護,沒有保持距離。
過去大家辛苦了一年多的防疫網破了洞,
那我們用最快的時間把洞補起來,
彼此提醒!
戴上口罩做好相關防護,保持距離。
第一線的防疫人員真的非常辛苦!
希望這次疫情,除了能修正忽略已久的制度漏洞外,大家也能盡速早日康復。
我們要對抗的是病毒,不是不幸染疫的人,
病毒才是這場防疫戰中真正的敵人。
萬華加油,台灣加油
同島一命,沒有人是局外人!
期盼疫情快過,恢復正常生活🙏🙏🙏
萬華加油 VIVA BANGKAH
#萬華加油台灣加油
#疫情退散大家平安
#我真的很愛在各種地標合照
#請放心我們一切安好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北 醫 搬 到 雙和 在 費鴻泰(阿力克司) Facebook 八卦
費鴻泰25年的努力成果重點報告🙏
:(一)地方民眾受惠、(二)全國人民受惠❤️
鴻泰從政25年,從開始擔任民意代表的第一天,就用心專業問政、努力為民服務,在市場擺攤服務有25個年頭,從來沒有間斷。
今天是選戰的黃金星期三,鴻泰一大早站在自己服務處附近的路口(信義路、松仁路),感謝往來要上班的朋友們給鴻泰加油打氣,心中感到無限溫暖。在此, 鴻泰重點報告25年努力成果,如下面所列示。
一、「地方民眾受惠」:
●爭取總經費100億元,向東延伸捷運信義線,讓信義區的發展與生活便利更均衡!
●爭取國產署同意、市府花費4.6億元,重建八德停車場、更爭到慈祐區民活動中心。
●推動打造價值10億元、更保護生態的「永春陂濕地公園」。
●活化閒置國有地,並找到建設經費加以整治閒置區域,讓信義區的景聯里、景勤里、惠安里、六合里、泰和里、富台里、六藝里、雅祥里;松山區美仁里的鄉親朋友們,出門就有公園綠地。
●拆遷廢棄營區、眷舍,並整建閒置用地,讓信義區的三犁里、雙和里、六合里、泰和里、景勤里、富台里、嘉興里;松山區的復建里、慈祐里的里民們,回家就近就有停車空間。
●推動綠地規劃使用多樣化,融合社區營造,打造松山區復建里的「幸福農場」、信義區富台里的「富台農園」,成為全國示範性的都市田園。
●松山車站鐵路地下化,爭取整建成綠地廊道及松山區慈祐里活動廣場。
●爭取抵費地的經費、並成功協調攤商搬遷的意願,全面改建信義區黎忠市場成為新穎且多功能的區民活動中心。
●協調臺電「松湖~大安」電纜鋪設工程,化解台北市光復南路、市民大道口的3年交通黑暗期。
●基隆路至塔悠路,沿線只有健康路能迴轉,嚴重影響交通。順利增設正氣橋下迴轉道,抒解交通回堵。
●協助松山區慈祐里、饒河街夜市;信義區長春里、四育里、永吉里、松隆里、景新里、景勤里、吳興商圈、基隆河堤外河濱公園,電桿「全面」地下化。
●拓寬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協調陸勤技訓中心退縮圍牆、並爭取完成西大排水溝加蓋,加設人行木棧道,解決在往信義區挹翠山莊的坡道上人車爭道的危險。
●爭取自財政局閒置房舍,整建爭取成為松山區復建里活動中心。
●信義區雙和里唯一的出入284巷口,協調北醫提供用地,將原巷道之電箱全面移置;並請臺電協助更新所有設備更新,成為通暢無障礙的台北市吳興街284巷道。
●開闢台北市信安街76巷,打通便捷新出路,貫通吳興街與六張犁。
●爭設「藍五」與「小巴7」公車上路,為吳興街底583巷及600巷與挹翠山莊的居民開路。
●協助台北市信義區尚華仁愛大樓成為國內第一個自辦都市更新成功案例,使得原危樓住戶每戶成為億元戶。
●協助松山路650巷15弄南側山坡,成為台北市第一個順利拆遷的危險山坡地聚落,並爭取經費重新整治水道及邊坡,成為里民登山客使用頻繁的登山便道。
●協調國父紀念館戶外停車場遊覽車止步,還給光復國小學童行走安全。
「全國人民受惠」:
●完成多項稅制改革
費鴻泰長年貼近民眾,總是在第一線接觸民眾傾聽民眾的心聲,努力爭取納稅人權益,費鴻泰提案力爭各項稅制改革:
(1)取消夫妻懲罰稅,將夫妻標準扣除額提高為單身者的兩倍。
(2)納稅人全家所繳的健保費,都可以列舉扣除,沒有上限。
(3)教育特別扣除額,由「每戶」25000元,修改為依就學家人成「每人」25000元。
(4)增取到便利商店及晶片金融卡繳稅手續費由政府吸收負擔,使各種繳稅方式都能「免手續費」。
(5)促成土地增值稅修正案,由「一生一次」改成「一生一屋」,減輕大家租稅負擔。
(6) 推出世界首創的「稅額試算表」,讓民眾報稅省時又省力,更為國庫『年省十億元』。
(7) 爭取到5歲以下「幼兒學前教育扣除額」,每年每人享有學前教育扣除額,紓緩育兒負擔。
