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願意花個幾分鐘看我寫很久的內心話
#告訴您台灣跟日本的防疫有何不同
我從去年疫情一開始就相當關注日本的疫情,甚至全球疫情的變化。但發現很多人因為阿中部長團隊先前把台灣保護得太好了,在之前那段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的時間並不懂得惜福,似乎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很多人只顧著開心地在國內旅遊或者炒股炒房地產,並不知道還有那麼多的國家深受變種病毒危害,每天染疫造成重症與死亡數激增,無數個家庭就這樣無辜地破碎了。
現在台灣本土疫情竄升,大家開始慌張了、開始把東怪西怪政府、言論太過於自由,媒體跟名嘴在那邊扯後腿、帶風向、挑釁民眾引起憤怒,台灣人民過去一直自豪著自己是全球防疫模範生,該有的道德水準跟氣度難道就只有這樣而已嗎!?現在是全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抗疫的時刻,而不是相互對立。今天記者會可以感受到阿中部長的火氣非常大,嚴厲斥責那些假訊息跟扯後腿這些對國家疫情沒幫助的行為。
病毒不分藍綠,請大家先不要過於慌張,重點要您我都能配合,並有著正確的醫學知識,對於那些搗亂或不戴口罩的害群之馬,請發揮正義感、站出來嚴厲地檢舉他。雖然目前本土個案還是每天兩三百在增加,但我們人民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一定可以斷掉這傳染鏈。現階段就是請大家要團結一心,有共同的信念,一起努力打敗這個討厭的病毒,再次把「防疫優等生」(日本媒體這樣稱台灣)的招牌宣示給全世界看。
--
不知道各位這幾天有沒有認真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內容?我把自己觀看的心得跟日本長久以來的疫情對策做個比較,相信您更能懂得台灣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憑著自我意識恣意批評指責!要動怒之前,請您先冷靜想一下,這樣對台灣疫情是否真的有幫助? 阿中部長團隊真的已經很努力,做得很棒了!
【1. 為什麼不升「第四級防疫警戒」?】
媒體很愛帶風向,於是很多不懂的民眾就開始擔憂了起來,這樣算下來每天都超過100人確診,連續七天了啊,為什麼還不升第四級警戒?在前幾天的記者會,阿中部長就說這個設計是有兩個條件的,我不明白為什麼今天又有記者一開始就重複問了這個問題。升第四級警戒必須符合若連續14天平均每天新增100名本土案例 且一半以上感染源不明。卡雙重條件這樣的設計是有意義的,在疫情剛開始爆發的階段,集中在某些危險區域的多件群聚事件本來就很有可能會造成確診人數快速地飆高,不能光是只看數字的增長,若是可以掌握其感染源,逐漸切掉這幾條感染鏈,那疫情是可以期待被控制住的。
如果確診者超過一半以上找不到感染路徑,那就會進入嚴重的社區感染,就會比較麻煩了,這時候才有升第四級警戒的必要。如果指揮中心可以更明確地公布更多確診者的統計資訊,那會讓民眾更好釐清目前台灣的疫情狀況,而從阿中部長的口吻可以知道目前感染源不明的人數並未多到超過一半以上,看起來還在指揮中心可掌控的範圍內,至少不是變成可怕的指數型飆升。
如果您了解日本政府掌控疫情的情況,您會明白那才是一個笑話。東京都的感染路徑不明人數早就是超過一半以上,但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下來,讓民眾對防疫感到越來越疲憊、對政府越來越沒有信任感,5月初的黃金週各旅遊地點人潮湧現,造成黃金週過後到現在快5月底了,緊急事態宣言形同幌子,政府官員只會站上台呼口號而沒有推出任何強而有力的新防疫政策,更不願意去修法去改變,一堆店都撐不下去快倒閉了,每天確診人數還是停留在平均5000人上下在跑。這就是阿中部長說的,管制強度不是越強越好,不能一下子就把強度拉到最強,這樣撐不久就會防疫疲乏,會導致反效果的發生。
「封城」大家都會喊,但如果就這樣直接封一兩個月,您會願意嗎?我看到我家附近很多飲食店家直接自發性地關門休息了,有營業的餐飲店也都把店內的椅子搬到桌子上來不准內用了,我覺得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很願意配合,都有決心要共同渡過這次難關了!台灣真的很棒了!
