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啦!地方創友會
青年局多年來在桃園推動地方創生
每年輔導眾多青年地方創生團隊
斐然成績也吸引各地創友們參訪取經
為滿足各地需求
青年局今年也計畫擴大服務範圍
並細緻化業務項目
不僅跨出桃園,造訪新竹、新北的團隊
更針對 #客家青年 #原民青年 #青農議題
進行深度交流、傾聽需求
👉新竹關西 | 客家青年議題
由竹冶設計工作室 X 桃園客家青年會共同營運
主打小鎮區域整合的客青平台
提供整合性的輔導功能、知識導入、經驗傳承、共同行銷
把客家青年聚集起來,做對地方有意義的事
👉新北烏來 | 原民青年議題
由政治大學師生深度參與的原民文化聚落
邀請多個在地原民創業青年共同經營
不僅在文化上延續、傳承
更提供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
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
👉桃園復興 | 青農議題
復興食農團隊 X 青農聯誼會 X 龍華科大文創系
集合產官學的力量
針對在地傳統農業進行活化
並改造廢棄國小,成為新峰陶藝暨生態遊學中心
成為地方創生團隊的共享平台
透過與超過百位地方創生工作者的交流
青年局將彙整需求,進行相關的優化
交通便捷、資源整合、產業交流、人才培訓、媒合窗口...
未來都將整合進服務北部7縣市的 #北區青聚點
不論是地方創生、社會企業、創新創業等
有使命、有需求的青年夥伴
青年局也歡迎各位在5/7進行跨域集結
共同編織青聚點藍圖!
-
🔥地方創生交流大會暨共識會議🔥
📍活動對象:
地方創生/社會企業/創新創業領域等
對地方、社會有使命的青年夥伴
📍活動時間: 5/7(五) 12:30-15:30
📍活動地點: 桃園青年局1樓展演廳
(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390號)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a5ypxG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水粉錦公路蓮塘尾村,村口有家茶座綠色環抱,暴烈艷陽也被樹葉篩出溫柔閃閃。 1952年,林霆豐的爺爺從惠州來此落腳,開了間雜貨鋪賣糧油茶水。店旁翠竹,正是當年種下來的;側門對聯也是爺爺題字:「坐片刻無限爽快 飲幾杯何等清涼」。 那時上水盡是農田,過路人買碗茶水送清風,如得半日閒;現在販夫明星一樣...
北區青聚點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八卦
急尋創生夥伴 在線等🔥
青年局辦理地方創生輔導計畫邁入第四年
今年獲選為教育部青發署之 #北區青聚點
將服務與青能量進一步擴展至北區
以 #跨域交流 #區域共好 #資源共享 為核心
逐步打造北區青年地方創生社群
今年下半年將從桃園總站為起點
徵選北區15組青年行動團隊做為孵化站
每組團隊可獲得5萬元獎勵金
並有機會參與相關人才培力計畫
🔥110年北區青聚點地方創生團隊徵件🔥
📍徵件時間: 即日起至10/3止
📍申請資格:
基隆/台北/新北/新竹/連江地區
投入地方創生之15-45歲三人青年行動團隊
📍完整辦法: https://reurl.cc/r188Oy
📍諮詢電話: 03-4225205 #6004 何小姐
*桃園市青年團隊本年度已於「青年投入永續發展行動獎勵計畫」徵選完畢,不在本次徵件範圍
北區青聚點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八卦
青年局在地方創生的業務上
