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鄉青年鍾少文,從小喜愛天然的木頭紋路,加上有個木匠父親,所以高職畢業後,就開始設計木頭生活品,不過雖然他能創作出具質感的木頭手創品,但都只有在創意市集擺攤販售,銷售遇到瓶頸,半年前經屏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先創立「三合屋」品牌,屏大未來將會協助他開拓更多銷售通路,讓更多人看見屏東好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國旅館、酒店比價查詢:https://bit.ly/2U8ie6q 台灣旅館、飯店查詢:https://bit.ly/2Fjz3U2 天母創意市集就是跳蚤市場 一到周末星期五、六、日 這裡就會聚集非常多的群眾來這挖寶 而眾多的攤位的主人不乏年輕人 把家裡多餘的服飾拿來這裡出售 一件可能當初花了...
「創意市集擺攤」的推薦目錄:
創意市集擺攤 在 Facebook 八卦
人生的際遇往往超乎自己的想像,若能坐時光機回到15年前,然後問我未來的志向,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回答:我想成為一位平面設計師。
在還沒有成為專職投資人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從事設計工作,2006那一年,我辭掉32K小美工用10萬本金自創品牌,翻玩大家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製作成T恤等商品在各大創意市集擺攤販售。
因為市集活動主要集中在六日,平日我就自由調配工作時間,所以週一到週五,我的作息就變成早上看股票,下午創作或跑成衣工廠。
當時作品蠻受觀光客的喜愛,尤其是香港觀光客很愛這一味,平均每年都能夠創造百萬營收,也曾被各大媒體採訪過。
不過後來在Uniqlo、H&M...等國際平價服飾品牌進駐台灣後,加上其它自創品牌如雨後春筍不斷冒出,銷售狀況就明顯不如以往。
那時候曾經想過要跟銀行借貸來擴充資本額,打算開一家擺滿自己設計商品的實體店面,但在經過認真思考後,考量到萬一失敗,未來人生就必須舉債度日而選擇作罷。
好在同一時期,我的投資在熬過2008年低潮後,連續好幾年都創造頗為優異的績效,甚至高於設計收入,因此我選擇把重心放在投資上,逐漸減少設計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有充裕的資金,我應該會選擇開店,那又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了,因為我只能靠自己,在不能失敗的情形下,我選擇了更有把握的投資。雖然我沒有富爸爸,但能夠白手起家創造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其實也別有一番不同的滋味。
創意市集擺攤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一樣在永和四號公園的創意市集擺攤……
但我們手工創意市集攤販最常遇到的敵人,就是「殺價奧客」
所以,只要遇到殺價的客人,我就會給他20元,請他幫我去超商買個便當+飲料。
「20元怎麼可能買的到啦!笑死人~」殺價客人。
「唉唷!可以試試看咩,說不定可以殺價成功,你沒殺看看怎麼知道呢?」我說。
「肯定會被報警抓走的啦!那邊定價就是定價,那可能殺?」奧客。
「噢!所以等等有人跟我殺價,我可以報警嗎?」我說。
是啊!我沒可以開高價,我甚至沒把攤位費用成本加進去,你殺我價,那怎麼不去超商殺價看看?
曾經在夜市畫圖,一個口音很重的陸客,問我一把彩繪扇子怎麼賣?
「現場彩繪一把450元唷!獨一無二,可以訂做噢!」我微笑招呼。
「哇操,這麼貴,150兩支賣不賣?」他把正在把玩的手工扇子摔在桌上,狠狠殺價。
「喔喔,不然這樣好了,兩支免費送你,然後你腎臟送我一個,口以嗎?」我快速眨眼對他說。
「操,有病!」他就這樣走了,其實當下很想往他臉和肚子揍個幾百拳的說……(^_-)
但我忍住了!呼………………
不要輕易跟手創以及創意工作者殺價,他們的每個作品都是用生命去創作,用愛在經營……
不要跟創意工作者殺價,好嗎?
想殺價?可以去誠品殺價唷!
創意市集擺攤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各國旅館、酒店比價查詢:https://bit.ly/2U8ie6q
台灣旅館、飯店查詢:https://bit.ly/2Fjz3U2
天母創意市集就是跳蚤市場
一到周末星期五、六、日
這裡就會聚集非常多的群眾來這挖寶
而眾多的攤位的主人不乏年輕人
把家裡多餘的服飾拿來這裡出售
一件可能當初花了千元,賣給你幾百元
天母創意市除了許多二手服飾外
還有其他類型的二手物品
玩具、居家生活用品、電子和3c等等等
這些只要你會殺價就可以拿到好價錢帶回家
趕快安排一天來這裡走走
或許你就帶幾件滿意的東西回家!