相對來說,日本現在民心反彈、內閣支持率低到不行,不就是活生生那個失敗的教科書嗎?台灣很多電視跟網路媒體真的很亂,我們應該都是讀過書的人,是應該稍微判斷篩選一下,內心不要跟隨著起鬨,把良好的示範正確地教育給我們下一代,而不是每天憤世忌俗地大發脾氣,封城絕對是最後非常不得已的一步,會影響到很大的經濟層面。像我們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廠內的機器都是24小時在運轉的,對於空調、溫調、超純水都有極度嚴厲的管控,溫度的控制精密到差個攝氏0.01度就會影響到好幾奈米defocus,只要一停機,斷水斷電的就會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傷,每年的歲休都是廠內工程師們的一場惡夢,一切沒有您想的那麼容易。
【2. 為什麼COVID-19感染者還會跟家人同住?】
您必須先了解感染COVID-19,並不代表您一定就需要住院治療。本貼文分享這幾天疫情指揮中心比較重要的幾張圖,相信大家在衛福部跟疾管家的LINE@也都有看過了,真的希望大家可以花點時間閱讀裡面的內容。從中的資訊您可以知道,大部分感染COVID-19的患者是屬於症狀輕微,自行休養後是很有可能自行康復的,並不是感染了就一定會變成重症,請大家先不要對這個疾病產生這麼大的恐懼。
因為先前台灣幾乎都是境外移入個案為主,短時間國內疫情竄升那麼快,人民一開始肯定會對這個疾病相當恐懼。但好在台灣政府真的是很努力幫人民守護一年多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拉長,有著國外那麼多醫學資訊相互傳遞,人類更加了解這個疾病了,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解藥出現,但至少醫學專家已經更知道如何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因此,我們並不需要把它當作感染之後"人生就是黑白的"這種怪病,而是要先懂得保護好自己,知道現在變種病毒有著更高的傳染力,與任何人接觸都要提高警覺,即使同住有家人確診,也要知道該注意哪些事情?
您不覺得台灣的CDC一整個做得很棒嗎!? 日本政府有這樣用圖文宣導給他們人民知道嗎? 沒有喔!東京都政府人員只會在街上拿大聲公、舉著牌子呼籲大家不要外出!如果日本大部分的人民聽得下去這些話,現在日本就不會那麼慘了!我覺得台灣人民反而應該是要惜福的!而不是在那邊搗亂扯後腿!我們人民可以鞭策政府不洽當的政策,但防疫方面看起來目前的執行力都相當迅速果決,很明確地知道可以怎麼做會最好,而不是像日本現在那樣只能等待疫苗、其它就完全束手無策。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做到絕對完美,完全滿足所有人民的需求,阿中部長團隊已經夠辛苦、夠操煩、夠拼命付出了,當我們晚上還睡得覺的時候,他們團隊可能還在煩惱明天又有哪些新的難題,然後馬上就要早起面對媒體了,看到周志浩組長一整個變的非常憔悴、但還是得打起精神來。基本上還是請大家多鼓勵、少責備。
事實上,如果您跟我一樣長期有在關注日本的疫情變化,就知道很多COVID-19輕症狀的感染者本來就是在家休養了,不僅只有台灣是這樣。不可能所有陽性的患者都被送到醫院去治療,哪個國家能有這麼多病床?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負壓隔離病床!您有這方面的疑慮,應該是您不知道COVID-19感染者很多可能是無症狀、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實際上會嚴重真正變成"肺炎"的患者比例並不高。
因此現階段我們應該是加強自己的抵抗力,有著充足的睡眠、保持好心情、多吃健康衛生的食物,而不是一直恐懼於確診者的足跡經過哪些場所。與其擔心那些有的沒有的,不如先顧好自己最重要!把醫療資源留給那些需要緊急治療的重症患者,我們真的要體諒這段時間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超級辛苦的,每天活在汗水、淚水以及各種壓力之下,他們也是人、也會害怕,是該大家一起站出來團結守護這個家園的時候了!不是嗎?
或許您會質疑我所講的,但我說的這些日本新聞您都可以查得到,您也可以翻翻我粉絲團這一年來關於日本疫情的報導。就以日劇女王「石原聰美」來說好了,之前她被八卦周刊拍到陽性確診,有一段時間是待在家療養休息,她甚至很驚訝自己竟然也染疫了,看起來也是屬於無症狀患者,後來恢復之後,最近又看到她在棒球場上嶄露美麗的笑容擔任開球貴賓。日本職棒也有多位明星球員染疫過,包括大家都較為熟悉的巨人隊王牌游擊手坂本勇人,近期集體染疫的日本火腿隊西川遙輝選手也在恢復的第一場比賽就敲出安打,以及昨天廣島鯉魚隊主砲鈴木誠也等一堆主力球員都確診,這些球員可能因為身體健壯,靠著自身抵抗力就可以對抗病毒。由此更能明確知道,與其擔心您自己有一天不小心被感染了,那不如趁這段時間想辦法快點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是有效防止自己成為重症患者的最好方式。
當民眾看到為什麼確診家人還要跟自己同住時,或許會有些生氣,然後就有一堆人吵著說要蓋方艙醫院什麼的。疫情數字快速飆升時,醫療資源當然就是留給迫切有需要的患者,更何況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平常醫院就有很多病情急迫的患者(癌症化療、開刀...),輕症狀跟無症狀患者就只能先居家隔離觀察狀況,也得拜託同住家人多多配合,平常我們可能也要在家備一些退燒藥或者之前帶回的那種止痛藥之類的。
不只是台灣這樣,日本早就是這樣了!!重點是,日本的法律不得限制人民移動的自由,於是很多陽性患者亂跑出去趴趴走,日本政府也無法可管,造成日本一堆感染源不明的患者,這就是讓日本社區感染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台灣或許能利用手機GPS監控、可能還有里長會每天打電話詢問身體狀況,確診者亂移動也肯定會祭出嚴厲的罰金,甚至網友們會當起鍵盤柯南指責撻伐這些不對的行為,我相信這些管控已經讓日本網友相當羨慕了!我們真的要有信心,台灣的疫情在短期間之內一定可以獲得控制的!
