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演講- 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 3 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我 11 月 10 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考慮到活動在我回台灣的不到 12 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 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是我昨天的演講稿,分享給不能到現場的朋友。
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 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 2008 年 80 週年時學士畢業的! 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 10 年來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 3 次人生低潮落魄的時期故事。
我 2008 年台大化學學士畢業後當兵,2009 年到台大環工所當助理準備出國申請,2010年來美國 Lehigh 念環境科學碩士,後來先在美國 Virginia 新創公司 Hook Mobile 當軟體工程師,2015 年到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擔任軟體工程師, 2016 年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併購 SolarCity,所以我有大概 3 個月在 Tesla。 我在 2017 年一月以後是 Facebook 的軟體工程師。 我也是部落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作者,部落格中分享我轉換跑道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在矽谷的所見所聞、以及自我學習成長的筆記。
那今天最重要的主題,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第一:希望我那時候就知道 Bitcoin 比特幣...這樣我早些研究, 2009、2010 年有在一個比特幣不到一美元或是很低的時候有買,可能現在就退休了。 哈,這是個玩笑話。我想主要的建議是是要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說不定你可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世界,很多時候 “早” 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第二: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科目,並沒有多培養我的知識廣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要多讀書,在本科之外培養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了解自我性向並確認人生方向,這樣我可能更早就會開始學習程式,也不需要半路出家了。
第三: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 這可能是我最最希望我有早點做的事,在大一開始的每個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從業界的工作來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累積的職業。我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實習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要在 NGO 非政府組織工作做像是遊說法案的工作, 我在農業圖書館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在政府部門工作,依靠不確定的年度的預算來工作。 我確認我想在民間企業、快速有效率的知道自己能力,如果我的目標改變,我可以隨時調整。而每次實習工作,都幫助我了解到我內心真正的喜好。
第四:我自己是半路出家,我也了解到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做主修科系的工作, 化學系也不例外,我知道許多朋友,到現在也不是做純化學研究工作。 其實這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保持開闊的心態,在這個時代找尋可以把你的技能及優勢發揮的職業。
第五: 跨界的合作及新應用是一直在發生的,我知道像現在科技業一直在顛覆許多傳統產業,如果你有新思維,找到好的切入點,我相信有許多藍海領域可以發揮。 當然,請不要誤會我,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熱情,想要一直專研也是很值得鼓勵的, 像徐丞志老師被Analytical Scientist 評選為 Top 40 Under 40 的分析化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一個領域深耕,或者找尋新領域探索,你的人生不論怎麼樣都可以成功, 一切就是看你的選擇、以及你如何付出。
最後: 提升自己的技能, 常常需要永續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理解及精通學習如何學習, 在線課程 Coursera 上就有一門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課,大家有空可以去學習這門課。當你的學習能力很好的時候,不管是要專研技術,或是學習新知識都會容易很多。
再來,我想和大家分享我 3 次人生的低潮落魄時期:
第一次落魄是我大學時期,我從小在班上或是學校都是名列前茅, 到高中也不例外,我高中考大學時不知道我真的想做什麼? 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從電機、物理、資工填下來,化學系好像是我第 6 個志願,進入化學系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許多同學是奧林匹亞競賽獎牌得主,或是高中就把一些大一大二的課都唸過了, 我和班上前半段的大神們差距大到真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當然我大一的成績還可以,排名在全系第9 名,主要是很多科目都是像高中一樣。 大二開始比較專業的科目一開始,我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掉到後段 50幾名, 因為有一些轉系生進入化學系,所以總體的學生人數增加到快 70人,大三大四成績稍為好一點,但是其實很多都是靠非本科系的學科來拉成績。
因為我在化學系的本科目中找不到熱情,我大學時代嘗試轉系牙醫系,轉系考試取6名,我考第五名,但是因為我大一的物理化學微積分平均只有 79.69, 不到 80分,牙醫系也不讓我四捨五入,所以還是沒有轉系成功,打擊超大!
