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有兩位網友去中華電信門市湊熱鬧,這一去不得了,人山人海取號機還掛掉。看來中華電信推出限時「499 吃到飽」方案的確充滿爆炸性,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也宣布跟進。
我一朋友問說:「電信業資費戰打成這樣真的沒事嗎?而且他們根本就是拿老用戶當盤子嘛!哪有只優待新用戶不優待老客戶的道理?」
孩子,您別急,聽我說兩句。俺是不知道台灣電信業是怎麼回事,但是歐美電信業信奉的 IBRO 模式,我個人表示認同。何謂 IBRO 呢?
「I」代表「Inflow」,簡單說吸引新用戶的意思。$499 吃到飽、不分資格、不降速,這麼好康的方案,目的就是提高市佔率,搶攻新用戶。這部分還需計算出 SAC(用戶獲得成本),以及 ARPU(每用户平均帶來收入)。
SAC 的計算方式為:特定時期以內的所耗成本總和,除以同時期新獲得用戶數。SAC 主要看重兩點,成本及營收。那麼 SAC 值是低好還是高好呢?通常來說,咱們都追求低,不然為啥大家都在 cost-down 呢?
但是,業界還有一個考量,SAC 低代表容易陷入價格戰,忠誠度低。競爭對手一旦價格比你更低,用戶就跑了。
由於台灣目前 4G 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SAC 不會高到哪裡去,目前就看營運成本如何。這次的解約、再簽新約,對於中華電信而言,營運成本應該有增加,但假如這一切不值得,他們也不會推出這方案。
ARPU 注重的是一個時間段內,從每個用戶所獲取的利潤。計算方式為:營收總和,除以總用戶數。$499 吃到飽能帶來的 ARPU 有限,這個就靠高資費戶惹,$1399 用戶都跳腳了呢!於是我們來到了「B」階段,「Base」。
「Base」相當於老本,舊用戶是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有時新用戶獲取實在不易,保本是王道。誰都知道舊用戶的重要性,可是最軟也是最好挖的啊!舊用戶猶如家中老二,爹不疼娘不愛,最好的優惠方案不會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這沒辦法,股東看重「Inflow」,資本都砸在那塊兒上了。對於舊用戶,電信商求的是續約率,推出的回饋方案往往都沒那麼誘人。針對這個,協售(Cross Selling)及增售(Up Selling)便顯得格外重要,費盡心思地讓舊用戶升級更高資費方案。
所以,$1399 先生您不是盤子,只是人家「Base」部門特別強大。
接著是「R」,「Retention」。這是班長的強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幫前客戶(美國某大電信商)制定提高留存率的策略。很像死活不肯分手的前男女友,問你八百遍也不厭倦:「你為什麼變心了?」然後再問你:「如果我洗手作羹湯,你是否就會繼續愛我?」
這部門的客服一定每日以淚洗面,韓劇不間斷輪播。所以班長有交代,僱主該對客服人員好一點,這工作不容易啊。
最後咱們來討論「O」,「Outflow」。舊用戶的離去是別人橫刀奪愛,還是自己的不挽留?此次 $499 之亂,導致各家電信商「Outflow」成本大幅度增加,包括中華電信自己。解約、再簽新約,對前端後端都是麻煩事兒。
舊用戶解約後,他的數據還是相當具備參考性。算出此用戶的 CLV(用户生命周期價值),瞧瞧在他的會員期間,帶來了多少營收。
您別以為 IBRO 之後就沒你什麼事了,若對他念念不忘,就要去把他追回來啊!自從我退訂《紐約時報》後,他們時不時地來信說「親,我想你了」,語畢附加一個折扣碼:我等你回來。
又,$499 實在很誘人,時間成本較低的民眾請快去搶。其他不屑一顧一秒鐘幾千萬上下的菁英們,其實也沒啥好嘲笑人家的。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你的時間成本高搞不好人家的時間成本低到不行,與其在家發呆還不如去門市排隊吹冷氣,還能省下一筆開銷幫孩子買新書包。
再又,門市人員這兩日一定忙翻天,還請大家多有點耐心。忙到死的都是基層人員,請儘量不要為難他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
前端後端意思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八卦
昨天我有兩位網友去中華電信門市湊熱鬧,這一去不得了,人山人海取號機還掛掉。看來中華電信推出限時「499 吃到飽」方案的確充滿爆炸性,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也宣布跟進。
我一朋友問說:「電信業資費戰打成這樣真的沒事嗎?而且他們根本就是拿老用戶當盤子嘛!哪有只優待新用戶不優待老客戶的道理?」
孩子,您別急,聽我說兩句。俺是不知道台灣電信業是怎麼回事,但是歐美電信業信奉的 IBRO 模式,我個人表示認同。何謂 IBRO 呢?