開市時間:
週五:晚場16:00~22:00
週六:早場09:00~15:00、晚場16:00~22:00
週日:15:00~21:00
如果你也有二手物品要賣,想要來天母創意市集擺攤
可以到官網申請:https://goo.gl/8o5pGR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
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Kevin MacLeod」創作的「Angels We Have Heard」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collection=004&page=1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Jwa6ktzYg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hxDSJMRsDPFu70tsGMoa83lQfWA)
創意市集擺攤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我要成為甜點師! 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新書介紹
專訪:劉偉苓
「我要成為甜點師!」這是我一直如鯁在喉的夢想……
我知道,只要往前走,我平凡無奇的人生可以變得精彩。
我很清楚,內心的夢想若不實現,總有一天會被空虛感壓垮。
人生快不快樂不是別人說了算,
自己選擇的道路就算走錯了,也會無怨無悔!
一個人一生中必定曾因人生的方向應該何去何從而感到困惑過。她,也不例外,總在夜深人靜時深陷徬徨與疑慮。生活的現實,每天都將她打得體無完膚,但她決定,要與夢想正面對決!
儘管周遭不斷湧來唱衰聲浪,儘管父母嚴詞反對,她毅然隻身飛往東京,一圓「不做,人生就不快樂」的甜點夢!
驚險不斷的日本生活
●第一天到日本就坐上兩光運將的計程車,居然在東京巷弄迷路啦!
●在語言學校與韓國歐巴成為好友,一同為追夢努力。
●破破的日文程度,鴨子聽雷有聽沒懂!店長說拿盤子,卻跑去洗碗?
個性謹慎的日本人其實就像貓
●日本人不給人添麻煩、體諒他人的民族性,其實性情就像貓。
●「髮色淡有錯嗎?學校硬要我染黑!」日本人追求一致,是天性也是潛規則。
●不停舉辦運動會及校外教學,日本人超重視團體生活。
學成歸國不是幸福的開始
●日本製菓技術和學歷並非直達車,新人還是只能從清潔、打包做起。
●開始微創業,「一天只做一個甜點」的網路甜點店開張!
●另謀新路跑去創意市集擺攤,一場大雨澆熄老闆夢。
「甜點師」的另一個階段-成為「甜點老師」
●做甜點和甜點教學其實兩回事,改變心態成為熱門老師。
●晉升管理職,從看甜點食譜改看財經管理月刊。
●回歸初衷,「聖誕節蛋糕技藝競賽」獲馬卡龍冠軍!
這是一個關於甜點師勇敢追夢的勵志故事。透過輕快且熱血的文字,搭配紀實照片和療癒的甜點照,帶你一同感受年輕女孩的追夢熱情。書中附有精緻甜點食譜,並整理東京好用烘焙道具店及必吃甜點名店,讓你甜點資訊不漏接。
作者介紹:劉偉苓
來自苗栗,畢業於東吳大學會計系。大學畢業後先任職大學教務處三年,之後毅然決然放棄安穩工作,前往日本追尋甜點夢。在日本從語言學校開始就讀,隨後進入日本織田製菓專門學校洋菓子科系,並順利畢業。
畢業回台後,曾經在蛋糕中央工廠、巧克力工廠與蛋糕店門市擔任助手與駐店師傅,也到創意市集擺攤販售自製甜點,在網路上接客製訂單。之後在ABC Cooking Studio任授課教師,半年內晉升為副店長、店長,最後成為甜點研修培訓員與監督。
曾榮獲台灣2016年聖誕節蛋糕比賽的馬卡龍組冠軍。至於甜點路上的終極目標,是在深愛的家鄉苗栗開一間能教學又能販賣甜點的甜蜜小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1zmJs0Ojmk/hqdefault.jpg)
創意市集擺攤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陳岱君專訪
一個喜歡簡單生活,喜歡捏陶的女生,
創作是述說自我的方式,陶是她的媒介、語言,
這就是陳岱君的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小熊視角描繪社會 藝術家陳岱君在創作中找尋自我定位
「創作其實是可以很生活化的!」來自台中的藝術家陳岱君,從小因著母親的影響,而開始接觸作陶。家中由陳岱君的父親經營汽車零件,喜愛陶藝的母親常會幫忙家裡的生意,在岱君年紀尚幼時,陳媽媽還有專屬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之下,彷彿也開啟了陳岱君未來的陶作之路。
深受陶作環境之影響 走向立體創作的開始