我對商管、財經、歷史都有嘗試,但並沒有真的找到我有熱情的領域。那時我常常心灰意冷,覺得我真的唸不下去,我有考慮休學重考,又或者是轉到一些可能大家都在轉出的系,想說比較好過。 好在我那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極力阻止我,不然我應該就不會在這裡了。 雖然最後我沒有轉系或離開,但是我很多化學系的本科相關的科目都只是 60 幾分低空飛過,我的大學最後是在主修課很弱,通識及外系課程拉抬成績下勉強畢業的。
第二次落魄是出國讀書時期,因為我找不到特別有熱情的科目,但是我想要出國,當兵後我思考到我對環保領域一直有關注,於是我準備出國的方向是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方面。 很幸運我有申請上幾間學校, 2010 年我出國讀書, 原本以為會順利一些。我必須要說,美國的學校的讀書壓力比台灣時候大多了, 我從開學第一週的週末就開始要寫作業,讀書準備期中考,一次期中考的進度我覺得是快要在大學一學期的份量。 同時我為了賺學費,當中文助教,一週需要花 20 小時備課、教中文、及改作業,那時候的壓力真的是無比巨大!
我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自然界水體中的汞的揮發模型,是在實驗室做模擬,2012 年畢業前沒有找到工作,當時我有許多同學畢業前都找好工作了, 我從 5 月畢業,一直到 9 月,投了 800 多封履歷,但是一個工作都沒有得到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我找工作時全美 50 州,只要有看起來有機會我可以符合條件的我都投,我連像是美屬薩摩亞島,這個我都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我都有申請,但我只有一些電話面試機會,但是都被拒絕沒有得到工作。
不得已,我只好先從無薪實習開始做,我先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做實習做近 3 個月實習,後來在美國農業圖書館參加活動,認識了那時候的台灣人館長劉耀經博士,得到了無薪實習的機會(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那個時候真的算是我人生的最低潮的時候吧,畢竟我也己經畢業了好幾個月,燒了很多錢,但是都沒有找到任何工作 。我的女朋友那時候和我在馬里蘭和另外 2 個學生合租一個 3 個房間的公寓,我們每天都壓力很大的在吵架,但是因為住的地方很小,吵完也都還是在同一個空間,真的很痛苦。
因為在農業圖書館實習要處理資料,我開始學習程式,越學之後覺得很有趣,於是我投入幾乎是所有的有空時間來學習,在學習了大概 5 個月之後,我得到我第一份軟體工程師實習生的機會,工作是在 Virginia 的一家新創公司,雖然公司距離我住的地方有40 英里,大概 65 公里,但是我很珍惜這個機會,每天來回花 2 個多小時開車通勤。 過了 3 個月,我被以正職雇用,正式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這個階段的落魄才稍稍緩解。
第三次落魄是到矽谷從新開始:
我當了新創公司的軟體工程師 1 年8 個月後,我說服我太太一起辭掉那時候感覺都穩定的工作, 到矽谷從零開始。那時後聽到我們決定的朋友們都不可置信,想說你這傢伙才剛開始做軟體工程師不到兩年,一下就又頭腦發熱的要去矽谷和別人競爭,我的老婆也覺得我第一個公司 CEO CTO 都很喜歡我,當初給我這個半路出家不太會寫程式的小子機會, 結果我就要離開了,會不會很沒有道義。 但我知道我覺得我的學習曲線及速度遲緩了下來,我想要趁年輕多學習,加上我想要挑戰自我,所以我說服了她和我一起從生活終於勉強收支平衡的狀態,再度變成 0 收入的形況。
因為我覺得我程式的底子還是不好,考慮到我不想再花 2 年上一個碩士,於是我上了一個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那時候我們找到舊金山一個 Airbnb, 一間房子裡有 4 個房間,住了 9 個人,3隻狗,我們的房間比我們馬里蘭的公寓房間還要小的多,一個房間裡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了,但租金卻貴得多,每天我一早 8 點出門上課,到晚上 9點或 10 點回家, 一週 6 天連續 3 個月都是如此, 而我的老婆, 那時候白天找工作,有時也探索舊金山, 我們的日子忙碌,但因為在一個新的城市,以及我在學習,有新鮮感讓我們生活不至於太苦悶。
我上完課後,像是我研究所畢業的情況一樣。許多同學 2 週到一個月都找到工作了, 我卻一直被面試公司拒絕。 為了省錢,我們搬了好多次家, 2015年全年我們搬了 8 次家。全舊金山灣區東南西北我們住過好多地方,最短的只住一天,長的也才一個多月,我們那時提著兩大行李箱,四處流浪,總希望在下一個住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工作安定下來。好在,我大概在上完課後 4 個月找到工作了,我得到在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的軟體工程師職位。 我們終於可以租一個公寓而不用一直換住處了。
