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自己修腳踏車修到噴血的感人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前幾天買了Amazon.jp超便宜壓力鍋之後,
我興沖沖的騎著我的小腳踏車去附近超市要買肉回家燉,
路上還剛好遇到祭典封路,還有一堆熱褲妹在閒晃,
我一興奮結果就把腳踏車的踏板踩爆惹...
我想這一定是因為熱褲妹的關係,
絕對不是因為我太胖,真的!
雖然腳踏爆了車變很難騎,但因為想吃肉的怨念更強大,
所以我還是順利的把肉買回家,還燉了超好吃的牛筋,
一邊吃的同時,才一邊上網自購便宜的踏板準備自己裝...
住郊區網購真的太方便,
我現在已經懶到連米都上網買了,
(只差水還沒有找到比Costco更便宜的選擇,還是自己扛)
在Amazon屁力蜜會員加持下,隔天中午踏板就到了,
正準備開始裝,馬上就想到拆踏板工具放在台灣,
日本手邊沒有15mm板手,只有活動開口板手,
而且還是大創買來的便宜貨...
不管了!
林北今天走下樓流了汗我就是要把這件事搞定!
我永不放棄!I'm not a quitter!
於是我用超難用又超小的開口板手,
跟已經生鏽徹底轉不動的踏板博命...
想起牛頓說過:
「給我一根棍子,一個支點,我將舉起整個地球!」*
用板手一個頂一個的方式,我延長了力矩,
還是成功的突破了生鏽的組件!成功換好了右邊的踏板
我真的覺得我超聰明的兒! :D
但換到左邊的時候,事情就沒有這麼順利了...
我使盡吃奶的力量,踏板還是紋風不動!
甚至我又來回跑了好幾次樓上樓下,
拿了潤滑油、鐵鎚、冰鎮可爾必思(太熱我要喝的)、鯉魚鉗...
還是沒辦法搞定!
就在我敲啊敲的時候...
開口板手的尖角直擊我的膝蓋,
然後我就噴血了 :D
不管了!
林北今天走下樓流了汗還噴了血,我就是要把這件事搞定!
我永不放棄!I'm not a quitter!
於是我繼續堅持用那個超破爛的開口板手,
一邊噴血又噴汗,就是堅持要把這問題搞定!!
但發現真的怎麼弄都動不了,似乎不去買專用工具不行了...
至少也要去百元商店買個尺寸正確的開口板手才行...
不管了!
林北今天走下樓流了汗還噴了血,
又上樓拿安全帽流著血騎車去買板手!我就是要把這件事搞定!
我永不放棄!I'm not a quitter!
然後,還跑了兩間店終於買到15mm開口板手!
依舊滴著血要來繼續跟生鏽的腳踏搏鬥...
恩?你問我幹嘛不推腳踏車去車店修就好?
理由很簡單,就是我有夠摳!
這腳踏車買特惠價¥1万円,折合台幣大約3,000,
但就日本物價感就是一千台幣的破爛腳踏車,
而我知道去日本腳踏車店換踏板,應該¥3,000跑不掉,
加上依照經驗,這腳踏車應該馬上又有別的東西會壞,
我其實已經知道他壽命將盡,
上網買個便宜腳踏是延續他生命最便宜的做法,
但我真的沒有想到修個腳踏車會弄到自己噴血就是了...
不管了!
林北今天走下樓流了汗還噴了血,
又上樓拿安全帽流著血騎車去買板手!
還滴著血跑了兩間百元商店終於買到東西!
我就是要把這件事搞定!
我永不放棄!I'm not a quitter
然後就當我準備要再次拿生命與它對決時,
一個想法突然閃電般的穿過我的腦袋...
「啊乾拎老師... 該不會腳踏車的腳踏是右正牙左反牙吧...」
上Google用關鍵字「腳踏車 左踏板 反牙」一查,
20秒後我就確認...
