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背叛你的人,都是昔日的親密戰友﹞
寶兒與潔米這兩人,從幼稚園起,到小學、國中都是同學,一起參加游泳校隊,自然的成為閨密。大學畢業之後,由於所學相近、志趣相同,兩人意外的進到同一個精品集團,都做行銷,只是負責的品牌不同。
當然,兩人很高興可以進一步成為親密戰友,相互支援,不論創意發想或舉辦活動,無私的為對方貢獻點子與時間,上班在一起,下班相約吃飯再討論,經常談到欲罷不能,充滿革命情感。
這樣一對人人稱羨的好友,共事3年後卻反目成仇,這種例子在職場俯拾皆是,難道親密戰友最終的宿命就是分道揚鑣?
發票,埋藏殺機
寶兒負責的品牌,風格路線切中時下潮流,加上行銷操盤運用巧妙,去年創造高人氣的口碑,也刷新業績紀錄,受到公司高度肯定,拿到豐厚獎金,從經理升遷為總監。
相對的,潔米就沒那麼幸運,她負責的品牌雖然經典,但是客層老化,回購率低,業績不振,即使在行銷手法上不斷推陳出新,仍然通通宣告無效,潔米經常被總經理叮到滿頭包,遑論升遷與加薪。
潔米心有不甘,認為彼此年齡一樣、念的學校一樣、所學科系一樣,沒有道理自己輸給寶兒,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倒楣,分到錯誤的品牌。眼看著寶兒意氣風發,官運亨通,潔米壓不住心中嫉妒的熊熊大火,開始出現有意無意的小動作。
可是寶兒人逢喜事精神爽,整個人自信滿滿,樂觀無比,加上珍惜友誼,想要維持關係,選擇性的漠視潔米為她一步一步堆起來的職場風險。直到有一天,總經理找寶兒興師問罪,拿著一堆發票,要她解釋和潔米的餐敘怎麼會用來報帳。
「可是,我們倆是下班後討論工作,也算是加班。」
「你們兩人是好同學,怎麼證明這幾頓飯都是在討論工作?」
我們都一樣,憑什麼贏的不是我?
寶兒不免吶悶,這一類報帳已經有一兩年,以前都可以過關,怎麼這一次會拿來放大處理,這時候總經理抽出其中三張,分別是寶兒買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以及腳底按摩、美容SPA!
「連買內衣都報,當公司是妳家開的嗎?」
「這是潔米幫我報的,我不知道怎麼會夾進去!」
「潔米說,妳告訴她,當總監有一筆特別費用,什麼都可以拿來報!」
此時,寶兒才意識到被潔米擺了一道,比起被總經理冤枉,她更心寒的是潔米的背叛!後來寶兒不明譽的下台,也離開公司,從此兩人視同陌路,開同學會時更是王不見王。這樣的結局,讓其他同學都看傻眼,直呼不可置信!
親密戰友,背叛的3個原因
不論是在職場或任何人際關係,背叛者通常是最親密的那個人,傷害自己最深,原因有三個:
1. 背景相似
--因為相似,對方怎麼看怎麼順眼,容易走得近成為好友;可是當兩人的薪資待遇、職位升遷出現落差時,輸掉的一方被比下去,就會不服氣,產生瑜亮情結,關係會便出現不平衡,妒意油然而生。
2. 了解最深
--親密戰友,彼此知之甚深。感情好的時候,無話不談;一旦感情出現裂縫時,就是掌握最多秘密,也最知道要害在哪裡,一出手便是致命一擊。
3. 毫無防範
--之所以能成為好友,最重要的基礎是信賴,遇見對方有些不對勁時,為了維護關係,通常會自我欺騙,告訴自己眼睛看到的不是事實,而不自覺地身陷危險之中。
越相似的人,越可能背叛你
職場裡,充滿政治性的角力,不如想像中的單純,但是也不致複雜到難以理解,說穿了,就是人性與欲望的交相運作。因此,所謂的朋友或敵人,都是動態競爭下,一時權宜的角色關係,而職場的情勢瞬息萬變,也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就不會被背叛所擊垮。
那麼,在辦公室裡,什麼人是最需要防備?
