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隘門遺址 2011 vs 2020
左圖為張哲生於2020年7月5日翻攝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23巷口的艋舺隘門遺跡「艋舺記憶」馬賽克創作下方之舊時照片,該照拍攝於2011年8月24日,記錄了艋舺隘門遺址建物拆除前的最後樣貌。
右圖由張哲生於2020年7月5日在左圖中同地拍攝。
艋舺隘門建於清代嘉慶年間,作為聚落防禦之用,而隘門內的彎曲巷道則是為了避免敵人能夠直搗黃龍。今臺北市廣州街223巷在300年前的清代即已存在,早年為淡水河碼頭進入艋舺的必經道路,巷口所設置的隘門,乃是保護艋舺的第一道防線。
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後,此隘門之防禦功能已不復需要,於是當地居民集資在隘門上方的瞭望台建造了一座福德正神廟,以將原本棲身於隘門底下的土地公迎至廟中供奉,而成為臺灣少見的懸空式土地公廟;該廟供奉的土地公神像相傳是艋舺龍山寺籌建之初,由一名泉州的雕刻師父隨身攜帶來臺,為泥造金身,其歷史超過300年。
當地居民世代供奉這尊高坐隘門上方的土地公,每逢節日都會備置牲品以祭祀祈福,而在經過隘門時,也會仰望合手一拜;每年農曆8月15日的土地公誕辰時,整條巷子會被信眾擠得水洩不通,蔚為壯觀。
艋舺隘門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暫定古蹟,是萬華地區重要的歷史建物之一;然而在2011年,基於交通安全的整體規劃,臺北市政府決定將隘門所在巷道拓寬,使得隘門面臨被拆除的危機,此消息傳到地方後,激起了保存文史的聲浪。
但臺北市政府還是決定在2011年9月拆除艋舺隘門,將此巷拓寬為6米寬的雙向道路。由於隘門曾在1993年重建過,早已不是臺北市列管的文化資產,而且其存在影響了居民基本生活,例如有人家裡沒自來水,就是因為巷道太窄使得新管線拉不進去,另外消防車和救護車皆無法進入此巷,阻礙了救災救難的工作,因此非拆不可。
然而,位於隘門上的土地公廟亦面臨了拆除的命運。在拆除之前,信徒持筊請示土地公想遷往何處,但土地公就是不肯點頭,堅持留在老家不走,於是信徒向青山里里長李昭成求助,
於是,李昭成里長在臺北市長郝龍斌主持的萬華區100年區里發展座談會上,向市長正式提案,表示為了串聯隘門沿線之剝皮寮、龍山寺、仁濟院育嬰堂碑、學海書院等人文歷史觀光動線,希望市長能同意以重建舊城門方式重現「隘門」原貌。
當時,在郝市長的指示下,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將在拓寬工程完成後,於原地以原貌重建隘門和土地公廟,以兼顧歷史和信仰。
2011年9月14日,北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開始進行此巷的拓寬工程,從廣州街一路打通到桂林路,令其成為寬6公尺、長百餘公尺的雙向通行道路。
2011年9月底,隘門和土地公廟已被夷為平地,整個拆建過程由市府都發局指派專人拍成紀錄片,土地公神像則由信徒重整金裝後,暫時擺在陳姓廟公住家奉祀,打算等待翌年隘門和土地公廟重建完成後,再迎回繼續守護當地居民。
後來,臺北市文化局邀集學者與地方人士積極溝通,雖受限於法令規定而無法按里長的提議重建隘門,但最後還是經由集思廣益、發揮創意,而達成了共識,決定以馬賽克拼貼設置壁畫的方式,來保存大眾對艋舺隘門的記憶,盼能創造雙贏。
2013年8月22日,位於艋舺隘門遺址巷口東側牆上,由簡明輝創作、名為「艋舺記憶」的馬賽克拼貼壁畫,正式對外公開。
以下為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於1975年夏天在艋舺隘門遺址設置的「艋舺隘門沿革記略」石碑之內容:
艋舺隘門沿革記略
隘門為我國固有建築,以泥土或磚石砌成,隘門有單門、雙門,中加木門,或設頂樓之分;其作用乃在入暮後或急變時管制出入,並供瞭望示警之用。艋舺隘門遺址已廢,其頂樓亦經改放福德正神,但舊市區存此古蹟,信足證明臺灣為我漢族開發而無疑矣。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夏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撰立
剝皮寮歷史沿革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八卦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全新企劃<區的避風港>單元,透過實地採訪與拍攝,帶您了解萬華區的特色:除了古蹟多(寺廟多)、小吃多,商圈多,還包括萬華區的龍山文創、剝皮寮歷史街區也都極具特色,再加上萬華區特有的文化節:加蚋文化節、艋舺文化節,讓萬華的風華再現...
