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一件辛苦的事
她媽說她開始叛逆了,從小到大都乖乖聽話,為什麼帶小孩這件事,她意見那麼多。她說,以前要刻意討好父母才能生存,很多不喜歡的事也只好忍,現在她不想要自己的孩子過這樣的生活。
如果單純是意見不同,她的火氣還沒那麼大。而是她媽媽都用物質滿足孩子,暗著來,跟孩子約定好不能告訴她,這已經訴諸行動了,數次溝通無效,所以她只好藉著怒氣打破表面上的和平。
叛逆是一件辛苦的事,即使以她的年紀來說。說到底,叛逆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大部分我聽到使用「叛逆」這兩個字,簡單來說,就是父母不喜歡,不管是不喜歡孩子的想法,或者不喜歡孩子的表達方式,或者不喜歡孩子的行為,都可以叫叛逆。而且,叛逆主要是父母定義的,所以孩子也沒什麼辯解的餘地。說不定孩子的辯解,又會被指為叛逆—因為父母不喜歡。
叛逆這個詞的使用,一般在青少年。不過,實際上現在有很多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因為很有自己的想法,也開始有比較高的比例被講叛逆了。另外,有些孩子出生之後,情緒管理的狀況不是那麼理想,會跟父母發生比較多衝突,也容易被指稱為叛逆。
還有,像她年紀都一大把了,很多事都可以自己作主了,她媽照樣使用了叛逆這個詞來形容她。我自己曾經寫過類似的概念,是談人到中年,開始因為承擔大部分的責任,跟長輩在價值觀上的摩擦也越來越大,這也會被講成是叛逆。
叛逆的定義因為很模糊,基本上就是權威者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範圍很大。小至想法不同,大至困擾行為,都不算超出範圍。
有時候,叛逆代表這個孩子,還算有主見,有自我意識,想獨立,思辨能力到達了一定的水準,想做一些為自己好的事。叛逆的孩子也會成功,不過,因為沒有父母的支持,其實也過得特別辛苦。
我反而看到叛逆的孩子,會有部分的欣喜,因為起碼他還願意找人講,不會什麼事都往內壓。那種往內猛壓的孩子,受不了的時候,容易產生一些無法挽回的遺憾,事前沒有任何徵兆都有可能。
她為了孩子,終於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對她個人來說,是一種成長。只是,叛逆也需要練習,親情也許將來要修復,成長還沒結束。我衷心祝福她,即使是以前就要面對的功課,現在才要開始試著圓滿,也不遲,每個點都是起點。
.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0rz.tw/PCzPS (79折)
2.金石堂: http://0rz.tw/vCsPh (79折)
【靜心療癒2書:靜下心去愛+跟自己和好 79折】http://0rz.tw/qvsUv
3.誠品: http://0rz.tw/UllK6 (9折)
4.星馬地區: http://0rz.tw/M8sn2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http://0rz.tw/HJCSM
「刻意練習電子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情報] MyBook免費電子書《刻意練習》 - 看板Lifeismoney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KOBO百大書單心得刻意練習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刻意練習- 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伊森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情報] MyBook免費電子書《刻意練習》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刻意練習epub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刻意練習epub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掌握光線與影調|《黑白攝影》漫談與實作! - Mobile01 的評價
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別人可以不愛我們,
我們得要學習愛自己
