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的問題】
我知道,和時代力量的諸多委員、黨公職比起來,我對於社會以及這個黨的貢獻是遠遠所不及,但,黨裡一直有些問題,也一直都存在,很久了,既然沒有人要撕破臉攤開來講,那就我來吧。
這些話,是我從2015年加入時代力量參與選戰,歡欣鼓舞進入國會到現在,一路以來目睹的黨內矛盾,寫出來,一來是我對黨還有最後的感情,二來是希望黨內所有人必須正視這些問題。
要處理,現在吃力不討好,或許還會掉票,但我認為如果這個黨還自詡理念型政黨的話,這是必須承擔的重量、必須跨越的關卡。
本文總共9632個字,總共分五個段落,覺得太長我下面會附上連結,可以直接選子題閱讀。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https://reurl.cc/7go91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https://reurl.cc/AQ818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https://reurl.cc/bLR6l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https://reurl.cc/Mad7W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https://reurl.cc/kR05K
-------------
以下全文
前言:
許多朋友曾在私下聊天時,半調侃半認真的問,「時代力量」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一般政黨都會以所要表彰的價值融入黨名,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社會民主黨、綠黨、建國黨,都可以很清晰地在自我取名中看見該黨的意識形態,那麼時代力量呢?時代力量四個字本身沒有與任何價值連結,你們的自我定錨究竟是?
殊不知,「時代力量」恰恰精準反映了這個黨的內涵,名實相副。
時代力量,就是在這個「時代(當下)」,有「力量(聲量)」的人,合起來組了一個黨,就叫做時代力量,這正是時代力量的生辰八字,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近來時代力量的路線問題再次受到外界激烈的質疑與批判,過去同樣的情形已發生數次,一次比一次激烈,日前我就已對黨公開呼籲過,時代力量過去四年動輒面臨是不是「小綠」、「與柯文哲合作」等質疑,就是因為時代力量沒有路線,即便有,本身也從未被明確定義與說明過,不要說外界,包含時代力量內部都常有人對路線提出疑問,但從未被解決,根本原因在於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與組織問題。
過去時代力量屢次流出內部分歧的消息,媒體常以「分裂」、「派系鬥爭」下標解讀,事實上並不正確,因為時力內部從未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政治鬥爭,頂多「不和」,這代表黨本身沒有堅硬的外部框架,主要成員間缺乏明確的共同利益約束,致使各方都不願花費撕破臉翻桌的成本在內部收攏意見。黨內部無法透過衝突解決問題,導致當核心政治判斷出現分歧時,往往流於議而不決,甚至不議讓問題擱置,或索性各幹各的,多頭馬車。
外人或許覺得殊難想像,但這確實是時代力量一直以來的問題,或至少在勞基法二修,時代力量至凱道前抗議後,路線問題就成為黨內房間中的大象,無人觸碰,或是被認定無法解決,不知從何解決起,只能讓問題靜靜地躺在空氣中擱置,等待時間自然淘洗出結果。
這並不是黨中央同仁或黨主席個人問題,而是整個時代力量要面對的結構困境,時代力量黨中央從未有過凌駕幾位立法委員,特別是三位區域立委的權力,因此無法以中央決策強力主導黨的方向,就算真的想這樣做,恐怕也要面臨如何執行的問題。
檯面上主流政黨的權力結構,國民黨是早年接受俄羅斯共產國際扶植的政黨,黨組織完全繼承共產黨,也就是所謂權力集中的「列寧式政黨」,民進黨在成立時高度參考國民黨的組織架構,而時代力量的黨組織架構再同樣高度參考民進黨黨組織架構,三者殊途同歸。列寧式政黨或許聽來陌生,其實台灣人非常熟悉,因為幾乎每個人所認知的政黨樣貌,就是列寧式政黨,它的特色是類似政府或軍隊的科層化組織,由上而下,中央到地方一條鞭領導 ( Chain of command ),我們以為政黨就是長這樣,其實列寧式政黨是一種特殊模式,在世界上並非常態。
時代力量雖然引進若干網路參與的機制,但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封閉式政黨,在黨內部產生決策後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傳達,這在包括提名程序等各項黨務運作方面都可以很清楚看出來。對缺乏經驗的後進者而言,模仿既有制度是最快速也最低成本的方法,國民黨的全代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進黨的全代會、中執會、中常會;時代力量的黨代表大會、決策委員會,基本上是同一套運作邏輯,當指揮中心無法有效決策時,黨就會陷入癱瘓。
要能夠揮動軍旗、號令部隊,背後當然要有權力支撐,國民黨過去有槍桿子和黨產,無須多說。民進黨則以共同利益為基礎:「給予即是支配」,這分兩個層面,一是民進黨自黨外至今的多年發展中累積了穩固的群眾基礎,在地方公職選舉中,被黨提名即有相當高機率能夠當選,「民主進步黨」這個招牌就是黨紀約束力的來源;另一部分是能夠匯集社會公信與資源的頭人,透過自己的分配管道建立系統,頭人在系統內部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後來也發展出民進黨獨特的派系文化。
回到時代力量,時力黨中央的權力基礎呢?時力財務本身相當吃緊,候選人基本上都要自己想辦法募款打仗,而在社會支持方面,時代力量的政黨認同度大約都在10%上下,對於當選門檻和這個數字差不多的縣市議員來說,黨的招牌的確有相當的價值,因此必須尊重黨的決策,但對於當選門檻是過半的單一選區立法委員來說,狀況就不盡然相同,更何況是對2016年時力首戰告捷的三巨頭來說,更是如此。
當年號稱理念型的政黨,除了時代力量之外,還有其他小黨,例如社民黨與綠黨合作的綠社盟。時力與綠社盟在意識形態、政策方向上均差別不大,為何最後時代力量贏下三席區域立委,外加政黨票74萬票,斬獲兩席不分區立委,突破政黨補助款門檻,而綠社盟鎩羽而歸?除了社會的期待,當然也和洪林黃三人當年的社會光環與背景資源脫不了關係。
權力只向它的來源負責,對時代力量這樣原本沒有基礎的政黨來說,是因為有了黨,才有這三名立委;還是有了這三個人,才有後來的時代力量?這是一個很難釐清的問題,但也因此注定了黨組織無法凌駕開國功臣的命運。試想,如果今天黨強制要求區域立委某事而得不到配合,那麼黨有什麼後續手段嗎?黨能夠承擔得起損失這三位立法委員其中一位嗎?有任何一位黨主席擔得起這個政治責任嗎?