【認真篤實的萬華區長詹天保】(下篇)
受訪者:臺北市萬華區 詹天保區長
轄內擁有農產果菜市場、漁產、畜產運銷公司、環南家禽市場、環南綜合市場,尤其是台北市「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從2016年11月開始施工,中繼市場的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10月完工最受矚目,另外區內各種商圈:華西街及西門町徒步區,有大理服飾街、廣州街、西昌街夜市、西園路佛具街及金飾街,還有相當多特色商店街如長沙街傢俱、環河南路五金、康定路五金及二手車、觀光夜市前直通和平西路巷子的海產街,尤其是近年燈節的舉辦帶動了商圈發展。
儘管工作辛苦,但是區民的稱讚是他最大的成就感,談到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幾個小故事,他記得有一年他受託推動福民平價住宅改建時,因為這些建物都已經非常老舊卻遲遲沒有改建,後來經過他的努力宣布要改建時~原住戶們都感動落淚,讓他內心也激動不已!因為公務的關係,他也和許多社區發展協會互動,目前萬華區也有文創產業規劃,例如:剝皮寮就有很多文創團體或演藝工作者辦展,儘管目前尚屬於教育用地,但只要有更多團體進駐社區,帶來人潮、活絡附近商家,就很有價值了!
萬華區的文化藝術有萬華區史展示中心、艋舺文化節、加蚋文化節,其中艋舺文化節是基層藝文活動,今年邁入第15週年「萬華艋舺文化節」金曲傳唱老歌演唱會,九月二十七日晚會活動由資深藝人張琴所主持,現場特別邀請40至60年代早期的駐唱歌手,包括文香、紀露霞、于櫻櫻及侯麗芳等影視紅星來助唱回味,重現當年露天歌場納涼聽歌風情,在河岸邊喝茶邊聽歌,並由在地社區跟學校表演,相當熱鬧!
還有加蚋文化節:當地有三寶:豆芽菜、麻竹筍、茉莉花,萬華區長泰街上的廣照宮是加蚋庄的信仰中心,依廣照宮沿革及相關文獻記載,其主神飛天大聖深受當地居民敬重,與保儀大夫共同繞境活動是最具宗教文化特色及凝聚地方民眾向心力的活動,讓民眾【看表演 逗熱鬧 呷好料】,另外、今年還將擴大舉辦青山宮遶境,在西門設壇宣傳活動,此外萬華區還舉辦各種活動:萬華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青草茶、假日市集、萬華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元宵節音樂會,豐富且多元的活動讓市長公務繁忙。
休閒建設則有本市綠蔭處處的青年公園,社會住宅:南機場軍方基地整建完成之大批國宅社區如青年國宅社區一期、二期等等,福星公共住宅、莒光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福民平價住宅,及原中央市場改建改之西寧國宅、洛陽大型停車場,峨嵋立體停車場,環南高架快速道路及結合西門徒步區與華西街夜市擴大西門商圈等建設外,捷運萬大線的興建設置廈安站、加蚋站,都對地區發展很有助益。等到這些工程逐一完工就是他實踐對區民交代的時刻,也就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區的避風港
#臺北市萬華區詹天保區長
高畫質影片請觀賞YouTube:
https://youtu.be/TXL5omv6yrs
區的避風港-認真篤實的萬華區長詹天保(上篇):https://www.facebook.com/ourlilac/videos/vl.2201312843510826/849956582087481/?type=1
剝皮寮歷史沿革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八卦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全新企劃<區的避風港>單元,透過實地採訪與拍攝,帶您了解萬華區的特色:除了古蹟多(寺廟多)、小吃多,商圈多,還包括萬華區的龍山文創、剝皮寮歷史街區也都極具特色,再加上萬華區特有的文化節:加蚋文化節、艋舺文化節,讓萬華的風華再現...
