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又會掀起怎樣的政治波瀾
蔣萬安在昨天證實確定參選台北市長,許多人收到消息相當震驚,但如果你是我的忠實粉絲鐵定不意外,我早在半個月前收到消息時就揭露過,蔣萬安會代表國民黨出來參選,而更早之前,國民黨內部的人選協調與民調早就展開,蔣萬安在黨內沒有競爭對手,出線毫不意外。
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接任人選,許多人還誤以為還是副市長黃珊珊,這個選項早在吳益政只獲得4%的隔天就確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任立委蔡璧如,過去會考慮黃珊珊,是考量到民眾黨的支持度無法從柯文哲身上轉移,這才考慮與親民黨合作,希望能夠有乘數效應,原本蔡璧如早將戶籍遷至蔡宜芳家中,就是為了提早布局高雄市長補選,但後來在內部的鬥爭下被勸退,選擇與親民黨合作,看是不是有更高的機會。
但吳益政拿下如此低迷的支持度,4%更成為柯粉們揮之不去的惡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黃珊珊可說是提早出局,取而代之的則是蔡璧如,事情早已底定,唯一有變數的可能性是陳珮琪,不過以各方民調做出來的結果,兩人都毫無獲勝的可能性,他們的目標則放在令特定人物敗選。
目前結果是蔡璧如參選台北市長,陳珮琪掌握民眾黨財政大權,即使最終民眾黨全面潰敗,也能透過支持者的消費累積政黨資本,接下來民眾黨將會全面參選議員,人選不出意外的會有超過八成皆為女性,且都是面容姣好的類型。
舉凡學姊、林珍羽、陳思羽等人都會被派出。
至於男性候選人?別傻了,民眾黨新竹黨部執行長洪永全私德糾紛,黨內立即切割,網軍代表林阿金更是跳出來澄清洪只是志工,過去需要人家協助的時候就說是自己人,出事後馬上就切割,一個陰盛陽衰的可憐政黨。
在目前的民調中,民進黨唯一在台北市有勝選可能的人選只有陳時中,歷經兩周後,我收到的消息還是一樣,陳時中不願意在防疫尚未完結時就思考下一步,而黨內府內大老已經不只一次希望他能參選,但固執的他毫無所動,唯一出線的可能,就是疫情早日結束,他的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後,才有機會投身選舉之中。
那民眾黨想令誰敗選呢?以目前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合作關係,自然不可能放在讓蔣萬安落馬,唯一的目標就是放在陳時中身上,這也是為何民眾黨在近期的防疫上不斷的扯後腿,甚至將加利的口罩混充事件怪罪在陳時中身上,就是試圖透過媒體輿論來降低陳時中支持度,最終在選舉期間以此作為攻擊主題。
但慶幸的是,台灣疫情防守仍相當嚴密,與台美的關係更是上一層樓,親中派的打算可說是全面失敗,但柯文哲與陳珮琪還會更緊咬著陳時中,利用同是醫生的光環來持續鬥爭,最終拉下陳時中。
對於台北真的不要太樂觀,時至今日還是一群台北人對於政治充耳不聞,就連花木蘭這種惡評如潮的電影都能讓他成為僅次於天能的票房亞軍,對他們而言,不談不聽不討論,反正誰選上對他都沒差,最終就是看到蔣萬安覺得他年輕、形象好就蓋下去。
我對台北太有信心了。
至於台北底定後,韓國瑜前往桃園已經成為唯一的選項,但館長槍擊事件,陳其邁在館長手術後第一時間打電話慰問,還讓館長對此發文表示,過去2018年對他攻擊成這樣,竟然獲得如此的關心相當感動,而有人藉著他的名氣卻完全不聞不問。
這個人就是韓國瑜。
桃園的年輕人,我只能說你們要加油,雖然王浩宇的罷免籌組相當不順,有讓他們卻步,但目前老年人的支持度與比例相當高,要勝選就是來桃園參選,如果反對的聲音至今仍傳不出來,那就接受桃園發大財吧。
最後關於王炳忠退出新黨一事,在新黨前任主席郁慕明退下後,第一時間就是檢討青年團包含王炳忠,侯漢廷等人,畢竟王炳忠過去的發言與言論,造成了新黨與共匪畫上等號,完全吸引不到支持群眾。
新黨新的主席考量的確沒錯,王炳忠這些人的確造成形象較差,但等這些人離開後新黨只會更邊緣,畢竟連新聞媒體跟網路都沒人討論後,這才是真正進入滅亡狀態的政黨。
至於王炳忠等人接下來何去何從?民眾黨可說是最好的選擇,一來侯漢廷有議員身分,王炳忠有媒體聲量,這都是民眾黨最喜愛的關鍵,且兩岸政策上也較為接近,在吸收入黨之後,只要用政黨該具有多元包容性的說法搪塞支持者即可。
唉,當我看到一個國家內,竟然有一群道德敗壞的人為政,為了個人與政黨的利益,犧牲人民的福祉,我對於台灣的政治只能說相當心灰意冷,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會繼續努力,把所有該知道的事情通通跟大家分享。
最後我想說一件事,大難臨頭各自飛真的不是開玩笑的,當有一群人被我掀底出來後,用盡各種方式私下與我接觸,然後將本該是隊友的訊息與底牌通通揭露給我,只為了讓自己平安無事,原本一堆我本不該知道的事情通通都知道了。
ㄎㄎ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更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前任台北市長是誰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柯P連任危機