這舉例雖然極端,但只要一想就能明白黨的癥結何在,決策參與機制可以擴大,但至今仍未突破這個權力結構的硬傷。與其說黨中央向外下達命令,不如說從進入國會開始,諸侯共治才是它的真實樣貌,顯智主席雖貴為黨主席,但在幾位委員之間權力不會超過民間的調解委員會。
時力雖有剛性政黨的制度設計,但從未備齊運作這套機制所需的權力集中,也不曾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內部鬥爭,來凝聚黨的路線以及釐清政治責任歸屬。沒有共同利益、也沒有更高的權力作為桶箍,一旦這三人無法互相退讓合作,也不試圖以強制手段逼迫對方妥協,那就注定黨陷入失能的分歧狀態,大家各走各的路,美其名為柔性政黨,其實黨不像黨,這幾年時力各種狀似精神分裂的內部邏輯矛盾,其根本源於此。
------------------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本文目的不在聚焦個人,而是釐清時力作為一個新生政黨,過去四年運作有哪些弊病,然而黃國昌這個名字之於時代力量,連結實在太強,談時代力量如果完全繞過國昌,也就失缺了一部分,因此這個段落必須談黃國昌和時代力量的關係。
*
國昌最近因私菸案,引爆台灣社會對時力定位的強烈質疑,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刻意操作,今天換作藍營執政他依然會是戰神,廉能和行政墮落間的二元抗戰,本就是他一直來的主軸,但私菸案不是本文重點,這裡就不多談,國昌的路線後面會再提到。
國昌作為政治明星,一言一行最終仍會回到社會如何看待,但對時力來說,目前受到的強烈批判並不是國昌的問題,而是這個黨的問題。
國昌在非常早的時候,幾乎是甫進入國會不久就跟民進黨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關係很早就已經決裂,他也持續在言談中釋放對與「綠」合作的高度排斥,以一個政治工作者的角度,在執行層面我非常尊敬黃國昌,他是工作狂,對公共事務懷抱高昂鬥志,他的專業知識與揭弊能力不要說在時代力量,在整個立法院都是數一數二。
從黨的角度來說,國昌這幾年的工作成果更是時代力量聲量得以維持不墜的關鍵,他雖然一直自己走自己的路,但既然黨未曾明確定義黨的方向,那麼自然也沒有衝突問題,在工作上,他將他的工作發揮到淋漓盡致,何錯之有?
對黨內來說國昌最大的問題大概是他鮮少談及他對政治的遠程想像,使人無從捕捉他的藍圖,也無從跟隨或討論利弊,這或許是他的謹慎性格使然,然而綜觀他這幾年的路徑,國昌可以說是一個政治上的實證主義者,他不常直接談論純政治的觀點,特別是卸下黨主席的職務毋需代表黨後更是如此,他只在持續的行動中實踐自己的路線,但我們仍可從他累積的行為中,包括他偶而使用的隻字片語,例如「藍綠不過半」等,描繪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這個路線我在第五段會另外專門討論。
國昌的實證主義性格,也反映在他與黨內的溝通上,國昌不太和黨內同仁爭辯政治路線與對錯層次的問題,除了第一段提及的時代黨內衝突沒有檯面化之外,背後隱含的態度是「說那麼多沒有用,打出個成績再說」。時代力量的民選公職們,面對自己的工作無不戰戰競競、戮力奉公,但對「新政治」「素人參政」「各行各業來從政」來說,本就鮮有人能與中研院研究員出身、早在社會運動征戰多年的國昌的戰力旗鼓相當。
所以,時代力量的問題不在於國昌路線凌駕黨,而是黨在這幾年間並沒有在國昌路線之外另立出黨自己的路線,也沒有透過路線之爭來處理黨內蘊含的兩種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政治想像,致使國昌個人完全代表也詮釋了這個黨。
年輕的面孔、良好的形象可以得到選民一時的喜愛,但一個黨若要長期發展,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明確的路線來爭取選民長期的信任。試問,如果今天國昌離開了時代力量,那麼這個黨的招牌是什麼?還剩什麼?時力還能夠吸引、抓住諸多對新政治高度期待的中間選民嗎?
請各位同仁嚴肅思考這個問題。
-----------------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時代力量的內部分歧,最大程度體現在對民進黨的態度上,我在第一段中已經說明過這是因為時力內部從未統合的緣故,政治上同陣營不同勢力各執己見時,就都去打,看結果誰的群眾多,這是簡單又實際的方法。但僅限於大家都處在同一個政治框架內時,如果連基本的大方向都各搞各的,那麼黨就會呈現高度精神分裂的詭異狀態,當前的2020大選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時代力量在選舉中與民進黨的競合關係,不論是以時間軸橫切或縱切,都呈現高度的不一致,以橫切來說,目前時代力量在區域立委的提名,有選區明顯需要和民進黨合作,卻又有選區直接挑戰民進黨現任立委,和民進黨究竟是要合作還是不合作?
