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8縣市長大選的規劃,我已經思考一年了,國民黨要重新站起來,這是關鍵第一步!
因為國民黨唯有先增加地方實力,才能制衡民進黨的一黨獨霸!
#至於2018什麼才叫勝選?我有三個目標:
一、藍軍執政縣市要增加。
二、六都最少要拿二。
三、國民黨全國得票數要增加。
很難,我知道!但在民進黨荒腔走板的執政下,如果國民黨做不到這三點,那未來的路會更難!
而至於候選人,我也有三個想法:
一、候選人要能提升國民黨形象,讓選民耳目一新,願意投下信任票。
二,會贏的地方就大膽提會贏的人,不論是破格徵召或泛藍協調都好。
三、黨要有計畫、有資源的培養願意在地深耕、再戰、續攻的人。
#艱困選區_輸一次沒關係!
只要年齡和心態都能再繼續服務深耕的人,黨就要給資源,再接再厲,才能不斷累積選票能量。敗一次、走一個,只是在耗損我們的選將而已。
民進黨可以十年磨一劍。
#國民黨不能敗選就斷一劍!
對於青壯世代,#我們要的也不是刺客,那種不成功便成仁,太悲壯了。
#黨內青壯人才不能當犧牲打,黨要能包容他們輸一次、兩次的可能,只要有潛力、實力、形象者,黨就不能棄才,要繼續培養他們;這樣青壯世代才會不怯懦,敢為黨「一戰、再戰」!
過去,國民黨不是沒有「能戰的人才」,但卻缺少「敢戰的勇氣」。
就是因爲總是為黨一戰後,「#勝選成英雄敗選成狗熊」,沒有長久戰的準備。
而未來,不論是江啟臣、陳學聖、蔣萬安、曾銘宗、連勝文、羅智強、侯友宜、陳宜民、徐榛蔚等⋯⋯所有黨內中生代的優秀人才,2018、2020為國民黨出戰已不是福利,而可能是大家「逃不掉的任務」。
只是怎麼戰、排那一場戰役、打什麼位置,未來都不再是由一人說的算了。國民黨要改變的文化很多,選戰文化其實就是一環。
我當選黨主席後,一定要把國民黨過去常常是自掃門前雪的孤軍奮戰,轉成大家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團體戰。讓黨內人才能戰、願戰、敢戰!
國民黨要重返執政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團體戰!
拚2018縣市長選舉 國民黨採刺客戰術
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2365312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