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看得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導演是有野心把這部電影拍成經典,而不是現在不少人、包括媒體當成BL劇在瘋狂——兩個帥哥小鮮肉談戀愛誰不愛看。
為了證明我很支持這部電影而不是隨便批評,我發誓如果兩位男主角個別或一起要和我約會,我無條件配合。🙄️
很多有影響力的朋友對於這部電影本身與宣傳稿的批評,都鎖在自己好友圈,彷彿有默契般不想造成任何傷害、風波——但我認為這樣非常可惜。
其中一位朋友寫了自己寫的影評傳給我,他在講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同志自我認同危機」(sexual identity crisis),白話說就是「在當時年代引起嚴重的自我否定」。
年輕的男同志朋友無法體會到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同志要在茫茫人海中認出「同類」,並且得到對方眼神的「回應」,是要越過重重障礙。
其中最困難的是自己意識到「原來我喜歡男生(同性)」,以及得克服自我否定「我是不是不正常?」、「我是不是變態?」
最後還得鼓起勇氣踏進「二二八公園」或「台中公園」,在黑夜中探索愛情與慾望。
「等你清楚看見我的美,喔 愛愛愛愛 別走!那一個人~~~愛我,將我的手喔~喔 緊握!抱緊我 吻我 喔~愛愛愛愛。」
想想這首歌前面怎麼寫的——「脫下常日的假面 奔向夢幻的疆界」
這就是同志自我認同過程或障礙的心路歷程。
在這部電影中學弟是最自由的角色,大家同情他的陰柔氣質且公開出櫃被暴力毆打、言語霸凌。但他所有的戲都在傳達「我就是我的我」,「老娘就是美,你們這些死異男怎麼打,我都沒在怕的!」
其中一幕Birdy站在圍牆上振翅高飛後ㄧ躍而下,那是他內心真正的自己想掙脫框架及自我認同的障礙。
尤其生活周遭有一個愛他的男性及那位他曾想施加暴力的同類(學弟),他們的勇敢對比自己的軟弱,羞恥感當然與日俱增而更加否定自己與逃避自由。
Birdy透過他人來認識自己——內心被自己禁錮住的意識。
這一幕也是導演向兩部經典電影「Birdy」與「BIRDMAN」致敬。
朋友以自己活過那時代的同志身分寫「同志認同危機」,但我只提醒他,電影跟現實生活中「女性」的角色不見了,又變成只是用來成全男同志情慾與愛情的犧牲品。
我跟他說:「同志在那個時代以及現在大都是弱勢受害者,但同志也能同時是加害者。」
一方說法是同志在那過時代沒得選,只能透過婚姻「隱姓埋名」,但如果和他結婚的女性並不曉得先生是男同志,這樣就造成了傷害,不管男同志有意或無意,傷害就是傷害。
如果男同志無辜,那同妻何辜?!
(我這邊化約所有男同與異女、同女的婚姻,現實中有各種不同目的而結合的婚姻關係。)
有人說「那是班班自己的選擇」,我可以跟這些朋友說:「如果同妻可以選擇不要愛上誰,那男同志也能選擇公開出櫃做自己。」
大家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自由意志,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政府及不同時代的社會都有「不同選擇」以及「無法選擇」。
班班從愛上對方那刻開始,她很多事情就無法選擇,就好比為什麼男女生談戀愛,但只有班班被三大過退學?
因為對方老爸是可以在學校、軍訓教官面前暴力毆打自己小孩的家長會長。
「軍訓教官」是什麼概念?回想一下「返校」裡面的教官,教官是有權力送學生、老師去坐牢跟槍斃的。
能在國家機器面前使用暴力,那是家長會長多是地方勢力,這又回到國民黨的統治手段——恩庇侍從制。
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的朋友,把龍劭華的角色換成「顏清標」就能懂了。
電影本身有非常多可以開展討論,譬如其中的「黨國符號」,如果男同志之前罵過《返校》太政治;那我可以跟這些朋友說《刻在》是直接嘲諷中國國民黨與蔣經國。
他們去謁陵時說了什麼?
「我也不知道他做過什麼偉大的事」,然後開始假哭。
以及,男主角在台中公園時,有一個阿北拿「饅頭」給他後就開始強制性交。
想想為什麼是「饅頭」而不是「可頌」或「油條」?