理解日本疫情為何控制不了的原因,您會更珍惜台灣現在的環境。又看著每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出來開記者會,阿中部長頭髮都白了,張上淳教授專業地宣導衛教觀念,每天都會因應疫情,適時地變動各項規定與罰責。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大勝「日本各地方政府每天在那邊跟中央"請求"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然後菅首相就出來開記者會宣布預計哪天開始哪些地區要進入緊急事態宣言、哪些地區又要進入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這種相當官僚又提不出任何新的防疫對策」好上太多了!每天看日本地方官員在那邊請求,然後中央首長又出來開記者會,先給民眾有心理準備哪天要開始怎樣怎樣的.....這戲碼演了一年多,看得大家都很膩了,阿是不會馬上就宣布隔天要緊急宣言嗎?乾脆直接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到年底好了,反正民眾也都覺得無力又無奈了!
您知道目前東京的電車上還有民眾不戴口罩、然後政府也對他沒輒嗎?台灣馬上就下令八大行業停業,您知道在緊急事態宣言下的日本還有非常多的風俗店家還公開營業著嗎?他們也沒有錯啊,他們又不是飲食店!日本政府這一年來最愛打飲食店了!您不覺得這極度諷刺嗎?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馬上就做出超商實名制簡訊系統、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飲食店並沒有補助的狀態下就自動配合防疫關店、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政府馬上下令學校停課,我想他們應該羨慕死了!
昨天去一間很小的麵包店,看到店家已經放著QR CODE要求簡訊發送實名制登記了。這很小的舉動,都宣誓著我們全民要一起度過這個疫情難關的決心!同意的話,真的拜託發揮我們的良知,有著共同抗疫的共識,不要亂開疫苗跟患者足跡的玩笑,國家一定會重罰假訊息。拿出您正面幫助這個社會的愛心,而不是讓撒旦控制您崩壞的內心。
【3. 非密切關係接觸者請勿驚慌】
很多人看到確診患者去過的足跡就開始恐慌了!並不是您心裡感到害怕,然後就急著要去篩檢,現在是要珍惜各種醫療資源的時候,請把更多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疫情指揮中心也有告訴大家若有相關活動接觸史、暫時無症狀時又該怎麼做?這幾張圖的重點都整理得很好,大家有看了嗎!?就把它當作SOP,萬一發生了,我們就知道暫時可以怎樣處理!
事實上,阿中部長也一直強調,如果您跟確診患者沒有密切關係接觸,那並不需要太過於驚慌的。假設您是同時間內有去某賣場,跟某位患者有擦身接觸過,但後續您並沒有任何徵狀發生,那就自行觀察14天啊!除非您跟確診者可能同在密閉空間內面對面講話,或者去唱KTV,或者同桌用餐....這種有濃厚密切接觸的行為,才有高度的危險性。不然,真的不要太過度恐慌,不要看到足跡就高潮好嗎!?
