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衛環委員會:我的問政重點與方向】
每天,我們都要呼吸空氣,我們都要食用大量的食品,我們都要透過勞動,換取每日的生活所需。
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議題,我要再次強調,第一,中彰投地區一定要盡速納入空汙總量管制區,在各類的空氣污染總量上「加蓋」,並且逐年減低排放量。第二,近年來最為人恐懼的細懸浮微粒PM2.5,已經在2012年納入空氣品質的標準汙染物。經過三年的手動監測與資料分析,早就可以將整個西半部地區納入三級的空氣品質防制區。依據空汙法第六條,三級管制區內的既存固定污染源,應削減污染物排放量。但是,整個2015年,我們沒有看到環保署的積極措施。未來,我會緊盯著環保署,一步一步來改善我們的空氣品質。
去年,也是台灣食安風暴接二連三的一年。當頂新案的判決引起社會大眾譁然,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食品安全的法規制度上,究竟還有多少的漏洞,才會讓一個一個不肖的業者逍遙法外。我們提出了加工食品建立「食品身分標準」、訂定「不宜供人食用」的「食品管制依據」等方向,希望透過制度面的修法,從根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一方面,我會跟社福衛環委員會內的專業委員、專家學者多多請益,一起讓人民吃的安心,食在放心。
除了吃的安心,也要活得有品質,活得有尊嚴。台灣的勞動現況,卻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基本工資達不到最低生活所需,政府帶頭大量使用非典型勞動,來縮減人事成本。警察、消防等職業無法籌組工會,行使團體協約的權利。高等教育的兼任講師被排除在勞基法與教師法之外,學生擔任助理卻被認定為「學習」而非「勞雇」。更為嚴重的是,勞動檢查的人力、預算嚴重不足,勞基法的規定徒具形式。大量雇主的違法行為,無法及時糾正與處罰,也讓勞動現場的勞工,無力保有法律保障的權益。
另外,針對許多工會與勞團關注的「刪除7天國定假日」的《勞基法》施行細則修正,目前正在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中」。我明確表示,支持工會與勞團的主張,廢止「砍假案」,還給九百萬勞工7天的假期!
面對這麼多的議題,下周開始,我就會開始拜會勞工團體、環保團體,請益勞動法令、環保法規的修正意見。
空汙、食安、勞動,第一會期,社福衛環委員會,洪慈庸,請大家記住這些關鍵字!
洪慈庸競選期間相關政策主張:
2015.08.31
洪慈庸的勞工政策: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勞工 決定一個民族的良心與高度
https://goo.gl/CX9J2T
2015.11.18
反空污 顧健康 我的空污防制具體主張
https://goo.gl/MHLNjM
2015.11.29
頂新無法管,食在不安心,食安修法政見
https://goo.gl/Bom8Vo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Shaog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再生力,千萬要穿著安全裝備,才能進工地! 👉 按此參加抽獎活動:https://business.facebook.com/watch/?v=747117369397563 這次囂搞shaogao與臺北市勞動檢查處合作影片,呼籲大家進工地一定要注意安全,歡迎一起到「囂搞shaogao」FB粉絲專...
勞動檢查 表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華航應該把員工當作重要資產,積極回應員工的訴求
華航是台灣翅膀,也是國家形象的延伸,華航能夠有今日的規模,應該把員工當作重要資產,積極照顧員工權益。機師工會及空服員工會罷工投票,都是一面倒贊成,代表華航內部管理已經產生重大問題,華航有必要徹底檢討,回應員工的訴求。
我要求華航、勞動部、桃園市政府保持密切溝通。此次罷工投票的導火線是報到地點爭議,華航從6月1日起,由松山機場改在桃園國際機場報到,這是資方單方宣布的方案,未經勞資合意協商。報到地點涉及工時及工作條件,此案應該回到原點,重啟勞資協商。其他如外站津貼,也應該合理反映員工的工作付出加以提高。
我擔任市長後,發現華航機師及空服員都有工作超時問題,桃園市政府進行多次勞動檢查,華航罰款累積近千萬元。此次罷工導火線,除了報到地點改變的爭議外,華航員工工作條件日漸惡化,主因在於華航的營運方針,目前短程航班太多,員工認為這種低利潤航班,是以剝削員工權益為代價,華航有必要進行營運方針及員工權益配套的檢討調整。
桃園國際機場在桃園,機師及空服員工會都登記在桃園市,桃園也是台灣的機場城市,桃園市政府當然要維護航空業員工的權益,這是我們不變的堅持。
勞動檢查 表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我們公開反對惡修勞基法後,又收到揚言要退訂閱的信件。其實我同時兼具資方以及勞方的角色,我自己是診所的負責人、公司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診所的受雇醫師。勞資之間的矛盾之處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但也因爲同時身兼兩個角色,我更覺得應該為勞工爭取權益。