一般人都以為,是對自己最不友善的那個人,或是責罵自己最凶的老闆或主管,其實錯了,正確答案是,跟你最相似的那個人或那一小撮人!包括:家世背景、學歷條件、工作經歷、強項能力、個性特質,以及在公司裡的部門、職務、位階等,彼此背景條件越相似,越容易發生背叛的情形。
至於相似與否,不一定是事實,不見得符合你的認知,重點在於對方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即使你認為彼此不相似,但是只要對方認定相似,相似性便成立,對方就會拿你做比較,產生競爭,帶來嫉妒與敵意,製造毀滅。
相似同事,5個相處原則
在辦公室裡,最相似的同事是誰?一般來說,就是隔壁那一位!同一個部門、同一類職務、同一種位階,經常合作無間;想要吐苦水,抱怨主管或工作時,第一個一定找他,因為他最了解情況。所以,他比誰都清楚你的痛處,若是想要整你時,出手絕對一招比一招狠!光是把抱怨主管的那些話,搬去給主管聽就夠了。
相似的同事不是壞人,而是他認為他「應該」得到和你一樣多,或是比你多一些,一旦這個期待落空,想要扳回一城時,他就會變成小人,背後捅一刀、說壞話、穿小鞋等。其中,越是老實認真的同事,越會讓人吃驚。所以相處時,請謹守以下五個原則:
1. 認清楚隔壁同事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
2. 不要跟他訴苦與抱怨。
3. 不要讓他知道你的薪水,因為你無法預先知道他比你多還是少。
4. 當你有升遷與加薪時,就要小心防範他的反擊。
5. 對於這樣的人,只能比他強,而且要強很多,所以務必快速拉開差距,把相似性減至最低,遠遠把對方甩到腦後,讓他看不到你的背影,在自嘆弗如之下,把你從競爭對手的名單中刪除,不再做比較,敵意便會自動消除。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創意發想 例子 在 先生的私房書 Facebook 八卦
【給我一個開外掛人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你好,我是威爾遜。歡迎收看單元〈向大師學習〉!
在我介紹這本書前,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今天允許有開外掛的能力,你會想要擁有什麼?
整屋子美鈔💵、黃金、台北最貴的豪宅🏰、一台最新的跑車….?你的腦袋可能瞬間閃過好多動人的畫面!想著如果擁有這些物質享受,我的人生也不白活了。
我比較奇怪,我會想要的是~~學習的能力。
學習的能力不是很簡單嗎?你怎麼會想要學習的能力呢?🤔🤔🤔
學習的能力可以粗分為三階段:學會別人教你的技能→學會書上教你的技能→學會沒有人能教你的技能。
事實上,多數人(包括我),可能連第一階段都沒做到。
今天我要介紹的書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來,就是一個學習大師。他擁有多種身分:知名投資人,超過20萬人付費訂閱的專欄作家,也是一位英文名師。🔠
李笑來最讓我佩服的地方是,無論什麼角色,他都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怎樣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呢?關鍵心法是:
「請相信你可以變得更好!」
只要你做到下面兩件事:
1.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2. 長期持續的使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聽起來很繞舌,但可不是心靈雞湯文喔,接下來,我會為你整理三個重點,告訴你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方法。👣
↠↠↠
一、 認識正確的財富自由
請你告訴我什麼是財富自由?如果你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那你永遠無法財富自由。你必須先深刻的思考,明確的定義,才會有對的行動去接近目標,不然你不但無法擁有財富,更可能上當受騙!😱
最近有件事沸沸揚揚,某房仲老師詐騙25億元吸金跑路!他用的套路很簡單:把黃金磨成粉末,轉賣進印度獲利極高,聲稱年報酬率達20%-36%。
你看到黃金磨成粉末這段,可能啞然失笑,天底下怎麼會有人相信這麼愚蠢的騙術呢?還有年報酬率20%~36%也太扯了吧,投資大師巴菲特一年也不過15%。💸
很遺憾的是,這樣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這位老師不僅騙了一班投資人,甚至不少同行的投資老師也中招,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而老師實現財富自由了(誤
讓我們梳理一下財富自由的正確定義:你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須出售自己的時間;財富自由不是終點站,那只是一座里程碑,往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財富自由不是無限制追求金錢,那叫「貪」。我們應該透過我們的能力,有遠見、策略、穩定用錢滾錢,實踐財富自由。
接下來,請你思考一下你需要的能力。能力可以快速上手嗎?是可以的,關鍵是你的「執行力」。多數人只是停留在想到而不是「做到」,只要你開始行動,你就比別人更有機會發現錯誤,並專注在「改進」的流程,而不是空中樓閣高談闊論。🗣
你必須抱持著終身學習的態度,這裡我先介紹一個名詞:元認知。
「元認知」指的是你必須學習的「最少也最重要」的基本知識!
