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當窗外全是櫻花》
* 我們用前半生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成年人,也許後半生我們該學習如何做個小孩。—-瓊·安德森《海邊一年》
*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硬要以魚兒爬樹的本領,評估它的能力,它這輩子都會覺得自己是條蠢魚。—-愛因斯坦
*凡人啊先是太膽小,明知不該做的事卻不敢不做;後來也還是太膽小,明知該做的事卻不敢去做。—-狄更斯《遠大前程》
* 世人懷念過去,不是因為過去更好,而是因為那一切已經過去:不會痛了,或者忘記痛了。—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
*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高貴,也沒有絕對的卑微。當心是一滴水的時候,它就作為一滴水而存在著:當它一旦滴入大海中,它便成了海。倘若人們能認識生命中住著一個心君,那麼所有的徬徨,迷失,虛榮都不過是客塵。—帕斯卡爾《且聽心吟》
* 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的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瞭解、某些隱蔽動機的結果。—-勒龐《烏合之眾》
* 關鍵不是如何改變,正常之下我們都不會改變;如果有一天你變了,是因為有些關口,不闖不行:於是闖過之後,便發覺自己從此變了。—-多麗絲•萊辛
* 冷漠無情的人,就是靈魂已癱瘓,就是過早的死亡。—契訶夫
* 當我死時,世界呀,請在你的沈默中,
替我留著「我已經愛過了」這句話吧。—-泰戈爾《飛鳥集》
* 當我想擺脫一個我不願意聽他說話的人時,我就乾脆作出贊同的樣子。—-卡謬
* 如果某一個人硬說二加二等於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羅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 我教自己簡單明智地生活,仰望蒼穹,向上帝祈禱,傍晚之前長途漫步,消耗我過剩的憂慮。—-安娜·阿赫瑪托娃
* 再沒有人比自由地欣賞廣闊的地平線的人更幸福的了。水天相接,美好的終極。廣闊的世界,孑然一人,多麼奇妙的組合。
——梭羅
* 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上面流轉著亮銀。而你帶著笑向我走來,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余光中《絕色》
—-圖片:平日住在山區,為了溫泉養身,減少長期服用藥物。但到了秋冬,風蕭蕭兮雨水寒,我沒有刺秦王的計劃,頂著冬風,過日子真困難,近年常常想搬家。為什麼一直猶豫呢?
因為每到春天,櫻花盛開,滿山滿谷,上班、回家的路,都在幸福地沿途賞櫻。中國麗緻飯店每日遊客尚得上山打卡拍攝櫻花,而我住在後面社區,三步路一棵櫻花樹:人在家中室內打開窗子,不必費力探望,四個角落都是春櫻的艶紅。
我怎能離開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三集,危機公關,堵不如疏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應用在現實生活,就是危機公關。 「水」是負面輿論,當批評來臨時,怎麼辦? 勒龐的《烏合之眾》曾分析群體心理狀態,書的重點濃縮成最粗暴的一句話就是「群體沒有智商,只有情緒和情緒的傳染。」網路時代...
「勒龐烏合之眾」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銀行家尼莫 Facebook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心得]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群眾心理學|《烏合之眾》為何總是被提起?| 古斯塔夫.勒龐 的評價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博客來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ptt 的評價
- 關於勒龐烏合之眾 在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ptt 的評價
勒龐烏合之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Daniel Hope 音樂》
* 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沈默的。
——雪萊
*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成長的過程總會跌跌撞撞,我們可以痛,可以悲傷,可以大哭;但別耽溺悲傷太久。冷靜時候,不妨想想,這道傷痕,能為我留下什麼?