今年除了要開辦 #北區青聚點
更承諾要鏈接跨域夥伴、共享資源
除了桃園15組優秀的青年團隊
更與跨縣市的創生夥伴建立緊密關係
他們有的深耕地方,發掘地方獨特之處
有的擅長整合資源,使地方以全新面貌發光發熱
有的運用專業,一點一點改造市容
一起來了解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
關愛這片土地❤️
👉🏻 甘樂文創: https://reurl.cc/zeoNXQ
👉🏻 竹冶設計: https://reurl.cc/lRleXA
👉🏻 都蘭國 ’Atolan Style: https://reurl.cc/YOGXQa
👉🏻 藺子: https://www.facebook.com/yuanlihandweaving
👉🏻 返青富民創意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dahu3go
-
🔥地方創生見習生 火熱招募中🔥
📍見習資格: 居住、就學(含在學生與畢業生)或設籍於桃園之18-35歲青年優先進用
📍職缺資訊及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5rbAzz
📍諮詢專線: 03-4225205 #6025 梅小姐
北區青聚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上水粉錦公路蓮塘尾村,村口有家茶座綠色環抱,暴烈艷陽也被樹葉篩出溫柔閃閃。
1952年,林霆豐的爺爺從惠州來此落腳,開了間雜貨鋪賣糧油茶水。店旁翠竹,正是當年種下來的;側門對聯也是爺爺題字:「坐片刻無限爽快 飲幾杯何等清涼」。
那時上水盡是農田,過路人買碗茶水送清風,如得半日閒;現在販夫明星一樣愛來透透氣,歎幾味。
昔日小茶店,今天馳名茶餐廳,轉捩點始於20多年前,林父病重,霆豐和家姐回歸老巢陪伴母親守店。
年年月月,兩姊弟循環磨擦、合作,都為店好,店也愈做愈好。
更重要是能承歡膝下,無慮樹欲靜而風不息。
「這裏雖然距離市區好似很遠,但短短只是十分鐘車程,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榮昌茶座負責人林霆豐說。就算盛夏,午市、周末必定爆滿。常客有附近學校的老師、出入馬會會所的顯貴、打高爾夫球的明星、北區醫院的醫生護士,也有車房、地盤工人;假日更是區外一家大細、山友、電單車發燒友……無分階層,全是專程自駕或坐小巴而來。
Helen第一次光顧,點了豬扒包,發現麵包軟熟、豬扒有肉汁又不油,連從不吃的洋葱也覺「好味」,盛讚「好食過澳門豬扒包」。
住在加州花園的朱總,十幾年天天來,打風也來。「心癮!塌樹、馬路水浸都要來,不來不舒服。」這裏出名的有被蘇施黃稱為最好食的豬扒包、滑嫩多汁BB鴿,而鑊氣十足的炒牛河他也鍾愛。
限量的原盅陳皮鴨湯飯,還有煎雞尾包都是名物,Eric和Connie每周必吃,有時帶上小狗,一坐就是半天。
來的人慢慢歎,做的人就要手快快。霆豐上一刻在修理洗碗碟機,下一秒已獨臂架着三碟飯從廚房衝出來。
茶座是家庭式經營:他是家中老六,乳名興仔,和排第五的家姐林麗金(乳名金仔)主力管理;細佬廚房、電器工具維修;家姐水吧、樓面招呼。母親收銀;排第三的家姐林麗星(嘉菲)帶位;太太Sara、姐夫也會幫手,假日必定總動員。
「話事人當然就是我媽,她控制整個局面。她說一我們沒人說二。」興仔笑言母親好精靈,在背後看得仔細,不時教大家走位,「令到我們打醒十二分精神去做事,不敢蛇王。」
歸巢伴母 守家業
母親楊錦雲,雖然七十有八,但神采飛揚,每朝飲完茶就出來幫手收銀,和客人打牙骹。「細細個見他們讀書挽書包,現在做工了,或者帶孫來探我,當見下老朋友。」事頭婆有個「四萬」笑容,很有親和力。