「別人可以不愛我們,但是我們得要學習愛自己,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究竟是要充滿怨念,或是充滿愛和祝福的過生活,這是只有自己才可以為自己做的選擇。」
那天我去天下文化直播的時候,我晚了點到。一進到直播場地,便看到兩位醫師迎面安然微笑,那一剎那,有一種神奇的感覺。我猜,各位透過直播,也可以略略感受一二。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32093951027554/
我一向瘋瘋癲癲慣了,一進去就開始跟兩位醫師天馬行空聊起來。可是,兩位醫師的氣息勻和,我也同時感受得到某種類似莊嚴卻又親切的狀態。
對自己的照顧到了某個程度,我猜,對外的索求也就能減緩。從紛亂炫目的「想要」中,能看到我們本來非常簡單的「需要」。
停止對於「想要」的追逐,讓我們的「需要」能得到充分滿足,我認為這是一種「愛自己」--具體、可行,而且效果直接的一種愛。譬如說,對身體的覺察與呼吸,當下便能放鬆,如果這種練習持之以恆,可以任念頭來去,心境澄澈自在!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videos/655577378450077/
「所謂的正面思考,從來就不需要認真追求,人只要能接受世間如實的樣子,自在輕安的去面對一切就好,如果對自我很嚴格,非得要求自己做到什麼,那反而會把自己卡住。」
正向思考是我常強調的重要練習,最後是要慢慢走向一個全面性的清明觀照。這個練習可以進行一段時間,那是一種眼光的培養,一種對小我與社會制約的超越。
覺察力提升了,不管是哪一種想法,就不用刻意貼上正面或負面的標籤了。不費力、不刻意,是我們最後所處的境地。
有些人一認真起來,就容易陷入自我責備,好像思考不夠正面,自己就很糟。但即便覺得自己很糟的自己,也可以從這個基礎接納與肯定起,然後慢慢走向一種只保留覺知,而不評價的狀態。
從上面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到,正向思考可以是一種過度階段。尤其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應用在日常的人際互動,也能增添一些和諧圓融。
「高興時,就去覺察高興的感受;悲傷時,就覺察悲傷的感受—無論是高興或悲傷,都一樣會過去。當我們覺察到自己有很多想法不斷冒出來,就看著這些想法,如實的接受他們,不需要自責或是抗拒,不必批判自己……」
這幾天,不管是透過文章、演講、直播,或者私底下跟人聊天,我不斷提到類似的概念。靠近自己的心,很自然是愛自己的入門,不管是感受或想法,都能被我們照顧到,並且溫柔安放,我們有意識地選擇適合我們的方式過生活即可。
當然,在細膩處,是有些方法,來應對我們內在的慾望。譬如我常使用「可以……」,來進行自我對話,可以參考昨天直播的後段。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380432492964710/
能給出愛的人不多,就算不少人宣稱能愛人,其實也有種種附帶的條件,愛得很有壓力。但即便沒人來愛我們,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愛自己,閱讀也可以是一種愛自己的展現,這幾天非常感謝許多朋友一起來學習。
祝願您,在愛中自癒,並且心念能專一!
.
以上引用文字取自
《心念自癒力:突破中醫、西醫的心療法》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w4urx
誠 品:https://eslite.me/w8ljz
天下文化:https://bookzone.pros.is/us9kz
📳電子書:
Readmoo:https://bookzone.pros.is/uh9dh
Kobo:https://bookzone.pros.is/vtkxl
天下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
.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每日溫習的負面思考
最近某日我正在看書,有位朋友靜靜地坐下來。我看到他,跟他分享我很享受我正在看的這本書,譯者的文筆功力很不錯。他聽完之後,便開始了他常做的事—批評與抱怨。他在批評某人,翻譯的書如何之差,錯誤一大堆,負評很多,但書卻賣得很好…
他講得很投入,旁徵博引,還要用手機查google給我看。等到他講完離開後,我探查自己的內心,覺察到多了些煩躁,一時靜不下心來再回到書中的世界。於是我把書放一邊,好好地想,除了煩躁,我還能不能在他身上學到什麼?