以縱向時間來看,更是無比矛盾,各位還記得2015年時代力量中和立委候選人胡博硯老師為何退黨退選嗎?不就是因為在專訪中說了「如果民進黨不協調,不排除不支持蔡英文」,引起輿論譁然後迅速被黨部切割,翌日自己退黨退選為時代力量切割止血?
當時是2015年5月底,如今已是2019年8月,時代力量至今仍對是否支持蔡英文總統連任曖昧不明,在當年蔡英文對國民黨有壓倒性優勢時,時力早早就內部定調支持蔡英文,2019面對韓國瑜與蔡英文,時力這樣高舉理念的政黨,竟遲遲無法在兩人間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無非是怕被扣上小綠的帽子,但不論如何對外說明,恐怕都很難不給人2016害怕得罪泛綠選民,2020害怕被執政包袱拖累的觀感。
再以新北市第一選區為例,同樣的選區、同樣的呂孫綾、同樣的時代力量,兩次卻有截然不同的策略,上次面對國民黨的資深立委吳育昇,代表時代力量出戰的馮光遠最後和呂孫綾整合,退出選舉。當時黨內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勸馮老師,甚至因此被他怨懟,埋下日後退黨種子?難道不是因為怕選到底馮呂分票讓國民黨撿了便宜嗎?現在卻又主動再次走回這條路,既然如此,何必當初?
「小綠」這兩個字的陰影是如此壟罩在眾多時力黨人心頭,但究竟什麼是小綠?怎樣才算是小綠?這樣的定義卻從沒有被談清楚過,似乎小綠是一個外界與媒體貼上的標籤,只要一但貼上就要使勁把它甩掉,這個黨是不是小綠竟處於被動狀態,小綠成了故事中的惡龍,人人都知道山谷的背後有條惡龍,卻從沒有人真正看過。
這樣的焦慮,來自於時代力量本身和民進黨的關係一直渾沌不明。時代力量成立之初的政黨定位非常單純,就是時代力量吸引中間、理念派選民,整合傳統綠營群眾的支持,來扳倒國民黨連霸選區。在國會裡民進黨加上時代力量區域與不分區的少數關鍵席次突破半數,促成立法院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這是2016的主軸。
但這樣的想像迅速在時力成功進入國會後破滅了,因為民進黨單獨取得了過半席次,時力戰略想定中的關鍵少數高地不存在,自此後黨內再無成功凝聚共識去定義時代力量的政黨定位,將詮釋權拱手交出,也就注定了在第九屆國會剩下的時間不斷面臨大綠小綠的困擾。
時代力量在這四年與民進黨關係惡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台灣的選制本身就對小黨極為不利,在時代力量成長為第二大黨之前,永遠在單一選區:總統、縣市首長、立委都必須面對是否支持民進黨和合作與否的問題,也就產生小綠陰影;而堅硬的執政邊界也使時力無法參與治理過程,無從分享執政紅利,白話講就是雖然時力本身也喊要和民進黨一起打倒國民黨,但民進黨做得好那選民自然集中支持民進黨,時力反而必須在民進黨的缺陷中證成自己的價值,制度本身的框架註定了時力與民進黨的衝突。
在國會內,當黨的戰略定位消失,就變成必須單純在戰術層次取勝來鞏固黨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沒有定位上的不同,只有誰比較優秀,「更左更獨」是為代表。因此除了國昌個人強力的揭弊表現之外,時力黨團自然走向激進化的道路,在各個重大議題上必須踩得比民進黨更前緣,使民進黨人抨擊時力不務實、加蔥等指控。兩黨難以合作,因為給民進黨比讚就是在掏空自己地基,這都是黨沒有處理路線問題的後遺症。
坦白說,在我的觀點,所謂大綠小綠事實上是史觀的問題,一個黨要建立長期穩固基礎,必須要在歷史中刻劃國家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中鑲嵌自己的價值,這樣黨才有核心,才有穩定的方向;對外而言,黨的核心論述必須要能夠回答選民三個問題:
1. 我們從哪裡來
2. 我們該往哪去
3.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這樣的論述給予了人在共同體中、以及台灣在世界地景中的定錨,才有渲染力跟說服力。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史觀和民進黨的台灣史觀便是兩黨的群眾來源,即便是黨內最如日中天的政治明星也無法違背這個框架。對時力來說,如果順著國民黨228屠殺台灣人、白色恐怖、黨外運動、民主制度成熟這條歷史軸線走,那最終必然導向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終點;也就必然面對應該跟民進黨合作共抗國民黨的道德結論。
這是大綠小綠之爭真正的源頭,也是我認為時代力量目前應該和民進黨採取的戰略位置,但倘若時力真正想走出一條長久、穩固、與台灣土地相連的第三條路,那麼應該回頭在既有史料中重新爬梳,尋找並建立一條全新的歷史切入面,在這個軌跡之上闡釋台灣的發展。
我認為長遠來看,這是時力真正應該去發掘的路線,最近也跟一些黨內朋友討論了想來著手進行這個論述工作,可惜不論時間與我的能力皆太不足,未能在時力遭逢當前危機前將這個工作產出一點初步成果,力有未逮,非常、非常遺憾。
-----------------------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時代力量作為一個高舉價值和理念的政黨,且批判性如此之強,還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台獨政黨,理論上理當對柯文哲市長的種種親中言行作出反應,但很奇怪,時代力量遇到柯文哲似乎就變了一個人,要馬避而不談,要馬雙重標準輕聲細語,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舉例:今年三月韓國瑜市長訪香港中聯辦,時力在官方粉專以「主權零分」嚴詞批判,到了七月柯文哲訪問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時力粉專的措辭就變成了「我們支持柯市長所謂的對等公開透明,更希望一旦對等公開透明不被中國接受時,柯市長能夠堅守立場,拿出態度。」一來一往之間,為何轉變如此之大?