在矽谷,全世界的人才都在這裡競爭,人多,機會也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及新創公司,你可以叫出名字的,許多總部都在矽谷,像是 Facebook、Apple、Netflix、 Google、Uber、 Airbnb。Amazon、Microsoft 總部在西雅圖,但在矽谷的辦公室也是越來越大。
我也是在矽谷認識那時候在史丹佛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的徐丞志老師,其實很有趣,我發現到現在,我的許多朋友們如果在美國的,大部分最後也都到了矽谷,這裡的景氣真的是很好,工作機會的數量很多,許多公司鼓勵創新、不介意非本科、或是失敗的精神,讓我在這裡也可以有容身之地。
我的化學成績不夠好,很勉強才從台大畢業,在矽谷,我的學經歷真是太不值得一提,我的許多朋友同事都是名校 CS (電腦科學)畢業生,血統純正(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為什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看起來很不順利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因為我是一個普通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很多壓力很大的時候,懷疑自我的時候, 許多人不理解的時候。為了當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我付出了無數個夜晚週末加強自我, 希望我和其他人的差距可以慢慢縮小。大家可能都只會當下看到風光的表面,但是背後無數的艱辛真的是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完全了解。
當然在座的學弟妹,你們的人生才要開始,希望我的大學總結及人生故事可以對妳們未來的選擇有一點啟發, 遇到困難知道這是人生的常態,大家都是辛苦默默的熬過來的。 軟體業有一句話說 You are suppose to struggled 你本來就該為工作掙扎,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一切值得做的事情都是困難的 !
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句話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t, 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做到一件事,你都是正確的
If someone else has done it then you can do it too. If no one has then you can be the first! 如果有人做過了, 你也可以做到。如果沒有人做過,你可以是第一個做到的!
有些時候我們會妄自菲薄,被別人懷疑,但是當你做了研究,做了足夠的功課,你必須要對自己有自信,堅持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是你的人生, 而你精彩的下一章節,就是從今天的決定及改變開始。
我是 Brian, 2008 年台大化學系學士畢業生,Facebook 軟體工程師,及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部落格作者,謝謝大家今天來聽我演講。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8/11/WhatIwishIhadknownwhenIwasacollegestudent.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職業倦怠第二彈!除了生活面上的,還有專業面的職業倦怠,沒電時又該如何在專業面上再次奔馳! 因應聽友許願,上市集團副發言人/資深職人、同時也是輔導過許多主管的職場轉化學院講師唐老師,給疲累的您什麼錦囊妙計。 現場也回答聽友的職業倦怠問題。 好主管又該如何幫助團隊成員? 本集內容是延伸Ep29. 職業倦...
化學公司排名 在 Facebook 八卦
一場懸而未解的詭異事故啟發了一個日本動畫導演?
.
1994年2月19日,一名罹患子宮頸癌末期的葛洛莉雅.拉米雷茲(Gloria Ramirez)被送進加州一間醫院的急診室。
.
當拉米雷茲剛入院時,醫護人員發現她身體像是覆蓋了一層油一樣,然後也有人反映從她身上聞到一股類似水果和大蒜的怪味。大家不以為意,認定味道應該來自她的口部。沒過多久,一名護理師忽然暈厥,住院醫師也感到噁心想吐,早出診間休息,也昏倒了。一名協助進行呼吸治療的醫護人員也在不支倒地⋯⋯。
.
拉米雷茲不久便因腎衰竭辭世,但隨著她的死,整間醫院共有23個與她接觸過的人病倒,其中五人必須住院治療。院方不得不疏散醫院工作人員,將所有人與死者進行隔離。最後經過當局調查,診斷結果出爐,判定這是一個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
.
但這個說法很多人不買帳。一種說法指出,她身上之所以看起來存在油的光澤,是因為她塗抹了減輕肌肉痠痛的一種凝膠,而這個含有二甲基碸的凝膠可能在暴露於氧氣之後生成名為硫酸二甲酯的有毒化學物質。也有人說,醫院可能藏有一間製造冰毒的實驗室,可能有員工不慎外洩了含有甲基苯丙胺的氣體。
.