「I」代表「Inflow」,簡單說吸引新用戶的意思。$499 吃到飽、不分資格、不降速,這麼好康的方案,目的就是提高市佔率,搶攻新用戶。這部分還需計算出 SAC(用戶獲得成本),以及 ARPU(每用户平均帶來收入)。
SAC 的計算方式為:特定時期以內的所耗成本總和,除以同時期新獲得用戶數。SAC 主要看重兩點,成本及營收。那麼 SAC 值是低好還是高好呢?通常來說,咱們都追求低,不然為啥大家都在 cost-down 呢?
但是,業界還有一個考量,SAC 低代表容易陷入價格戰,忠誠度低。競爭對手一旦價格比你更低,用戶就跑了。
由於台灣目前 4G 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SAC 不會高到哪裡去,目前就看營運成本如何。這次的解約、再簽新約,對於中華電信而言,營運成本應該有增加,但假如這一切不值得,他們也不會推出這方案。
ARPU 注重的是一個時間段內,從每個用戶所獲取的利潤。計算方式為:營收總和,除以總用戶數。$499 吃到飽能帶來的 ARPU 有限,這個就靠高資費戶惹,$1399 用戶都跳腳了呢!於是我們來到了「B」階段,「Base」。
「Base」相當於老本,舊用戶是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有時新用戶獲取實在不易,保本是王道。誰都知道舊用戶的重要性,可是最軟也是最好挖的啊!舊用戶猶如家中老二,爹不疼娘不愛,最好的優惠方案不會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這沒辦法,股東看重「Inflow」,資本都砸在那塊兒上了。對於舊用戶,電信商求的是續約率,推出的回饋方案往往都沒那麼誘人。針對這個,協售(Cross Selling)及增售(Up Selling)便顯得格外重要,費盡心思地讓舊用戶升級更高資費方案。
所以,$1399 先生您不是盤子,只是人家「Base」部門特別強大。
接著是「R」,「Retention」。這是班長的強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幫前客戶(美國某大電信商)制定提高留存率的策略。很像死活不肯分手的前男女友,問你八百遍也不厭倦:「你為什麼變心了?」然後再問你:「如果我洗手作羹湯,你是否就會繼續愛我?」
這部門的客服一定每日以淚洗面,韓劇不間斷輪播。所以班長有交代,僱主該對客服人員好一點,這工作不容易啊。
最後咱們來討論「O」,「Outflow」。舊用戶的離去是別人橫刀奪愛,還是自己的不挽留?此次 $499 之亂,導致各家電信商「Outflow」成本大幅度增加,包括中華電信自己。解約、再簽新約,對前端後端都是麻煩事兒。
舊用戶解約後,他的數據還是相當具備參考性。算出此用戶的 CLV(用户生命周期價值),瞧瞧在他的會員期間,帶來了多少營收。
您別以為 IBRO 之後就沒你什麼事了,若對他念念不忘,就要去把他追回來啊!自從我退訂《紐約時報》後,他們時不時地來信說「親,我想你了」,語畢附加一個折扣碼:我等你回來。
又,$499 實在很誘人,時間成本較低的民眾請快去搶。其他不屑一顧一秒鐘幾千萬上下的菁英們,其實也沒啥好嘲笑人家的。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你的時間成本高搞不好人家的時間成本低到不行,與其在家發呆還不如去門市排隊吹冷氣,還能省下一筆開銷幫孩子買新書包。
再又,門市人員這兩日一定忙翻天,還請大家多有點耐心。忙到死的都是基層人員,請儘量不要為難他們。
前端後端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八卦
不管真正搞農業的多麼不爽
大老闆說認識吳音寧會做事
府院黨要力挺了就是要力挺
哪管你們農民種菜血本無歸
不爽就去讓蔡英文認識你啊
我直接去問了種木瓜跟香蕉的農民,各位看看他們的心聲啦
【農民的農產品進入市場交易 多數是不具備有議價能力的 一般只能跟隨供需 作博弈式的機會獲利
農政單位不斷強調農業4.0的大數據 卻無法提供農民有利的資訊 連經濟體系的紅.黃.藍警示都無法執行 這4.0的口號喊的響 農民卻是無感
也因為農民不具備有與銷售通路議價的能力 造成一但跌價損失 在利損的分配上 最大的損失通常都是回歸予農民 讓農民承擔 這也是農民哀號無法回本的原因 農民所期待的除了通路的銷售 保本機制也是涵蓋在內的
不要說 香蕉好價的時候 農民都不說話 所謂的好價 也是因為其他種植者因為天災的損失 才有好價的】
【說到重點了,當初香蕉價格破百,殊不知是損失了多少面積換來的,這根本是不正常價格。
因為天價的關係,導致農民一窩蜂的搶種,再加上後續無任何天災、外銷訂單萎縮、國內滯銷等因素,崩盤其實是可預期的....
