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愛爬高-他們有⚠️危險意識嗎?
#治療師的感統小學堂
爬沙發🪑、爬櫃子,隨意從高處跳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顧安全,
大人眼睛一秒都不能離開他們,
不然下一瞬間可能就會出大事,
每天都在講危險、會受傷了!
他們到底有沒有危險意識🤦?
栗子和恬兒治療師今天就來介紹
☑️危險意識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生❓
☑️孩子為什麼總是這麼「大膽」❓
-
孩子其實在出生6⃣個月開始就發展出👁深度覺,
所以把他們放到一個有高低落差十分明顯的平面上時,
他們其實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高度,
知道下一步的地面很深,而不敢直接爬過去,
(🔍有個十分有名的研究叫做「#視覺懸崖」,
非常有趣,大家也可以去搜尋看看)
漸漸到了4⃣歲才會發展出跟大人一樣的準確深度覺,
所以當孩子剛建立深度覺時,
也是他們第一次認知到的危機意識的時候喔。
-
但為什麼長大後,孩子反而不怕高,
經常出現各種爬高、從高處一躍而下的🚫危險行為,
每每看到這種景象,大人的心臟都快停了😱,
他們真的有感受到危險嗎?
其實孩子會有這些行為,可以從幾面向來看:
🔺#想尋求前庭覺刺激 或 #前庭覺刺激經驗少
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在比較高的地方,就是因為這樣,
所以他們故意想往高處爬,體驗從上跳下的感覺,
也就是♥️想得到「前庭覺刺激」
打個比方,許多人也喜歡玩跳水、高空跳傘,
類似這種極限運動帶來的刺激感。
-
通常喜歡到處爬高的行為比較常發生在2-4歲,
除了覺得高處是個未知的世界之外,
(餅乾糖果神秘物品都藏在上面😂?)
當他們往上爬,
在高處的感覺會給予強烈的前庭覺刺激,
剛開始經驗到這樣的前庭覺刺激時,
會覺得很興奮,讓他們不由自主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進行這樣的活動,
不過一陣子後,孩子可能玩膩了,
感覺刺激的需求被滿足了🙆♂️,就會漸漸減少〽️,
而且大一點後,身體能力越來越好
也開始可以玩比較難的活動,
像是打球🏀、騎腳踏車🚴♂…等等
能進行更多有趣的活動,就不會侷限在只能
藉由攀爬到高處來滿足好玩的心情。
-
🔺#前庭覺刺激不敏感
還有一方面是,
有些孩子對 前庭覺刺激「不敏感」⚠️
所以他會不停的想要去👉尋求👈這樣的感覺,
才能感受到前庭覺刺激帶來的快樂,
甚至這樣的孩子有時候也會被❌誤以為是過動兒,
但其實他只是 #感覺統合失調 的孩子,
經過適當的治療很快就能找回生活的品質。
-
不過要怎麼區分,這就要經由職能治療師進行專業評估才能判斷,
所以今天就先簡單介紹,
讓大家了解孩子的感覺系統與行為之間的影響,
就不會覺得他們是故意的,
可以看成他們誕生到這個世界🌎,
正在透過各種行為來熟悉、學習現在的環境~
#小小複習時間
之前寫過前庭覺「過度敏感」而導致的重力不安全感文章,
剛好跟本篇的前庭覺不敏感的狀況相反,
還沒看過的快去複習,就能理解這兩種狀況的差別喔
【別再說我是膽小鬼】第一部曲:淺談 重力不安全⏩https://bit.ly/2XYI6n5。
-
下一集,我們來分享怎麼破解👊孩子愛爬高這件事喔
敬請期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覺統合訓練遊戲 提升寶貝肢體協調、專注力以及學習力! 簡單的遊戲就可以幫助大腦發展 例如玩黏土、爬樓梯等等 ▶ 詳細文字版 https://mummy.com.tw/archives/20985 人體有七大感官系統 而感覺統合特別強調三大感覺系統 那就是本體覺、觸覺、以及前庭覺 今天就針對這三...