後來想到之後,啞然失笑,心境就開闊了。他正為了工作,要準備去考英文檢定,如果他把進行負面思考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拿來背英文,我猜大概會考得不錯。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他,因為他批評與抱怨的時候,相當認真,好像完全沒有注意到時間的流逝,好像覺察不到,不管是把這些時間拿來運動,或者把該做的事做完,就可以減少自己很多壓力。他可能以為,批評與抱怨可以紓壓,這有部分是正確的,適當地發洩情緒確實有益身心健康。可是他投入了過多的時間,連生活都賠進去了,反而增加自己的壓力。他所散發的負面能量,還可能引來更多壓力。
我想到一位年輕人,她跟我說過一段話:「我每天都在想,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好,那樣做會有什麼壞處!」
哇…,每天溫習負面思考的次數,說不定還比複習功課多。那麼,負面思考就會越練越熟悉,只要有事情出現,再正面她都有辦法往負面去看。如果比賽負面思考,她說不定很輕易就能進入前三強。
年輕人就是因為想太多,所以很多事都不敢做,動彈不得,又不滿意現狀。她媽媽更有趣,我跟她媽媽提醒,要多鼓勵她。結果,她媽媽回應我的方式,先是讓我充滿著困惑。
「有啊!我就跟她說,誰誰誰很出名,可是負面新聞很多。誰誰誰賺很多錢,他還不是做過很多壞事…」然後再把焦點轉向她的某些同學與親戚,一個一個數落他們的缺點。
我很疑惑地說:「這跟鼓勵她有什麼關係?!」
她媽媽理所當然地說:「當然有關係啊!這些比她差的人,都可以成功了,或者考上好學校,憑什麼她就做不到?」
我聽懂之後,忍不住笑了出來。所以,她媽媽是把檯面上知名的人物,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先罵一頓,再來反襯,她女兒這個人,相對來說好多了,所以會成功。這樣的邏輯,她媽媽把它拿來當成是一種鼓勵。我是真心覺得這樣很有創意,原來,也可以都不用提到女兒的優點,只要證明其他人都很差,就可以突顯女兒的好了。
這樣看來,她媽媽往負面去的能力,也不輸給女兒。如果她媽媽用這種方式鼓勵她,無疑是提著油桶去救火。儘管思考的內容不同,但是先從負面看,把負面的部分放大的方式,母女兩人在本質上是非常類似的。
負面思考還有個壞處,會忽略好事的發生。或者,過去曾有過的美好回憶,會被負面思考稀釋得比較淡,甚至想不起來。後來才知道,我觀察到的這個現象,也曾被研究證實過。
最近我看到一本書,講到一個快樂的人,正面情緒相對於負面情緒的出現,大概是三比一左右。我覺得現實生活中,能做到一比一,就算是少數了。更何況,我認識的人(通常是成人),常常是負面遠多於正面。只是大部分人沒有像我這樣,會刻意練習去標定正負向思考,所以常常沒有自覺。
基本上,練習正向思考,會有比較多的正向情緒。練習正向思考,有點類似背英文、準備考試一樣,就是要練習去想,多重複幾次,提醒自己從正向的角度去看待人事物。我還是再強調,只有正向思考是不行的,但是只有負向思考,讓人真的很難生活。
所以,我很感恩這些朋友,常用自己為活教材,時時提醒我,要注意我自己的心靈成長。偶爾就把腦中的想法拿來分類,負面太多,就想一點正面的出來平衡一下。正面的部份太多,過度樂觀也會讓判斷失準,就問自己有沒有負面的可能。思考的可能性變多,平靜的時間也常跟著比較多。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KOBO百大書單心得刻意練習 - 書籍板 | Dcard 的八卦
今天要分享的書是NO.5 刻意練習,-以下本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特別擅長什麼事?從小到大,或多或少有幾門學科,甚至是一些不足掛齒的小技藝, ... ... <看更多>
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刻意練習- 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伊森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購書連結》https://goo.gl/HFNBL1哈囉,我是伊森,是個企業家,喜歡任何與商業有關的知識;平時與書為伍,喜歡文化傳播、大眾媒體,致力於打造各種 ... ... <看更多>
刻意練習電子書 在 [情報] MyBook免費電子書《刻意練習》 - 看板Lifeismoney 的八卦
MyBook 每月贈書時間又來啦!
這個月送的是這本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剛剛兌換成功了
提供給大家~
兌換碼:freebook47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08.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feismoney/M.1606794915.A.88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