「乾拎老師我轉錯邊惹 :D」
結果我拿正確的板手,轉正確的方向,
大概只轉1分鐘不到就轉開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1, 做任何事之前請花個1分鐘問一下Google老師。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 啊熱褲妹的照片呢? https://goo.gl/f2jFYp
4, 我永不放棄!I'm not a quitter!
我個人是選擇4啦!
我永不放棄!I AM NOT A QUITTER!
幹我覺得我自己好帥 :D
* 那句話不是牛頓,而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的。
你是不是也被騙了呢呵呵呵呵,再次證明請愛用Google老師。
Give me a point,I can hold the whole earth
原文是希臘文:
Για με ένας άξονας, μπορώ να υποστηρίξω την ολόκληρη γη
感覺很酷可以把他拿去輸出卡典西德貼自己車上,
還能拿來騙騙妹紙讓人家覺得你很有才學知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Marc Y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ection II Force and Motion 2.2 Force and Motion Moment...
「力矩支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小薛 (kaworu) Facebook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Facebook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Marc Yam Youtube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DA的遊戲實況台 Youtube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Marc Yam Youtube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請益] 力矩、支點與座標-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力矩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力矩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槓桿原理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槓桿原理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力矩公式高中的彩蛋和評價,DCARD、PTT - 電影和影城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力矩支點 在 力矩公式高中的彩蛋和評價,DCARD、PTT - 電影和影城推薦 ... 的評價
力矩支點 在 Facebook 八卦
最近一直和 Takeway 開發最新的相機支架系統。
原因不是現在的R2不夠好,而是因為過去R2出現的環境大多還是使用一般運動相機的時代,不過進入到360相機的時代後相機的架設點開始出現了變化。
-
架設需求從原本很單純的「安裝相機」,變成了需要延伸架設點來取得更好視野的「將相機安裝在延長桿上」。
-
以現有的R2結構面對這種隨便就接近1公尺延長桿的瘋狂力矩會有點吃力,所以我們就設計研發出了下一代的產品…代號將會是全新的「HAWK」系統。
-
同時針對目前市售手機架容易讓iphone系列手機防手震模組被震壞的問題,開發出一款保護性較高的減震系統,也會有近期和大家公佈(因為還在做最後的參數微調)
-
而這支影片也是教士在實際進行測試時拍攝的。
使用相機:insta360 one R 搭配360鏡頭模組
安裝方式:Takeway HAWK(夾在副車台) + 1.25公尺自拍桿
不過嚴格說起來我是從仁愛鄉出發就這樣夾在車上,只是騎到一半才發現相機忘記開機……
力矩支點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家庭醫學】~ 爬山用登山杖好嗎?
最近帶老爸去附近郊山走走,做為心臟開刀完的復健;一直勸他用登山杖,把受力點分散,比較不會爬完山痠痛好幾天...
不過,長輩想的和我不一樣;因為覺得拿登山杖,就像拿枴杖一樣,表示自己已經老了,體力不好了,會被其他人笑,有污名化的感覺,所以堅持不拿。
為了這件事,我還特別去找了一些文獻,想要說服他;沒想到前兩天,去土城桐花公園時,他竟然想通了,說要試試看...果然一試成主顧,覺得很舒服,之後爬山都要用。
文獻都查了,也念了;那就分享給大家看看。
※ 國外的研究都是使用「一對」登山杖,所以不要問我用一支登山杖,會不會有一樣的效果。
這幾篇都是在「美國運動醫學會」(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所出版的期刊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找到的。
1. Effects of Hiking Downhill Using Trekking Poles while Carrying External Loads
https://doi.org/10.1249/01.mss.0000240328.31276.fc
找了15位男性,在坡度20度的木製人工坡道上,進行「下坡」測試。測定下肢關節的力矩 (net joint moments, NJM))、受力 (net joint forces, NJF)。
變因有以下兩組:(共6種組合)
A. 有沒有使用登山杖
B. 無負重│背包裝15%體重│背包裝30%體重
(題外話,他們背包用的是 Arc'Teryx Bora 40&80,我也想去背背看呀!)