前庭系統失調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八卦
最近我辦了一場快閃公益講座,再將入場費全數捐給了「新北市自閉症服務協進會」。
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支持,是來自於我身旁有個一起長大的親人就是自閉症,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發現她的不同,但因為對這個病症的不了解,所以也不夠早讓她接受治療,現在這位親人已經是成年人了。
但至今我還是常常支持自閉症協會的活動。
這邊想拜託大家幫個忙,花一點時間陪我一起做公益,點點手機投個票讓這個幫助自閉症兒童的計畫可以通過。
這個計畫是希望讓自閉症兒童可以藉由每週三小時的打擊節奏樂療育課程計畫,利用空靈鼓、搖鈴等節奏樂器的教學,培養個案的專注集中力、激發想像力、強化肢體活動,以及訓練肌耐力。
自閉兒童在認知功能、口語表達、肢體動作等發展上,往往較一般孩子落後。為了增強自閉症兒童的能力,「感覺統合」是在自閉症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根據統計,自閉症兒童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會出現各類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而透過「感覺統合療育」的協助,能促進他們的觸覺、本體覺(維持平衡)、前庭平衡覺(察覺方向和平衡改變)、聽覺及視覺等感覺系統的調節、引發適應性的反應,從而改善姿勢控制動作、手眼協調、視覺認識、專注及組織能力,使他們更有效的參與日常生活的學習、自理及活動。
協會希望打擊節奏樂療育課程,藉由說說唱唱、肢體律動、樂器敲打、音樂欣賞等不同的學習方式與過程,引導自閉症兒童藉由節奏的體驗,進入音樂的領域。而打擊節奏樂的多變化的敲奏方式,對孩子的肢體協調有很大的幫助。
透過專業老師的教導,無論是肢體律動、雙手同時敲奏、左右手輪流敲奏,或是聆聽記憶音樂的節奏節拍,不但可以訓練自閉症兒童的敏捷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刺激他們的左右腦開發,訓練大小肌肉功能、認知發展學習、手眼協調能力與視覺認知專注力,以期活化自閉症兒童的全腦發育,增加自閉症兒童的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能力。
拜託大家幫忙支持新北市自閉症服務協進會「自閉症兒童打擊節奏樂療育計畫」。
讓自閉症兒童學習不同的活動與技能,利用空靈鼓、搖鈴等節奏樂器的教學,培養孩子的專注集中力、激發想像力、強化肢體活動,以及訓練肌耐力。
請幫我投下您寶貴的一票,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自閉症兒童就有機會獲得補助。
日期:11/1中午12:00至11/30下午17:00
編號:3038
投票步驟
(1)進入「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活動網站
https://www.taishincharity.org.tw/lovepower/detail-report_3038.html?fbclid=IwAR2XRlJL8eV6MnPy7SQTnqQVAHDItfb8m1BW0g3ms-iptvsgcgBcJkUOgms
(2)點選「投票」
(3)選擇用「Facebook」或「Line」帳號登入
(4)輸入手機號碼並按「發送認證碼」(系統寄出簡訊認證碼)
(5)輸入簡訊驗證碼
(6)回到提案頁面,點選投票
(7)系統確認投票成功!!