再回想一下那個不舒服的過程背後的柱子上面貼著什麼?———🇹🇼🇹🇼🇹🇼🇹🇼🇹🇼🇹🇼🇹🇼🇹🇼🇹🇼🇹🇼🇹🇼
最後,我再次強調我很支持《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我在粉專推薦過,私下也要朋友一定要去看——我對他們的愛不比影迷少。
但是,我給你們的東西跟別人給的不一樣,因為一樣的,你們就不想要了。😘
今年國片電影沒有極限,拜託大家要去看《消失的情人節》、《怪胎》、《無聲》、《孤味》、《同學麥娜絲》以及《親愛的房客》。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小小建議:電影公司、經紀公司要發的新聞稿先給幾位同志朋友或有性平意識的朋友看過,不然有幾則內容真的還停留在戒嚴時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 1987年台灣解嚴,高二生張家漢在烈日泳池畔初見同校的王柏德,從此再也無法收回目光。當學校解除髮禁、招收女學生,原以為解嚴開啟了自由戀愛的大門,社會與人心卻仍未改變,一再壓抑他們對愛、性與性向的摸索和擁抱,此時學妹的出現,更激化兩人的曖昧關係。這段刻骨銘心的...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極好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觀影心得-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的評價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普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略為可惜的收尾-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 好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看板movi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八卦
老師是人,對學生當然會有各種偏好,喜歡的,不喜歡的。
就連我在實踐大學教劇本寫作時的那四年也一樣,我當然對認真上課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好印象,對老是沒有在課堂上出現的學生有壞評價。
但喜歡跟不喜歡,都不應該變成一種貼標籤的依據,不該藉著老師的權力默默誘導班上學生去排擠你不喜歡的學生令其難堪,也不應該給予你喜歡的學生特權令其驕傲跋扈。
我聽半瓶醋的影評視頻關於陳珮騏飾演的壞老師的討論,有一個觀點沒有被提到,就是,這個壞老師她之所以對段人豪發怒,不是因為段人豪對佛不尊敬、謗佛什麼的,而是段人豪對想要在受害家長面前,展示慈悲與關懷的壞老師噗哧一笑:「老師,妳好好笑!」令壞老師覺得自己被譏笑了很不爽,旋即用謗佛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激烈攻擊回去。
這種壞老師,總是有很多冠冕堂皇的好理由,不用懷疑啊。
就像是林書偉在導師辦公室失控對她咆哮:「可是他們差點把我眼睛戳瞎!」壞老師一臉幹你竟敢吼我的震驚表情,然後點香,膜拜,最後才勉強冷靜心情,用一種我決定要好好開導你的慈悲為懷態度,給了林書偉一個將他與霸淩他的壞蛋,綁在同一個社區關懷作業的強迫合解方案。繼續弄他。
前幾天我在台北開了一場,專門讓各領域老師觀賞怪物的老師限定場次。
電影放映完畢的映後座談,我說,本電影有一大特色,殺人最多的角色,在善良排行榜上高居第二(第一應該是走廊上的體臭女孩),但最邪惡最壞的角色,卻連一個人也沒有殺,那個人就是陳珮騏飾演的壞老師。
好老師就不特別說了,這次我的電影不需要這樣大慈大悲的劇情,但壞老師絕對是一台超級怪物製造機,每年都會在教室裡,用他(她)扭曲的性格製造出一批又一批身心敗壞的怪物學生。
我問:「請問在場的老師有沒有人認為,我在處理怪物電影裡這一個很愛滑佛珠的老師時,有污衊佛教的傾向,有這種感覺的請舉手。」
全場有四個老師舉手。