(8)成功增列「長照特別扣除額」,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補充保費扣費門檻,從單筆5000元提高至2萬元,減輕一般家庭的負擔,預估受惠人數多達342萬人。
●推動人手一卡的健保卡,可以用來報稅,民眾省時又省力。
●力促「動保法」修正通過,終止動物收容所的「十二夜」悲歌。
●推動「電子票証發行管理條例」,讓「悠遊卡」多了小額支付功能,成為臺北版的八達通,不再只是一張「捷運卡」。
●推動「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發展及管理條例」,提振電子商務發展,帶動支付服務革空間。
●推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加強查訪機制,防止兒虐悲劇。
●力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強化罕見疾病的防治研究與國際合作。
●推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挹注資源積極防制毒品犯罪。
#費鴻泰
#信義區
#松山區
北 醫 搬 到 雙和 在 Facebook 八卦
好書推薦:《慢養功能肌力》
「妳不小了,小心運動受傷。」
「我有年紀了,沒法度。」
步入中年開始健身,身邊的熟齡親友知道了,潑冷水多於鼓勵。擔心受傷,大夥兒寧可不動,最多去公園走一圈、甩甩手,就算運動。
我也曾每天用背帶背著孩子出去採買逛街兩小時,以為散步就是運動。曾經以為少吃飯和肉、多吃蔬菜,就能恢復產後走樣的身材。外表胖胖的可以自我安慰很可愛,但經常閃到腰、腰酸背痛、健檢報告滿江紅,樣樣都是刺耳的警報。究竟哪裡做錯了?後來因緣際會接觸了馬拉松與阻力運動,透過教練與閱讀原文書逐步修正觀念,才知道過去搞錯運動重點,加上未能正確補給,反而造成肌肉流失、基礎代謝下降、體脂率愈來愈高。
隨著鑽研進愈來愈有趣的世界,配合實踐,終於一舉甩開厚重的腰間脂肪和糾纏近二十年的脂肪肝,腰圍少了十公分。不僅如此,連帶腰酸背痛都遠離了我,舞鍋弄鏟輕輕鬆鬆,還曾記下這段文字:「上臺北出差爬了不少樓梯,驚覺我現在一口氣爬五樓樓梯可以健步如飛,腳不痠、氣不喘,訓練的成果真是太甜美了!」邁入熟齡仍能感受到體能的進步帶給我莫大勇氣、充滿希望。另一半看我體能改善至此,也在繁忙工作之餘加入健身,減少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的肩頸痠痛。
在閱讀相關書籍過程中,作者群之一黃惠如的《慢老》,是讓我眼睛一亮的作品。她曾任《康健》雜誌總編輯,彙整最新科學研究與醫學報告,指出四十歲後要從運動、飲食、睡眠、生活、防病、情緒六大基本面著手慢老,對熟齡者肌肉量的重視與建言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是少有的慧見之作。這回聯手雙和醫院劉燦宏副院長、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黃惠宇及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共同出版《慢養功能肌力》,集結醫學、營養學、運動健身領域近年研究文獻,幫助讀者破除養生迷思、更新熟齡運動觀念。
什麼是功能肌力呢?簡而言之就是訓練身體執行日常活動的肌肉,幫人們好好生活、行動自如、避免受傷。更為重視肌肉協作,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肌肉線條。比如怎麼搬行李、抱小孩才不會閃到腰?做哪些動作可以訓練核心和背部,改善腰酸背痛?
怎麼吃才能剛好吃到身體所需?怎麼動才能避免肌肉流失、甚至增加肌肉?我們距離肌少症有多近?肌肉到底有多重要?吃多少蛋白質才夠用又不傷腎、不過量?熟齡人士都能做的零基礎、不受傷肌力訓練動作有哪些?這本書是滿滿含肌量的養肌寶典。別遲疑,趕緊翻開這本書找解答。
為了更好的熟齡生命品質,只要開始改變,永遠不遲。
博客來傳送門
👉https://reurl.cc/xgQQYZ
===
感謝出版社提供兩本贈書給小雨麻讀者,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本文留言回應,2/8(週一)上午10點會選出兩位幸運兒,由出版社直接將這本燒燙燙新書寄給您。
我很喜歡這本書,大家來試試手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