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絕交」這個成語人所共知,想必割人者是君子,被割者是小人,對嗎?
我記不起那兩個書生的名字,只記得情節:一介清廉因為看不起另一個貪慕榮華富貴,所以趁他出外睇熱鬧時私下把坐席割了。
故事在這裡完了,甚少人關心這兩個人的後續發展。若依照「所以故事教訓我們……」的邏輯,我會猜被割的那個書生會因利慾薰心而不得善終,而割席者將會得到他正直的回報——這樣有夠童話。
我卻愛煞現實的諷刺。回顧這兩人的後半生,顛覆了這個成語的尋常理解——或許是微時被朋友無端割席所造成的心理陰影,他變得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不割席」的義氣道理——這個人便是華歆,而割足一生的那個叫做管寧。
沒錯,他可能有虛榮心,事完董卓事孫策,聽到曹操徵召就央求孫權放他回朝廷,堪稱是一個世界仔,但出奇地,人們對他的清廉德行都有着極高評價,雖位極人臣卻家境清貧,將魏帝的封賞都轉贈出去。他還念念不忘這位昔日的同窗,多番向曹丕和曹叡推薦管寧,希望他得到重用,甚至做自己的接任人。只是這老友不知是否太過傲嬌,始終都不肯共事,彷彿終其一生都在堅守他的「割之道」。
相反,華歆卻深諳「不割之義」的大道理,《世說新語》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陌生人同船避難,但賊船追至,當初邀他上船的王朗,馬上想到割席保平安,打算將他推落水減少船的負重,卻被華歆出言阻止:「我估到會係咁㗎喇,但叫得人同行,點可以臨急拋棄呢?」
單憑這個故事,就顯得管寧當初相錯了這位朋友了。他見利,但不代表他忘義。在緊要關頭對陌生人尚且落寇都唔割,足見華歆並非一個無德之人;但管寧對摰友過高的道德要求,反有點兒枉作君子了。
世上不少友誼正是斷送於這種管寧人格的人的身上——有些管寧還會慫恿同班同學跟他一起割華歆的席呢!
作者
#誤解的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何君堯參加樂翠選區,同區對手是盧俊宇、蔣靖雯。...
割席絕交 在 老師雞 何景榮 Facebook 八卦
仰賴外籍勞動力的部分,台灣與卡達類似;但是希望台灣也能學習卡達,發揮國際關係上的槓桿(leverage)功能,不在兩大強權間,單邊押寶。
割席絕交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八卦
這則短文是血淚告白,警告全天下女孩兒(男孩兒也刻以)不要穿緊身裙去吃吃到飽。
今晚要跟許久未見的朋友聚餐,為了展現幹練氣息,我特地挑了一件「整排釦子」(悲劇的開始)的黑色緊身裙,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像都會女子。
早上穿裙子就暗暗覺得不妙,這兩個月把五十嵐和清玉當水喝,似乎增加了「一點點」體重,穿起來有些緊繃,不過還是勉強扣得上去。
結果跟朋友吃燒肉吃到一半時,一個彎腰撿筷子的動作竟然讓扣子大爆炸,裙子從腰間「劈哩啪啦」一路開到臀部。
因為當時整件裙子幾近「掛」在下半身,所以我只好維持彎腰的動作跟朋友說:「欸...可以麻煩你幫我擋一下,我先把裙子穿回來嗎?」
雖然最後裙子穿回來了,名節也保住了(有嗎),但朋友一直瘋狂擊掌大笑讓我很想跟她割席絕交,為什麼我身邊圍繞的大多為損友,難道是物以類聚嗎(沉思)?
割席絕交 在 割席分座-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割席分座》是一個成語,讀音為gē xí fēn zuò,意思是把席割斷,分開坐。比喻朋友絕交。出自《世說新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