她20歲嫁給同村的林泉,「以前幾十年無得揀㗎!老實啩……」又笑不攏嘴,「他同老竇開鋪仔,賣油鹽糖仔餅乾。上水黑麻麻無電燈,亦賣火水蚊香。」那是1960年。婚後前鋪後居,生了兩男五女,她主力養豬養雞,丈夫幫忙看店。80年代,茶水雜貨外,榮昌兼賣簡單飯麵。
「老公走了(離世)二十幾年。他有長期病,那時細路仔細,這頭煮飯,那頭沖茶招呼客人。要供細路仔讀書,養雞養豬又要買材料,樣樣都要賒,但無欠人錢嘅,賣到雞賣到豬有錢就即刻還。」她教仔女做生意,要「講信用,有借有還」。
那是刻苦的年代,「仔仔女女都要幫手,細細個就餵雞,企櫈仔煮麵。」排第二的大女讀完小學就回店幫手兼帶弟妹,「金仔、興仔讀到中學,其他四個都出國,兩個英國兩個加拿大,你話辛唔辛苦?」她日頭打理農場、榮昌,夜晚就穿膠花幫補家計,捱到金睛火眼。
結果,養大的仔女一個個往外飛,尋找自己的人生;只有金仔和興仔在91年先後回巢。
50歲的金仔,伶俐爽朗,年少時很倔強,「對家裏有很多不滿,覺得阿媽管我太嚴,我的同學都很自由。」放學她去打排球而非回家看店,激到阿媽生蝦咁跳;曾經有幾次離家出走,好快被人捉回來;讀完書拍拖、揸電單車,母親愈是耽驚她愈痛快。「以前店鋪有爸爸媽媽撐住,我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後來父親病重,店交外人打理,母親鬱鬱寡歡,於她如當頭棒喝:「自己玩夠了,肩上有個擔子,不可再像以前般任性。」當了母親的金仔,自言當年「很幼稚」。
小她兩歲的興仔,溫和沉穩,不善辭令。當年讀完書也渴望外出長見識,去北角打工,有兩年做過廚房,但漸覺市區生活太壓迫,「返回新界舒服很多,切合自己多些。」想到蓮塘尾有榮昌有母親在,一個心有了清晰的歸向。
那時顧客除了村民工友,主要是貨車司機,「人家過路泊車,要碟茄子飯、排骨飯。有時金仔煮,有時興仔煮。」事頭婆說兩姊弟夾手夾腳,無分你我。今天店中熱賣豬扒,就是她傳授的在家製作:拍得鬆、醃得夠,不用食粉味精。
一家人 難關共渡
仔女接棒,並不代表就此順遂。那時榮昌一直在賣粉麵飯,但未有食肆牌照(食牌),「我們座落在綠化地帶,申請食牌阻難重重。」金仔記得,食環署不斷來巡查、發告票,她和細佬上庭又上庭,罰款愈來愈多;後來一次,法官警告再犯就要封鋪。「我惟有向法官求情,榮昌不斷申請但都不獲批。法官同情我們,發還所有罰款,又教我如果證明到店鋪在鄉郊條例實施前已在做生意,就可以申請司法覆核。」
「鄉村人好支持,榮昌做了幾十年,大家食了好多年,樣樣有證據。」事頭婆那些日子夜夜失眠。
興仔和金仔四處奔走,找人證物證。「因為這個是我自己的家,也是我的祖業,怎樣我也會做到最後。」興仔說。終於打贏了官司,前後爭取了8年才獲發食牌。
「最大塊的石頭已經移開了,但路一直都是崎嶇的。」興仔指,榮昌主要做熟客,人家吃多了會悶,所以要不斷去找新食物。2000年取得食牌後,客人更多,他們請廚師、水吧,諗到就做,食物款式愈做愈多。入行50年的大廚基哥,做過馬會、酒樓,來榮昌掌勺16年,客家炆豬肉、陳皮鴨湯飯、咖喱牛腩、炸乳鴿……樣樣拿手。
另一方面,興仔坦言跟家姐金仔拍檔不容易。「廿七八年都是繼續磨合:磨擦與合作。」譬如最近,家姐建議用手機取代唯一放在收銀處的電腦落單,省力省時;細佬認為食物款式組合複雜,手機畫面太小不適用。
若在從前,家姐一定激烈行動,像當年她建議電腦入單取代人手,細佬沒立刻贊同,她就黑面三個月。今天,她覺得「細佬未消化」,願意笑着等。
遇上分歧,興仔說一人讓一步,「始終是一家人,(爭拗)大家好多時都是淡忘了。」
「大家都要想住一樣東西:目的都是想鋪頭好。」金仔說。
母親是個聰明人,就算各自跟她說,也當聽唔到,「仔仔女女做生意,各有各方法。有商有量最好,有時拗少少。嬲完,兄弟姊妹一陣一齊食飯又忘記了。」
點點滴滴 都在心