如果都沒密切接觸就被傳染了,那整個東京人潮那麼多、上下班電車那麼滿,不就整個東京都陽性了嗎?把口罩標準戴好,跟他人接觸隨時提高警戒心,才是我們每個人最該做的。
5/18新竹縣有兩位確診者,Ct值分別是36跟37,其中有一位住在竹北的韓國人離我住家社區還蠻近的,前一晚就在臉書群組聽到消息了。後來縣政府把兩位的足跡合在一起公布,有段純貞牛肉麵、好事多、大潤發、寶雅、全聯福利中心等地區....當天消息一出來,我發覺絕大數的網友恐慌到不行。但是我看到這兩位Ct值這麼高,34~40之間的話幾乎都沒傳染力了,而且大家去賣場也不太可能跟陌生人密切接觸,當下我就覺得還好吧!就再觀察即可啊!大家幹嘛那麼恐慌?難道全世界疫情拖這麼久了,大家一點基本的醫學常識跟判斷能力都沒有嗎?同一天5/18新竹市那位阿伯Ct值16,有兩天去過茶藝館,又有去園區工作,這位才是真正令人比較擔憂的!(後續5/20新竹縣也公告這兩位二次採檢為陰性,已被排除感染,相關接觸者也被陸續解除隔離。因此證明大家真的不要看到足跡或數字就自我恐慌了,是否有找出感染源、或者由Ct值的數據才是判斷疫情是否會繼續蔓延的參考指標。另外這一點也跟大家宣導了所有檢測工具皆有偽陽性跟偽陰性之可能。)
Ct值越低就代表病毒可能載量越高,可能傳播出去的病毒就越多。在5/19的記者會上面,張上淳教授也有回答說Ct值高於28基本上就培養不出病毒了,因應目前疫情升溫,專家小組也有針對解隔離的條件作一個較大的寬限調整,Ct值大於30以上就算是比較安全的了。這也可以回答說為什麼會將已經沒什麼傳染力的病人又送回到社區當中去隔離,因為目前病房的需求量較多,並無法將所有患者都持續留置在醫院裡面,後續再進行一個禮拜的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不然您是想留在醫院住幾天啦!畢竟目前台灣每天都還有許多新的確診者出現,絕對要避免醫療崩壞的情況發生。
2020年疫情初期的重症患者比例約3~5%,後續變種病毒的出現,除了讓傳染力變得更強之外,也讓重症患者比例是增高的。依美國CDC公布的住院患者數據對照看來,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比例大約拉高到10%左右。台灣目前總共3139人確診當中,有15人死亡,死亡率算起來還不到0.5%,全球目前致死率2.08%,這其中可能還要考慮一些比較落後國家因為嚴重資療資源不足而造成大量死亡的狀況,因此我們真的不要太過於恐慌,而是可以把重點擺在千萬不要讓國家的醫療崩潰,像日本現在每天都新增五千人左右的確診人數,醫院滿到沒病床、拒收新病患的這種狀況,就會相當麻煩。
再把它數字化,可能會讓大家更有感,假設100位COVID-19的感染者當中,很有可能有七成以上是無症狀或者極輕症狀的感染者,很多可能就只是上呼吸道感染,靠著自身免疫力或者基本藥物治療就可以恢復。而可能會有10位左右是重症病患(血氧濃度下降就算,所以今天記者會才會說要發血氧偵測儀給民眾,可以自行測量回報),最後死亡人數可能就2位之內。當然,年紀較大的長者或者本身有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抵抗力會比較差,相對地引發重症的機率也會越高。新冠病毒疫情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大家或許早就聽過無數次這樣的資訊,那正確的衛教觀念不就是趁這段時間快點把自己的身體弄健康一點才對嗎!?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一堆日本年輕人在疫情初期時都會說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年輕人得了可能就像感冒一樣,很快就會自我痊癒!於是他們開始放縱,下了班繼續在居酒屋聚餐喝酒,政府不給允許飲食店賣酒,他們就直接在街上喝,不知道現在新的變種病毒已經變化到可以讓年輕人也趨向重症化!我覺得這個疫情來處罰這些狂妄到不遵守社會規矩的人剛剛好,深不知變種病毒再繼續突變下去,印度的雙突變病毒株傳入到日本社區,再次擴大恐怕真的會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前面或許我都是在跟大家說不要過於恐慌,不要看到數字就擔心好像世界末日那樣。如果疫情指揮中心還可以掌握大部分的感染源,而不是像日本現在那樣"走到哪被感染都不意外",那台灣的疫情一定可以被壓下去的,況且台灣人民又這麼願意自主性的封城,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但假使有一天我們真的被感染了,每個人身體的抵抗力都不一樣,並不能保證您就是那安全無症狀的70%,我們不知道病毒會對自己的身體有怎樣的危害,或許讓您身體很不舒服、發燒幾天、吃些治療的藥就好了;也有可能因為您的年紀跟免疫力不足而變成重症化,造成您一輩子的傷害,請不要拿自己的健康當作一個實驗品當賭注。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將如何,不知道全世界的疫情會演變成怎樣,唯有保守自己的內心,更在乎自己的健康,在疫情期間外出隨時保護好自己與家人,配合政府防疫團隊的政策,勿亂傳假訊息、不去做那些對全體人民沒益處的行為,戴好您的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唯有全民有共識的團結起來,我們才能夠更加快速地將疫情給壓下去,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的那一天!
#自肅
#注意任何三密接觸的行為
#不要不急的外出
#StayHome
#盡量避免跨縣市的移動
這些日本人沒有做很好的示範,我們台灣人一起努力表演給全世界看!台灣加油!