我先簡單回應:「嗯,其實我是佛教的粉絲,我認為我沒有污衊佛教,我想戰的,是自以為對宗教虔誠,實際上卻是走火入魔的人。如果你略懂佛教,就會很清楚知道那個爛老師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而是一個,非常熱衷修行,眼中只有神,心裡卻沒有人的自我中心主義者。我覺得這個角色特別寫實,大家想想,以宗教為名,不斷干預他人如何生活之實的人,在我們的現實世界裡可曾少過嗎?就____________啊!(自行填空)」
我沒問我的一番解釋是否有翻轉之前舉手老師的質疑,我只是接著問:「那我再想請問各位老師,有沒有人認為我在設計陳珮騏演的這個角色上,有污衊老師的嫌疑?」
這時大約有七八位老師舉手了。
非常好。
我將麥克風交給其中一位舉手的、大約五十多歲的男老師,請他發表意見。
他大概是這麼說的:「我不曉得你以前在讀書時是受到什麼傷害,還是挫折,才會拍出這種想法的電影,我承認,以前或許有這種老師,但年代一定很久遠,現在不可能有這種老師了,根本不可能,學生犯錯,我們都會好好跟他講,解釋給他聽,怎麼可能打學生?不可能,至少我教書生涯就沒看過,我自己當然不是,我的同事也都不是這種老師,我覺得你拍的老師如果是真的,也是非常久以前的了。」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有一個年輕的女老師舉手,同時接過了麥克風。
她說她是XX女中的老師(很有名的學校,但我想保護她勇敢的發言),先發表了一段她對前一陣子某校園霸淩議題的看法,然後整個大爆發:「我們學校就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尤其很多資深老師,不只霸淩學生,同時也會欺負我們這些新進老師(接著說了一些我聽不太懂的例子),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我覺得這部電影裡的老師拍得很寫實!剛剛那個老師發言說現在根本沒有那種老師的時候,我旁邊這個朋友,她也是老師,她一直拉著我說明明就有!而且很多!」
然後滿場給予她掌聲。
我說:「學生真的很容易崇拜老師,好的老師就是學生的燈塔,我相信,如果我學生時期有任何一個老師握住我的手,告訴我,柯景騰,你畫的漫畫真好看!老師覺得你很有天份,只要你好好努力,老師總有一天會在漫畫雜誌上看到你的名字!我想,我今天應該不是電影導演,也不會作家,我百分之百會是一個漫畫家。好老師真的就是這麼振奮人心,反之,壞老師會徹底污染學生對未來的想像,覺得以後離開學校,就會遇到更多像壞老師這樣的大人,學生又怎麼可能樂觀又自信呢?」
如果你跟段人豪說:「你很壞!」
段人豪會哈哈大笑:「是啊!我超壞!告訴你我還可以更壞!」
段人豪絕對不會掩飾自己的惡劣,因為他根本不在乎你對他的看法,甚至以這種不在乎他人眼光的調調為傲。廣受全班歡迎的超人氣,就是他橫著走的底氣。
但如果你跟壞老師說:「妳很壞!」
壞老師會嘆氣,拿出佛珠幽幽念了起來:「唉,你心中有魔,看什麼都是魔,沒關係,我知道你對我的決定有所不滿,惡念佔據你的內心,就是一種我執,一切都是舊記憶重播,我想,這就是魔考,也是對我修行的一種試煉……」
幹,試煉個小,妳就是魔,魔到沒有一秒覺得自己有錯,從來只會反省別人,未曾檢討過自己,凡事都是別人爛,就妳好棒棒,別人生氣就是沒品沒家教,妳生氣就說自己是菩薩低眉金剛怒目不得不發,理由一堆,偽善到了極點。
如果你是壞老師,或是壞老師性格的人,看了「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之後,可能,我是說可能,可能會非常討厭這部電影,覺得這種電影根本就是敗壞社會風氣、充滿對社會各式各樣偏見的負能量,太糟糕了,太邪惡了,假裝討論霸淩議題,實際上根本就是在抹黑老師、污衊宗教、歧視老人、醜化純潔善良的學生、甚至是糟蹋觀眾智商。
不過,更可能的是,如果你徹底就是壞老師,壞入了心,你多半會覺得電影拍的真好,充分反映出社會的黑暗面,極富教育意義,尤其對人性的種種批判更是令你心有戚戚,唉,真希望這個世界沒有電影所呈現的那麼陰暗!
真正的魔王,是完全不會察覺到自己就是魔王本人啊!
就如同那些在教室裡拍桌喧嘩大笑:「脫褲!脫褲!脫褲!脫褲!脫褲!」的學生一樣,永遠也不可能察覺到自己很壞,很刻薄,很邪惡,一心一意,巴望著呆站講台上的資優生林書偉,終於崩潰,紅著耳根子把褲子脫掉,露出顫抖的屁股,好讓大家仔細看看他的屁眼裡到底藏了被偷的班費,還是……這個世界的惡意?