再次謝謝大家~^_^
前庭系統失調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小遊戲也有大功用—談感覺統合居家遊戲建議【黃暐恬】
有些孩子,看起來頭腦也不笨,外觀也很健康,但總是顯得笨手笨腳,有時情緒反應大,在學業或人際關係上表現也有些困難,常被家長師長認為不認真;但或許我們都誤會他們了,他們不是不認真,而是可能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問題。
感覺統合理論是由美國一名職能治療師珍․愛爾絲博士所提出的。在我們周遭的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各種感官刺激,在我們的感官受器接收到這些訊息再傳到大腦以後,我們的大腦必須要去處理、過濾、整合這些大量的資訊,才能做出適切的反應,若此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
舉個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光是我們走在路上這個非常稀鬆平常的動作,視覺及本體覺訊息經過整合後,讓我們知道身體和障礙物的距離,地心引力的訊息經過前庭系統處理以後,讓我們能做出平衡的反應,若感覺統合出現了問題,行走的過程中可能會到處碰撞或跌得鼻青臉腫。
所謂的感覺刺激,除了我們熟悉的聽、視、嗅、味覺以外,還有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是感覺統合治療的關鍵,對於有這些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家長們可以運用一些感覺統合遊戲來改善他們的障礙情形。下面就以三大感覺系統來分別介紹感覺統合障礙,以及和居家相關的感覺統合遊戲。
觸覺
當孩子對於觸覺刺激的處理有困難時,他們可能會有觸覺防禦或是會去尋求觸覺刺激,例如一直用肢體去碰觸別人或其他特殊材質的東西。若孩子的觸覺區辨能力有障礙時,他們閉眼時無法用手摸來辨別物品的特性,手部操作協調差,甚至操作時都要一直用眼睛來看。下列是和觸覺刺激較有相關的活動:
神秘箱:可以將日常生活常見的東西放入紙袋、紙箱中,讓孩子用手觸摸來辨別,也可放入不同材質的布料、菜瓜布等,讓孩子找出相同的布料。
沙箱:可利用沙坑裡的沙、貓沙、園藝用的細沙石。
沙畫、指印畫:利用手指與沙子以及印泥、紙面的摩擦所產生的觸覺,來提供孩子所需的觸覺刺激,還可變換成其他材料,例如:水彩加上漿糊。
球池:可讓孩子在裡頭假裝玩水、打球池仗、尋寶。
觸覺治療球、沐浴刷、各式海綿、公園裡的按摩步道等生活常見的東西也可以提供觸覺刺激。
前庭覺
前庭覺輸入的形式以地心引力、加速度為主,同時它與身體姿勢維持、平衡以及眼球動作、孩子的情緒有緊密的關係。和前庭覺相關的活動有:
滑板:讓孩子的腹部趴在滑板上,讓他們自己用雙手推進,雙腳呈微彎抬起的姿勢。
彈跳床:健身器材中的彈跳床也可提供前庭刺激,配合著音樂彈跳更能增加樂趣。
跳紙箱、米袋:利用不要的廢紙箱、米袋等,讓孩子站在裡面跳著前進,同時也可增進孩子的動作計畫能力。
公園遊樂器材:鞦韆、溜滑梯、旋轉地球、搖搖馬。
治療球:可以讓孩子坐在上面,或肚子趴在球上由家長扶著他的腰部後上下左右晃動,另外孩子也可肚子趴在球上,往前傾斜俯衝後自己用手撐地,當孩子趴在治療球上時也可試著丟球、丟沙包到箱子裡。
跳跳球、跳跳馬:市面上也有販售一些充氣的小馬、有把手的治療球,都可讓孩子坐在上面邊跳邊前進。
本體覺
本體覺來自於我們的肌肉、肌腱、關節等等,讓我們瞭解自己的肢體是伸直還是彎曲,高舉還是平放的位置,不需要用視覺也能知道,而本體覺的輸入型式以「重壓」的感覺為主,同時本體覺的輸入也可降低焦慮、提升孩子的安定感,使過多的活動量降低。
拉魔毯(拉重物):準備一條薄的毯子或布,讓孩子坐在裡頭,手抓著布後面兩個角把自己包起來,再由另一個孩子抓著布前面兩個角,拖拉著裡頭的孩子,再互換角色,或是把重物包在布裡,假扮聖誕老人載著禮物。
橡皮伸展帶:收集固定貨物或是健身用的橡皮繩,可以玩拉扯伸展的體操或玩拔河遊戲。
榨果汁、幫忙家事:在家裡可讓孩子幫忙用手動擠壓式的榨果汁器來榨果汁,還可以有成品的回饋,而在家裡幫忙搬桌椅、重物,敲釘子等也有相同的效果。
人體手推車:適用於年齡較大的孩子,讓他們雙手伸直撐在地上後,手抓著他們的雙腳抬起離地,並且雙腳及身體成一直線平行於地面,像推車一般前進(孩子的手同時要配合移動前進),同時背上可以放上布娃娃等增加樂趣。
黏土:孩子玩黏土時,可利用黏土壓製模型或是做餅乾、果凍的模型讓孩子壓製出各種樣式,並加上桿麵棍或是讓孩子徒手把黏土壓平。