真正的農民要的不是天價,而是穩定的通路銷售與價格....】
【我們要的是穩定的銷售通路(最好是契作),以前都寄北農價格好或穩定的時候當然寄北農划算,但是以木瓜一箱12公斤而言,運銷、行抽、市場稅、紙箱......一箱要多約60元的成本,像現在一斤約5元,公斤約8元的情況我寄怎麼划算,田裡農藥肥料資材工錢......的當然是虧,
農民最會就是生產,通路問題當然要交給政府,我是青農,很多黑暗面不說不知,所謂中大盤很多都是藍綠的樁腳如果改變產銷模式當然會影響到他們所以沒人敢動這也是他們所謂的菜蟲而且很多做這個都有黑道背景我們當然會怕他們任由他們宰割,
所以全台只有北農有如此完整的產銷制度但是全寄北農貨就消化不了為什麼不能一個縣市弄一個行口或是六都各一個,還有台灣都是小農居多試問我們如何能吃到大通路的訂單是否以政府或台農發這樣的單位來收集小農的貨品幫我們打進大型通路,人家酪農都有人幫他們做小農品牌打進各大超商通路了;
還有有機迷思害死了多少返鄉青農揹債最後黯然收場,如果要幫助青農政府是否應該規劃一個區域甚至拿錢搭溫室然後用便宜的租金租給青農讓租地還有地租不成為我們的負擔,再者輔助農民如韓主委所言把農業走向新藍海找尋新的作物如中草藥農民都常說種到不知道要種什麼;青農創業貸款也是看的到吃不到,背後如何就不說了,還有有機認證跟檢驗有的很花錢有的手續繁雜有的需要大量人力,老的大農跟財團現在又進來農業這塊,我們青農不知如何翻身?
租不到地、資金比不上人家、通路人脈沒別人廣泛、人手沒人充足,所有的農業政策簡直漏動百出,雖然農民不客稅好好做好銷售通路跟外銷這塊甚至做生物科技提高高等附加價值針對經銷商貿易商一樣政府有稅收,因為農產品的量太大了每天都必須的生活必須品好好來做也可以成為國家的一個發展方便也花不了國家多少錢,我不懂為什麼一直沒人人做呢?】
從蔡英文支持吳音寧的講話之後,吳音寧就上升的一個總統級藍綠對戰的高度,但又有消息說吳音寧將在21號前下台,那這樣總統力挺,卻又馬上換掉,這樣不是說明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出了狀況?
從蔡英文支持吳音寧之後,各種護航文就開始把吳音寧捧成一個能力超強的聖人,又充滿愛心,例如說她在溪州鄉秘書任內,不領年終薪資只領臨時工的17,280。
我看到這個我就覺得很虛假,大部分人都是一般的家庭,都要靠薪水來維持生活,鄉秘書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工作,為什麼要領那麼低的薪水來展現得自己很廉潔一樣,是個正常的人當然要靠薪水過活,當然如果妳靠爸又有錢,不需要薪水過活也無妨,有工作有付出就應該有對等得收入,如果吳音寧這個鄉秘書作的好,她也無愧這一份薪水,鄉秘書不是一個見不得人的工作,就跟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她反彈那麼大,因為她的表現真得值得這份薪水嗎?
還有扯到北農可以抵擋農業技術外流中國那些鬼東西,一堆對農業完全沒有接觸的google抓一抓一下子就變成農業大師了,中國是個很不均的地方,在前端的早就遠遠超越台灣了,在後端的還在用膨大劑那些怪東西。
三十年前台灣是很強沒錯啦,三十年的不進步拼命發補助,早就落後的要死了,人家都已經能做出10通道36攝影非破壞性的光波選別機了,台灣都還在用統農那台重量選別機,台灣有幾個包裝場是有標準全冷鏈符合HACCP、GGAP包裝場水準的?還是以農林廳大補助時期的規模為主?
