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BMW M2 氣勢強橫
4K UHD: https://youtu.be/3e0HVmm-hdQ
山道,倏然寧靜!風,吹盪的樹葉,緩緩飄落地面。
瞬間,蟬鳴靜止!直列六缸引擎咆哮聲伴隨刺耳磨胎聲響起,藍色胎焦味,飄散大氣,BMW M-Power年輕成員M2滑胎出彎,強橫氣勢讓人熱血、澎派!
經典美形
2015年底問世後,BMW M2成了現今M-Power家族裡最小且最年輕的成員,不過,M2的設計概念,其實早在亮相之前就存於世上。
在尚未以車型代號清楚區分雙門、四門車款的2011年,BMW其實便曾利用1系列Coupe車型打造出1 Series M Coupe(1M),而1系列雙門車款正式更名為2 Series後,M2也接著誕生,因此,要說1M就是M2的前身,其實也並不為過。
但是,儘管1M與M2的問世時間只有4年的差距,且車身尺碼也十分相近,可是外型卻有著不小的差異,而在BMW車迷心中,最重要的造型設計或許並非車輛頭尾,而是車側的寬體輪拱!
回顧1M的寬體造型,1M的肌肉感雖已較當時1系列車款渾厚,但其寬體造型主要是將輪拱部份加寬,而M2卻將整面前後葉子板重新設計、外擴,經過大費周章的整容後,不僅車寬大幅增長80mm,最重要的是,M2擁有了E30 M3的經典可樂瓶車體線條!
我們所試駕的M2不僅有著黝黑的車色,希望這輛M2更為不凡的車主還費心的為它換上了HRE輪圈以及Fi 排氣尾管,就連在試車當日,車主還曾問了我們:[你們覺得這套排氣管的聲浪還OK嗎? 那輪圈又看起來如何呢?] 令我們不禁笑著回答:[原廠的M2其實就堪稱完美,而這輛不論開至何處都是威風凜凜M2,更是難以挑剔了阿!] 況且,看到沿途路人因此車的狂暴怒吼而頻頻回首,加上眾人臉上的驚訝表情,相信早已足夠說明一切!
引燃熱血
跨入小巧的車室後,可以發現M2內裝設計十分簡潔,並沒有過多花俏、令人看得眼花撩亂的科技配備,更別提幾乎只夠用來放置隨身物品的後座空間,若要簡單的說,M2的中控台上具有5.7吋的資訊幕,可作為原廠中文導航系統顯示之用,車上的iDrive系統也支援手寫功能,另外還配備有harmon/kardon的12揚聲器高傳真音響。但真正讓買家心動的,是能替車內帶來不少戰鬥氣息的碳纖維飾板,還有既舒適又能提供良好包覆、支撐性的Dakota真皮M款跑車電動座椅。真要說到哪裡令我們覺得稍嫌可惜,大概就是國內的M2上無緣見到傳統手排排檔桿吧!
而在上路之前,光看著方向盤上的紅、藍縫線,M-Power的熱力就已讓我們血液沸騰! 當發動後,雙手扣住鑲著M徽的方向盤,四指後方就是換檔撥片,看著眼前火紅的儀表與內部的M字標章,聽著六缸引擎的低吼,相信所有車迷要是見到此幅景象,肯定都會忍不住想用力一探M2的性能魅力的!
奔放動能
BMW M2雖然不是M-Power家族性能表現最強的機種,卻是最具駕馭樂趣的車款!
其搭載3.0升直列六缸雙渦流渦輪引擎,在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可變氣門揚程輔助下,可榨出370hp/6500rpm的最大馬力及47.4kgm/1400~5560rpm,超增壓狀態下,最大扭力可提升至50.9kgm。搭配M-DCT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原廠宣稱0~100km/h加速可於4.3秒達成,極速可達250km/h,若選配M-Power套件,極速可上探270km/h。
在Downsizing的浪潮下,這輛入門版M-Power跑車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嚴格來說,反而有種鮮明的性能傳承!