能在台北市一對一的選舉中,擊敗國民黨的候選人,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被認為是「神」。
如今這個「神」,卻要走下「神壇」,種種幻想,開始破滅。
兩年前,柯文哲以一種無法想像的起手式,素人參選台北市長;一年半前,他用難以置信的85萬票,勝選市長;如今,柯P卻跌破眼鏡地,用驚人的速度,狂瀉支持度。兩年後還要不要參選連任?都很難說。
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柯文哲的民調,最高曾經達到69.7%,比他的當選得票比例57.16%還多出12個百分點,證明台北市民一開始是願意給他機會的,即使沒投票給他的市民,都願意對他有所期待。沒想到才短短一年半,柯P的滿意度居然已經從七成掉到只剩42%,掉了將近30趴!而且不滿意度高達39%,兩者之間,僅僅只差3個百分點,計算進誤差值之後,簡直等於已經出現「死亡交叉」。
當市長的不滿意度,等於滿意度,甚至高於滿意度的時候,將會發生什麼事?柯文哲與他身邊的幕僚們,早已經都嗅了出來。
上個月23日,各大媒體報導:「柯文哲九個月內出國四次,花了834萬,比馬英九跟郝龍斌還多」!媒體痛批柯文哲市政不顧,頻頻出國,剛上任時的清廉節省形象完全破滅,搭稿標題大辣辣寫著:「柯省長破功」。
不是說很省嗎?怎麼花得居然比馬英九跟郝龍斌,甚至比陳水扁都還要多?這個新聞讓許多支持柯市長的民眾們,感到困惑。尤其不解的是,出來批評柯P亂花錢的,為什麼是「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志偉」?
何志偉拿出市府的出訪報告跟支出表痛批,才短短九個月,柯市長就花了834萬,遠遠高於前任幾位市長,而且問題還不在錢花得多,問題在於,柯市長的出訪行程,很多都與市政無關,即使有關聯者,對市政建設也幫助不大。高分貝質問柯市長:「花這些錢到底有什麼意義」?
何志偉火力全開,對準柯文哲而來。許多市民不知道,不到三個月前,何志偉議員才剛剛跟著柯市長一起去了日本訪察,出國時黏踢踢,回國後卻翻臉,痛批「出訪無用」。
民進黨的議員,對柯文哲「聲言厲色」,具有指標性的意義,這個狀況在一年前根本不可能發生。一葉知秋,見微知著,顯然民進黨內部,已經有了決定。
十天之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面對外界點名「柯P人氣狂跌,民進黨將派戰將出馬選市長」,順勢回應:「我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儘管事後姚文智特別上臉書PO文解釋:「我在牛棚練投,雖然隨時都可以上場,但不代表就不支持目前場上的先發投手」。還特別補充說:「牛棚與先發,都還是同一隊隊友,重點是球隊要贏球(要有亮眼滿意的市政成果),人民才是真正的總教練,決定誰來上場主投?誰又該投多久?只要投得好,就可以繼續投下去;若投不好,也隨時有隊友支援」。
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姚文智越是解釋,越是讓市民看出端倪,這個先發投手將是要「完投全場、幹滿八年」?還是「急找牛棚支援換投」?總教練,正在考慮。
2014年的那場選舉,柯文哲得票57%,連勝文40%,如今最新民調柯文哲的滿意度只剩42%,不滿意度高達39%,這兩個數字恰恰好說明了,當初投給柯文哲的57%支持者中,大約15%的中間選民,已經對柯市長過去一年多的施政,失去了熱情,少了這15趴,現在只剩下綠營基本盤42趴,再支持著柯P。
相反的,一直堅持支持著國民黨,堅定到即使當年選情大壞,都還堅持票投連勝文的40%選民,經過這一年多之後,已經逐漸敢於表態,表態「不滿柯文哲」,這也是柯P目前「39%不滿意度」的基礎和由來。
走下神壇之後,柯文哲正面臨著「連任的挑戰」。
在五大案辦不出結果、市民塞車苦、路邊停車收費、公車票價擬調漲、悠遊卡打折恐取消、三井倉庫案槓上文資團體以及搖搖哥自願被抓等等事件之後,「說的多,做的少」的柯市長,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如果民調繼續往下掉,跌破40%,於公於私,於情於理,已經執政中央的民進黨都沒有理由不派出自己的首都市長候選人,出馬一戰。
不過,萬一民進黨堅持一戰,但柯P及其幕僚又找不到退選的理由的話,三強鼎立,泛綠相爭的結果,很可能將會重演1994年的「三強之爭」。
走下神壇之後,柯P的連任危機,才正要開始。他的敵人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進黨,柯P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
暐瀚 2016-4-4 de 淡水
前任台北市長是誰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 當捷克參議長喊出我是台灣人 】
捷克參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率團浩浩蕩蕩訪問台灣,一行90人在台灣造成熱門話題,尤其在歐洲疫情尚未真正舒緩時,這次外交訪問更屬難得。常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關捷克參議長訪問台灣的外交意義,究竟該如何解讀?