扯吳音寧後腿最多的也就是她的表哥黃盛祿,今天吳音寧補助美濃、水林都是產地標章,這些都是農業相關,難道補助溪州黑泥季算的上農業相關嗎?補助溪州元宵節摸彩也算是農業相關嗎?溪州鄉公所根本不是北農的業務往來單位,那為什麼北農要給溪州這些補助?
如果今天她的表哥黃盛祿不來要錢,難道還是吳音寧主動撥錢給他嗎?她表哥難道不知道該迴避嗎?他當然知道,但他還是來要錢,吳音寧也給了錢,現在被抄到了,難道這不是他的表哥扯後腿嗎?
吳音寧為什麼要接受他表哥的要求贊助溪州的元宵摸彩,試問如果你是吳音寧,你又要如何拒絕?
全台灣大大小小有兩百多個批發市場,多數批發市場都是屬於當地鄉鎮市公所跟農會或地方政府持股管理,就像俗稱三市的新北果菜本來是三重市公所獨資經營,後來改制的時候才變成新北市經營,只有台北市是這麼複雜中央跟地方都四分之一。
因為北農就是全台灣最大的消費批發市場,北農有從產銷合一到共同運銷發展的時代背景,但現在農產運銷的模式漸漸改變,蔬果進入批發市場的量越來越少,繞過共同運銷的多層次分銷走向配合現代方便的物流走向產銷對接的模式,這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批發市場已經漸漸失去過去所有果菜都必須先來再出去的地位。
批發市場也需要提升,也需要競爭,但現在的模式還是政治掛帥,試問一個每四五年就會因為主管機關換政黨就要換專業經理人的公司,這公司能怎麼好好發揮呢?日本最大的批發市場大田果菜市場是由四間蔬果公司所組成的,主要的主事公司是東京青果會社,大田果菜市場也不會因為換一個東京市長就要換管理人,為什麼我們反而政治干擾卻是常態呢?有經驗,在北農做幾十年的專業人才卻要替這些外行的總經理服務呢?這才是最弔詭的地方吧?
如果吳音寧真的會被換掉,那要找一個有能力有經驗做這個位子的,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北農的秘書路全利先生,北農該交給專業管理,而不是繼續政治任命了。
從年後菜價就一路趴到現在,因為菜價太低送來拍的菜錢連運銷費都不夠,自然就造成大家自然在產地耕鋤的狀況,但農委會真的是夠不要臉的,還好意思說菜價很平穩,說北農的表現是五年來最好,農民收益比以前更高,日子過得更好。
奇怪了怎麼跟我在鄉下跑產地看到跟聽到的完全不一樣?都已經到了六月怎麼菜價還彈不上去?產量已經開始下降了,可以價錢一樣爛,為什麼六月的菜價會跟三四月一樣低?這合理嗎?還是套副主委講的變異係數17.8%,菜價明顯平穩,所以六月跟三四月一樣低,一樣穩?
拜託拿來搞糧食那套不要拿來搞蔬菜好嗎?你不講人家都不知道你那麼外行,蔬菜本來就是冬天產量高價格低,夏天產量少價格高,這種情況當然會加大變異係數,在台灣這種供給環境,變異係數如果過小才是不正常吧?台灣的蔬果價格本來就是會隨著季節波動,如果都不動才真是慘吧,前陣子山上高麗菜到西螺一簍只剩150一定是假的,因為菜價明明很好,那些菜價很慘,耕鋤都是假的,因為農委會報上去的數據可是一片好,農民收益比以前更高喔。
北農這個總經理的位子說真的根本沒什麼了不起,要不是民進黨開始鬥韓國瑜,除了農業圈子的誰知道韓國瑜是北農總經理?批發市場如果重要,那民進黨也幫幫忙,你們民進黨鎮長管的西螺果菜市場已經好幾年沒有總經理了,怎麼放台灣最大的產地批發市場放著爛?這些突然冒出來的連批發市場都沒去過幾個卻能講得頭頭是道的農產運銷大師知道台灣最大的產地批發市場已經好幾年沒有總經理了嗎?
今天吳音寧被這樣的對待,也是從民進黨以前種下的根,民進黨把韓國瑜拉上質詢台,國民黨也把吳音寧拉上質詢台,這很合理。
只是民進黨整不到韓國瑜,反而讓韓國瑜越來越高昇,而國民黨就是確實的整到吳音寧,甚至締造了藍勝文綠音寧的效應,你當初怎麼玩人家,人家就怎麼玩你而已嘛。
什麼都要扯到張家才更好笑,不然吳音寧覺得他不是領250萬,結果月薪14萬,全部加一加快250自己回答是的那一幕是張家逼她的嗎?