過去,玩家們或許認為BMW M-Power就是要搭載賽車般的NA高轉速引擎,其實BMW也是世上最早將渦輪增壓技術運用再量產車的車廠之一;早在1974年,就推出搭載渦輪引擎的2002 Turbo,以排氣量1990c.c.的四缸單凸輪軸引擎,搭配KKK BLD渦輪增壓器,擁有170hp的最大馬力及24.5kgm的最大扭力,擁有211km/h的極速表現,在當時稱得上是高性能車款。
此外,M2小巧的車體,配上前後暴龜的可樂瓶曲線,彷如初代M3(E30)的傳人,尤其4468mm的車長,與當年M3 4325mm的尺碼相對來得接近!小巧的車體,配上強勁的動力,M2看起來擁有雄厚的潛能,實際加速表現又是如何?
在攝氏37度得高溫下,將M2的行車模式切至Sport +,入檔後,直接全油門衝刺,前245/35ZR19、後265/35ZR19的跑胎,除了起步及一檔換上二檔的瞬間輕微打滑之外,賣力地將動力轉換為速度,然而或許因為高溫的緣故,最佳測試成績為4.9秒,與原廠公布數據有0.6秒的差距。
M2的懸吊結構採前雙A臂、後多連桿,結構設定除了大量採用與M3、M4同樣的鋁合金結構,因此有著清晰的路感回饋,試駕車款已經換上了KW V3套裝懸吊,略微硬派的阻尼,讓M2帶有一點競技風格,但遇上坑洞又不至於出現彈跳,精細度可圈可點。再加上M2原本就擁有50:50的配重,後軸又有限滑比0~100%自由調配的主動限滑差速器,先天體質優異,極限狀態下,體驗滑胎,車尾甩擺相對容易掌控,主要除了車體慣性變化均衡,坐在駕駛座上原本就能夠憑藉身體感受線性的變化,加上FR配置臨界點較高,而且在M DCT或Sport+模式下原本就能夠甩尾,並且在失控前修正拉回,在彎道中具有絕佳纏鬥能力!
小巧、輕盈的車體,配上前245/35ZR19、後265/35ZR19跑胎不僅能夠減輕輪胎負荷,也能發揮應有的抓地力,就連前四、後二的對向活塞卡鉗都比搭載在M3、M4上更有更強的制動力,山道奔馳的信心指數也同時提升。
TCar試車短評
在M Power眾多車款裡,M2並非性能最強的機種,卻是最具樂趣的車型!除了小巧、精練的車型,更有傳承2002 Turbo、E30 M3的意味,輕盈的車體在彎道上更能享受極限滑移的樂趣,再加上後軸擁有主動式限滑差速器,更能藉由身體的感官神經,與車體的動態反應連結,趁著還車前,我還想再飆幾圈!
BMW M2
引擎型式 2979c.c. L6 DOHC 24V+Turbo
最大馬力 370hp/6500rpm
最大扭力 47.4kgm/1400~5560rpm (超增壓狀態: 50.9kgm)
長寬高 4468x1854x1410mm
軸距 2693mm
車重 152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R19後265/35 R19
國內售價 329萬元起
主要配備:
主動轉向氙氣頭燈
Dakota真皮M款跑車電動座椅
M款真皮跑車方向盤
5.7吋彩色資訊幕
碳纖維飾板
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
Harmon/kardon高傳真音響系統
引擎自動啟閉功能
DSC動態動態穩定系統
M款動態控制模式(MDM)
車速感應轉向輔助
主動式M款差速器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
前後座頭部氣簾
倒車顯示系統
TCar 葉明德
久利國際超跑租賃
動力美社跑車租賃
#BMW #M2 #TCAR #葉明德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主要是很多車友想作動力升級卻沒有一個地方有人分享完整的經驗,網路上搜到的資訊不是太過老舊,就是資訊不完整的零散片段。 我希望透過這支影片和你分享我這些年來關於勁戰改缸提升動力的經驗,我只是小改的消費者(都說是工程師惹),並非專業人士,影片中提到的都是我自己親身用過的產品,絕無替任何廠商說話...