*人生一路上我們聽說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因我們太執著相信命運公平、也太執著自己得失;我們經常看到「生命無常」四字,卻從未真正體會其中的深奧道理。
*人那麽有情,那麽肯定,那麽慷慨,卻又對命運那麽苛求。人的世界,最缺的是豁達;豁達地與命運相處。走過逆境,學習接受,不只是遺忘:就像走出了隧道,別懊惱或者悔恨。
*記得命運起伏由不得人,時光也不等人,時光很脆弱,它禁不起你來來回回的辜負。
+當妳遇見黑暗時,請坦然地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然後妳會看到光明。如果妳一直停留隧道之中,那麼逆境給妳的黑暗,便沒有休止符。
但那不是命運對妳殘酷,而是妳選擇了殘酷;因為是妳,讓自己停留黑暗之中。
*逆境有時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面對它最好方法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對待逆境妳只能淡定以對;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便是你能坦然面對逆境的另一個名字。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再一次提醒自己,生命短暫而美好,沒時間糾結,沒時間計較。每個人每天都可能遇上煩心的事情,但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妳若不傷,歲月無恙。
此時所謂快樂,絕非名利或身份;就是信手拈來:給蔬菜,一點點眷戀;給窗戶,一點點盼望;給當季的食材,一點點溫柔;給平凡的日子,一點點點綴;給不起眼的陽臺,一點點花樣年華。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莊子·大宗師》
*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三毛《送你一匹馬》
* 要一個黃昏,滿是風,和正在落下的夕陽。如果麥子剛好熟了,炊煙恰恰升起。那只白鴿貼著水面飛過,棲息於一顆蘆葦。而蘆葦正好準備了一首曲子。如此,足夠我愛這破碎泥濘的人間。——余秀華
* 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余秀華
* 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沒有隨波逐流的理由。——帕蒂・史密斯《只是孩子》
* 《夜的眼淚》
長長的黑暗的河流
在大地的臉龐上流淌
夜的憂鬱的眼淚
浸沒在黑暗中
這沒來由的悲傷
企圖引起白晝的同情
但是白晝早已遠去
夜在徒勞地哭泣
——邁克.布洛克
* 我們每天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偶然性,確切地說,是人、事之間的偶然相遇,我們稱之為巧合。兩件預料不到的事出現在同一時刻,就叫巧合。——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影響大眾想像力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擴散和傳播的方式。——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
*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如此熱愛這片土地,如果我們沒有在這裡度過童年。
—《小婦人》
https://www.facebook.com/daniel.hope.page/videos/1348763982130798/?vh=e
勒龐烏合之眾 在 銀行家尼莫 Facebook 八卦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sourced from勒龐《烏合之眾》
勒龐烏合之眾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評價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三集,危機公關,堵不如疏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應用在現實生活,就是危機公關。
「水」是負面輿論,當批評來臨時,怎麼辦?
勒龐的《烏合之眾》曾分析群體心理狀態,書的重點濃縮成最粗暴的一句話就是「群體沒有智商,只有情緒和情緒的傳染。」網路時代,信息快速傳播,輿論紛至沓來,危機公關的本質就是大眾的情緒管理。把握大眾情緒就在輿論場佔據主動,輕慢公眾輿論等同樹敵。
失敗的危機公關,往往有些特徵,火上澆油:
我沒錯,沒違法沒違規,客人是奧客、是別人抹黑!(反駁)
我錯了,但大家都這麼幹的,你怎麼不說他?(牽拖)
我錯了,但都是下屬的個別問題!(切割)
我錯了,但我其他地方都很好啊!(假道歉)
上述的道歉,只是找死。不論引發批評的內容對錯,你對不對本質不重要,群體覺得你對才重要,群體要的是態度。
應對危機公關向來有5S原則,即承擔責任(SHOULDER THE MATTER),真誠溝通(SINCERITY),速度第一(SPEED),系統運行(SYSTEM),權威證實(STANDARD)。翻譯成白話,就是快速(黃金四小時)往死裡認錯、認錯、再認錯,發自肺腑,聲淚俱下,真誠負責,提出改革。千萬不要澄清辯解。也別想阻斷媒體傳播,根本阻斷大家批判的情緒,讓人覺得不忍苛責你甚至佩服你。
危機公關處理好,群體早忘記你被批評的原因。反而欣賞你知過能改。
當批評的「大水」襲來,反駁、牽拖、切割、假道歉的「堵」只會引發反感,最終被大水淹沒。面對群體情緒,兩招:「疏」、「導」。真誠道歉,認錯到讓消費者紓壓、平靜,此乃「疏」的化解。讓消費者產生新情緒,同情、佩服,此乃「導」的轉化。反感的「情緒」就被「疏導」了。
良好的範例是大陸海底撈的道歉公開信。
https://goo.gl/8atGMo
乾淨俐落,道歉,說怎麼改,扛起責任,結束。
一店出包,該店停業,全國改革。歡迎顧客媒體持續監督爆料,而且項項業務有明確負責人,甚至公開手機,展現改革決心。更重要是在第六點:「涉事停業的兩家門店的幹部和職工無需恐慌」「主要責任由公司董事會承擔」,相較其他企業出包切割開除肇事員工,海底撈董事會一力承擔,高下立判!