從前為口奔馳,事頭婆嘮叨仔女幫家,放學就要淥麵沖茶餵雞,營役過日,為母者溫柔無從。4年前,眼見三子之父的興仔和兩孩之母的金仔完全困身茶座,她悄悄說服老三嘉菲回來幫手,替補二人管店,讓他們一個返早,一個返晏,多點時間「陪下細路仔」。當年遺憾,她不想仔女重蹈。
趁中午飯市未到,金仔偷空到店前庭院淋花修枝,黃的、橙的、粉紅的小花迎風搖曳,給茶座生色又添生氣。原來當年打贏官司,母親拿出幾十萬給她和細佬翻新榮昌。自此庭院圍了木柵攀了綠藤架了鞦韆,也有了「蓮塘」為誌的英文名Lotus Café。
很多客人喜歡庭院的花,不時拍照,令金仔心花怒放:「放些心機下去,每日少少每日少少,你就見到成果了。」她說,每日堅持打理一下,花自然生得美麗。
店旁竹樹叢、生鏽鐵絲網,金仔曾看不順眼,想除之而後快。可是,母親下令動不得,理由是阿爺年代種下來置下來。「到現在自己年紀大了些,就明白為甚麼阿媽甚麼都不想動。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是她的點點滴滴。」水珠澆落她種下的柏樹、萬年青,風一吹,閃閃舞動。
「好似我們經營榮昌一樣,包括客人呀,食物的質素,都是一點一滴的積聚。」
母子親情,手足情誼,何嘗不是?!
採訪:韓潔瑤 拍攝:陳瑞華、關永浩
榮昌茶座
地址:上水粉錦公路蓮塘尾村1號
電話:2670 3388
詳情: http://bit.ly/2NdRYRx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北區青聚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上水—90後租上水圍千呎村屋樓上生活樓下開cafe 幫街坊創業賣番梘陶瓷:這裏就像社區中心
世道紛亂,好好過活,成為大家這一年的集體命題。三個大男孩從城市遷入上水圍村,租了一間普通村屋,上居下舖一起生活、養貓、經營共享空間,並把它命名為「ATMA」,有呼吸、靈魂之意。這塊淨土也連結了村民,過節辦聚餐,幫街坊創業搞寄賣,關係像家人般親密。村中人都說,ATMA就是有種魔力,叫人流連忘返。
ATMA很隱世,不刻意走進圍村,是不會知道這店的。但如果你路經文閣村46號,定會好奇駐足看看這別樹一格的村屋。它是幅凌亂而恬靜的構圖:這邊一個廟宇用的功德箱,上掛「清雲門」牌匾;那邊放滿多肉植物,遠處還有巨型高達。戶外空間放了大小桌椅,每個角落以盆栽點綴,明明風格不相近,加起卻感和諧,雲淡風輕,就像店中幾位男孩。
#上水 《來生不做北區人》相關影片:
1. 30歲上水後生仔自資辦社區報紙 組自衞隊義助街坊 重新感受上一代人情味:捉賊整水喉搵貓都會搵我
(https://youtu.be/Uwld_EHfC4Y)
2. 90後上水水貨街開文青店教陶瓷 疫情減租水貨鋪結業潮望光復 街尾老店寧劏一半舖位不結業:上水像病人,光復後要復興
(https://youtu.be/O5G3t3PhuZY)
3. 上水巡撫街逾65年小店 4間店一齊12月31日結業:「上水光復的話即重開!」 老字號醬油舖文具店孖舖 最後情懷成絕響 20201025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4. 記者放蛇證上水藥房走私仍活躍 代客經澳門珠海寄回大陸 前水貨客自白:3日賺2千,試過滯留大陸瞓桑拿浴