嚼口香糖等有嚼勁的食物,提供口腔的本體覺刺激。
一般我們聽到的注意力缺損過動症、自閉症、發展遲緩,也會有合併感覺統合障礙的可能,但有大部分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他們外表可能和一般的孩子沒什麼不同,所以他們的問題容易被忽略,且感覺統合的異常對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人際關係、甚至是學習困難都有著緊密的關係。
在臺灣,感覺統合的評估與治療必須由領有職能治療師合格證書的職能治療師執行,因為每個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需要的「感覺餐」都是獨特的,所以若擔心身邊孩子有這樣的困擾,建議到醫療院所接受職能治療的評估,來瞭解是否有感覺統合障礙以及找出最適合的感覺統合活動,讓小小的遊戲,也有促進感覺統合的大功用。
復健部職能治療師 黃暐恬
http://epaper.ntuh.gov.tw/health/201210/pdf/小遊戲也有大功用.pdf
前庭系統失調 在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 Youtube 的評價
感覺統合訓練遊戲
提升寶貝肢體協調、專注力以及學習力!
簡單的遊戲就可以幫助大腦發展
例如玩黏土、爬樓梯等等
▶ 詳細文字版
https://mummy.com.tw/archives/20985
人體有七大感官系統
而感覺統合特別強調三大感覺系統
那就是本體覺、觸覺、以及前庭覺
今天就針對這三種
推薦大家適合一到兩歲的訓練遊戲
爸媽們,你還想知道訓練哪些感官的遊戲呢?
視覺?認知能力?快來留言讓我們知道唷!
-
▶ 本集重點
0:14 開場
01:01 感覺統合失調會怎麼樣呢?
01:23 本體覺訓練方法
02:44 觸覺訓練方法
04:26 前庭覺訓練方法
05:25 重點統整
05:39 Q&A時間
-
▶ 在家這樣玩 https://mama.mummy.com.tw/Mb1td
▶ 想看更多懷孕/育兒資訊 手刀訂閱 Youtube https://mama.mummy.com.tw/kv7bn
▶ 創業系媽媽婉翎 個人粉絲專頁 https://mama.mummy.com.tw/TIBIP
#感覺統合 #嬰幼兒發展 #兒童發展檢核表
-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comi520520@gmail.com
別忘了訂閱我們這個頻道喔!^^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粉絲頁▶ https://mama.mummy.com.tw/xXqq4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網站▶ https://mama.mummy.com.tw/4lFYJ
🥣加入副食品 親子料理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1zWQt
📔加入親子共讀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FpHde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LosfE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WRkw6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mama.mummy.com.tw/ZfBF0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mama.mummy.com.tw/Zyht9
托嬰中心 保母 保姆 討論交流分享區:https://mama.mummy.com.tw/R2T8A
媽咪來炫肚 愛現寶寶分享社團:https://mama.mummy.com.tw/G4h9k

前庭系統失調 在 感覺系統失調2:前庭平衡覺系統失調障礙 - YouTube 的八卦
小朋友逃避玩遊樂場設施 ?周圍郁、坐唔定 ♂️ ?佢地可能患有 前庭 平衡覺 系統失調 障礙 今次,職業治療師張惠萍姑娘 會講解 前庭 平衡覺 系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