實質上他承擔什麼呢?此信一出,多是美譽。
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海底撈在危機中,仍傳遞著公司價值「將員工當作顧客一樣服務」。海底撈的用人管理哲學,業界盛讚,倘若危機來臨先開除肇事員工,形同自我打臉。因此海底撈保護員工,由董事會承擔的危機處理,符合公司哲學。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不論在政界或商界,你有印象中危機公關處理得好的例子嗎?他們是否也運用了「堵不如疏」,真誠道歉改革,讓你能夠原諒對方呢?但如果人人皆知危機公關如何處理,可能還會發生什麼事呢?
勒龐烏合之眾 在 群眾心理學|《烏合之眾》為何總是被提起?| 古斯塔夫.勒龐 的八卦
中文書名: 烏合之眾 英文書名:The Crowd 本書出版於1895年,這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 勒龐 最知名的代表作,也是其最有影響力的著作, ... ... <看更多>
勒龐烏合之眾 在 博客來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ptt 的八卦
1895年,法國人居斯塔夫勒龐在他的群體心理研究著作烏合之眾裡,寫下的段話,竟然時至今日,它仍然是本適用當下的大眾心理必讀經典。 ... <看更多>
勒龐烏合之眾 在 [心得]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近年來台灣社會運動又起風起雲湧之勢。有關社會學、政治哲學等相關著作再次受到
矚目。而朋友在閒談時就大力推薦我這本群體心理學的名著—《烏合之眾》。說來慚愧,
關於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相關書籍我只有讀過艾略特.阿倫森的《社會性動物》(很有科
普味道)。但勒龐的《烏合之眾》雖聞羅胖提及,卻一直在書單中排隊。如今洽逢時機,
便拜讀這本佛洛伊德也大力稱讚的通俗學術著作。
勒龐生活的年代恰好是風起雲湧的19世紀。那時,全世界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
都在經歷千年一遇的大震盪,舊有的信仰、理念和制度正在土崩瓦解,好比中國當年東周
百家爭鳴。各種學說、倡議、宣言遍地開花,而整個政治環境也不再只是過去的少數寡頭
把持權力。此外,勒龐是個法國人,對一百年前驚天動地的法國大革命,其中種種血腥荒
謬以及之後的影響甚能感觸。因此他寫下這本小書,試圖概括、描述一個群體,在道德、
思維邏輯、情感和行為的種種特點。
這本書的大意很簡單。總結而言,就是群眾—特別一群原先沒有相互關聯,只因為某
些機緣巧合而聚集起來的群眾—都是盲動、非理性、熱情而善變的。他們可以因為幾個流
言、或是某個偶然的觸發點,進而突變成一頭狂暴的猛獸,為善可以以身殉國、壯烈成仁
;為惡可以燒殺擄掠、無所不為。這些特點不會因為群眾的組成成份不同而不同,教育水
平一般的農工階層和高等教育的學者、教授表現的情感如出一轍。
儘管群眾中可能有些許高瞻遠矚之士,但這些人,要麼被群眾的非理性所湮滅,要麼
和群眾一起陷入非理性的情況。因為群眾不能思考、不能推理,他們需要的是果斷、簡潔
而模稜兩可的口號。過於細膩的推論和舉證群眾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此外,他們也
無法有遠見,只能將自身託付最直接而暴烈的感情,並讓這些感情化為行動。
群眾的情緒是極為容易渲染而擴大,進而變得極端。在這之中的所有人,即使平日當
他身為一個個體時可能是極為謹慎而穩健,但身處一個狂熱的群體中,每個個人都會喪失
原有的判斷力,將自己融入一個純粹感性的場域。勒龐認為,這是因為此時的「個人」已
經消失,又或者是這個「個人」已經被擴大到所有的群體。(「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
萬個我。」)每個群體中的個人都會自以為自己有十分強大的力量,或者是被許多人分擔
掉而減輕的罪惡感,因此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正因為群眾不擅思考、訴諸感情,讓他們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也是不難的。勒
龐指出,只要恰當的暗示、適時的榜樣、領導者具有足夠的名望,群眾轉風向的勢頭就像
星火燎原一般,擴散的極為迅速。在法國大革命中,群眾不只一次將他們昨日的領袖和英
雄,在今日押上斷頭台,就是因為群眾是極端容易被感染而轉變心意。
細讀《烏合之眾》,可以發現勒龐極少極少舉出歷史事例,即便有,也是簡單帶過一
兩句。這就牽涉到勒龐本人對歷史的態度。從上文我們得知,勒龐認為群眾是盲動而不知