開始學習時,你要先抓到底層架構~~元教育。如果說元認知是用來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確,那元教育是用來實踐自己的教育是否有效。
舉一個簡單好懂的例子,學英文的最少必要知識有:認識字母、音標、基本文法、會查字典,會google。🔎
了解上面這些,恭喜你已經入門了,接下來只剩執行面:應用!
我們英文說不好,許多人會歸咎沒有環境,但你為什麼不去用呢?因為你擔心你說英文說得不夠好,你不能接受自己結結巴巴,感覺自己笨。
你在意面子大於目標,你要怎麼成功?請專注事實,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把缺點改正。
事實上,專注是最快度過笨拙過程的最佳方法。俗話說熟能生巧,當你今天在核心元認知上反覆練習,你已經通往成功的賽道,接下來,只是時間的累積跟運氣了!🕰
↠↠↠
二、 奪回時間主動權
大部分的人賺錢方式都一樣,靠販賣自己的時間賺錢,一份時間出售一次。你想提高自己的價碼,最簡單的方式是唸書取得更好的文憑,考取專業證照為自己加值。
然而,有一個隱形的「時間交易市場」可能被你忽略了。在時間交易市場裡,你是賣家,你出售一個估值,但這個成交價,並非是你真正的價值。
什麼意思呢?絕多數人的薪水絕對是被低估的。📉
經濟學家說市場是有效率的,但這個前提是供需平衡。今天你擁有再高的學歷跟技能,都比20年前失色很多,原因是,工作所需的技能更新太快。學校學的東西跟職場脫節;擁有跟你學歷相等的人滿街都是,老闆不是白痴,他只會願意付最低的錢給你工作,久而久之,大家的薪水都偏低,感到憂鬱不安。
這時你該怎麼辦呢?你可以用成長型思維看事情。💭
請當一個注重價值而不是估值的人,我們只專注如何讓自己持續增長,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為薪水工作。
為薪水工作心態的人,他們只專注看的見、摸得著的金錢回報,如果你要他多做,他會翻臉:你只給我這點錢,你還要我做到什麼地步?
反之,為自己工作的人,他們對工作結果跟品質要求更高,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每一次的努力都在成長,久而久之,他們與前者的成就自然天差地遠。
為自己工作的人,將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把時間出售給老闆,換取薪水;一次把時間出售給自己,換取了成長。
時間是最珍貴的,你必須將時間放在投資自己身上,以及做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能理解複利的成長曲線,你就不會再做排隊抽福袋,或是為了討好別人幫忙做雜事,浪費生命。你更願意把時間拿來進修,找尋同好組成學習小組,交流反饋,反覆磨練你的優勢核心能力!
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想像未來你可以賺到的大錢,現在你最該做的事,就是提高使用時間的cp值。
↠↠↠
三、 正確的投資心態與價值觀
我今年投資賺5000元,小胖今年投資賺了15000元,小胖的投資水準比我強,乍聽下來蠻合理的吧!
90%的投資者都沒有意識到:投資的重點不在於盈虧的絕對值,而是盈虧比例。用一萬元作本金獲利50%,比用十萬元盈利15%資金效率高多了!
