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面臨新一波的考驗,雖然疫情目前仍在掌控範圍,但是因為世界各大經濟體都受到慘烈的衝擊,台灣即便維持穩定,許多勞工、企業的生計也早已受到嚴峻的考驗。
日前通過的紓困案,以目前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衝擊來說,恐怕已不足夠,我們建議,應該提高防疫層級、擴大紓困方案及防疫措施:
✅台灣應與美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
入場救市不是財經應變之道,而應該防止後續連鎖反應。當國家經濟出現重大危機時,國家貨幣有可能成為被狙擊的對象,造成美元供給短缺。
日、韓、新加坡都有與美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如果台灣也能簽訂此項協議,就能直接以本國貨幣為質押,向美國政府換取所需美元。如此一來,就不用維持過高的外匯存底,也避免因美元流動性不足而陷入破產危機,重蹈韓國在1997年金融風暴時,國家和企業資產遭賤賣的悲劇。
✅落實「宏觀審慎監管」(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掌握整體金融狀況
無論是TRF案或保險業大泡沫,都證明了金管會除了掌握「金融機構對中國曝險」外,並未落實宏觀審慎監管,而這一切國際都看在眼裡,也讓台灣承受更高的借款成本。
為了因應肺炎衝擊,減少金融及實體經濟的損失,金管會應該儘速掌握三項數據:
1⃣美元放存比(Loan to Deposit):掌握整體美元放款/存款比率,評估美元流動性風險
2⃣Taiwan Risk(LiBOR與TAIFX的差額趨勢):當台灣向國際銀行借款的利率(TAIFX)高於國際間銀行借款的利率(LiBOR),代表台灣承受更高的借款成本,也代表國際認為台灣面臨較高的風險
3⃣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率:掌握金融機構風險資產比例,保障存款人、債權人的利益
✅給予企業貸款、個人房貸及信貸寬限期,一定期間內只繳息不繳本金
許多企業及個人受到劇烈的衝擊,甚至已經開始現金斷流。一旦還不出貸款,會造成個人信用受損、資產遭到拍賣,金融機構也要認列損失,可能造成後續的骨牌效應。
我們建議給予4至6月的寬限期,不僅企業及個人的現金困境得到舒緩,也減少了金融機構收款後的放款壓力。
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短期紓困恐不足以挽救企業,積極救市也難有治本之效。時代力量希望藉由提出方案,遏止因為疫情擴大、世界經濟受挫而造成的骨牌效應。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