老師是教室秩序的終極仲裁者,有人卻偏偏利用了這種權力,邪化成魔。
所以,我沒有「創造」壞老師這個角色,我只是充分理解與充分體會後,在電影裡精煉出一個簡化的事實罷了。壞老師絕對不是局限於「老師」這個職業,老師只是電影劇情發生在教室裡的一個必然的設計,放在社會上,她可以是很多職場上的上司,也可以是更鮮明的符號指涉。
教室肯定就是社會的縮影,在我的電影當然也是。
所以請問大家了。
在「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裡的教室,有被全班嘲笑戲弄的資優生(代表什麼)、被徹底排擠的走廊上特別座女孩(代表什麼)、老是鼓譟喧鬧恣意訕笑落擅長井下石的一大堆同學(代表什麼)、帶頭狂妄酸人構陷異己的風雲人物(代表什麼)、總是一臉事不關己卻極度冷血的美少女(代表什麼)……
最後,擅長拉攏班上風雲人物,一次又一次帶風向標籤化學生,一旦自己的權威被挑戰就毫不留情將其踐踏摧毀,總是要問題學生反省為什麼大家不弄別人偏偏要弄死你的壞老師,又代表了什麼?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八卦
有些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卻有一種感覺能夠放在心裡,守護一輩子。
Some people can never be together, yet there's a feeling that will be held and kept deep within for eternity.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2020
YouTube影評:https://lessons.pros.is/wv24m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這部電影將喚醒你塵封的回憶!
🔥王柏德根張家漢兩人之間存在著3大難關?他們該如何面對?
🔥電影跟鳥人有關?聖經章節?擁擠的樂園?這個世界?寧靜革命?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今年的國片真的是佳作不斷,不管是用強迫症包裝的《怪胎》、還是以『時間』為題目的寓言故事《消失的情人節》,都用了蠻特別的角度來詮釋『愛情』。而今天要介紹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更如同它的片名一樣,不只在看的當下十分感動,離開戲院時彷彿心裏被刻下了印記;在提筆寫下這篇稿件時,聽著替電影量身打造的主題曲,片中的情節再次浮現眼前,也喚醒了自己心裡那些看似早已經遺忘的往事。
如同電影的那句:『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當年讓每個年輕人奮不顧身的那段回憶,或多或少都形塑了長大之後的我們,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正是透過了主角們高中時期的經歷,深切地刻劃了『初戀』對一個人的影響。如果你曾經為了初戀傷心傷神,不管當年的戀情最後有沒有修成正果,不管當初誰對誰錯,都希望你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能夠得到釋懷。
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透過解析兩位主角在感情上所面臨的三大關卡,來解析這部後勁極強的電影,接著則會分享電影裡引用或是提到的作品,例如『Birdy』這部電影、陳昇的『擁擠的樂園』、蔡藍欽的『這個世界』、聖經章節,讓你更加了解電影裡的隱喻以及深意!