思考的。在群眾眼中的歷史事件,即使觀者如雲,在勒龐心中,這些歷史事件也可能是群
眾在狂熱短視中所幻想、編造的歷史形象,而已經遠離真實的歷史情形。而勒龐進一步認
為,所有歷史上的偉大事件、偉大領袖,都是群眾在狂熱中塑造的幻象,然後因循著這些
幻象,所燃起的愛國心、榮譽心、侵略性、犧牲與尊嚴,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燦爛的文
明。由此可知,勒龐並不認為盲動的群眾是邪惡的,他認為那是人類必然產生的情形。所
以他也不贊成菁英民主或寡頭菁英政治,原因有二:菁英民主和一般群眾的民主並無二致
,無須多此一舉;而寡頭菁英政治可能比群眾理性,但這些理性有時可能會過於嚴酷,而
只有群眾的感性可以緩解。
此外,勒龐在書中數度舉出英美和法國—或者是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和拉丁民族—的
不同之處,勒龐將此視為種族不同的原因。但他的種族並非單純生理上的種族不同,而是
種族在心理和精神上的從屬不同。剛剛提到,在群眾的盲動和狂熱之下,有些幻象,或者
我們說是「心理事實」會被深深紮進該民族的意識深處,這些幻象,可能是信仰,可能是
世界觀,一旦深入民眾內心之後極難消除,因為一旦這些心理事實被確立,隨之而來的制
度、文化、器物、法律等等都圍繞著這個心理事實建造起來,進一步深化群眾對這個事實
的皈依。要動搖、根除這個事實極為困難,除非經過同樣是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或者是一
場又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否則這些事實是極難被消抹的。因此對勒龐來說,法國大革命
就是奠基在一個未曾要改變拉丁民族一切都要向政府依存的民族性,卻企圖僅以某種制度
改革就想改天換地的宏偉實驗,結果就是數百萬人的死亡和流離失所。
勒龐認為,這些受到群眾信仰的「心理事實」,一開始也必定是從某些聰明才智之士
所發想,而某些具有非凡領袖才能的人接受,並且扭曲、劣化成大眾能接受的簡單、粗暴
而具有宗教教條性的語言,而群眾依循的這些如同咒語的理念行動,在這個過程中,這些
理念必定會被進一步扭曲,導致最開始的理念和最終產物大相逕庭,但諷刺的是,這些被
扭曲過的想法必然會再次回到那些智慧的人們,進一步影響他們。因此,菁英是否是帶領
社會往前進步的要角呢?勒龐是持著否定態度的。
雖然《烏合之眾》僅是歸納了群眾在心理上的變化,並沒有去嘗試解釋這些變化的理
由為何,但這本書寫於19世紀末,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十分有啟發性。筆者在這之前研讀漢
娜.鄂蘭的《極權主義的起源》,其中內容和《烏合之眾》相互對照,更有相得益彰之效
。特別是在蘇聯和納粹德國極權政府之中所採取種種措施和想法,現在回到《烏合之眾》
來看,頗有豁然開朗之感。此外,友人也很推薦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所提及的「瀰」
,恰好是勒龐所指深紮在每個民族心中的「心理事實」,而這些事實會因為種種制度、文
化而代代相傳,形成一種文化基因,進而去影響這個民族在面對所有變化時產生的種種對
應。
反觀這個時代,同樣是舊的思想和制度面臨逐漸崩解的時候,而新的傳播技術—網路
—正成為所有群眾的利器。話語權不再只是被少數大媒體所把持,而是擴散到千千萬萬的
群眾手中。
我們常以為,當傳播工具更發達,是否表示大家的包容性越來越強?其實答案是否定
的。尋找同溫層是人類的天性,面對和自己內心深處紮根的「心理事實」牴觸的意見,我
們也像兩百多年前那群狂暴的群眾,要麼一概否認,要麼轉頭不理,形成所謂的信息繭房
(羅胖語)。此外,因為傳播工具更加快速,謠言的散布和深入人心的效果也比以前大的
多。更有甚者,一些僅是偶發,卻給人強烈印象的事件,給群眾的暗示和隨之產生的幻象
也會更強烈而持久。
這本一百多年前的著作至今讀來仍發人省思。它提醒我們,儘管我們將來幣成為群眾
的一員,也可能狂暴、也可能短視,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從群眾中抽離一點點,取回一點點
的判斷力,我們或許能更穩健地讓社會向前邁進,而不是在血腥的迷宮中兜圈子,一如兩
百年前的法國大革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7.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7824788.A.072.html
※ 編輯: wlcaroline (180.176.17.119), 10/30/2016 18:53: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