事實上也不用答案,路人皆知當然是因為柯市長的支持者,所謂柯粉,與時代力量支持者高度重疊的關係,一旦抨擊柯文哲,便會引來柯粉憤怒的回擊,流失選票。
一個政黨,面對有風險的政治後果不可能完全迴避,就算如此久了也會被人看破手腳,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要決策時就有個問題跑出來:誰來負政治責任?
我在第一段說過,時力內部本質上更接近諸侯共治的狀態,因此在2018的選舉採取分區負責的做法,也就是台北主委操盤台北選舉,新北主委操盤新北選舉,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說是時力裡的西伐利亞原則。
在去年的選舉中,時代力量在台北市提名了包括我在內五位市議員候選人。當時在內部大家對於支持柯文哲與否各有判斷,林昶佐做為台北市主委因不欲強勢主導方向影響大家各自最後選舉結果,於是發表了兩篇文章談論柯文哲,希望從中拉開空間,後果並不成功,而候選人也於選舉末段各自表態,台北在柯文哲這一題於是沒有統一的立場。選舉過後,對黨來說,柯文哲問題就變成誰要來扛政治責任的問題。
許多人批評為何時代的標誌性人物,國昌鮮少談及台北市政或柯文哲?一來是基於對上述原則的尊重,二來,站在國昌的角度,為何他要來為黨扛這個擔子?比起時粉跟柯粉,昌粉與柯粉更是高度重疊,這在各個政治網路社群都能明顯觀察出來這個趨勢。以去年來說,如果說時代力量支持者中有七成支持柯文哲,那麼至少八成支持黃國昌,而在支持者外,兩人的政治路線除了主權方面以外,也有許多重疊之處,例如柯的「藍綠一樣爛」與國昌的「藍綠不過半」。既然台北沒有處理這一題,那麼他何須耗損自己的政治能量來接這個燙手山芋?這是人之常情。
既然時代力量檯面上的政治明星都沒有為黨承擔這個站在理念上理當批判柯文哲的責任,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時代力量這個招牌的集體責任,所有人共同承擔。既然共同承擔,那麼似乎又好像沒有人需要承擔,且黨內凝聚共識成本如此之高,這個問題就被持續拖延到現在。
許多時代力量的成員對民進黨抱持高度敵意,認為時力與民進黨有選票競爭壓力,泛民進黨支持者又常在網路上嘲諷、攻擊時代力量,因此民進黨是時力的最主要競爭者,這一部分來自於上屆政黨票被民進黨招喚流失的陰影,一部分也是前線戰士在戰壕中的視野。
但我認為,柯文哲才是在政治上,時代力量當前的最大競爭者。
道理很簡單,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才會互相搶業績,而舒跑與可口可樂則否。這是經濟學替代品的概念,時力與柯就是互為替代品,所以柯文哲一直以來也對時力相當客氣,甚至將時力黨主席與時力切割,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現階段雙方駁火對彼此的政治發展都不是最理性的選擇。
以台灣社會來看,藍綠各自有其政治軌跡與社會基礎,國民黨以黨國意識形態、侍從分配體系和軍公教打造自己的群眾板塊,民進黨則以台灣主體意識、台灣本土社群、和農、勞工階級為基礎出發,但隨著時間發展和大環境變化,雙方都面臨越來越多群眾傳統網路接不住,例如被經濟成長遺落的小生意、大公司裡的社畜,一但你照顧不到這些人,也無法為他們發聲,人民自然會尋找新的政治代言人,這是第三勢力的群眾來源,這個群體我認為還在持續擴大中。
廣義上來看、時代力量、柯文哲、黃國昌、館長等人都是這個社群中的聲量品牌,彼此間擁有重疊但不完全相同的支持者。第三勢力群眾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邊界,最大的共通點大概就是素樸的正義感與對傳統體制的不信任、被背棄感。
如同去年我在選舉中對柯的批判,我認為柯文哲市長利用他廉能、親民的形象,吸引了許多對新政治有期待的第三勢力支持者,卻因為自己的政治利益,屢屢用民粹的手段發起鬥爭,破壞民眾對社會體制的信任,甚至弱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邊界,倘若有朝一日柯徹底掌握了第三勢力群眾,勢必會對台灣的民主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不只是時代力量自身的存續,這個黨能否成為第三勢力裡的中流砥柱,建構出理性、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第三勢力道路,這是我對時代力量現下最深的期待,也是我之所以還留在這個黨的原因,可惜目前為止看來,選舉太近、理想太遠。
-----------------------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是時代力量在2016標榜的口號,也是這個黨最原始的目標:打倒國民黨。然而,在洪慈庸、林昶佐、黃國昌三人分別拉下楊瓊瓔、林郁方、李慶華後,四年過去,這個目標是失敗的,因為顯然國民黨並沒有被打倒,反而絕地大反攻。而究竟在進入國會後,具體要怎麼實踐打倒國民黨這個目標,政治上的進程如何規劃,黨也沒有藍圖來執行。
這是所有時代力量成員要捫心自問的問題:「到底『打倒國民黨』還是不是我們政治上第一優先的目標?」
是的話,怎麼做?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目前,黨內明顯蘊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性格,根本的差別就是時代力量與藍綠兩黨間的距離。一種,是認為時力應該與民進黨合作,共同對抗國民黨復辟;第二種,則是在藍綠兩黨間保持等距,就個案與政策監督批判。
這是時代力量真正的路線問題,長久以來被埋在檯面下、隱而不鬥的衝突。
不論是柯文哲的「藍綠一樣爛」,或是國昌在立法院拉出的「清廉 vs 弊端」都是一種在藍綠兩黨之間中立的形式。「藍綠一樣爛」,任何對台灣民主歷史以及政治現實稍有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句去脈絡帶風向,與事實違背的話。即便站在最嚴格檢視的立場,馬英九執政與蔡英文執政,何者實現比較多時代力量支持的價值與政策方向,難道我們分不出來?