「勁戰二代排氣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勁戰四代原廠排氣管可直上勁戰二代噴射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2022勁戰二代排氣管-汽車保養試乘體驗,精選在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勁戰六代排氣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勁戰六代排氣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推薦的排氣管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閒聊] 新迪爵還是改款GP125?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新聞報報] Audi A5 and S5 Coupé 帥勁傳承
2007年,帶著時尚優雅的線條,Audi A5為世人展現了雙門豪華轎跑的全新風貌。走過9個年頭之後,Audi帶來了第二代Audi A5、S5 Coupé。
New Audi A5擁有更為寬大的盾型水箱護罩,搭配氙氣大燈(得選配Matrix陣列式LED頭燈)、LED尾燈後,擁有更趨性能跑車的氣勢。相較於初代車款較為圓潤的車體造型,全新造型擁有明顯的銳利線條與稜角,而波浪狀的腰線亦呼應了Audi一向自豪的帥氣與動感。New A5的新造型也不僅優美,更擁有足以勝過許多跑車的0.25Cd風阻係數,加上經過60公斤的減重後,不僅減少性能消耗,同時也提升了節能表現。
而更為運動化的S5,車頭下氣壩不若A5採用左右獨立設計,S5左右氣壩以‘‘凹’’字形貫連,內部的銀色鰭片更令人聯想到賽車的定風翼造型,除此之外,S5也配備造型更為誇張的黑色側裙、車尾分流器以及圓形四出排氣管。
檢視座艙,A5的新式內裝也讓人印象深刻,全新的排檔桿極為粗壯,且造型與飛機節流閥十分相似,不禁令人想用力把玩一番!此外,對於許多重視駕駛視覺的跑車,車室設計常將駕駛座與排檔座結合,營造宛如戰鬥機艙的緊湊感,但這樣的設計也會明顯產生駕駛座與副駕駛座的視覺差異,因此,A5於中控台及副駕駛座的冷氣口之間增加了條連貫兩側的冷氣出風口,有效的打破了前座視覺斷差,可營造出更為寬闊的視覺感受,加上增長的軸距,A5的車室空間顯得更加寬敞!
此外,儀錶配置首次採用12.3吋TFT顯示幕,並支援顯示導航資料顯示,而中控台也配備顯示MMI多媒體操控界面與導航系統的8.3吋螢幕,此外,車主還可為A5選配具有手機無線充電功能的中央扶手。
Audi 為A5提供兩款汽油引擎與三種柴油引擎作為動力選擇,並依不同版本擁有190hp~286hp的最大馬力,相較現行車款,全新A5擁有17%的動力漲幅,並增進22%的節能表現。動力更加強勁的S5則將搭載擁有354hp最大馬力、50.9kgm最大扭力的3.0升V6雙渦輪增壓引擎,並得以於4.7秒完成0~100km/h加速。傳動系統部分,218hp最大馬力的 3.0升柴油引擎車款與四缸汽油引擎車型,Audi將提供六速手排或七速S tronic自手排變速箱兩種選擇;此外,柴油以及四缸汽油的手排車款更首次搭載加入ultra科技的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至於四輪驅動且得以選配運動化後輪差速器的頂級286hp柴油車款以及S5則將配備八速ti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
在更富科技感的4.67m長、1.37m高的全新車身之下,全新Audi A5不僅配備動力飽滿的引擎、新穎的車載娛樂系統與駕駛輔助系統,更擁有全新的車輛底盤,Audi並預計A5、S5將於2016第三季在歐洲上市,至於導入台灣的時間,則有待TCar試車頻道為您持續追蹤。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Mercedes-AMG SLC 43
4K UHD: https://youtu.be/v1_FucOHRaw
一早起床睜眼,看到亮光灑進屋內。
太棒了! 拍敞篷車這天沒有下雨,我慶幸著!
初與今天拍攝的主角-SLC 43相遇時,雖然她安分的停在路旁,卻不知是熾熱的艷陽照射柏油地面所致,又或是那嬌小身軀下深藏、運轉中的強力心臟散出的熱力,SLC身旁總蒸騰著熱氣。
見到這幅景象,毋需多言,我們已清楚明白,在SLC 43優柔的軀殼之下,凶狠的猛獸,才是她真正的面容!