眾說紛紜,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場風波險些造成致命性的後果,其中一位醫護人員為此住院兩週,差點喪命,很多人後續都有其它併發症。死者葛洛莉雅.拉米雷茲則被媒體稱為「有毒的女人」。
.
對於當事者來說,這件事恐怕沒這麼有趣。但對於遠在日本的大友克洋來說,這簡直是渾然天成的喜劇片題材。在事發隔年,由他製作的《回憶三部曲 Memories》之中的第二則故事《最臭兵器 Stink Bomb》(1995)的故事概念便是取自此案。
.
劇中,一名重感冒的小職員不慎服用了幾顆膠囊,怎料這個膠囊偏偏是尚在實驗當中的生化武器。醒來之後,他發現整間公司的人全部不省人事,而且不管他走到哪裡,盡是「沉魚落雁」,個個一命嗚呼。搞不清楚狀況的他,一路想騎車到東京求援。殊不知軍方早已動起來,打算取他性命,但一旅大軍恐怕都敵不過他的氣息(如附圖)。
.
這不過是《回憶三部曲》中的其中一章,擺在《她的回憶 Magnetic Rose》之後也有緩和之效。就現在角度來看《最臭兵器》都頗有趣致,除了看作畫之外,大友克洋刻意埋藏的日、美的兩國角力也值得一看。在日本經濟泡沫化之後,日本氣焰全失,只能乖乖被美國老大哥摸頭,在片中便能清楚看見這個氛圍。
.
片名取名回憶,乍看只有今敏編劇的《她的回憶》是用明顯回憶橋段串起,但其實細細品嚐,便會發現原來三段都關乎回憶。首部曲的背景在21世紀尾聲(未來),二部曲是1990年代(現在),而三部曲《大砲之街 Cannon Fodder》看似架空了一個歐威爾式的世界,但其實不正是直指日本的軍國主義時代?
.
我個人的排名會是《她的回憶》第一,《大砲之街》第二,《最臭兵器》位居第三,但其實三部作品的成就都在伯仲之間。小時候看日本動畫只知吉卜力,以為動畫就只能是兒童取向,渾然不知早在1995年,竟有這麼一部這麼令人震撼的成人動畫,不僅在劇情刻畫上有深意,連在動畫上也能達到這麼細膩的呈現。
.
喜歡電影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每個愛電影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宿命,那就是你注定看不完所有的電影。所以這也代表你總是能有新的發現。雖然也許對於許多日本動畫迷而言,《回憶三部曲》根本是人人皆知的經典,但對我來說,看完卻有發現新大陸之感,實在太震撼啦!
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 #回憶三部曲 #大友克洋 #今敏
化學公司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其實美國開始對中國反擊,然後逼製造業移出中國的外交策略以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雖然相當龐大,但更高比例是來自於美國的訂單,生產則是還在中國,如果美國也要打壓台灣,那台灣勢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科技訂單了。」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感嘆台灣的經濟成長已連續3年完勝南韓,2020年甚至相隔29年超越中國,2020年經濟成長最為耀眼的國家是人口約2357萬人的台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的預測,南韓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9%,中國則為0.9%,IMF當時預測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0%,但2020年10月、11月,台灣的出口額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紀錄,反映2020年下半年的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台灣政府於是在11月把經濟成長率從1.56%上修至2.54%,若台灣的這項預測順利成真,將是自1991年以來、29年來首次,追過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同時也是,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世界主要國家中,登上經濟成長率第一名。
據IMF的2021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同樣會以3.2%的成長率,勝過南韓的2.8%。文在寅自2017年上台後,這5年來(2017~2021),南韓除了在2018年經濟成長率有勝過台灣外,其他4年全不敵台灣,自2020年起台灣更是連續3年(2019~2021)勝出。一般預料,台幣今年會漸漸升值,台灣的人均GDP將首次突破3萬美元。
IMF的報告,有關(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台灣雖從2017年的34.0%增至2020年的35.6%,但預估到了2025年會降至29.3%,反映台灣政府安定管理。反觀南韓不但從2017年的40.1%增至2020年的48.4%,到了2025年還預估會惡化至65.0%。這顯示,就算比較政府的財政運用能力(對於國家預算的管理),台灣都被認為是比南韓還要出色的「模範國家」。
但究竟為什麼台灣會逆轉呢?報導先講出結論:那就是兩國執政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成了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重要分水嶺,台灣與南韓都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若以GDP及總輸出額中的對中國貿易佔的比率來看,分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但這四年來,兩國的做法卻成了對比。接著,《朝鮮日報》把「與中國堂堂對抗」的台灣,和「把中國敬奉為上級國家」的南韓做比較。
《朝鮮日報》先舉中國武漢肺炎的防疫方式為例,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中斷與中國互航的國家,打造強力的「對中國防火牆」。南韓則是憂心影響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及經濟面的衝擊,不願全面對中國關上國門。而結果就如大家所知道的,文在寅政府自豪的「K防疫」(韓式防疫)根本完全敗北。
報導分析,蔡英文總統自從2016年5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的「脫中國產業政策」(脫離依賴中國的產業政策),也為台灣的經濟復甦注入一大力量。蔡總統點出中國的經營成本上升且企業環境不穩定(如:動不動就可能震碎小粉紅的玻璃心),積極勸誘台商回流,結果光是至2019年8月已有102家企業決定收掉中國的工廠、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筆電手機代工大廠「仁寶電腦」,以及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這些企業對台灣的投資額達5047億元台幣。