他用業務費贊助溪州元宵摸彩,也是張家設的局嗎?
還是她被問她跟蔡英文的關係,答的二二六六,也是張家設的圈套?
她頂著農社運的光環,接這個位子,一開始還幫她洗零負評女神的言論,既然要洗那就相對應要做得到,但實際上她如同其他社運人士進入政治一樣,陷入了一個困境,擅長的是抗議而不是經營,擅長的是高喊迫害而不是面對質詢,說她看不懂財報,那真的太過頭,財報這種東西有腦的人都看得懂,她會被電成那樣,單純就是連準備都沒有準備,但為什麼她趕去議會備詢卻又不準備呢?同場也有農陣的姚量議當台北畜產的總經理,為什麼人家不會被電爆?因為人家有準備阿,公司經營績效都很清楚,就沒他的事了。
而柯P是真正出手要弄掉吳音寧的人,畢竟綠營在保她,藍營把她當提票機,弱到連汪志冰都可以在吳音寧身上得分,藍營只想用她來得分,但根本不會想要她下去,因為這樣才有辦法繼續得到關注,吳音寧就變成定時到議會接受凌遲,然後繼續藍綠雙方混戰,柯P跟著中槍,所以真的下手的人也只有他,但這也是吳音寧自己惹來的,吳根本沒把柯當成他的上司,他的上司是農委會的副主委陳吉仲,市政府的記者會可以沒來,但陳吉仲的記者會就會出現,既然柯跟民進黨的關係都是這樣了,那用力的割掉吳,也只是剛好而已。
以一個從事農產運銷相關工作者的角度,台灣的產銷結構從農民集運到批發市場販售,有許多需要改革的地方,官員也動不動就去日本看批發市場,北農去年也帶團去看了日本福岡的批發市場,在制度跟硬體面大家都知道要改革,不能再那麼落後,但卻連蔬果箱不落地這個基礎改革都做不到,整個運銷鏈太多無用的人力搬移而導致效率低落成本拉高。
但當兩邊已經戰成這樣,還有吳音寧的靠爸250的鈔票出現了,所以又回到了一開始No one care 農產運銷的改革,剩下只有是不是靠爸、不懂政治的小白兔、蔡英文為什麼挺她、業務費誰花的兇?有沒有亂用錢?她跟韓國瑜到底誰比較糟?張家為什麼要這樣整吳音寧?
這場大戰似乎是今年縣市長選舉前的第一場前哨戰,至於農業的慘況,Who cares? 連農委會副主委去民進黨報告新農業執行進度,都可以變成為什麼吳音寧很棒的說明會了,證明吳音寧比農業的現況重要多了。
前端後端意思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破解會導致你手機死亡的阿拉伯IG Story限時動態
破解會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警告!!!] 破解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Instagram story that kills your phone-pgtalal
之前我第一次在Instagram stories做了一part Q&A, 大家的反應數量和問題可以說是驚人.
那試想想如果當天你按進去我story後, 你電話突然這樣...
如何想打開都打不開, 再用另一部電按進我story, 結果又是一樣. 之後所有千千萬萬的暗友做同一件事結果又是這樣.
你應該會覺得我是創造了什麼詛咒限時動態 ..可能我會從你的電話爬出嚟, 對嗎?
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個星期外國發現了一個IG網頁你一按進去他的story你的電話真的馬上會動不到, 甚至有機會之後還有後遺症, 你除了想到被詛咒的限時動態外, 還會有什麼其他解釋呢?
我們今天的影片就是會有答案.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一起破解IG史上最恐怖的 限時動態!
告訴大家這個IG 帳號名字前, 我先想提醒大家千祈唔好按進去亂試. I do not encourage doing that.
名pgtalal的IG頁有一個令人電話動不了(俗稱 “crash” )的IG story. 這事件得到多個網路新聞網站報道.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亦同時令到 pgtalal成為近日受到最多關注和追除人數上升得最快的IG網頁.
奇怪的地方是如果你是用一部 ‘android’ 電話按進這個Instagram story這個紫色畫面會出現. 同時會播著一首名 ‘your love’ 的歌曲.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不像其他的IG story, 你按電話畫面不能讓他暫停.
但如果你用iphone按進去這個Instagram story, 你的iPhone是會完全動不了. 會crash.