重拾自信
或許有些車迷朋友會對於SLC這輛車感到有些陌生,不過,她的前身其實就是車迷所熟悉的SLK小跑車! 這麼說來,相信大家就能對SLC有個基本的想像起始點了!
看到SLC的外型,相信銀點的單柵式鍍鉻水箱護罩與超大廠徽不令人陌生,加上全新的家族化LED頭燈後,絕對可讓人一眼認出是Mercedes集團的新作品! 加上AMG空力套件、亮黑雙柵車頭氣壩、雙開口後保桿、四出排氣管,以及已達緊繃等級,原廠已無提供更大尺寸的18吋輪圈,對於還要兼顧氣質的SLC 43來說,這樣的扮相確實已足夠展現運動風情!
不過,對我們來說,SLC造型最讓我們喜愛之處,是她再度展現了自己的魅力,沒有過多刻意模仿同廠老大哥們的裝扮! 既自然了些,也少了做作! 畢竟,跑車就該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才是! 不是嗎?
坐上SLC,第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這輛車擁有了許多人對於小跑車的基本想像,雖然上下車過程並不費力,但SLC的座位低矮,不只帶出了跑車的戰鬥氣息,更能在駕駛時營造鮮明的速度感,不過,對於較少接觸長車頭車款的駕駛來說,停車時的車頭距離就得花點時間適應,好在,SLC的車身總長僅4142mm,因此在巷弄轉彎時並不會令人產生畏懼。
舒適空間
若您坐在副駕駛座上,雖然SLC的身形緊緻,不過卻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空間擁促,且車內的Nappa/DINAMICA跑車椅不論是舒適、包覆、支撐性皆有著優良的表現,當然,若您鍾愛真皮材質,不論座椅、中央扶手與門飾板都能選配採Nappa真皮包覆;若再加選Harman Kardon的500W環繞音響,SLC肯定能提供令人滿意的車室享受!
然而,相較於令人滿意的外型設計,SLC的內裝則沒有過多令人驚喜之處,不論是儀錶、方向盤、排檔桿、7吋中控彩色資訊幕、螺旋槳造型冷氣出風口,其實都能在許多集團車款上見到,至於這是優良家族設計的統一傳承,又或容易令人感覺缺乏新意,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未臻完美
說到SLK,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它的硬頂敞篷! 將硬頂敞篷車相較於軟頂車款,雖然頂蓬機構沉重、複雜許多,也會大幅佔據車輛尾廂空間,但不論關蓬後的安全性、行車寧靜度,甚至是視覺的協調感皆較軟頂車款提升不少,而在SLC車上,當然也配備了僅需20秒即可將硬質車頂完全開關;不僅如此,在後行李廂內,用來分隔行李、預留頂蓬收納位置的障板在SLC車上已改為自動開關,於頂蓬關閉時,後廂擁有335L的置物容積,但只要行李體積無過高問題,且體積在225L以下,只要按下車內的頂蓬按鈕,障板即可自動收納或是伸出,提供充足的頂蓬收納或是置物空間!
不料,當一切看似近乎完美的時候,我們試車這天卻發現了這輛敞篷車的兩大敗筆! 首先,在我們拍攝行進間開、閉蓬的畫面時,赫然發現,儘管車廠介紹中提及本車能在車速40km/h以下進行頂蓬啟閉,但不知是此車系統異常或是有著設計缺陷,就算我們將車速降至35、30、20km/h甚至更低都無法令頂蓬機構作動,最後當車輛在近乎停止的狀態下,頂蓬終於得以開闔!
此外,之後在靜止的狀態下拍攝頂蓬關閉過程中,一度還因不明原因,導致頂蓬機構無法動作,SLC的頂蓬便停留於後廂中,無法闔上,簡言之,就是關蓬關到一半就不動了! 且更令人頭痛的是,當時後廂蓋是處於後掀的開啟狀態,令我們也不敢任意移動車輛,深怕毀損精密的頂蓬機構!最後,在詳閱車上的車輛簡介後,我們發現可能是液壓裝置的壓力不足導致,雖然定點拍攝頭尾也僅開關約兩回,就這樣,我們只能抱著疑惑,讓SLC在後廂半開的狀態下休息,過一陣子後重新發動車輛,問題最終才得以解決!