--
謝謝大家看完我這麼長的一篇貼文,但我覺得以上句句重點。
下面就是我個人的碎碎唸時間,僅提供參考。
我是誰?我現在什麼都不是,我只希望用我一點點小小的影響力可以幫助我自己的國家,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度過難關而已。
過去上天給我很好的機運,在很短的幾年時間內,跟日本很多廠商合作都有著很理想的業績,有兩年的時間很多日本地方政府或媒體公司都願意找我在觀光推廣上的合作,然後拿了微不足道的部落格獎項,我很感謝那段時間所有粉絲讀者的支持,以及上天的眷顧,讓我有著那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哪裡都不能飛,頓時間我發現我原來什麼都不是,我很辛苦地想撐過這段時間,卻發現很多努力最後都變成感到更加無能為力,我學習放下自己內心所有的驕傲,很感謝身旁很多人的幫助讓我內心在這段時間依舊能感到平安,才讓我感受到原來人生並不是比成就比賺錢多寡而已,一隻微小的病毒就可以帶走您生命所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包括地位,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應該把時間留給自己心愛的家人。所以現在的我更加想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我又如何能夠用生命分享自己故事,把想要保留正面價值觀留給下一代?
大家都希望平安無事,但人一輩子不可能永遠都"無事",而在"有事"當中,您是否也能感到平安呢?我覺得這或許是比較重要的。
老婆鼓勵我把這些病毒與防疫知識分享給其他人,我並沒有很厲害、也沒有很專業,只是我也算是很認真觀察日本疫情有好一段時間了,相互比較之下,真的覺得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的應變很值得讚賞鼓勵,雖然現在台灣的本土疫情還很嚴峻、數字還在增長,但我們國人應當是要站出來支持對的事情、對的行為!阿中部長團隊以及所有還在醫院奮鬥的醫療人員,謝謝您們,辛苦了!
在還未爭取到足夠數量疫苗之前,台灣國人真的就只能團結起來自救,不要讓那些長期壓迫我們的國家瞧不起。如果可以,希望您也能把這些正確的訊息與觀念,傳遞給身旁的親友,我們一起守護台灣!我們一定可以的!
--
✅ 免出門!免運費!大阪王將煎餃團購中
https://bit.ly/2QAqX1y
✅ 台塑集團UV-C紫外光空氣除菌機推薦
https://bit.ly/2QFZ2Nl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七天到貨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加強推廣貼文效果 在 【百變沛莉】Peri-我的粉絲都是美女 Facebook 八卦
#沛莉抽獎 W.SHOW植透肌全效精華/價值1680元,送5位。
Woo~像樣的冬天終於要來了!
有覺得冷嗎?現在好像還是只有涼涼的?被騙穿大衣的舉手?
哈哈!好啦!希望晚上就會變天。
不過,能穿漂亮的冬裝,還是很開心~(ゝ∀・)
天氣多變化,記得也要幫肌膚加強保濕。
♡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
「γ-PGA」納豆的保濕效果比玻尿酸好喲!
塗抹之後感覺臉起來好像吸飽水的海綿,
水水的~彈性也變得很好耶!
推薦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
在日本、歐洲都提倡多吃「納豆」多健康,
除了健康之外,
納豆用在養顏美容也能有抗老化、保濕、嫩白效果。
♡
這瓶是「W.SHOW植透肌全效精華」,
有最新流行的保養成分「γ-PGA」萃取自納豆菌發酵物,
是很好吸收的植物性膠原蛋白。
而且,其他成分也都是天然植物萃取,
一整個很溫和,任何肌膚都可以使用,
就連是過敏肌、雷射術後保養也適合喲!
非常適合現在秋冬季節不穩定的時候,一定要加強保濕。
♡
平時只要洗完臉後直接塗就可以,不用上化妝水。
精華液後,再用適合自己的乳液或乳霜鎖水就可以。
平時在化妝前使用,也可以讓肌膚保水效果增加,
妝容更服貼、持久。
或是像我幾乎一整天都吹冷氣,鼻頭容易乾燥、脫皮。
保養時,就多塗一些在鼻頭,就可以當脫皮急救囉!
想了解更多優惠資訊,快到W.SHO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W.Show27
♡ ♡ ♡
本篇為合作推廣~直接抽5位幸運兒體驗。
1. 要是 沛莉 Peri+ W.SHOW的粉絲喲!要按讚。
2. 此動態貼文【讚+公開分享+留言:我愛W.SHOW植透肌全效精華】

活動時間到 12/15 23:59,12/18在網站 http://5happy.cc/ 公佈抽獎。
想要掌握更多 #沛莉抽獎 活動,別忘了要設定「搶先看」喲!啾。
♡ ♡ ♡
加強推廣貼文效果 在 【百變沛莉】Peri-我的粉絲都是美女 Facebook 八卦
#沛莉抽獎 超保濕3層水導膜,送3盒。(此為合作推廣影片)
這次沛莉參與演出介紹一款很厲害的、不同以往的新面膜!
