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老師不容易,人生中有個老師令我特別感念。
我國小時就是個想法特多的小孩,爸爸因為怕我學壞,早早就把我送進私立天主教聖心女中,住校。不過敝人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假鬼假怪,雖沒重大惡行,上課卻從不安分,課本底下always藏著金庸小說。
印象最深就是住校時,半夜會在床上用枕頭堆假人蒙騙巡房老師,少女我本人已搬個板凳,溜進有燈的淋浴間看鹿鼎記,當年可謂是逍遙自在又特立獨行,老師多半拿我沒轍。
這是我的少女時代,當時沒有iphone,卻有很多很多的讀物陪伴我度過倉皇無助的叛逆時光。猶記自己喜歡幻想、畫畫、彈琴作曲,但是功課爆爛不唸書,班上40幾個人我永遠40幾名。
十四歲,在一群安靜乖巧的女校學生中,老師總愛點名我,教官愛抓我,戴著粉紅色粗框眼鏡的短髮少女,還沒找到自己活在世上的生存之道。
我印象很深的是因為討厭數學,有一次上課乾脆背對老師,跟後面同學聊天畫畫,頭也不抬起來瞧老師一眼,現在回想起來,當然是超無禮又白目的行為 (老師對不起QQ~~~)
在恬靜善良有如一群綿羊的同學之間,我應該是老師眼中突兀又討人厭的存在。
但就是有一個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改變我的人生,她是我國二的國文老師,吳怡蓓老師。
當時她大學畢業不久,留著清爽如廣末涼子的短髮,戴著春風暖陽的笑容,就像個毫無距離的大姊姊。某次課堂上她神秘兮兮跟全班同學說,班上有同學作文比賽得獎了,寫得很好,我要朗讀給大家聽。妳們猜猜是誰?
「劉佳怡」、「一定是班長劉佳怡」小朋友們議論紛紛,目光紛紛投向品學兼優又年年當班長的劉佳怡,我也記得她總是綁個馬尾,臉上有些青春痘的資優生模樣,這種漫畫中才有的好學生典範,我很羨慕她。
「不是,是張宇。」老師說,之後同學紛紛露出驚訝的眼光,射向我。霎那間身為一個常被貼標籤的叛逆少女,我竟手足無措起來, 後來因為常參加作文與演講、作曲比賽、伴奏、英文話劇女主角跟投稿,老師點名我當學藝股長,不過用意並非我怎樣厲害,而是她想透過把我拉入「官方體系」來「馴化」我。
擔任幹部確實讓少女稍微收斂了一點點,但功課還是一樣的爆爛,不念書又愛頂嘴,常常讓老師失望。
其他老師應該是認為「這個小孩就這樣吧!」我也跟爸爸說,我高中想去念職校,因為我喜歡藝術,結果被臭罵一頓:「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妳何曾為自己努力過?認真唸過一天書?」父女對話不歡而散。
想不到這一切的一切,老師都看在眼裡。有天我收到吳怡蓓老師的一封信,印象中她的字跡很娟秀,就像所有的國文老師那樣充滿詩意,但是內容句句震撼我。她在稿紙似的樸實信紙上,寫下她這段時間對我的觀察,她說看見一個有天分的小孩,不應該蹉跎光陰,不應該放棄自己,應該為自己努力一次。
這封信我一直記得,到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到當主播,到現在已為人母,我都會記得自己在徬徨無助的國中時光中,遇過一位懂得賞識我的老師,她看得見一個孩子的本質。
是的,後來一切的社會化與世故,都是後天的學習。我從來不是個“乖”小孩,但因為老師的耐心,願意「多管閒事」,我也不會知道「書,其實要為自己讀。」也不會知道,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去開創。
老師謝謝妳,教師節快樂。
很抱歉我一直到15年後才寫下這些,其實我一直都記得。
圖/期許自己也像當年的老師
可以看到孩子的本質
#獻給老師們
#不要以為付出孩子都看不見
#好老師的影響力長達一輩子
劉巧兮幾歲 在 張宇 Facebook 八卦
遇到好老師不容易,人生中有個老師令我特別感念。
我國小時就是個想法特多的小孩,爸爸因為怕我學壞,早早就把我送進私立天主教聖心女中,住校。不過敝人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假鬼假怪,雖沒重大惡行,上課卻從不安分,課本底下always藏著金庸小說。
印象最深就是住校時,半夜會在床上用枕頭堆假人蒙騙巡房老師,少女我本人已搬個板凳,溜進有燈的淋浴間看鹿鼎記,當年可謂是逍遙自在又特立獨行,老師多半拿我沒轍。
這是我的少女時代,當時沒有iphone,卻有很多很多的讀物陪伴我度過倉皇無助的叛逆時光。猶記自己喜歡幻想、畫畫、彈琴作曲,但是功課爆爛不唸書,班上40幾個人我永遠40幾名。
十四歲,在一群安靜乖巧的女校學生中,老師總愛點名我,教官愛抓我,戴著粉紅色粗框眼鏡的短髮少女,還沒找到自己活在世上的生存之道。
我印象很深的是因為討厭數學,有一次上課乾脆背對老師,跟後面同學聊天畫畫,頭也不抬起來瞧老師一眼,現在回想起來,當然是超無禮又白目的行為 (老師對不起QQ~~~)
在恬靜善良有如一群綿羊的同學之間,我應該是老師眼中突兀又討人厭的存在。
但就是有一個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改變我的人生,她是我國二的國文老師,吳怡蓓老師。
當時她大學畢業不久,留著清爽如廣末涼子的短髮,戴著春風暖陽的笑容,就像個毫無距離的大姊姊。某次課堂上她神秘兮兮跟全班同學說,班上有同學作文比賽得獎了,寫得很好,我要朗讀給大家聽。妳們猜猜是誰?