得到的結果是使用登山杖有助於:
※ 減少腳踝和膝蓋周圍的肌肉活動量,並限制髖部潛在的破壞性負荷。
※ 腳踝的屈肌和膝蓋的伸肌的離心收縮動作有所減少。這種減少將減少肌肉中細胞水平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使肌肉保持收縮力,並減少運動後疼痛和受傷的可能性。
結論:(用人話來說就是)
§ 無論有沒有背重物,使用登山杖下坡時,都能明顯減少下肢的負擔。
2. Muscular and metabolic costs of uphill backpacking: are hiking poles beneficial?
https://doi.org/10.1097/00005768-200012000-00020
這篇是要來看看拿杖上坡有沒有好處。
找了5男5女,背負體重30%的重量,在傾斜5度的跑步機上模擬上坡1小時。測定「氧氣消耗」、「心率」和「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會比較關節活動及肌電圖。
結果表示:使用登山杖時「步幅會增加」、「下肢肌肉活動量減少」、「心率較快」、「運動自覺強度較輕」
結論:
§ 在背負重物的情況下,使用登山杖上山,也可以減輕下肢負擔,並使得自覺的運動強度較輕 (比較輕鬆的感覺)。
註:心率較快在文章中覺得是上肢肌肉的運動,產生的需求增加所致。
3. Trekking Poles Reduce Exercise-Induced Muscle Injury during Mountain Walking
https://doi.org/10.1249/MSS.0b013e3181e4b649
前兩篇都是模擬的,這篇來實戰一下
37名受試者 (26男、11女),分為登山杖和無登山杖兩組,背負一日健行背包登山:斯諾登山 (海拔1,085米,威爾斯第一高山,英國第二高山)。
在上山及下山途中,分別紀錄「心率」&「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在『上山前』、『下山時』、『下山後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測定肌肉受傷的相關指標:最大自主收縮,肌肉酸痛,肌酸激酶(CK)和垂直跳躍表現。
結果表示:
※ 上坡時,登山杖組的自覺運動強度較輕;但心率無差異
※ 登山杖組,下山後的肌肉受傷相關指標較輕
肌肉最大自主收縮衰減量較少 (下山時、24小時、48小時)
肌酸激酶數值較低 (24小時)
結論:
§ 登山杖可以減少登山時自覺的運動強度,減少肌肉損傷的指標,在登山後的幾天內幫助維持肌肉功能,並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
〖小結〗
其實前面看了那麼多,總結只有一句話
-----------------------------------------
登山杖很好用,爬山帶著吧...
-----------------------------------------
特別是長距離、有負重的情況下,雖然研究中每一步關節的負擔只差一點點,但是距離拉長,傷害會增加,差異就會越來越大了。
最近發現上山的人變多了,在獲得健康之前,首先要避免自己受傷,才能爬得長長久久。
#爬山也要記得社交距離_室外至少1公尺
力矩支點 在 DA的遊戲實況台 Youtube 的評價
補充說明:
更正*鈴蘭球本體是矽膠不是塑膠,相較塑膠的燃燒會比較有毒,矽膠確實在這點上比較無毒安全一些
不過缺點是容易累積灰塵,使用長時間會有可能會有鬆垮現象
實際上果汁機一般所講的馬力horsepower指的是功率單位,分為英制及公制
現在較多人用的是國際單位功率,瓦特(W),一英制馬力換算大約是745.7W
消耗功率=力矩(Nm)x轉速(rpm)
但也不是馬力大就一定好,一般果汁機約在2馬力,也就是1500W左右就很夠用了,轉速過高也會破壞果汁的口感和結構。
光觸媒空氣清淨機通常是由機組內的紫外線燈管提供能量給TiO2進行氧化還原,因此燈管是最大的考量
00:00 前言
01:40 好樹好果杯介紹
05:07 AIR6空氣淨化機
10:34 鈴蘭球收納
11:58 結語聊聊節目主旨
#募資 #募資平台 #嘖嘖 #光觸媒 #空氣清淨機 #零耗材 #果汁機 #紫外線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唷~
※Twitch遊戲實況頁面(歡迎來聊天吐槽):http://zh-tw.twitch.tv/paul20fan