而以監督對抗權貴結構,創造一個新的政治分野,這樣的路線,或許有機會能夠突破既有的藍綠板塊,讓時力繼續穩定成長,但這個路線本身是由不斷不斷的戰鬥串連起來的,無法預測事件,政治上也沒有明確的遠程方向。我認為,政黨的功能,終究還是要給支持者指引一個方向,告訴大家,我們究竟希望把這個國家開往什麼方向?更何況,以時代力量如此重視台灣獨立這四個字的政黨,主權議題、中國威脅,我們怎麼能夠不視為優先問題?
如果將視角拉出立法院、拉出台灣政府部門之外,拉出台北市、拉出台灣,我們會看到,中國正在殘忍的壓迫周邊民族的生存空間,上個禮拜,香港23個公部門發表聯合聲明,嚴詞批判港府,港人已經幾乎要走到了武裝抗暴的前線。我們能獨善其身嗎?台灣能置身事外嗎?
反紅媒,多少人在雨中走上街頭,不就是因為真切感受到這是正在發生的威脅?國民黨與共產黨勢力結合,加上韓國瑜捲起的民粹風暴,眼看就要對台灣民主構成最強烈的威脅,時代力量這時候難道還要猶豫嗎?還能不採取行動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Elie Wiesel 曾說:「我們必須選邊,中立只會幫助壓迫者,而從非受害人。」
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中立,就是選擇站在威權,在藍綠間中立,我認為同樣亦相去不遠。
赤裸地講,我至今仍打從心底相信「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以我所學習的台灣的歷史發展,以我這幾年在政治圈工作的所見所聞,我依然認為國民黨是阻礙台灣進步,邁向下一階段的最大障礙。
過去國民黨阻擋台灣民主化,民主化後阻擋轉型正義,阻擋各項社會改革,現在要阻擋台灣在美國幫助下真正脫離中國勢力影響,阻擋台灣建構成一個更成熟更穩固的自決共同體,國民黨永遠都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危害台灣的那一端,這就是這個1949年來到台灣的殖民政權和台灣本土社會間永恆的衝突。
這樣的政黨,如果時代力量如果不能夠讓時力的支持者們明白:台灣必須先面對這些歷史的沉痾,花費更多時間解決檯面下根深蒂固的結構問題後,才有可能向真正公平、效率的社會更邁向一步,那麼這個黨,我認為有愧於諸多對時代力量推動台灣寄予厚望的人,也辜負了當年時代力量創黨的精神。
如果時代力量怯於小綠的心魔,怯於將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差異說出來,怯於指出台灣應該要走的方向,那麼即便時代力量本身成長了,但國民黨執政完換民進黨,民進黨執政完再換國民黨讓它復活,這樣台灣社會會變得更好嗎?容我提醒大家,台灣打從有總統和國會直選以來,歷史上只有一次真正政黨輪替就是2016年,這是一個多麼艱難不容易才走到的下一階段,難道我們要讓它倒退,所有努力都變成白費嗎?
這不是什麼用大局綁架、或是某些人口中嘲諷的芒果乾吃太多,真實處境就是如此,大家知道台灣在世界上其實是相對富裕、安全、穩定的地方,那麼也應該要了解,這樣的狀態有多麼不容易,它需要這個社會付出力氣、付出汗水維護,即便過程發生一些問題,也不該因此中斷。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生活在相對安定的環境裡,就是因為有國家的壁壘幫我們擋下中國的入侵,如果讓國民黨重新上台自毀長城,那麼不知道會有多少勢力因此滲透進台灣。用積木堆起城堡要很久,推倒它只要一瞬間,時代力量在這個關頭還有模糊的空間嗎?
這不是時代力量哪個人,或是黨主席要獨自處理的問題,而是時代力量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
我在此向所有時代力量的夥伴沉重的提問:
時代力量到底有沒有勇氣說出:「對,我認為現階段民進黨繼續執政,時代力量作在野黨監督,這才是對台灣有幫助的。」?
時代力量能不能夠和民進黨合作,讓台灣歷史開向我們期待的方向?
自2015年入黨至今,儘管一路上諸多質疑,基於政黨倫理,此前從未公開批判,今天到了這一步,實非我所願。如果時代力量還是無法面對自身的矛盾,還在困於選票計算,迴避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那麼我對這個黨的期待、在這個黨的路,或許也走到了盡頭。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劉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台灣最紅神明應該就屬月老了吧!身為人間小月老今天帶來為大家帶來的,是我自己整理出的10個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月老小故事以及冷知識的科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透過更了解有求於祂的更多資料背景,也能更有感情的參拜!祝大家都心想事成! 👇這邊複習月老系列👇 月老第一集之真命天子清單:https://yout...