「劉佳怡」、「一定是班長劉佳怡」小朋友們議論紛紛,目光紛紛投向品學兼優又年年當班長的劉佳怡,我也記得她總是綁個馬尾,臉上有些青春痘的資優生模樣,這種漫畫中才有的好學生典範,我很羨慕她。
「不是,是張宇。」老師說,之後同學紛紛露出驚訝的眼光,射向我。霎那間身為一個常被貼標籤的叛逆少女,我竟手足無措起來, 後來因為常參加作文與演講、作曲比賽、伴奏、英文話劇女主角跟投稿,老師點名我當學藝股長,不過用意並非我怎樣厲害,而是她想透過把我拉入「官方體系」來「馴化」我。
擔任幹部確實讓少女稍微收斂了一點點,但功課還是一樣的爆爛,不念書又愛頂嘴,常常讓老師失望。
其他老師應該是認為「這個小孩就這樣吧!」我也跟爸爸說,我高中想去念職校,因為我喜歡藝術,結果被臭罵一頓:「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妳何曾為自己努力過?認真唸過一天書?」父女對話不歡而散。
想不到這一切的一切,老師都看在眼裡。有天我收到吳怡蓓老師的一封信,印象中她的字跡很娟秀,就像所有的國文老師那樣充滿詩意,但是內容句句震撼我。她在稿紙似的樸實信紙上,寫下她這段時間對我的觀察,她說看見一個有天分的小孩,不應該蹉跎光陰,不應該放棄自己,應該為自己努力一次。
這封信我一直記得,到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到當主播,到現在已為人母,我都會記得自己在徬徨無助的國中時光中,遇過一位懂得賞識我的老師,她看得見一個孩子的本質。
是的,後來一切的社會化與世故,都是後天的學習。我從來不是個“乖”小孩,但因為老師的耐心,願意「多管閒事」,我也不會知道「書,其實要為自己讀。」也不會知道,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去開創。
老師謝謝妳,教師節快樂。
很抱歉我一直到15年後才寫下這些,其實我一直都記得。
圖/期許自己也像當年的老師
可以看到孩子的本質
#獻給老師們
#不要以為付出孩子都看不見
#好老師的影響力長達一輩子
劉巧兮幾歲 在 金成 Facebook 八卦
看了梅艷芳,才知道對不起張國榮
《梅艷芳‧10‧思念‧音樂會》鍾楚紅上台時,她說穿了張學友的心情。張學友之所以全力搞好一個向梅艷芳致敬的演唱會,是因為他認為這十年間,這十年人人都記得張國榮,仍然會有人提及梅艷芳,卻沒有太多人很熱烈很有組織為她做一點好看的事情。我們看到的最大部分,就是她的母親和兄長如何在聲嘶力竭爭奪她身故的遺產,一些本來不屬於他們的東西,讓她身故後不得安寧。關於梅艷芳有這樣一位兄長,再多說都只是浪費我的倉頡字碼。
梅艷芳剛好就是人生不可能圓滿的真實寫照,例如她的事業空前成功,在樂壇贏盡友誼,卻偏偏得不到有血緣關係的家人真心疼愛,臨終時也沒有找到一位如意郎君。有看她在告別演唱會時穿起婚紗的一番自嘲,一副瘦骨嶙峋的軀體,不斷用手往身旁抓呀抓,都抓個空的模樣。從來沒有在舞台上,看過這麼一位可憐兮兮的天皇巨星,她這一塊缺角當真大得教人份外傷感。
五年前還有人買唱片的時候,張國榮的逝世五周年廣受大眾重視,他的一紅一白精選唱片聲勢浩大,相反梅艷芳有沒有出呢?或者有出但欠缺宣傳?都忘記了,總之我記得兩件事差天共地。那時我已經想,說沒有偏心是假的,情人會變心,歌迷何嚐沒有!一直以來可能是重男輕女,可能張國榮色相誘人,也可能張國榮後期在電影取得大成就,世人好像都只是知道梅艷芳已經不在人世這事實,卻沒有人真真正正為她做齣好戲來好好懷念她或向她致敬。