你身邊一定有朋友說自己沒錢,不做投資,甚至也不存錢。最常聽見的理由是:都快沒錢了,再拿錢出來做投資,擔心影響生活品質。💰
但實際上,心理學家做過調查,結論如下:三分之二的人不小心丟了自己的年收入10%,跟二分之一的人不小心丟掉了年收入20%,他們的生活品質一點也不受影響。
沒錢投資是偽命題,請合理分配一定收入拿出來做投資!
投資的知識、經驗、智慧,幾乎都只能在實戰中獲得,你必須實際投資,不斷的檢討修正,你才會進步。✅
有些時候,看到了機會並不代表你能把握機會,你必須運用自己的知識,持續的思考,而面對問題時,請盡可能自己查詢,而不是直接問別人,你必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然,你不配成為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無論投資還是學習,永遠可以分成三個層級:想到、學到、做到。沒有什麼比實踐更重要了。💡
優秀是一種習慣。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如果不行,起碼是自己能力做到的最好。
你的價值觀決定你的命運。
普通人的價值觀:金錢 > 時間 > 注意力 ; 成功 > 成長 ;現在 > 過去 >未來
而高手的價值觀是:
1.注意力 > 時間 > 金錢
2.成長 > 成功 ;
3.未來 > 現在 > 過去
李笑來親身的實踐是:16歲以後,就再也不看過年節目,將時間埋頭學習、工作,他後來的成名書、創業公司,就是這樣一點點累積出來的。
設想一下一年有100天的假日,如果你都拿來努力,20年你就比別人多了2000天,你一定可以比別人成長更快,做更多長遠回報的事情!
↠↠↠
四、 我的觀點
出社會幾年後,我發現事業上最成功的朋友,並不是當年班上成績最好的人,多是成績中間,甚至沒什麼記憶點的同學。👥
有的人會這樣總評:最優秀的人因為追求安穩,所以選擇了最安全的路,而無意間就錯失了其他可能性,反觀,能力一般的同學,如果按照一般的職場道路,晉升機會太小,所以乾脆冒險,搏一把,說不定還會成功。
如果從這個角度解讀,優秀的人跟平凡的成功者都做了最理性的決策,沒有孰優孰劣。但這不是我今天想談的部分。
什麼是成功?講難聽一點,就是把別人幹掉了!😂
除了能力高低,運氣外,我們更該關心更高層次的維度思考!
數學的語言是:單個維度,比的是長度;兩個維度,比的是面積;三個維度,比的是體積。
學校裡第一的人,他只有考試的單一維度是100分,但其他面向,團隊合作?創意發想?深度思維?他可就不一定拿100分了!
每次跨界,都是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
這些平凡的成功者,他們往往掌握的是跨界的技能,就像是躍遷這本書教我們的,你把每個領域最重要的20%的技能學到極致,就準備跨界學下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完成再到下一個,久了以後,你就成為通才達人,而這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人才!
你可以不要求自己跨界,但請至少把一項能力做好,絕不要甘於平庸。變動劇烈的時代,平庸的人正逐漸失去最普通的工作機會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囉。
我是威爾遜,願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你我共同前行,我們下次見。
創意發想 例子 在 作家事 Facebook 八卦
吃完整桌甜點,有人還外帶了雙月,雙倍滿載後手刀回家。
謝謝大家今天的收看,有些倫理上的界線我們還沒能拿捏的很清楚,哪些例子應該重提?哪些話題能說?說得多深入是恰當的?剛好也透露了光是界定「抄襲」,就是一件難事。
希望大家之後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我們,或貼文討論,一起把這個議題越說越明。
也很謝謝宥勳今天替我們釐清了很多判讀的方法,以及萬一被指出抄襲,而你確認創意發想來自自己,應該怎麼應對?
最後,別忘了分享影片(以及設公開)抽書活動到明天為止,我們會統計分享者,公開抽獎辦法。然後就可以開始想按讚數破三千要送的書啦,顆顆。(顯示為貪心)
第二季將於10/2開始。中間我們也沒有偷懶哦!還是會努力把新書資訊放上粉絲頁的。有任何直播形式的建議,例如時間太長、講話太快、想一起毒什麼書、陳阿青太愛抓頭髮,都可以隨時給我們建議。
我們10月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