我試過用iPhone, macbook不同電器看IG, Facebook, Youtube. 東西都是大同小異.
那為何在這個情況下, 同一個story用不同電話看, 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不同的畫面呢?
而為什麼簡單一個IG story會好像能完全控制你的電話呢?
是黑客入侵Instagram? Nordvpn又能幫到手嗎?
(題外話: 今天的影片不是由Nordvpn贊助的. 今天沒有贊助. 但如果你想贊助暗網仔以後拍多點好影片, 這是我的payme, 暗網仔donation, 下面也有link.多多益善少少無拘! 大家可能有看片知道我之前搬咗屋. 多謝大家繼續支持)
看完所有關資料. Pgtalal 帳號沒有頭像. 有一個7000多follower的私人帳號.
之前Pgtalal有一名電視劇friends女演員的post, 亦曾有3個不同會令到你電話crash的IG story, 現在看這個page, story 只有兩個, friends 女演員個post 亦消失了。
最後他還有一個douyin帳號. 只是長期在拍一個 ‘N’ 字. 到底什麼意思?
他帳號所有的字體都是阿拉伯字. 翻譯成英文後都是好像沒什麼意思.
其實整件事件都不像是靈異東西. 而係似某一個一個聰明人做的一種實驗.
這個出現在私人頁面簡介的”full stack developer” 這個職業就是證據. 電腦專家full stack developer精通前端和後端開發軟件.
什麼意思?
這是個很懂電腦的人在玩一個遊戲. 或是想prove一個point.
英國Youtuber Mrwhosetheboss用了一大dung電話逐一去這個IG網頁時發現不是每一部android電話都能夠避免 ‘死機’ 這個情況.
越舊的電話 被story搞死的機會率越大.
去到某一些舊年份的電話根本完全打不開那個story.
這是代表什麼? 代表越新越多 RAM 越多處理能力的機器越能對付這個story. 亦解釋到為何最高只有6GB RAM的iPhone會不停死機.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這個story是比一般story大, 所以需要多點RAM去處理. 可以這樣搞大一個Instagram story的嗎?
最後互聯網找出的答案非常神奇! 網上專家用metadata對比一個普通ig story的尺寸和這個放大story的尺寸 , 放大story大約比正常大18個數位那麼多! 即是0.5和180,000,000,000,000,000的對比. 想像一下, 一個capacity只能裝落 ‘零點幾’ 的iPhone 要面對18個 零的放大IG story時, 如何能不crash呢?
最後證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IG 投票poll和計時器. 放大了的某一個角落. 所以怎麼按也沒有反應。
技術上的結論就是Pgtalal用了一個叫 http proxy的濾器, 有一點像Nordvpn, 讓他send data給Instagram 的server前能任意改變當中的data. 主要是誇大個story的size.
而IG 就這樣超超超超超大這樣 send給你電話讓你死機.
很多網上專家相信Pgtalal 這樣做是想make a statement看看IG security有多yuek!
人類安全要緊!!!
但....最後好像證明了這個pgtalal只有14歲...
所以他應該不是這麼偉大.
如果我14歲是這樣做只會是因為貪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qy6AX3v6Xg/hqdefault.jpg)
前端後端意思 在 什麼是前端?後端?全端?軟體工程師該走哪端好?【電腦說人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什麼是 前端 ? 後端 ?全端?軟體工程師該走哪端好?【電腦說人話】 | Frontend, Backend, or Fullstack? Also... Hi, I'm back! ... <看更多>
前端後端意思 在 關於前端、後端、全端的選擇- 前端工程師板 - Dcard 的八卦
小弟今年25歲,之前在網路平台學了前端設計,大致上會了html、css,跟一小部分的js的動畫、控制迴圈等。因為原本在哀居廣告看到的是ui、ux工程師, ... ... <看更多>
前端後端意思 在 [請益] 專精前端(或後端)vs全端工程師- 看板Soft_Job 的八卦
小魯妹我是個資歷一年多的前端工程師,
就自己興趣來說,還滿想接觸後端,目標是 Full stack。
但最近資深同事一直告訴我一個概念,如果是為薪水著想,
與其全端樣樣通卻樣樣不精,倒不如認真鑽研前端技術,讓自己在前端變得很厲害。
小魯妹有點訝異,因為我一直以為市場喜歡的是全端,
感覺全端的機會與薪水都會高於只偏向前(或後)端。
畢竟面試過很多公司,感覺他們都希望是前後端都能掌握的工程師。
不知道各位年薪 300 的大大怎麼想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15.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605623890.A.B2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