別忘了她是一位不下於任何男性天王的天后。可能就是,梅艷芳比許多男子也更有氣概,她的音域廣聲底厚,可以是鵝公喉徐小鳯,也可以是九歲嬌俏小雲,尤其低音之拿捏更是許多男歌手望塵莫及。今年看張學友為她籌辦的紀念演唱會,你會看到很多男歌手把她的歌唱得手到拿來,你可以想想這況不容易發生在其他女歌手身上。當年她第一首派台歌是〈心債〉癡怨迷離,後來《IQ博士》的驚人反差是百分百由頂尖技巧示範。當年的每天下午六時趕緊放學回家,除了追看《IQ博士》,其實也是想聽梅艷芳得得意意唱一遍主題曲。
梅艷芳不是美人胚子,也欠缺勾起男人性慾的嫵媚。她的大鼻子比較雄性,她的成功是憑藉蓋過男子的氣勢爭回來。她除了百變天后,也可以有型得過份。1985年她在台上首次演唱逢人改編的〈夢幻的擁抱〉,她穿起澤田研二的淺灰大孖襟,比周潤發在1986年《英雄本色》更早一年在西裝外再披上了大褸外套, 配上極俊朗妙曼的舞姿,震撼感覺歷久彌新。她的唱片固然橫掃歌壇,她的有型更干涉了男性潮流。你要知道,梅艷芳出道之時,正面對史上最強的譚詠麟惡鬥張國榮時代,就只有她一介女流有本領跟兩位超天皇爭一日長短。她成了女皇,男人在她面前只有膜拜,這可能不是她想的,但沒辦法,她天生不可能襯托男人。〈夢伴〉原唱者近滕真彥曾經來港在台上跟她合唱,有點不幸是不論歌聲舞姿過江龍也被重重壓下來,教她這位傳聞日本男友情可以堪。只有陰陽並濟的張國榮可以和她水乳交融,可以如膠似漆。又傳說她心裡深深癡戀劉德華,這個比較難成事,劉華是唐太宗,他更愛霸愛勢,李世民那容得下武則天。
看《梅艷芳‧10‧思念‧音樂會》,才知道張學友策畫力量之準繩厲害。就是他替梅艷芳不值,就讓她一次過贏回所有。十年來該不是沒有人懷念或尊重梅艷芳,但偏偏沒有人有能力籌組一件盛事來好好向一位天后表達尊敬,是要有一位超重份量,有能力有紀律的人才可振臂一呼,搞出一個這麼近年超好看的演唱會,讓這麼一位值得追悼的人借著在世的靈魂發光發亮,真真正正再次展示她的精華和美麗。不妨翻舊帳,我們看過年中時張國榮那個悼念演唱會,真的可以用詭異萬分來形容,明明一個個出場的都是份量十足,都是九十年代的實力派歌手,偏偏個個走出來的態度、氣氛、流程、表演俱錯得很。不是說你們沒盡力,但就是核心錯了,源頭錯了,手法錯了,以至整體出來都虛虛浮浮戇戇七七。做完等如沒做,致敬完等如沒致敬,喊完等如眼流白流,可能只有牟利的最終真的賺了錢。是看了《梅艷芳‧思念音樂會》,才知道真的有人對不起張國榮。
那夜,各位歌手都把自己的身分和身體都讓出來,每人都向梅艷芳爭相獻媚。幾乎每一個都好看,每一位都交了真心。有沒有交出真心可能說不出來,但有心人一眼就感覺到。鄭秀文穿那件闊西裝是最對梅艷芳胃口,梁漢文那夜如有神助,何韻詩表演得比自己演唱會更透人,即使很多人說近來失準頻仍的陳奕迅唱〈胭脂扣〉,那對死魚眼神其實很配合意境;梁朝偉嘛,簡直一字一淚如泣如訴。就連成龍那天,也老老實實站出來,坦白承認自己唱歌難聽,說了十年來最合情理最動聽的說話。謝幕時他也沒搶咪,只站在台上輕輕哼著歌,滿傷感的。他說梅艷芳生前經常和他爭吵。是了,這位香港女兒,當年為人民為公義出過多少力大家心裡有數。有時想,如果今天她還在生會怎樣呢?不好了,她人這麼硬,而且不是會輕易為利益放棄道義原則的人,如果今天讓她看到這城市的光景,她一定會很勞氣,她應該不會很快樂。如果十年前她會跟成龍鬧大交,今天的她可能要跟他同歸於盡。(寫於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