它是3層水導膜喲!有什麼厲害?
特色、成分、使用方式,透過影片讓你都知道。
也想馬上試用嗎?
我這裡直接送DF美肌醫生分子酊保濕瞬效水導膜,抽3位,一人一盒。
怎麼得到呢?此動態貼文【讚+公開分享+留言】
留言內容:我要DF美肌醫生分子酊保濕瞬效水導膜
活動時間到 11/15 23:59,11/18公佈抽獎。
想要掌握更多沛莉抽獎活動,別忘了要設定「搶先看」喲!啾。
---
「DF美肌醫生」產品是由台塑生醫和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美青研發。
新推出讓保濕效果更加強、更持久、更鎖水的水導膜。想了解更多~
快到DF美肌醫生粉絲團: http://ppt.cc/wlpH9
超保濕水導膜的「優惠」請點: http://bit.ly/1ljDOzM
加強推廣貼文效果 在 讓我在Dcard發兩篇文就為IG帳號帶來6000個新粉絲 - 關鍵評論 的八卦
我的計劃是:6月5日晚上先在IG貼文試水溫,如果效果好,6月6日當天就會發Dcard。 作者提供 我在我的IG限動和粉絲尋問畢典時間. 技巧二 ... ... <看更多>
加強推廣貼文效果 在 [其他] 第一次幫部落格買FB貼文廣告-心得分享- 看板Blog 的八卦
圖文網誌版: https://twpang.com.tw/blog/post/217302486
------------------------------------------------------------
不知不覺玩部落格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
在撰寫部落格的同時 也為了 "台灣貪吃胖的玩樂故事 "部落格創立了專屬的臉書粉絲團
即時發布部落格的文章 大多都是發佈文山&新店區的食記
現在按讚人才兩百多人... 實在是少的可憐...(嗚嗚...)
(有興趣請點這個"連結" 也歡迎大家來按讚歐!)
拉回正題今天要來講的內容是-FB廣告
創立臉書粉絲團至今也一年的時間 每次看到粉絲團貼文底下有"加強推廣貼文"
每次看都心癢癢的... 天天都在幻想fb廣告帶來的效益&網站瀏覽人數
更何況每發一篇文章 FB都會發訊息誘惑你 [多花XX元 你的臉書可以多觸及幾百人]
對於不時觀察網站流量的筆者而言 這段訊息...比惡魔的誘惑還要吸引人
一開始想說以不花錢在廣告上 來嘗試臉書粉絲團的運作
但每看一次都加深我對FB廣告的慾望 再加上最近看了幾篇網路廣告的文章
便讓筆者決定踏出網路廣告的初體驗-購買FB廣告囉!!
好在臉書廣告付費真的很方便 可以用個人信用卡支付費用
購買的價格比筆者預期還要低 最低一天只要20元就可以購買
(好像某個保險的廣告... 一天只要一杯豆漿錢...)
先來總結一下
如果有在經營部落格 購買臉書廣告對網站流量有沒有幫助!?
答案是肯定的 購買臉書廣告一定會為文章/部落格帶來流量!!
只是多或少 以及 後續帶來的效應的問題而已
接下來再來一一講述本次發布的心得吧~
----------------------------------------------------------------------------------------------
既然決定要入坑的話 那就要決定推廣首篇素材 不能隨隨便便就找一篇食記 或是 住宿體
驗來放
不然...店家也會覺得奇怪 沒事怎會有人幫自己打廣告
而且只單純推廣一篇文章的話 預計對網站整體效應應該不會太高
想說要找就要找懶人包 而且是要夠吸引人的懶人包抓住大家的目光
懶人包裡面還有多家餐廳食記的連結 如果網友有點擊到的話 還可以順便衝衝人氣~
剛好筆者在近期寫了一篇關於文山區的早餐整理的懶人包
收集了近30家文山區早餐 (還會再持續更新~)
這篇文章不論在PTT 或是 地方性社團都有不錯的迴響
就決定把這篇文章當作首發臉書推廣的素材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 "連結")
為了避免干擾到推廣成果數據分析
筆者特意在粉絲團發布後7天才開始推廣貼文
或多或少還是會相互影響彼此的觸及人數
所以在數據上可能還是會有微小的誤差... 仔請各位見諒
由於上述早餐懶人包貼文已經推廣過 使用的畫面會與最初推廣的畫面會有所不同
所以筆者先借用其他篇文章的推廣模式來解說初次使用的操作方式
點下粉絲團原始貼右下角那邪惡藍色的"加強推廣貼文"後 就會出現以下畫面
接著筆者一步步講述第一次投放廣告的操作方式
(如果有寫錯的部分 就請各位專家鞭小力點...)
