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牛美豬開放我們須盡責監督
#底線是健康不能被交換
爭取國際地位、加強經貿交流是台灣當前不得不的選擇,但在國防外交上的推進,不代表我們必須完全犧牲健康和產業。站在希望台灣被國際看見、但又同時照顧到國人幸福的立場,我們就是必須務實地監督政府攤開數字,把關萊克多巴胺的健康風險數值和畜牧業的經濟衝擊,而不是將責任落在人民,讓人民自行依照「肉質」和「口感」來辨別市面上的肉品。
針對政府表定於明年1月1日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跟月齡30個月以上的美牛,陳其邁市長於8/29也提出四項把關機制:
1. 嚴格標示:所有散裝、有容器或包裝食品以及飲食店都將落實強制標示,保障市民消費權益。
2. 積極檢驗:衛生局將積極查察進口豬牛的生產履歷,増加進口豬牛肉的檢驗頻率十倍以上,確保市面流通產品符合相關法規。
3. 安心校園:依據學校衛生法以及教育部規定,學生營養午餐只使用國產豬牛,讓家長安心。並鼓勵團膳使用國產品,落實地產地銷。
4. 強化產業:協助豬農爭取百億養豬基金,提升豬農競爭力,將高品質的國產豬肉打進國際市場。
針對以上政策,我提出幾點問題:
一、針對「嚴格標示」政策,依照目前《食安法》22條,僅規範到食品及食品原料之容器或外包裝的標示,傳統市場的肉品及餐飲業使用的牛豬標示及辦法須在25條中另行公告,對於散裝、傳統市場及小吃店的規範勢必得大舉改變業者及消費者的習慣。且目前現在使用外送平台的外食族越來越多,外送平台上也應寫明牛豬的產地。另外,雖然政府要求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符合CODEX,但接下來的檢驗責任全權落在地方衛生局上,對衛生局將是一大負擔。市府要求「增加十倍的檢驗頻率」,衛生局的人力將如何分配?提高的人事預算是否由中央補助?是否排擠到衛生局在處理肺炎疫情及登革熱防疫工作的能量?這些都是必須進一步考量的。
二、談及食品安全,孩童等易感性族群的健康必須特別注意。市長雖說根據學校衛生法規定「營養午餐使用國產豬牛」。然而,辦理團膳的學校,市長卻只說「鼓勵使用國產品」。根據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的資料,高雄市供應學校午餐的團膳業者,就多達27家。國小的午餐雖多為公辦公營或公辦民營,但國高中有五成以上的學校,都是依賴團膳業者,在學校「最有利標」的前提,加上一餐預算只有40塊,扣除人事成本只剩30塊不到的情況下,廠商無不壓低成本,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後,成本比目前已流通的美豬更低,勢必成為廠商的首選。屆時,即使市長要「鼓勵使用國產品」,恐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外,部分高中職也都有開放學生外訂午餐,學生要吃什麼連學校都管不到,這些其實都是開放後市場流通的漏洞。
議會十月開議後,我會提案給教育局,在各校辦理營養午餐團膳招標的制式合約中,明訂「食材不可使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其加工品」。也會請教育局提供,目前有使用美豬的團膳業者,並請教育局與衛生局加強稽查這些業者的生產履歷,保障高雄學子吃的安全。
三、最後則是養豬產業高值化問題,自從台灣1997年爆發口蹄疫後,已23年未外銷出口,儘管國產豬肉品良好,但在生產技術及安全衛生要求已逐漸與國際脫節。舉丹麥的繁殖技術為例,一頭母豬一年可產出30餘頭小豬,遠高於台灣的15頭,最大的差距就是標準化生產流程,包括:人工授精、衛生消毒、屠體評級、品種改良......等各項技術,都有未逮之處,而這些紮實需要面對的問題,都不是今年拔針「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就可以解決的。