※FB粉絲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aul20fan
※ASK問與答連結:http://ask.fm/paul20fan
※噗浪連結:http://www.plurk.com/paul20fan
若覺得有趣就麻煩您訂閱一下此頻道,
可以收到新的影片通知,謝謝您的支持。
◎◎◎◎◎◎◎◎◎◎◎◎◎◎◎◎◎◎◎◎◎◎◎◎◎◎◎◎

力矩支點 在 Marc Yam Youtube 的評價
Section II Force and Motion
2.2 Force and Motion
Equilibrium of a rigid body

力矩支點 在 力矩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如圖 ...力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在物理学裏,作用力促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稱為力矩(torque或moment),也就是扭转的力。 转动力矩又称为转矩。 ... <看更多>
力矩支點 在 力矩支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如圖 ...力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在物理学裏,作用力促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稱為力矩(torque或moment),也就是扭转的力。 转动力矩又称为转矩。 ... <看更多>
力矩支點 在 [請益] 力矩、支點與座標-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不好意思,請大家有耐心。><
最近被力矩搞的有點亂,經過一番掙扎,再爬了文,整理目前的心得。
請高手們幫我看看有沒有灌念錯誤的地方,或是更有系統的描述可告訴我。
力矩:被定義為 τ = r x F , r 是 支點到力作用點的位置向量(或距離)
首先我想的是,"支點"到底是什麼?
先不談物體某處被固定(釘子、門樞、...),支點有客觀的事實嗎?
由我看參考的書上發現,應該是沒有。
支點似乎就是我們任意選定的參考點,當作支點,計算物體受的力矩。
所以,基本上,力矩,和支點有關。支點不同,可能會影響到力矩。
接著我才想,什麼情況下,支點選擇不影響力矩,什麼情況則會?
這時候,考慮到座標系問題。
τ= Iα 來自於 F = ma
若
F = ma 成立於 慣性座標系
τ= Iα 亦成立於 慣性座標系
慣性座標中,不同觀察點看見的 F 是相同的,m 亦相同,故a相同。
但力矩就有點兒不一樣。
若在質心外任意點所得的力矩,應該是軌道力矩τo(之前有板友提過)。
τo會隨觀察點(也可以說選的支點)不同而改變,但此時,I也會改變。
合起來,α應該仍不變。故τ= Iα還是成立。
然後,看一個例子。 M ●---x------------● m ↓g
CM
二質量不同物體,如圖,
讓他們自由落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面
假設重力場是均勻。
在掉下過程中,此系統是否發生旋轉?
落下時,CM垂直掉落。故CM應是不動點,所以被確定為之點。
Mg和mg二力對此點的合力矩=0,過程中應不轉動。
也可以用重心角度看,所有力作用於CM,或說重心,力作用在支點無力矩。
(但為什麼都說人墜樓,頭都會先撞到,因為頭比較重。)
但如果是站在CM看,這時候我不是非慣性座標嗎?
哪裡有出問題?
而如果我刻意取地面上某點當作參考點計算系統力矩。
發現不同點的力矩也不同。此時算出來的應該是軌道力矩。
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在看一個例子: ●---------------●
這次兩個質量一樣。 ↑F
擺在桌面上。
物體的CM應該會沿F方向加速運動。F = ma
然後會繞CM轉動。
在質心上的人,應該會看到物體轉動(他說τ= Iα)。
但在旁邊的人,也看到轉動(他也說τ= Iα)。
那這樣兩種座標哪裡不同?
最後,原來真正把想法打出來,還是滿亂的,不好意思。XD
給我一些指導,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52.1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