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葉儀晧學長(電子碩75級)獲頒台北科技大學名譽博士!
葉儀晧學長197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工專(北科大前身)電子工程科,隨後取得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碩士,1994年起帶領義隆電布局專利,改寫全球IT產業遊戲規則,多項產品締造世界第一紀錄,三大產品線包括觸控板、觸控螢幕、指向裝置的全球市占率均過半,持續加速產品AI化及拓展多領域應用。
工程師出身的葉儀晧學長,高度重視研發技術自主化,他預見原有市場將飽和,帶領公司開發觸控應用新藍海,成功突破國際大廠專利壁壘,奠定公司觸控IC領先地位。在他領導下,義隆電屢獲海內外肯定,拿下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創新設計與工程獎」、四度榮獲富比士全球績優小企業,今年獲《數位時代》評選為「2019年高價值企業100強」排行榜第7名,《天下雜誌》「2020最佳營運績效五十強」第25名,並入列台灣中型100指數、台灣資訊科技指數、台灣高股息指數,他個人也獲《哈佛商業評論》選為台灣CEO 100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寶博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已啟用這部影片字幕的社群協力翻譯功能] 寶博朋友說: 紙鈔是不是你的,取決於在不在你的口袋裡,而不是有沒有寫你的名字。 如此龐大的經濟體系,只能見招拆招還是誰在背後操刀? 森林裡的會議為什麼要偷偷開,又決定了哪些金融發展? 本集邀請經濟學家林仲生,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看世界經濟發展。 註1:布列...
北科大前身 在 寶博士 Youtube 的評價
[已啟用這部影片字幕的社群協力翻譯功能]
寶博朋友說:
紙鈔是不是你的,取決於在不在你的口袋裡,而不是有沒有寫你的名字。
如此龐大的經濟體系,只能見招拆招還是誰在背後操刀?
森林裡的會議為什麼要偷偷開,又決定了哪些金融發展?
本集邀請經濟學家林仲生,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看世界經濟發展。
註1:布列敦森林會議(英語:Bretton Woods Conference)正式名稱為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英語:United Nation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nference)是1944年7月1日至21日,44個二戰同盟國的730名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列敦森林華盛頓山賓館召開的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布列敦森林協定》。中國代表為孔祥熙,美國代表為哈里·迪克特·懷特,英國代表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法國代表為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
註2. 哲基爾島(Jekyll Island)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島,它位於喬治亞州海灣。1910年, 就是在這裡,幾個人秘密召開了一次地下會議,會議起草了聯邦儲備系統(聯儲會);整個會議是在極端秘密的環境下進行的。寶博士記憶中有人秘密開會的會議應該是這個。參加會議的人有:
1、納爾遜·奧爾德里奇(Nelson Aldrich);
2、亞伯拉罕·皮亞特·安德魯(Abram Piatt Andrew),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
3、弗蘭克·萬德利普(Frank Vanderlip), 紐約國家城市銀行(洛克菲勒家族銀行,花旗銀行前身)總裁,銀行股東還包括了摩根家族、雅各布·希夫(1907危機後入股);
5、亨利·戴維森(Henry Davison),J. P. Morgan高級合伙人;
6、查爾斯·諾頓(Charles Norton),紐約第一國家銀行總裁(摩根家族代理人);
7、本傑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心腹;
8、保羅·沃伯格(Paul Warburg)。
「Fed七巨頭」實際上代表了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沃伯格家族以及在背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按照愛德華·格里芬(Edward Griffin)在《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1994年出版,後多次印刷,中文版《美聯儲傳》)里的說法,這些人控制了當時世界財富的四分之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960553
https://m.xuite.net/blog/skywalker333/twblog/300562837
感覺是有點陰謀論來者 ... XD 請大家自行判斷了。
APP下載▶️http://www.soundon.fm/download
- - - - - -
⭐葛如鈞(寶博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AAb
Medium▶️https://medium.com/@daaab
- - - - - -
📣訂閱SoundOn
官網▶️https://www.soundon.fm
Facebook▶️https://reurl.cc/1QxXzQ
Instagram▶️ https://reurl.cc/XX6Z3j
- - - - - -
🎵片頭: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savvier Fame Inc by SAVVIER
🎵片尾: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NORDGROOVE
- - - - - -- - - - - -
主持:北科大互動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葛如鈞/寶博士
感謝:北科大創新思考與區塊鏈應用社群計畫補助|北科大互動設計系 https://ixd.ntut.edu.tw |北科大創新創業情報站 https://fb.com/ntuticorner by Fugue

北科大前身 在 北科與雲科哪間好呀(第2頁) - Mobile01 的八卦
wtchenpeter wrote:呵呵~~這位大哥啊~~抱歉~~糾正一下喔~~北科大的前身並不是台北工專喔....台科大才是喔...本人目前就讀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五專部所以對這方面比較 ... ... <看更多>
北科大前身 在 Re: [情報] 聽說北科要正名為台北工業大學了- 精華區graduate 的八卦
前天老師寄了封信給我,
關於幾個老師正在推動的一項計畫:學校校名的正名(復名)運動,
在老師(我的老師也是籌備委員之一)寄給我的理由書中,
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歷史因素吧!
