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全球第一台中文電腦、建立104自動查號系統、推廣回收廚餘,促成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成立,通通是劉力學對台灣的貢獻!!劉還說:「台灣是好地方,四季分明,尤其女孩子特別漂亮。」🤣🤣🤣
圖文報導【#蘋果人物】催生首台中文電腦 加拿大籍劉力學54年台灣情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07/1410846/
【完整 #動新聞】
https://tw.video.appledaily.com/politics/20180907/1410846/
【#火線話題】蘋果最夯專訪
http://bit.ly/2xPDAfa
🍎下載《蘋果》APP,精采好聞不錯過 👉 http://onelink.to/twadapp1
#蘋果專訪 #劉力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精彩內容請看http://weekly.tvbs.com.tw/index?class=health...
劉力學 在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Facebook 八卦
【恭喜劉力學先生獲贈「外交之友貢獻獎」】
MOFA Minister Joseph Wu recently had the pleasure of presenting Canada’s Pierre Loisel with the Friend of Foreign Service Medal! As well as helping to bring about the first Chinese-language computer and directory inquiries system, he was also 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launch of Apollo 11 in the US and facilitated the opening of the Canadian Office in Taipei. Now he’s promoting organic farming and transforming waste food into fertilizer.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外交部大來賓,是加拿大籍的臺灣女婿,劉力學先生!
1964年來臺的他,身上的頭銜多到讓人吃手手👍,他是台大第一位外籍學生,也是全台第1台中文電腦💻和104自動查號系統的催生者,更是美國阿波羅11號順利升空的幕後功臣🚀!就連Canadian Trade Office in Taipei |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 (CTOT)的設立也有他的身影~
推動台灣經濟起飛的他,現在則成了科技農夫,推廣有機農業及將廚餘堆肥觀念,繼續為台灣環保貢獻心力~ 「外交之友貢獻獎」得主非他莫屬啦~🎉🎉🎉
✅更多新聞 https://goo.gl/vCtfv3
#中文電腦之父
#臺灣女婿 #廚餘變黑金94讚
劉力學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用科技打造永續農業 清華博士生投入生態農場
「永續農業是未來的趨勢!」從小成長在南投中寮鄉,國立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班學生許又仁希望用科技改造農業生態,他與不同科系的學弟妹共組「元沛農坊」團隊,希望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將廚餘垃圾轉換為生物多樣性堆肥,兼顧環保,也讓農作物更有營養。去年底他們參加勞動部全國社會創新創業競賽進入全國十強,目前正積極籌劃,希望進一步成立公司,推動以科技改善農業的夢想。
「設計思考訓練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許又仁表示,因為上了服務科學研究所「服務設計」課程,大家不斷從人的需求去思考,逐步釐清創業藍圖,而成員們除了一起參與相關工作坊,也透過網路資源主動學習,像是化工系大三的林儀嘉就完成了全球著名的IDEO設計公司3門線上課程。
許又仁說,團隊成員來自不同背景,技術互補,藉由共同上課可以讓彼此「用同一種語言溝通」。像是他們也一起上了科技管理研究所的「技術商品化」,藉此建立溝通的知識架構,而這門課也讓他們開拓人脈,認識不少業師。
雖然創業不易,但這過程對許又仁來說其實並不陌生。2013年,他就與朋友共同成立「菁芳獨秀」品牌,將家鄉的好茶銷售到國外。這幾年,透過週末在清華校園「綠市集」銷售茶葉的經驗,他們也取得消費者意見,發現市場對「有機農業」的需求,也因此加深推動元沛農坊的信心。
許又仁說,他相信農業是生物科技發展的最大市場,所以除了利用所學的「生物感測器」協助農業生產,團隊成員也有來自清華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的王仕祺,以及資訊工程研究所的胡宇康,希望透過收集生產環境的大量資訊,輔以專家判讀,讓科技輔具精準協助農業技術提升。
許又仁表示,藉由廚餘堆肥技術,可以將有機的廢棄物轉為具有森林泥土香的堆肥,讓土壤的微生物相豐富,提供植物多元的養分降低蔬果的病害。農田的泥土可以得到活化,也能因為有機質的注入提高水土保持特性,幫助農田有更佳的氣候應變能力,且增加適度的孔隙率讓植物長得更好。
他說,元沛農坊將會以新竹市市郊的「千甲 CSA農場」作為土壤改質的示範農場。千甲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需要適當的土壤改質才能真正合適於農作產出。團隊希望從這裡作為出發點,協助土壤改良,提高生產力,期望未來能和臺灣環保先趨劉力學老師的臨海農場一般,成為有機生態農場的糧食生產典範,讓廚餘堆肥技術成為永續農業的搖籃,進一步構築食物循環與農業循環永續的廣義社會企業。
雖然創業築夢的過程並不容易,但透過清華大學的資源連結也讓許又仁看到更多可能性。曾在外商工作、目前以在職生身分在清華科管所博士班就讀的周哲平,很認同許又仁的理念,他目前也在清華校園經營「倆小食」餐廳。周哲平說,將會捐贈餐廳每日的第一筆收入予元沛農坊,未來元沛農坊若種植成功,也希望使用作為餐廳食材,透過合作,一起為永續農業而努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_lIr2tntQ&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