在美中對抗轉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也許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於威斯康辛州投資,清楚地站到美國那一側。結果台灣的IT企業,享受到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反射利益,再加上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特別需求,訂單殺到,2020年飽嚐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相較於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親中的南韓則是到現在還未獲中國完全解除「薩德」(THAAD,全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報復措施。(編按:南韓因為2017年讓美軍部署薩德,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招來報復。)
2020年5月,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儀式上,包括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內的41國、92位政要紛紛透過視訊祝賀,過去一直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台灣,存在感急增。而南韓政府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受小國朝貢的大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再者中國祭出的「薩德」報復措施,至今已超過3年,文在寅仍無法獲得中國承諾解除。
《朝鮮日報》最後指,天安門大屠殺已過31年,2020年全球迎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強的反中浪潮,不光是與美國親近的日本、澳洲、加拿大,連向來對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各國也紛紛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開始背向中國。本月20日上台的美國Biden政權也已多次表明會對中國祭出高強度的壓力。不幸的是,2021年的文在寅仍陷在「對中國的幻想」中,持續看著中國的臉色,結果經濟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持續拉大,這樣下去難保南韓的國運不會衰退。
中國國台辦認為,如果沒有「祖國中國」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中國官方單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源自於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所致,但是,若從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管制趨嚴以及美中貿易衝突所導致的中國供應鏈外移來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應已是普遍的認知,加上中國中國武漢肺炎持續加速國際供應鏈移轉,中國經濟只會加速下行,在中國經濟下行應會使得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活動減緩,除非中國對於某些產品有迫切進口的需求。換句話說,國台辦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增加解釋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提高是邏輯不通的。
台灣貿易若以國家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14.0%),占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台灣對美國出口460.4億美元,增39.9億美元(+9.5%),占台灣總出口值的14.7%。從上述出口數字來看,僅能陳述台灣出口到中國比重甚高的客觀事實,並無法說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提高。
就出口數字本身而言,台灣對中國出口數字增加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台灣廠商一定要將產品賣到中國不可,其二為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的出貨。前者即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後者則是中國對台灣的依賴程度提高。如前所述,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中國市場對台灣產品的胃納量頂多持平,不太可能在1到11月可以較2020年同期增加14%。
若從產品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出口比2019年同期增126.1億美元(+4.2%),其中電子零組件增207.6億美元(+20.3%)、資通與視聽產品增58.4億美元(+15.1%)、光學器材增2.5億美元(+2.4%);礦產品減61.1億美元(-4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24.1億美元(-9.5%)、化學品減21.0億美元(-12.2%)。其中,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影音產品在1月到11月增幅為24.3%與20.1%,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則分別衰退了14.8%、4.5%與1.8%,從上述資料可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的增加僅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又集中於積體電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且真正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在今年的對中出口是呈現衰退的。
台灣在半導體、高階伺服器以及未來5G產業的許多硬體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已無需贅述,因此,由國家別以及產品別的出口統計可知,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也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後,過去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化學品、塑橡膠與工具機等產業確實也如預期都因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經濟下行而隨之衰退。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但是,統計數據的交叉分析結果不能因此被扭曲。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84?fbclid=IwAR1MMd3MPInO5WdqpXtMUlUW7bRZAJavehsqFQpgMPcdHbNNuruLcXS-dLM#.X-00Lmf6fps.facebook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03/QFCOJ7YAANBR5K5HVLPEZU5C3A/
化學公司排名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評價
職業倦怠第二彈!除了生活面上的,還有專業面的職業倦怠,沒電時又該如何在專業面上再次奔馳!