「劉芒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吳崢 Facebook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吳若權 Facebook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劉芒 Youtube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閒聊] YTB劉芒最近的爭議-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正妹Youtuber 劉芒的「男相臉」超耐看!嬌嬌女靠「這3 招 ...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掰掰了我少數喜歡的youtuber 劉芒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掰掰了我少數喜歡的youtuber 劉芒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恭喜!劉芒生日當天男友驚喜求婚,甜曬鑽戒、擁吻照~證實被 ...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二十萬訂閱超澎湃100題Q&A | 劉芒-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劉芒-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劉芒-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劉芒侵權道歉啟事的高明之處︱YouTuber跟韓國公家機關拍 ...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閒聊] 劉芒是誰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劉芒的從時尚編輯到Youtube網紅的華麗變身 - Podtail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50天十萬訂閱: 2020上半年YouTuber最強黑馬「劉芒」爆紅解析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女生必學10大婆媳相處之道~這7件事一定要學會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一窺Youtuber「劉芒」的時髦穿搭秘訣!收穫美好愛情除了拜月老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第24章招募阿狸- 超神學院之星輝之子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問卦] 海莉的五官怎麼這麼好看?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Youtube頻道推薦】2020 近期最常聽的3個Youtube頻道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百萬YouTuber 阿滴-攻心剪輯術! - 線上教學課程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手把手教你10個最身歷其境的沉浸式戀愛技巧劉芒-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網路人氣女神YouTuber 劉芒分享日常穿搭 - Wazaiii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網路穿搭寶典!必追台灣女性穿搭youtuber!一定要收藏! 的評價
- 關於劉芒背景 在 [閒聊] 劉芒是誰 的評價
劉芒背景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八卦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劉芒背景 在 吳若權 Facebook 八卦
母親節最後倒數,準備好要送給媽媽的驚喜了嗎🌺?
若權真心推薦這家店「馬哥孛羅」,是我自家一位長輩開的店,高齡84歲的卓媽媽,以她一生信用監督製作,100%真材實料,特別重視食品安全,今年的母親節蛋糕,在口感、味道、視覺上,都有非常誘人的表現。
我自己非常喜歡 #芋泥鮮奶油蛋糕 與 #新鮮芒果起士塔。
芋泥鮮奶油蛋糕,以戚風蛋糕為主體,選用新鮮的台灣本產芋頭和法國進口鮮奶油製成內餡和裝飾,滋味清香不膩,造型優雅大方,最能討媽媽歡心❤️。
芒果起士塔,則是挑選此刻剛上市的最新鮮愛文芒果,滿滿地鋪在起士蛋糕上頭,周圍點綴搭配的是卡士達醬,酥脆塔皮加上柔滑起士口感,讓全家人都滿意。
或許你會愛的 #榛果香蕉巧克力蛋糕 和 #莓果慕斯🍓,分別使用新鮮香蕉夾餡🍌,以及慕盆子、草莓、桑椹、藍莓等多種莓果製作,每一口都有水果甜香。造型紅水黑大方,最能襯托媽媽的高雅氣質,大家一起訂起來!
——
🎂 新鮮芒果起士塔
7” NT$830
🎂 芋泥鮮奶油蛋糕
6” NT$680 / 8” NT$880
🎂 榛果香蕉巧克力蛋糕
6” NT$680 / 8” NT$880
🎂 莓果慕斯
6” NT$680 / 8” NT$880
——
地址:100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7號,捷運站臺大醫院站或西門站,下車步行約5-7分鐘
電話:02 2382 1762
(說是吳若權介紹的,一定加倍親切服務,但請別用我名義再凹優惠喔,價格已經很實在了啦!)
背景:由已故的台灣東華書局董事長卓鑫淼先生,與其夫人卓劉慶弟女士,於1989年開辦馬哥孛羅麵包股份有限公司。「馬哥孛羅麵包」是台灣最早期引進歐式麵包並引領風潮的烘焙坊之一,結合書店與麵包店,成為當時重慶南路書街上少見書店兼具餐飲的複合經營。道地的歐式麵包和口味多元的紐約風格美式貝果深受顧客喜愛。
劉芒背景 在 劉芒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台灣最紅神明應該就屬月老了吧!身為人間小月老今天帶來為大家帶來的,是我自己整理出的10個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月老小故事以及冷知識的科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透過更了解有求於祂的更多資料背景,也能更有感情的參拜!祝大家都心想事成!