實習那年,我們最多一個月會值班十天。那年我不是受僱的身份,我的身份是學生,但是一個禮拜工作時數可能會破百,連續工時不小心就會超過36小時。實習那年,我領的薪資加上值班費不到20000元,換算成時薪,大概是不到50元。在那一年,在我自己身上發生過睡眠不足抽錯病人的血,精神恍惚中不小被針扎。菜鳥技術不夠,經驗不足,犯下的錯誤常讓自己自責不已,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資格當個醫生,即便我已經非常努力。不只一次在深夜走出醫院時,有一股乾脆直接走到路上讓車撞死算了的負面念頭。噢順道一提,我們還是要繳一學期七萬多的學費,如果再加上外宿的住宿費。
但我們有辦法抗爭嗎?幾乎是沒有辦法的。你還沒畢業,能不能畢業的權限掌握在你的資方手上。不只能不能畢業,以後你在醫界能不能順利錄取你想去的科別,可能都很高程度被醫院影響。
這樣的狀況套用在一般勞工身上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當彼此的全力如此不對等時,加上政府的勞動檢查、勞動法規都如此落後,政府如果說:「勞工的權益可以透過勞資會議爭取啊!」我會說,那就是幹話。你去叫大雄爭取不要被技安揍的權益比較快。
來信說要退訂閱的朋友有人說「很多勞工真的就是很爛,偷懶又不負責,真正優秀的人才就不怕修法。」
我想回應這位朋友,我不敢說自己是人才啦,但小時候智力測驗157加上每天工作16小時,應該算不上什麼廢材,就讓我說句話吧:「你這樣講就完全搞錯勞基法的意義了。」
勞動「基準」法是勞動條件的「地板」,不是「天花板」。是要確保在這個法令下,全國勞動可以有合理的工時,安全的工時、最低的收入保障,
如果你是頂尖的人才或工作狂,勞基法從未限制你努力工作或追求卓越。舉我自己為例,因為是診所的合夥人,所以我的工作時間並不受勞基法限制,甚至我下班之後在自己的公司要繼續工作到幾點,都沒人可以管我。如果你是一個這麼愛工作的員工,你下班後要自己再搞個什麼副業,或要再去兼差,除非跟公司簽訂了什麼特殊規範,不然法律也管不著你啊!
但是這次惡修勞基法的方向,讓可加班時數上限調高,休息間隔從11小時壓縮到8小時,讓連續工作日可以長達12天,這不只可能剝奪了民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職業安全」問題了!
你能接受卡車駕駛連開12天夜車嗎?你能接受護理師八小時前下班,回家來回花了一個半小時,中間卸妝洗澡,只睡了不到五小時就又來幫你治療嗎?這不只是傷害到這些勞工的健康,更是危及所有民眾的安全。
除此之外,家庭的維繫在社會上也有重要意義。當一家人整週都沒辦法聚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這是我們該期待的家庭生活嗎?我知道現在就有很多人沒辦法跟家人好好吃飯,但如果有更多的家庭因為這次的修法方向,被剝奪了更多家人可以相處的時間,絕對不是該發生的事。小時候我的家庭就是最基層的勞工家庭,但媽媽不管外面多忙,都會為家人準備晚餐。因為跨學區就讀,常要很早出門,但爸爸總會早起為我做好早餐。我從小就很叛逆,各種狗屁倒灶的事情幹了一堆,但隱隱約約我知道,自己沒有學壞,是因為知道我有一個家,我擁有無條件愛著我的家人。我們的相處時間長嗎?其實在求學階段都出門在外,跟家人稍能說話、相處的時間,也不就那用餐的短短不到一小時。如果政策會讓許多家庭連這麼一點「共同」相處的時間都剝奪,基於任何理由,我都無法支持。
在這個年代,「小確幸」有時候被抹黑成負面的詞彙,但事實上,在一個正常的國家裡,本來就應該要讓多數的人民可以過著「小確幸」的日子,但也不阻撓想奮鬥的人去追求卓越。讓所有人安心、安全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而已。
讓多數人可以「尋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覓一份天職,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不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
我所做的,只是希望讓我愛的台灣,成為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生活的理想夢土而已,我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而已。
非常感謝您看到這裡。我們非常尊重所有朋友的不同意見,但作為醫師,我不可能因此不願對勞動議題表態。我受過的教育,特別是職業醫學相關知識,更不可能讓自己坐視這些傷害民眾的事情發生。我們對於怎樣是「最好的勞基法」沒有定見,但我們很確定現正審議的行政院版本修正草案絕對是一場悲劇。
如果看完後,還是要因為我們的表態而退訂閱,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我們是為了實踐心中的理想,才來做這些事,而不是想要討好任何人。訂閱的數字只是民眾對我們的支持與肯定,我們衷心感謝,但我們不會因為追求數字,而坐視錯誤的事情發生。
學生時代一直到畢業後,因緣際會下去過許多國家實習、交換、開會、進修。我常常羨慕別人的國家,但心底想的都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跟人家一樣好,才能比別人好。
最美好的台灣是什麼樣子,坦白說我還看不清楚。我唯一確信的是,如果每一位善良的你,一起勇敢堅持自己的理念,把「台灣」這塊土地當做自己和世代子孫永遠的家,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彼此的做法是否完全一致,但這樣多元、民主、努力的台灣,會永遠是我們不管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日夜思念的美麗國家。
--
沒有即時看到 MedPartner 推出的新知破解嗎?