其實去年農委會與農科院便攜手規劃《三級化產業升級管理計畫》,便是希望透過成立「養豬專區」,整合養豬業者,輔導進行「高生物防疫」、「標準化育種」、「動物福利」、「循環農業」、「肉品外銷」等概念更新與技術提升。
接下來,我也會與陳其邁市長討論,如何透過這次農委會產業升級計畫,不只是資金投入,而是在人才培育及制度改革部分有所成長,這才是真正強化台灣養豬產業競爭力的方式。
我們樂見台美之間深化經貿合作,我不會一味地反對或支持,但在「台灣要贏」的目標下,政府務必以人民的福祉為最大考量,做好完整的配套措施與溝通,保障人民的健康與經濟。
動物進口流程 在 不禮貌鄉民團 Facebook 八卦
我還是那句老話
如果今天的執政者是國民黨,要走兩岸一家親路線、甚至開放貨貿、自經區....讓中國豬肉進口台灣 今天我們早就沒有豬肉可以吃了
#大概在去年就被中國豬瘟攻陷了
=============
元旦、農曆春節將至,國內、外旅客進出更頻繁,今年 9 月中秋節時,「郵包」被查獲含有肉製品的比例是平常的 8 倍。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近日帶隊前往中華郵政國際郵包檢查流程全力防堵「地雷郵包」入台,也要求同仁「一刻不能鬆懈,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
蔡政府呼籲國人,為了守護台灣豬產業,春節返台不要攜帶肉製產品,也切勿網購國外肉品,且若電商銷售境外動物檢疫物,將開罰 15 萬元。
動物進口流程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八卦
蔡英文總統親上火線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以及超過30個月的美牛進口。但兩週前,賴清德副總統宴請美國衛福部長在台北美福飯店用餐,美福飯店的老闆恰巧是台灣主要美牛進口商之一。
萊克多巴胺曾經引發藍綠兩黨正反交鋒。如今,兩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拿對方當年的說法嘲笑對方。
2008年,美國FDA禁止了在動物飼料中添加30個月大以上的牛腦和脊髓,起因為上述部位若是感染狂牛症,食用之後人類也會感染,美牛的進口量相當大,這也是目前迫切要重視的問題。
關於美豬問題,至今,歐盟、俄羅斯和中國目前仍堅持對萊克多巴胺零檢出,萊克多巴胺為乙型交感神精受體致受劑,1993年西班牙發現首宗瘦肉精人類中毒案例,此後全球發生若干案例,各國開始禁用瘦肉精。台灣則於2006年開始禁用。
目前全球只有兩次萊克多巴胺健康風險實驗,一次是由藥劑廠商本身提供給美國食藥署,宣稱無健康風險;另一次是由國際衛生組織和國際農糧組織組成聯合專家委員會以 Elanco測試其短期急性效應的研究數據。只觀察兩天即宣無健康風險,樣本數僅六人。
基於上述事實,我們向執政黨提出下列三問:
一、台灣的國際政治及對外經貿為何始終是農牧業與食安在犧牲、妥協?
二、口蹄疫拔針後卻迎來新憂慮。蔡總統承諾用100億產業基金保護豬農,如何落實轉型與升級?
三、衛福部食藥署的檢測人員、儀器、權限、配置是否都已升級?否則如何兌現嚴格檢驗承諾?
因此,民眾黨主張:
一, 對於進口的美豬與美牛,必須逐批查核,比照日本對待台灣出口的芒果規範,台灣可到產地了解檢驗與分肉流程,並對大眾公布。
二, 進口至台灣的美豬和美牛,須清楚且顯眼標示產地與用藥的中文資訊以利大眾選擇。
三,台灣豬肉出口在口蹄疫拔針,同時也是非洲豬瘟的免疫區下有外銷優勢,農委會也已經備妥100億「養豬產業基金」,努力輔導台灣豬農轉型,提供包裝跟品牌行銷,此時在農委會輔導尚未見成效的環境下,開放美豬傷害豬農,破壞台灣豬肉產業外銷的契機。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動物進口流程 在 動物用藥爭議有解農委會擬簡化申請流程 - YouTube 的八卦
台灣寵物市場規模有限,很多國外的 動物 用藥,廠商沒有申請許可證無法 進口 ,導致不少 動物 醫院藥使用一般人用藥品來治療,日前也引發違法使用的疑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