其實台北工專是日本人成立的,
當初的校名叫做台北工業學校,
民國三十四年改制台北工業職業學校,
民國三十七年在改制為台北工業專科學校...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台北工專,
後來改制技術學院時,
不知道為什麼變成了台北技術學院甚至到後來的台北科技大學,
工業兩個字卻不見了,
然後常常跟台灣科技大學混淆...
當初日本人仿照日本的學制成立台北工業學校,
類似日本東京工業大學,
主要培育工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
所以許多老師認為:與其被現在到處充斥且參差不一的科技大學給混淆視聽,
還不如恢復原先成立台北工業學校的本意,
畢竟我們是改制而非改校名,
既然是大學,
那校名就應該是台北工業大學,
我個人是蠻贊成的,
我的原因有幾個:
1.就推銷我們學校來說,台北工業大學將會是全台灣"唯一"一所工業大學。
不會跟其他學校混淆,
想當初我跟很多人說我念台北科技大學,
一堆人都反問說:是基隆路上那一個嗎?
2.東京工業大學及德國許多工業大學都相當有名,台北工業大學會給外國學生好印象!
最近校長在推動外國學生到本校唸書,
要向國外推銷就必須要有好的招牌,
工業學校就是一個全世界響噹噹的招牌!
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也是工業大學...為什麼我們會翻譯成理工學院呢?
3.科技大學總是擺脫不了技術導向,理論不足的壞印象!
但是事實上並不然,
我們很多老師在理論上都相當要求,
並不像很多技術學院或是其他亂七八糟的科技大學,
學生連原文書都看不懂,
與其等到那些亂七八糟的科技大學把科技大學四個字的招牌砸爛,
還不如自己先正名為台北工業大學。
4.(方便)進一步招收高中生...
雖然這些老師都把高中生的問題排除在理由中,
主要是不想讓教育部把正名的事情複雜化,
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影響,
想當初我也是個高中生,
要申請科技大學時,
所有的老師都問我確定要申請科技大學嗎?
畢竟他們認為高中生的目標應該是普通大學才對!
如果改名後,
再把校名放入高中生申請入學的名單中時,
對高中生(不太注意時事的高中生)而言會覺得是所普通大學...呵呵~感覺好像在騙人...
5.學院數量遲早會超過五個,當初用科技大學名稱的動機消失了!
在教育部的規定中,
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至少要有三個學院,
技術學院改制科技大學至少要有五個學院,
因為專科學校的領域通常都比較集中,
要像台灣大學那樣動不動就七八個學院並不容易...主要是少了理學院,
所以當初我們學校也是硬湊出五個學院...第五個學院是人文與教育學院,
終於改制成科技大學...我想應該是台北工業科技大學不好聽所以沒有用這個校名,
但是最快今年,
最慢明年就會成立第六個學院:電資學院,
我們沒有必要再死守科技大學四個字,
早改名成台北工業大學有助於改變企業對我們學校的形象!
不過我覺得韋宏說的很對,
單靠改名字是無法改變學校的,
需要學校和學生的努力才有辦法,
雖然我們學校沒有台大、清大、交大和成大那麼有錢,
但是我想每個學生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夠格拿手上的那張畢業證書嗎?
我們校園雖小、大樓老舊,
該有的設備還是有,
甚至比很多私立大學來的好,
所以當抱怨學校不好之前,
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夠努力?
這樣才不會出現那種:
資工系畢業卻不會寫程式的學生,
光電系畢業卻不知道怎麼接光纖的學生,
電子系畢業卻不會用8051的學生,
這樣就算學校的設備再好,
這所學校還是不會有好印象的。
反過來說,
我們學校也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
例如
1. 講師比(副)教授的比例應該要越低越好,
很多講師只會照著課本上課,
對於新的理論研究卻完全不理會...因為講師沒有一年需要幾篇paper的升等壓力,
2. 學生空間明顯不足...新大樓建好後應該會改善許多,
3. 行政人員的態度及效率要再提升
4. 努力向外爭取經費
5. 與業界增加互動及合作計畫
這樣我們的學校才會更加進步!
來自:https://spirit-du.blogdrive.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1.2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