最大的意義,當然是「國會外交」的推動。
參議長維特齊於9月1日於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說,這不但是45年來第一次有外國議長在台灣國會發表演說,更是非邦交國的議長首度在立法院演說,自有其歷史意義。
細數歷史上有名的國會演說,當然是蔣宋美齡於1943年2月18日在美國國會山莊以「中國第一夫人」之姿發表演說,蔣夫人身影雍容華貴,且英文流利,當時的確是一個成功的外交演說。
台美目前沒有邦交關係,安排雙方總統或高層至對方國會進行演說自然有其難度。但以美國州議會層級來說,歷年來我國駐美各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至轄區州議會演說並不罕見。不過州議會層級的外交意涵不高,哪天若能在美國華府國會山莊發表演說,才是外交突破。
回到捷克參議長來台演說乙節,當參議長維特齊以中文說出「我是台灣人」時,全場歡聲雷動,並給予起立鼓掌(standing ovation)。維特齊這一句話的典故語出德國,1963年6月26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西柏林發表演說,甘迺迪當時以德文說出 “Ich bin ein Berliner” (我是柏林人),成為歷史名句。
捷克參議長維特齊說「我是台灣人」,當然不是說他真的想入籍台灣。這句話的真正戰略意義,是「新冷戰」(new Cold War)時代是否已經悄然來臨?甘迺迪當年在冷戰時期於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講出這一句名言,今日的新冷戰時代,台灣與捷克共同的戰略敵人是誰?當然是中國。
捷克的對中政策,非常微妙。捷克總統齊曼(Milos Zeman)是出名的親中派,參議長雖然政治地位崇高,但捷克整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並不是參議長一個人可以決定,更別說中國對中東歐地區國家(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CEEC)施力頗深,除了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下大型基礎建設投資案如鐵路等的經濟誘因之外,另外還有許多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
雖說如此,參議長訪台已創捷克高層訪台最高層級,仍具重大政治意義,參議長訪台某程度上也代表捷克民意對台灣的善意,彌足珍貴。
對台灣來說,下一步可以如何爭取?在維特齊接受台灣記者訪問時,其實已露端倪,他說已經邀請立法院游錫堃院長參訪捷克國會。
游院長能否以「回訪」之名順利訪問捷克參議院,甚至在捷克參議院發表國會演說,目前尚難定論。維特齊的口頭邀請,是否僅為基於外交禮儀的禮貌性說法,亦或真有心推動,實有賴台捷雙方未來持續互動。但可以想像的是,中國駐捷克大使將會傾全力阻擋,就如同當初阻擋維特齊前任者訪台一般。對中國而言,如果台灣立法院長成功去捷克發表國會演說,未來恐怕在歐洲各地遍地開花,屆時中共如何保其顏面?所以可以想像的是,中國外交部將下令全力封殺。
捷克參議長訪團中,在台灣享有最高名氣的事實上不是參議長本人,而是布拉格市長。也許有人會好奇,那怎麼看待布拉格市長對台灣的友善態度呢?他可是捷克的首都市長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持平而論,布拉格市長雖是首都市長,但其政治地位並不若例如同樣是首都市長的台北市長。原因很簡單,布拉格市長並非直接民選選出,而是由65名布拉格市議員互選選出,而布拉格市議會採合議制。嚴格來說,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對台灣的友善態度也代表布拉格市議會整體對台灣的友善態度,但也絕對不能天真以為65名布拉格市議員都有相同程度的友台態度。
賀瑞普市長因為年少時曾來台求學,外型帥氣,態度親台,所以不難想像他在台灣擁有一批「粉絲」。但持平而論,他是一位市議員,也是一個市長,但他無法直接影響捷克的外交政策。台灣能做的,以務實面來看,其實「城市外交」是較適合的角度,無論是台北市的穿山甲動物園外交或是其他城市,都可以嘗試從經貿、文化或體育等層面加深與布拉格的交流合作。
#捷克
#我是台灣人
(本文為今日新聞名家論壇專稿)
前任台北市長是誰 在 《台北市長白熱化》一個是前任+一個是下任#蔣萬安- YouTube 的八卦
with CameraFi Li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