經過這次的驚魂,縱使SLC的車頂具備酷炫又實用的變色遮陽玻璃天窗,我們卻早已對這頂蓬的評價打了折扣!
激情巨響
在縮減排氣量的時代洪流中,SLC 43雖已不如前輩那樣瘋狂的搭載了巨型V8引擎,然而,這輛車長僅4米出頭,卻搭載著3.0升雙渦輪增壓V6引擎,並擁有367hp/5500~6000rpm 、53kgm/2000~4200rpm最大動力的跑車,實也稱的上是[強大引擎的小車]的標準模範了!
在36度的高溫之下,我們對SLC 43進行0~100km/h加速實測,一檔衝出後,乘著2000轉隨即爆發的最大扭力,車速與轉速立刻攀升,9G-TRONIC 9 速手自排迅速換上二檔,強力的接合甚至讓後輪在換檔瞬間也不禁尖叫了一聲! 再一眨眼,順暢且強力的輸出便已將時速錶推近至百公里! 雖然最終的結果並未如原廠公佈的4.7秒那樣迅速,但SLC 43還是輕鬆以5.2秒寫下成績,十足展現羽量級車體所帶來的優勢,甚至,在鬆開油門之前,SLC 43仍抱著豐沛的衝勁,就像不斷說著:[我還能更快!] 實在令身為性能迷的我們著迷不已!
放眼車壇,成功的渦輪車何其多! 然而,許多的渦輪增壓車在引擎轉速拔高後,或許能聽出排氣管內的熊熊燃爆,但實際聲浪也頂多僅能說是悶吼,不過,SLC 43個頭雖小,卻絕對擁有吼遍街壤的嗓門! 在怠速或於蠕行狀態,它擁有毫不吵雜的渾厚音頻,但要是您將油門一腳踩下,SLC 43立即就會以宏偉的引擎運轉與排氣聲浪作為回應! 尤其將行車模式切至Sport+狀態後,相較許多渦輪車劈哩啪啦的尾管回火,SLC 43則會毫不保留的產生碰碰碰的巨響,不僅十足熱血,更絕對會迎來眾多路人的注目!
然而,SLC 43雖能帶來暢快的加速感受,但它前三連桿、後多連桿的底盤結構在彎中的表現卻只能說是與前代車款平分秋色,並無太多讓人驚艷之處,不過SLC 43卻也帶著Mercedes-AMG車款時常令人詬病的缺點,那就是為了展現性能取向而調教得過於硬朗的懸吊阻尼!
在崎嶇的山道以較高的車速行駛時,時常會因入彎時或彎中的路面起伏而產生彈跳,將大幅破壞車輛動態平衡與操駕節奏,令人碰上彎道時總會多些懷疑。不僅如此,其實就連在市區行駛時,過多、過大的震動也易造成乘客不適! 因此,除將車輛開上賽場,在大多使用環境中還是建議將懸吊調整為較舒適的設定,這樣一來,才更能享受敞篷跑車所帶來的愜意與暢快!
TCar試車短評:
經典的SLK車款更名後,我們很高興能看見SLC能在外觀造型上多了點獨特,確實展現了異於其他產品的浪漫、優雅風情;而強勁的動力、激情的聲浪,更是令我們於試車後仍難以忘懷的部份! 然而,過於硬朗的懸吊卻令我們難以在山道中享受這具強力引擎與小巧車身所能帶來的樂趣! 此外,硬頂敞篷無疑就是這輛小跑車的最大賣點,但這具頂蓬的運作穩定度卻明顯有待加強!