(https://youtu.be/cU0X1flvt6k)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上水 #cafe #村屋 #ATMA #圍村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北區青聚點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燒味檔老闆黃仲倫,人稱燒味倫,今年53歲,1995年已在塘尾道擺檔,檔口播着強勁音樂,不是為了招徠,只因他是Hi-Fi發燒友,家藏過百萬元音響設備。他,是非一般街市佬!「我不是一般街市佬,一般燒味佬有空會到澳門賭錢賭馬,我十幾年前已經戒煙,我好乖啊!收工便會返屋企,平時只會飲杯紅酒、玩Hi-Fi聽音樂。」倫哥說。他個子高高,身形瘦削,穿着白色圍裙,終日坐鎮切檔,拿着大刀斬叉燒、燒肉,忙個不停。「做燒味舖不會蝕錢,點會蝕錢!做得好食,自然會有人來,不會蝕錢,好快翻本的。」他自信地說。他16歲出來工作,笑說甚麼行業都做過,最後入行做燒味,做過廿間以上的酒樓及燒味檔,間中和太太擺滷味走鬼檔為生,由於經常過着擔驚受怕生活,最後決定入舖賣燒味。「以前後生覺得自己有料,想將燒味做得好味給人吃,一展抱負。最初好多人話我好夠膽,我自己得三萬,問朋友借了幾萬元,再問外母借少少錢,籌夠十幾廿萬就膽粗粗開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216/RFHU6BHHU5BD23MOAIQF4XCGUE/
香港寸金尺土,不少店主為求賺多一點,都會用盡地方多賣幾樣東西。偏偏,一位在旺角廣東道街市經營牌檔的伯伯逆行而上,獨沽一味只賣冬瓜。他叫明叔,大多街坊卻叫他「冬瓜叔」。小小的牌檔放着兩種大冬瓜,「我只賣兩種冬瓜,一種青皮,我們叫它作青冬瓜,另一種就是白皮,叫作灰冬瓜。」冬瓜叔熟練地介紹着,他說兩款最大的分別在於肉質,灰冬瓜較厚實,較耐煲,因此特別多人買來煲冬瓜湯。「至於功效是一樣的,都能清熱氣、清腸胃。」除了賣得專,他亦賣得比人貴,同一街市內大多冬瓜只售三元一斤,他卻賣十元一斤,貴超過三倍!「你看我這個青冬瓜,皮色老得多,較一般的更深色。」皮色以外,還可以拍拍瓜身滲透冬瓜的熟透程度,他說他的冬瓜拍下去聲音特別實,與坊間的盡不同。「賣冬瓜賣了那麼久,一拿起冬瓜拍它數下,已經知道好不好。」最大分別的地方,當然就是口感和味道,問及幾位街坊,都說他的冬瓜味濃爽甜,而且不像坊間的稍稍煮過已變得爛身,反而夠老身、有肉吃。因此就算貴上三倍,街坊們還是乖乖付錢買冬瓜,不少更成為他的熟客。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90627/MRKEAE6QHZJ7COQEYZPTQ27WNI/
曾記凍肉是北區的龍頭,上一代由推車檔做起,輾轉入舖,在聯和墟街市擁有檔口數目最多,上水及粉嶺一帶的小餐廳,近半都是曾記的客戶。今年48歲的老闆曾慶華(華哥)裝扮樸素,簡單的Polo衫配短褲,帶着黑色腰包,笑臉迎人,斯斯文文,不似街市凍肉店的老闆,想像不到他昔日氣燄十足,殺得同行片甲不留,更因霸道性格曾被斬七刀險些送命。今天到訪他位於大埔市值三千多萬的2,000呎豪宅,談他的生意經,亦談他的人生轉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3/YEDA6WHOWNUB66RYKAS6ARLY4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街市 #奇人 #燒味 #凍肉 #豪宅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北區青聚點 在 北區青聚點桃園啟航打造北台灣創生基地|TVBS新聞- YouTube 的八卦
北區 青年 聚點 ,在桃園正式啟航!結合北台灣七縣市,共組青年團隊參與,日後 聚點 設立在青年局,打造地方新創交流、策展的跨縣市基地。 #青年 聚點 #新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