【認真篤實的萬華區長詹天保】(下篇)
受訪者:臺北市萬華區 詹天保區長
轄內擁有農產果菜市場、漁產、畜產運銷公司、環南家禽市場、環南綜合市場,尤其是台北市「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從2016年11月開始施工,中繼市場的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10月完工最受矚目,另外區內各種商圈:華西街及西門町徒步區,有大理服飾街、廣州街、西昌街夜市、西園路佛具街及金飾街,還有相當多特色商店街如長沙街傢俱、環河南路五金、康定路五金及二手車、觀光夜市前直通和平西路巷子的海產街,尤其是近年燈節的舉辦帶動了商圈發展。
儘管工作辛苦,但是區民的稱讚是他最大的成就感,談到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幾個小故事,他記得有一年他受託推動福民平價住宅改建時,因為這些建物都已經非常老舊卻遲遲沒有改建,後來經過他的努力宣布要改建時~原住戶們都感動落淚,讓他內心也激動不已!因為公務的關係,他也和許多社區發展協會互動,目前萬華區也有文創產業規劃,例如:剝皮寮就有很多文創團體或演藝工作者辦展,儘管目前尚屬於教育用地,但只要有更多團體進駐社區,帶來人潮、活絡附近商家,就很有價值了!
萬華區的文化藝術有萬華區史展示中心、艋舺文化節、加蚋文化節,其中艋舺文化節是基層藝文活動,今年邁入第15週年「萬華艋舺文化節」金曲傳唱老歌演唱會,九月二十七日晚會活動由資深藝人張琴所主持,現場特別邀請40至60年代早期的駐唱歌手,包括文香、紀露霞、于櫻櫻及侯麗芳等影視紅星來助唱回味,重現當年露天歌場納涼聽歌風情,在河岸邊喝茶邊聽歌,並由在地社區跟學校表演,相當熱鬧!
還有加蚋文化節:當地有三寶:豆芽菜、麻竹筍、茉莉花,萬華區長泰街上的廣照宮是加蚋庄的信仰中心,依廣照宮沿革及相關文獻記載,其主神飛天大聖深受當地居民敬重,與保儀大夫共同繞境活動是最具宗教文化特色及凝聚地方民眾向心力的活動,讓民眾【看表演 逗熱鬧 呷好料】,另外、今年還將擴大舉辦青山宮遶境,在西門設壇宣傳活動,此外萬華區還舉辦各種活動:萬華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青草茶、假日市集、萬華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元宵節音樂會,豐富且多元的活動讓市長公務繁忙。
休閒建設則有本市綠蔭處處的青年公園,社會住宅:南機場軍方基地整建完成之大批國宅社區如青年國宅社區一期、二期等等,福星公共住宅、莒光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福民平價住宅,及原中央市場改建改之西寧國宅、洛陽大型停車場,峨嵋立體停車場,環南高架快速道路及結合西門徒步區與華西街夜市擴大西門商圈等建設外,捷運萬大線的興建設置廈安站、加蚋站,都對地區發展很有助益。等到這些工程逐一完工就是他實踐對區民交代的時刻,也就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區的避風港
#臺北市萬華區詹天保區長
高畫質影片請觀賞YouTube:
https://youtu.be/TXL5omv6yrs
區的避風港-認真篤實的萬華區長詹天保(上篇):https://www.facebook.com/ourlilac/videos/vl.2201312843510826/849956582087481/?type=1
剝皮寮歷史沿革 在 地名由來 -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全球資訊網 的相關結果
剝皮寮歷史 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區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由於在日治時代的都市計畫中劃歸為老松國小預定地而限建,因此街區仍保留了清代 ... ... <看更多>
剝皮寮歷史沿革 在 剝皮寮歷史街區 - 淡水維基館 的相關結果
地名與土地利用沿革[編輯]. 清代的地契上曾以「福皮寮」、「福地寮」為這裡的地名,後來到了日治 ... ... <看更多>
剝皮寮歷史沿革 在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 -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的相關結果
剝皮寮歷史 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藔街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