目標
首先在目標底下有個"你希望貼文帶來甚麼成果" 旁邊有按鈕"變更"點下去
會出現以下畫面
推廣貼文會有兩個目的 互動&網站瀏覽 這邊來講述一下我這裡的使用後的體驗吧
互動:心情、留言和分享
我還蠻推薦 想用小資本讓粉絲團人數成長 或是 增加網站曝光量的朋友使用這個功能
計費方式 : 網友在臉書上互動(按讚、心情 分享 以及留言) 才會收費
(收費標準會依照每個觀眾的資料而有所不同)
這個收費方式遠比另一個選項來的低上許多(單一成本頂多才0.X元)
如果當天的金額被點完 你的廣告就不會在大家面前出現...
由於每次產生的成本較低 較不易一次被點完當天的金額 所以會在目標族群目光前面停
留較長久的時間
還蠻推薦給一開始廣告推廣的朋友使用 不論是要衝高粉絲團人數 或是 增加網站瀏覽量
這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如果要衝高粉絲團的按讚人數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後面會在解說原因)
網站瀏覽:吸引用戶瀏覽你的網站
這個選項筆者就比較不推薦給粉絲團/目標網站剛起步的經營者使用
計費方式 : 計費方式是用網友在點擊連結後 按次計費 (收費標準會依照每個觀眾的資
料而有所不同)
筆者期間內也有使用過一次這樣的廣告方式
對於剛起步的部落格而言 這是一個非常不划算的推廣方式...
廣告剛投放 過沒半小時 就被點了一次(而且一次還是五塊錢!!)
我一天投入的預算才20元... 這叫筆者情何以堪... 一天被點四次錢就不見了...
這個使用方法比較適合購物網站 或是 會可以產生較高利潤的網站使用
對準目標族群後 投放廣告藉此吸引他們購買產品賺取利益
(當然利益也盡量經過精算後再投放戶比較保險)
況且這個好像也會使用再行銷的機制...
會讓看過網站的朋友 再次投放廣告 (如果有誤的話再請告知 )
筆者的目的是想要吸引還沒看過本部落格的族群 如果是看過部落格的族群..就沒有必要
再回頭看一次了...
於是筆者就果斷在半小時候就終止這個推廣方式
廣告受眾
選擇目標完後 接著要選擇本次的廣告受眾
這裡有四個選項(但筆者分不清楚第一/四個差別 就只會介紹前三個的部分)
透過目標設定功能選擇的人
點選旁邊的"編輯"後就會出現以下畫面
可以選擇想要廣告投放的族群 像是性別、年齡以及地點
像這篇主要是講述文山早餐
所以盡量會針對來到文山早餐店僅需要半小時內的觀眾投放廣告
年齡、性別的部分則可依照現有資料、或是網路上的分析報告決定來進行設定
很貼心的地方的是 不但可以選擇投放地區
甚至還可以投放給對某方面有興趣的觀眾
如果要推廣早餐類的文章 不但可以選擇對早餐、早午餐有興趣的受眾
甚至還可以將對美食、餐廳這方面有興趣的網友給拉到投放對象中
另外如果有想要排除的對象
也可以透過下方的"排除用戶"(排除人口統計變數 ex:特定年齡/性別) 以及 "篩選廣告
受眾"(排除興趣)
把不想要投放的用戶給閉屏掉
(p.s.這裡的興趣不是說要同時有以上四種興趣的朋友才會投放,而是有一種興趣的觀眾
,廣告就會投放給該名觀眾了)
這裡還蠻推薦先使用 Google Analytics 觀察網站一段時間後
知道自己網站瀏覽者的大致輪廓 再決定投放族群
對GA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以下先前筆者寫的文章
部落格數據分析-Google Analytics (1) 瀏覽數據篇
https://twpang.com.tw/blog/post/203695336
對你的粉絲專業按讚的人
因為人數太少 少於1,000人
連FB廣告都顯示說受眾帶過明確 而且300元投入帶來的觸及人數一定會超過1000人
這個選項就先跳過...
而且已經是筆者粉絲圖的人 就沒有必要再看一次同樣的貼文...
除非是有特別想要回頭特別強調的訊息 或是 可以透過重複點擊而產生業配的金額...
不然筆者是不會使用這個選項
對你的粉絲專業按讚的用戶和他們的朋友
同上 因為粉絲團人數才200人...
再加上先前文章已經有先PO在粉絲團過 該關注的粉絲都已經有互動過
照理應該也會讓粉絲團的朋友也會看到互動內容
如果當下沒有參與互動的話 之後再互動的機率就很低了...
(不排除曝光次數高 而有再次參與互動的可能性)
因為還是希望給不知道筆者部落格的朋友 多一次的曝光機會 所以暫不考慮此方法...