把 MedPartner 設定搶先看!最新資訊不漏接!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勞動檢查 表 在 Shaogao Youtube 的評價
沒有再生力,千萬要穿著安全裝備,才能進工地!
👉 按此參加抽獎活動:https://business.facebook.com/watch/?v=747117369397563
這次囂搞shaogao與臺北市勞動檢查處合作影片,呼籲大家進工地一定要注意安全,歡迎一起到「囂搞shaogao」FB粉絲專頁了解詳情,一同參加抽獎活動。
#勞工安全 #台北市勞檢處
___
💡 播放列表
【囂搞動畫大全】:https://reurl.cc/bz07ZE
【戀囂喂】:https://reurl.cc/OX9Vxr
【囂LOG】:https://reurl.cc/WElGa7
【囂科普】:https://reurl.cc/MZq8vm
___
💡 其他地方也想看囂搞
囂搞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aogao
囂搞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haogao/
___
💡 把錢錢拿去買酷東西:
逛蝦皮:https://shp.ee/nmt9kq

勞動檢查 表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評價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個朋友,他爸爸在工作蓋房子的時候,從高樓摔下來就走了😭 這件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我記得當時的安全措施很少,工作人員都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等到發生悲劇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現在臺灣也很重視職業災害的問題,尤其要更注意危險環境工作者的相關安全措施。我們只有一個生命,一定要好好保護!
我在臺灣第一次這麼近距離體驗勞工的工作。當天學到保護自己的方法,而且拍攝中不小心撞到頭!幸好我戴著安全帽就沒事,不然一定會很嚴重。
請先看完我的影片 ,然後幫我分享出去。更安全的工作環境等於更快樂的臺灣。勞工朋友們,你們特別要注意,尤其是高處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請注意一切,保護自己跟身邊的人。
#安全衛生 #勞檢處 #一日體驗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勞動檢查 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究竟有多繁重呢?勞委會最近就做了勞動檢查,結果發現很多護理人員,連最基本的休假都很難做到,工作時間也很長,雖然他們適用勞基法,但實際上一點幫助也沒有。護理師公會更表示,基層護理人員不斷流失,職業風險也很高,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病患的醫療品質。
護理人員被稱為白衣天使,除了給藥打針、照顧病患,下班還得留下來做行政工作。勞委會針對全國50家醫療院所進行勞動檢查,結果發現納入勞基法保障的護理人員,大多根本不能依法,享有合理的休假。
因為工作繁重,護理人力嚴重流失,護理師公會全聯會指出,基層護理人員的職業壽命已經降到6.7年,等於最多七年就離職,除了工時普遍超過12個小時,更有其他的職業風險。
民間團體認為,健保對護理費的給付不足,醫院最先裁減的往往就是護理人力,如果政府再不重視,最後被犧牲的,還是病患的健康。
護理師公會指出,醫學中心規定一個護士照顧五個病人,實際上往往照顧到八個患者,其他醫療院所的護理人員,工作更重,薪資更低。而護理人員要轉業,航空、保險、藥廠都非常歡迎,等於醫院永遠在訓練新人,呼籲政府要正視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否則以後真的有可能找不到護理師。
記者黃亦如劉漢麟 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