👇這邊複習月老系列👇
月老第一集之真命天子清單:https://youtu.be/zjOe17GJ3aA
月老第二集之參拜步驟教學:https://youtu.be/OPW-6kPksAs
❐ 更正啟事:
(1) 本片3:47中,不慎將城隍夫人照片誤植為註生娘娘。
(2) 本片第九點,七星娘娘傳說出自臺灣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月老廳簡介牌介紹。本片以如果眾神是一間公司的話作為比喻,七星娘娘與月老嚴格上來說非直屬關係,謹此向各位觀眾說明。
因為自己在蒐集資料疏失誤植圖片等相關內容,特此向各位觀眾以及宮廟專業人士致歉,對不起真的疏忽了。
往後針對相關涉及圖片資料等會再進行查證,非常感謝各方的提醒指教,未來製作影片也會更加細心整理每個細節做出更棒的內容。
------------------------------------------
全家便利商店 × 台北霞海城隍廟
2020/09/23 - 2020/10/06
購買全家烘焙商品任 2 件
再加29 元就可獲得真愛筷筷組
(有過香爐並請法師加持!月老爺爺神助攻!助你真愛快快來🥢)
還有限量月老生日party包領取攻略請洽https://rebrand.ly/4le867y
------------------------------------------
❐ 訂閱劉芒萬丈光芒 ❏
點擊訂閱開鈴鐺: https://reurl.cc/ex6EL7
------------------------------------------
❐ 我的社群 ❏
➥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lioumonn
➥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lioumonn
------------------------------------------
❐ 任何合作邀約與影片授權請洽Email ❏
hi@madebyaha.com

劉芒背景 在 Meimeiwawa Multimedia 妹妹娃娃多媒體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聽經典特調 第二季「夢醒時分」:https://kkbox.fm/ya1JkM
【妹妹娃娃多媒體 X 經典特調 第二季】
新案子終於揭曉了!這次妹妹娃娃非常榮幸能夠以製作公司擔任 「經典特調」案子第二季的合作好夥伴。如果你喜歡聽老歌,又喜歡有挑戰性的藝術作品,一定要關注這次的合作!四首從80,90年代的經典曲;透過編曲,影像換上新色,感覺新奇又莫名其妙地熟悉。第一首MV播出就是Roger游政豪 x 劉奕兒版本的「夢醒時分」(原唱陳淑樺,李宗盛作詞曲);妹娃導演Esther這次對MV的靈感來自於當年廣受肯定的台灣新浪潮電影與影像風格。因為想致敬當年那些懷舊又實驗性的影片風格,她以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那年代她認為最純粹的精神;緊緊抓住這首歌「復古」與「復刻」中間的平衡點。
「經典特調 第二季 第一話」:《夢醒時分》- Roger游政豪 x 劉奕兒
九零年代的經典曲,要怎麼改才能追上流行呢?由李宗盛親自寫給陳淑樺的詞曲,「夢醒時分」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不管你當時還沒出生,也能朗朗上口地跟著一起哼。訴說著都會女子的心聲,製作人Roger游政豪與飾演「怪物」的新生代演員劉奕兒挑戰幫這首歌塗上現代的色彩。使用現在最熱潮的EDM電音風格,配上劉奕兒乾淨又甜美的歌聲,這次並不是一首簡單的「翻唱」;而是給了這首歌新的一種活力;卻仍然保持當初這首旋律的青澀憂傷。
原詞曲由李宗盛親手打造於1989年發行,收錄在陳淑樺第二十八張專輯《跟你說 聽你說》。這首歌曲深刻道出了都會女子的心聲,是台灣唱片工業史上首張銷量破百萬專輯的主打歌。這次邀請到在九把刀最新執導作品中飾演「怪物」的新生代演員劉奕兒初聲試啼,搖身成為復古甜美女孩兒在「經典特調」中首次獻聲,經過製作人游政豪重新編曲與細心指導下,劉奕兒以甜美清亮的歌聲重新詮釋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夢醒時分」,在保有經典的旋律下,同時灌注了新穎的節奏與新時代韻味。
2017《經典特調 第二季》歌曲系列介紹
流行音樂是華語文創產業中的強項與重要資產,許多經典歌曲流傳至今仍耳熟能詳。改編一首經典歌曲,就好像將經典基酒加入新的美味元素,而調出的一杯經典好酒,新穎、華麗、又易入口。經典特調第二季再度邀請到金牌音樂製作人聯手出「輯」!將網友最想聽到的經典老歌以獨到風格進行改編製作,再邀請到新生代和素人歌手重新翻唱,為歌迷們調出一杯杯經典美味特調,讓不同時代背景的經典華語歌曲以新面貌再現光芒!
製作人: 游政豪
編曲: 游政豪
和聲: 潘琪妮
錄音/混音: 游政豪
錄音室: 新奇鹿錄音室
導演:梁妍熙
攝影:Laticia Fan
服裝:Jenna Robinette
彩妝:Lulu
髮型:Anna Xie
Subscribe to Our Channels for More Videos
每週創作新影片,請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wamedia/
https://www.youtube.com/user/meimeiwawa/
Official Website: www.meimeiwawa.com
Like us on Facebook 請按讚~!
妹妹娃娃Meimeiwawa (生活粉絲頁Lifestyle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meiwawaofficial
妹妹娃娃多媒體 Meimeiwawa Multimedia (製作粉絲頁Productio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iwa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wadiaries/
Lara梁心頤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laraliang
Lara梁心頤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lianglara
Esther梁妍熙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sther.veronin/
Esther梁妍熙 微博 Weibo
http://weibo.com/u/liangesther
Twitter
http://twitter.com/meiwadiaries
妹妹娃娃多媒體 Weibo微博
http://weibo.com/meiwamedia
妹妹娃娃Dailymotion(生活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meiwawa
妹妹娃娃多媒體Dailymotion(製作平台)
http://www.dailymotion.com/meiwamedia

劉芒背景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評價
【好多料爆】831大肚婆事件Y2K被圍攻?揭杜汶澤抽水、"升旗易得道"等多個亂港頻道/法官串謀放生肥佬黎/九龍非法大遊行原來係袁弓夷搞局/名DJ細SO偷食大公開【每週漏事回顧】I高Sir正能量05092020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高Sir 【每週漏事回顧】: 逢星期六下午3點半/集集有料爆!
1.831大肚婆事件Y2K被圍攻?
2.揭杜汶澤抽水、"升旗易得道"等多個亂港頻道?
3 法官串謀放生肥佬黎?
4.九龍非法大遊行原來係袁弓夷搞局?
5. 名DJ蘇耀原 (細SO) 偷食大公開?