Mercedes-AMG SLC 43
引擎型式 2996c.c. V6 DOHC 16V+Biturbo
最大馬力 367hp/5500~6000rpm
最大扭力 53kgm/2000~4200rpm
長寬高 4142x1817x1304mm
軸距 2430mm
車重 159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三連桿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35/40 ZR18 後255/35 ZR18
國內售價 376萬元起
主要配備:
單柵式鑽石型鍍鉻水箱護罩
AMG空力套件
18吋AMG輪圈
四出排氣管
LED 智慧型頭燈
LED 日行燈
電動敞篷
防翻滾護桿
AMG 尾翼
前座氣囊
頭部氣囊
側面氣囊
停車輔助系統附停車導引
PRE-SAFE® 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駕駛注意力輔助系統
TPMS 胎壓偵測系統
主動防撞輔助
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ASR)
電子操控系統 (ESP)
Nappa 包覆多功能跑車方向盤
賽車方格式儀表板
Nappa/DINAMICA真皮跑車座椅
碳粒鋁質飾板
Mercedes-Benz Taiwan 台灣賓士
TCar 葉明德
#benz #amg #slc43 #tcar #跑車試駕 #葉明德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主要是很多車友想作動力升級卻沒有一個地方有人分享完整的經驗,網路上搜到的資訊不是太過老舊,就是資訊不完整的零散片段。
我希望透過這支影片和你分享我這些年來關於勁戰改缸提升動力的經驗,我只是小改的消費者(都說是工程師惹),並非專業人士,影片中提到的都是我自己親身用過的產品,絕無替任何廠商說話或背書。
然而 SMRT 59 300 是我認為好騎好脫手的設定,目前改裝成熟,耐用度及操駕都是非常不錯的水準
如果你也好奇動力調整後的眉角,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幫助到你
最後,呼籲健康玩車,切忌不要為了玩車而貸款。
小改怡情,大改傾家蕩產。
👮 北宜 Beiyi APP 全系列貼紙只有這裡買的到 👉 https://beiyi.info/stickers
(貼紙收入將會支撐 Beiyi APP 持續的開發及維護)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地上滾日常 IG: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工程師技術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技術部落格 Blog:https://blog.niclin.tw
⭐ 個人履歷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勁戰 #改缸 #油耗 #59300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和你分享 Nic 自己過去的排氣管改裝經驗,透過行車記錄器分享上路實際騎乘 「回壓」 vs 「靜音直通」的效果
過去十年,曾經玩過的排氣管也不下十支,從二手到全新訂製,選購時都選擇盡可能不擾民的品項,友善使用環境去一同維護台灣這個難能可貴的機車王國。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排氣管特性,也許這支影片可以幫助到你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排氣管 #回壓 #直通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評價
在玩小車的生涯中換過幾支後避震器,整理了一下過去的照片和心得,和你分享經驗,希望能幫助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避震器,也歡迎你留言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
章節:
00:00 台灣的馬路
00:57 避震器基礎認識
04:48 建議的調整方式
07:17 避震器使用經驗分享
08:13 PGS(GE-RACING) GE-2
08:31 鯊魚工廠 K1
09:05 GJMS GP5RT
09:54 MSP DDS
11:06 鯊魚工廠 X2
12:57 如何選購適合你的避震器?
15:24 使用心得超主觀評比
不錯的避震器解說動畫 http://rpm1987.blogspot.com/2012/06/test1.html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蝦皮賣場:https://shopee.tw/bboyceo
⭐ 地上滾日常 IG: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工程師技術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技術部落格 Blog:https://blog.niclin.tw
⭐ 個人履歷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https://github.co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避震器 #機車改裝 #懸吊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2022勁戰二代排氣管-汽車保養試乘體驗,精選在Youtube上的 ... 的八卦
勁戰 改缸經驗大公開!單套到全套的花費、油耗、尾速及耐用一次講給你聽│改裝SMRT 59 300│油耗│耐用│尾速│工程師Nic. 這支影片主要是很多車友想作 ... ... <看更多>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勁戰六代排氣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選購] ABS機車選購JetSL 勁戰6 Force2.0 Fiddle · [問題] SYM Jet SL新車感覺油耗比較差 · [問題] 勁風光的後扶手 · [討論] 載女生去打胎壓有加分嗎? · [問題] 二代勁戰紅燈 ... ... <看更多>
勁戰二代排氣管 在 勁戰四代原廠排氣管可直上勁戰二代噴射嗎? - Mobile01 的八卦
勁戰 四代原廠排氣管可直上勁戰二代噴射嗎? - 如題因為同學牽四代後有改排氣管,想說和他買四代原廠排氣管裝上勁戰二代噴射有飛旋踏板的請問可直上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