因應聽友許願,上市集團副發言人/資深職人、同時也是輔導過許多主管的職場轉化學院講師唐老師,給疲累的您什麼錦囊妙計。 現場也回答聽友的職業倦怠問題。 好主管又該如何幫助團隊成員?
本集內容是延伸Ep29. 職業倦怠生活面的進階議題。在5/26在Mixer Box APP,Live語音互動的側錄。 全是職場歷練中精粹中的精粹,完整心法大公開!
💕提升職場力是擺脫 擺脫職業倦怠的核心
👉本集LIVE互動時採用的測驗:職業倦怠指數測試 https://kknews.cc/zh-tw/psychology/pnqpy5e.html (by.
KKNEWS)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 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 (FB私密社團入社問題需填email,如未填而被拒絕請在補一次喔)
:: 若職場倦怠嚴重,甚至造成失眠或身體不適,建議到身心科 看看喔!
★ 優惠活動:
:: ezManager五種超值方案2分鐘說明影片 lihi1.com/p6101 :現在就幫自己加分,讓你Level Up! 職涯更勝利
黃金職人領導力|VIP職人超越力|伯爵經理人通行證|職涯成長新星| 專屬1對1職場問題線上諮詢
📚 一對一線上諮詢六大主題:
1. 好履歷健檢|獲得成為職場贏家的敲門金磚
2. 團隊管理類|帶人疑難雜症經驗轉換給助力
3. 向上管理類|想受到賞識體貼上意又不委屈
4. 抗壓管理類|突破職場倦怠抗壓增強軟實力
5. 溝通技巧類|成熟大人職場提升自信好感力
6. podcast新手入門諮詢
★ 本集重點摘錄:
a.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從馬斯洛需求五層級看職場倦怠 ,
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
社交需求 (Love and belonging) 、
尊重 (Esteem)
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b.得不到認可? 還是已到了天花板?
硬實力 :專業能力提升
軟實力 :職場人際關係
c.唐老師: 用3C提升信任感
專業力Compatible
品格力Character
忠誠力Commitment
d.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給專業面職業倦怠者的五大建議:
栽培第二專長
主動要求主管增加我的工作 (=變相求升遷)
爭取內轉
主動爭取升遷
轉職換工作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03.(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Ep29. 本集是延伸EP29的進階版!
★ 本集分點章節:
(00:00:24) 本集導覽
(00:00:52) 在APPLE podcast分類消失問題
(00:01:44) Ep29前情提要, 專業面職業倦怠的可能原因
(00:04:00)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從馬斯洛需求法則看職場倦怠
(00:07:33) 聽友QA: 沒成就感造成職業倦怠?
(00:12:25)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進階版實務面的五大建議
(00:16:00) 主管/企業如何在行政面上幫助職業倦怠的同仁
(00:19:57) 面對客戶:勤與誠
(00:21:12) 本集結論
★ 本集補充資料
勞動部_簡易工作壓力量表檢測系統說明 https://meeting.ilosh.gov.tw/overwork/pTest/pTest.aspx
全美排名第一的醫療機構「梅約診所」(MayoClinic),網站上介紹有關工作耗竭的徵兆,提醒民眾自我檢視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2471 (by.經理人)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ixerBox (MB3)|Himalaya|CastBox |好好聽FM...(共30台)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免費訂閱喔
:: 如果您喜歡,請贊助鼓勵我們繼續製作節目💰 https://lihi1.cc/s1mES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如果你已有你個人的優勢識別答案,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砥礪喔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 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化學公司排名 在 世界排名第一大的美國化工公司-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 ... 的八卦
好事多磨,歷時21個月,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和美國杜邦公司(DuPont)完成合併,新的全球最大化工公司正式誕生。 陶氏杜邦9月1日宣布,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於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