長期受到母親陶藝創作的薰陶之下,即將面臨高中選填志願的岱君,心中也暗自決定報考美術班;當然,很幸運的地她也考取上了。「美術班,其實就是進入平面創作的基礎。」岱君這麼表示,經歷了高中術科三年的充實學習後,她也開始在思考接下來的路,難免會有所困惑;「立體創作,對我來說比較能得心應手。」當時對於平面創作較無信心的她,最終在升上大學時,選擇了立體創作。
就讀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時,陳岱君接觸到許多不同以往的創作材質,諸如木雕、石雕、塑型等等,學習到眾多的複合媒材變化,在立體的創作形式上也累積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這時期的種種練習,正是奠定岱君對於立體材質更紮實的認知。
畢業後即進入社會的陳岱君,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業務助理,雖然擁有正常的上下班作息,依然對未來感到迷惘;這時候岱君母親突然的一個提議,也從此改變了岱君的未來職涯。「當時忙碌的母親很想回來作陶,也詢問我是否也有想作陶的意願?」但是因為幼時母親離開工作室後,也將器材一併轉賣了;但這並不影響想嘗試陶瓷創作的她,於是陳岱君便開始白天工作、晚上作陶的兼職生活,努力的存錢準備陶藝工作室的裝置器材。
與家人共創曉岱瓷坊 堅定陶作之路
與此同時,由於作陶是岱君畢業後開始進行的,好奇的她也利用假日的創意市集擺攤,「想為自己的陶作作品試試水溫」,也共創了以她和母親名字共創的"曉岱瓷坊",經過母女倆的悉心經營,也培養出工作室的固定客群,陳岱君也在去年的暑假時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在陶作之中。有趣的是,此次的展出作品多以組件為主,每一組組件作品拼組在一起後,如同戲劇般的寓言故事場景,嚴謹的架構如同小說情節般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陶瓷的創作方式,更像是立體的繪本般忠實地呈現在觀者眼前。
「土是柔軟的,可以千變萬化將我的思緒轉化成具體的形象。」經營曉岱瓷坊的兩年裡,藝術家陳岱君與母親沉浸在美好的陶瓷創作中,其中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之外,「生活陶系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為工作室主要的收入以外,也是藝術家陳岱君「融藝術於生活」的創作方式,她認為陶瓷作品不只是裝飾品,而是刻上擁有者生命溫度的「生活品」。
象徵性的小熊訴說著社會現象 創作者透過陶作發聲
藝術家陳岱君的作品中常以小熊為主角,來呈現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接觸社會所面臨的心境轉折與感受,作品中也結合了仿製木紋的創作,在樹洞裡面辛勤工作的小動物可比擬為社會上弱勢的小人物,而大熊則是指先天具有優勢的強勢族群,整體的情境呈現出創作者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岱君特意讓白瓷熊有著模糊的五官,只保留了耳朵跟鼻子的部位,「瓷熊並不是特定的對象,是以一個曖昧的象徵來凸顯議題。」
懷抱著理想和決心 在創作這條路上奮力前進
此次展覽主題以陳岱君工作室成立至今兩年多的創作體悟,對她來說:創作這條路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拉鋸,鑲嵌著幻想面對巨大的高牆,也要堅持著「當你開始行動了就沒有退路」的決心,滿懷著理想也需要面對現實中的許多挑戰,只能一直持續著在這條道路上奮力的往前。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就像被圈養在同一個平面,「以為大家都一樣,卻又獨特的誰也無法改變誰。」陳岱君說著,既然無法讓每個人都認同的話,「或許我們只需要找到能理解你的同類,對吧?」
陳岱君 – 以沉默的白瓷熊,來演繹出陳式的社會寓言。(文:金車文藝中心)
陳岱君簡歷:
1990 台灣 台中
學歷:2009 畢業於國立豐原高級中學美術班
2012 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經歷:2014 曉岱瓷坊-陶瓷創作工作室成立
獲獎:2015 第七屆台灣金陶獎陶藝競賽社會組入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KWK--B_6xg/hqdefault.jpg)
創意市集擺攤 在 市集擺攤的交戰守則(一):第一次擺攤就上手 - 手作板 | Dcard 的八卦
後半段則比較是感性與理性並存,希望可以- 市集,手作,蠟燭,靈性,擺攤. ... 植物的攤商,直接在桌面擺了一個小梯子,每一階都擺上了商品,好看又有創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