6. 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延4天至9月11日展開,高Sir呼籲大家做個負責任港人,一起參與全民檢測。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預約系統):
https://booking.communitytest.gov.hk/form/index_tc.jsp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各區檢測中心地址及開放時間:
https://www.communitytest.gov.hk/locations/
感謝國家支援我們????????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高Sir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bhcFYIoJl06PM1xzTg-QQ?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贊好高Sir微博: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劉芒背景 在 正妹Youtuber 劉芒的「男相臉」超耐看!嬌嬌女靠「這3 招 ... 的八卦
大家是否跟熊編一樣,有點看膩偶包很重的網美,雖然漂亮是漂亮,但偶爾還是想換換口味啊~最近熊編就莫名被《全身上下最豪的10 顆富貴痣》的影片給 ... ... <看更多>
劉芒背景 在 掰掰了我少數喜歡的youtuber 劉芒 - Dcard 的八卦
這是退坑文,我不是資深芒內,我只是從一年前開始關注劉芒的小粉絲,在此之前我對大部分的youtuber都沒太大感覺,頂多就是無聊時會看,打發時間, ... ... <看更多>
劉芒背景 在 [閒聊] YTB劉芒最近的爭議-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以下依序為劉芒事件的始末
劉芒未經同意使用照片事件真相
https://is.gd/wzMpQJ
劉芒盜用Lady Gaga歌曲嗎
https://is.gd/Syh6Ys
劉芒,坦然面對是最好的解方
https://is.gd/B8cLat
說下架但有網友發現影片連結還可以用
https://is.gd/HyvVqp
(此篇文出現後沒出來說明,網友在5/31發現該影片已轉私人,影片連結不能使用)
如果不想看那麼多這裏有網友整理的懶人包
https://is.gd/5NtVKH
以下原文轉自Dcard
劉芒 YouTube 留言封鎖特定字詞
https://is.gd/ONbrPC
-原文開始
劉芒繼生活品植官方ig po出侵權的詳細事件始末說明之後,一直沒有再做出正式的回應
,然後限時動態幾天沒有更新之後最新的貼文居然是520還有男友浪漫文,加上最新的一
篇文與yt影片則是默默換掉了原本的片頭音樂:lady gaga-stupid love,默認影片侵權
卻也沒有正式給出回應。
一直以來劉芒無視網友底下的留言、私訊,ig也限制了留言,但還是可以看到有非常少數
幾個回應是要劉芒說明這些事情。很奇怪的是yt底下的留言全部、全部都是誇獎還有稱讚
或是正面回應,完全沒有人要他回應之前的所有爭議。
我就覺得超級詭異,所以用了兩個帳號實驗:
1.先用A帳號留完稱讚的言之後,再用B帳號看,留言看得到。
2.但用A帳號留有關生活品植或是片頭音樂等等叫他回應的文字,馬上再切換到B帳號,完
全看不到留言,超級可怕...
後來搜尋一下發現原來youtube可以封鎖特定留言,也可以封鎖網址
所以我又用A帳號實驗了幾個關鍵字 不隱藏名稱了哈哈
然後換到B帳號
啊~~原來劉芒封鎖了「生活品植」、「lady gaga」這些字詞啊
還有封鎖「dcard」
還有封鎖「回應」「盜用」「抄襲」等字詞
居然還有「說明」「解釋」也封鎖 「裝死」也封鎖,看來他真的很清楚自己在裝死欸好
好笑
「心靈雞湯」也不能說ㄌ喔 雞湯 毒雞湯也都不行了
難怪上一篇熱門文章的留言中有人提到自己明明有在yt下留言,自己看得到,其他網友卻
看不到的狀況,就是因為滴水不漏的劉芒團隊使用了封鎖字詞這個超級中共ㄉ功能
後來終於破解滴水不漏團隊成功留言了~ 我們就來看看這則留言何時會被消失吧
還有其他人嘗試別的方法,例如在生活品植四個字中間打空白鍵、打簡體字或是打錯字能
不能成功留言:
簡體字是可以的,小天才圖示也可以
實驗完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流氓們明明知道問題所在,也持續有在關注dcard話題,檯
面上卻不處理,私底下卻用這種方式來禁言,真ㄉ好可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88.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22297938.A.2C6.html
生活品植是受害者沒有發道歉啟示,原影片下架照生活品植方表示不是雙方協調後的決定
,生活品植方還在等待劉芒回應,自從生活品植反擊後開始已經三週了,劉芒還在神隱,
詳情請看文章第一個連結
我原本也是粉絲都會看她的影片,這次雙標吃相太難看真的粉不下去~
現在還是有很多盲內在護航,只希望事情的真相能有越多人看到,讓越多人醒!
這篇文是原文照搬DCARD,不是我整理的哦!澄清一下,是原PO希望轉來PTT所以幫轉!
能理解業配影片需要經由金主同意,雙方來回會有困難,但她應該要擺低姿態去面對生活
品植,努力的補償對方,而不是直接神隱
※ 編輯: bhuei (101.9.155.35 臺灣), 05/30/2021 01:22:22
※ 編輯: bhuei (101.9.155.35 臺灣), 05/30/2021 01:25:15
※ 編輯: bhuei (101.9.155.35 臺灣), 05/30/2021 01:28:20
有網友發現公告要下架影片,但貼在臉書上的影片超連結還可以使用
https://is.gd/HyvVqp
好扯!下架影片也不乾脆
※ 編輯: bhuei (101.9.134.149 臺灣), 05/30/2021 15:26:06
八卦版最近都疫情的文章發劉芒的文章可能會沒熱度,而且除了封鎖字詞這件事這幾天才
上新聞,延燒很久的盜圖都沒有新聞爆,所以除了Dcard使用者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意外的好多人不知道她是誰,我以爲她很紅了,我交友圈的女生幾乎都看過她的影片,去
年臉書很多粉專很常轉她的影片,熱度都非常高
※ 編輯: bhuei (101.9.108.35 臺灣), 05/31/2021 14:47:45
生活品植的影片處理態度真的不行,被抓包才偷偷下架,明明就很關心這件事的發展,只
有小動作而不出來說明,真是神隱小天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