規劃總預算&廣告刊登時間
接著調完預算/時間區間後 就可以準備發布廣告囉
這邊要注意的是 每天最低預算一定要超過 NT 20
低於這個金額臉書可就不會讓你發布廣告
從兩次的發布經驗來看 大約1小時左右就會收到臉書通知
跳出這樣的訊息的時候 就表示廣告已經開始投放
貼文就開始會在目標族群前開始曝光 還有...臉書開始把手伸向你的口袋了...
如過中間發現有想要修改的部分 還是可以可以回粉絲頁面進行廣告編輯
一樣要等臉書批准後 才會執行修改後的設定
Google Analytics 分析臉書推廣成果
由於自己部落格內有安裝GA 就順便透過GA來分析下這次推廣的結果吧~
6/13~6/27 期間內該網頁的通過流量&離站率數據 (使用Google Analytics 分析數據)
這邊有特別設定只顯示臉書導流進來的流量
因為係屬懶人包的貼文推廣 所以筆者會希望網友可以多瀏覽幾家餐廳的食記後後再離開
推廣期間內 透過臉書連結而來的網友大約會有12.9%會再繼續點閱其他的連結(通過流量
12.9%)
推廣前幾天的成果...非常悽慘 雖然有不少人因此導流進來
但僅有9.26%的臉書網友進到懶人包後 會再點閱其他餐廳的食記
大約到了一周後 通過流量開始增加 開始慢慢增加到14% 甚至是20%
甚至還有少數幾位網友在活動中有做到12次的連結點閱...
真是意外的收穫 ^^
另外說明一下 這邊臉書的GA數據有兩件事情要注意
1. 因為有部分網友有分享貼文(自己的粉絲團幾日前也有分享過),或是部分網友不是透
過推廣的方式點閱(像是)
2. GA的數據不是全部的數據,而是以樣品的形式呈現,臉書原本顯示應該有1,065的連結
點閱,所以經過GA抽樣過後的數據量就會比較少
成果分析
雖然後續的數據表現不錯 但這次想用300元做一個段落結束本次的推廣
就沒有再繼續投入大量金額來做後續推廣
接著也會多推廣幾篇懶人包試試看效果是不是跟這次一樣的好
推文觸及用戶
本次總共有6.3K的廣告推文觸及 (另外的1K是自然觸及)
每日貼文觸及人數分布如下
(28號以後是另外一篇素食的推廣...觸及人數就..少很多了)
可以看的出來在推廣期間 自然觸及人數也隨著 推廣觸及而有拉抬效果
過往自然觸及人數很難達到200人以上
但是在推廣觸及期間某幾天的人數都有超過200人 甚至某幾天都快要到400人
連結點擊
連結點擊總共有976 (包含非推廣的點擊,這邊還無法找到區隔方法,故先一起討論)
成果確實比前後幾篇為推廣的文章好上許多
推廣期間也帶來21次的貼文分享 這也是意外的收穫
粉絲團按讚人數
另外要說下貼文推廣還有帶來另外一個驚喜 就是粉絲團的按讚人數增加
推廣期間內的粉絲團人數確實有大幅度的成長
在黑色標記期間的人數成長幅度遠比先前非推廣期間的觸及人數成長不少
其實在貼文推廣期間 筆者一但有看到有臉書網友在貼文按讚
都會立刻邀請 請他們也對自己的粉絲團按讚
別小看這個動作... 這期間增加一半的人數都是出自貼文邀請按讚的
最後來看看痞客邦的社群影響力分析! (每周一更新一次)
雖然統計的時間是 6/25 還不到 結束時的6/27
先前人氣力(部落格造訪&互動次數) 以及 擴散力(被引用或是外部流量..等分析)
在成長上都碰到瓶頸 排名始終都沒有辦法往前
但經過這兩個禮拜的推廣後 名次總算有大幅的成長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進入到總排名 1,000吧~ (好像有一個指標沒有在一千之前 就不會顯示
的樣子...)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選此連結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
不是每一則貼文都可以產生到這麼多的觸擊&點擊人數
還是要看貼文&本身網站是否夠吸引人 才會造成後續分享帶來的漣漪~
如果夠吸引觀眾目光 並且做出互動 那就會讓更多人可以觀看到這則貼文
像是筆者後續推廣的素食懶人包(因為素食的人口...真的非常稀少)
效果就沒有麼理想 等文山區素食懶人包發完後
之後會再發其他的懶人包試看看成果會不會那麼好吧~
資料分析若有不足 或是 哪裡解釋錯誤的地方 歡迎各位前輩提出一同討論
另外有甚麼需要補充的地方 也歡迎在底下 或是 部落格留下您想問的問題
如果...有筆者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我會盡量協助的
--
跟著賤胖在台灣吃喝玩樂的故事~
https://twpang.com.tw/blog/
台灣貪吃胖臉書粉絲團 (即時發布文山新店美食)
https://www.facebook.com/a124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92.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log/M.1499175585.A.28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