<點擊圖片可看完整影片>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
1987年台灣解嚴,高二生張家漢在烈日泳池畔初見同校的王柏德,從此再也無法收回目光。當學校解除髮禁、招收女學生,原以為解嚴開啟了自由戀愛的大門,社會與人心卻仍未改變,一再壓抑他們對愛、性與性向的摸索和擁抱,此時學妹的出現,更激化兩人的曖昧關係。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戀,何時才能說出口?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陳昊森 #曾敬驊 #羅比無雷影評
近期影片:
顫役輪迴 影評 Antebellum【羅比】 颤·役·前/港譯
https://youtu.be/gdc5NhlWI-w
TENET天能 影評 Tenet【羅比】信条
https://youtu.be/dVe3LPTlMFQ
東京教父 影評 Tokyo Godfathers 【羅比】 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
https://youtu.be/d4C_T_fxQXU
導演: 柳廣輝
演員: 陳昊森、曾敬驊、邵奕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zwh2YIVSos/hqdefault.jpg)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Dcard 的八卦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影評-故事中『牆』與『水』的意象#有雷. 本次比較聚焦在《刻》這部作品中出現的事物、事件傳達給我的意象,較少去探討每個角色的心路歷程以及 ... ... <看更多>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的八卦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Oct 9, 2020 張貼於movie板. 35 4. [即時新聞/記者快抄] 批踢踢網友winds1234536發文表示,雷文防雷,有人提到導演和監製說這剪輯是他們最滿意的 ... ... <看更多>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影評 在 [極好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觀影心得- 看板movie 的八卦
觀看本文前請先去刷至少一遍再看才會有感觸。
如果一遍看不懂到底在演什麼
當你了解了再來看這篇文章其實也不遲
此文獻給心中有愛的你
也希望給沒有get到點的人能稍微理解到底在感動什麼XD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首先給大家一個時間軸
-1987年解嚴
|
-1987年家漢與Birdy相遇(高二)
|
—1988年高中開始招收女生(高三)
|
-1989年聯考前
|
-Birdy用Call機聯絡阿漢,阿漢回撥給Birdy
|
-三十年後再相遇
主要是以家漢視角的敘事手法,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看得懵懂、看得糊塗、你會不知所措、你
會跟著家漢一起,一起難過,一起歡笑,重新回味他酸澀卻也甜美的初戀。
電影一開始的時間軸是1989年聯考前,主要是家漢在與Birdy衝突過後,與神父述說與Birdy
相遇到聯考前的事,並在電影後段描述聯考之後的事。
在電影的一開始使用倒敘法,連結到現在發生的事,在電影手法中也算是屢見不鮮。
而之後便是家漢回憶起與Birdy的種種。
初次觀影之後,心中悶悶的感覺揮之不去。
如同很多人的感覺,電影剪輯破碎、不連貫、劇情無法連接、情緒被打斷,完全沒有搞懂導
演想要表達什麼、get不到點。
搞不懂好像就只是如同其他同志電影,只是高中兩個男生純純的愛,然後有個女生之後感情
被破壞之類的情節嗎?
電影除了表現出壓抑的社會環境、對同性戀的不友善,家漢與Birdy的相處情形、招收女生
之後因為班班的出現Birdy變的很渣,好像就只是家漢在單相思、異男忘,然後後面又重逢
,且長大後的樣子也讓人出戲,說了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話。
日常刻劃普通,衝突戲情緒無法堆疊,結尾讓人尷尬完全無感。
我承認這是我一開始對刻你的想法。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恭喜我們還算有點共鳴(?
也恭喜你掉入了導演的陷阱,如果你沒有代入感的話。
而導演總算還算是有點良心,放出了不少線索讓人發現,車禍不叫救護車卻call家漢、浴室
戲的吻、澎湖之行、家漢升大學後Birdy主動call家漢以及30年後的Birdy說:「其實那個時
候我
真的很愛你」。(初刷時聽到只想:幹,你這樣的行為跟我說你愛他?)
這個時候的你可以選擇上來發篇負評,或是繼續思考下去。
其實我們在觀影的時候都變成了家漢。
這是我之後思考出的答案,就如同第一次初戀一樣,像極了愛情。
第一次的初戀總是這樣,我們只在乎著自己的感受,卻忘記了對方的感受;但我們的眼中只
有對方,其他的一切卻都變的不重要了,只要有對方在就好。
我只要你!這就是初戀的悸動。
而我們,都成為了家漢,除了Birdy眼中沒有其他。
而這也因此造就了這部電影的悲歡離合,讓故事一切都說得通了。
發現這件事的當下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還有什麼是我沒發現的嗎?
明明好像有這麼多很重要的事,我怎麼好像都忘了?怎麼都想不起來了?
平淡的敘事手法,使你無法印象深刻(瞿導:計劃通)
你的初戀,是不是也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漸漸淡忘了?
這也是二刷的契機。
二刷之後呢?
原本平淡的事物好像都變得不平淡了,我們又跟著家漢回味了一次初戀,就又變得更像家漢
了。
而戀愛不會是一個人的事,談戀愛,總要有對象吧?
電影中,對象除了Birdy還有誰?
戀愛故事,其他人都只是配角而已。
於是你看到的是Birdy。
然後你好像懂了些什麼,但卻又不那麼肯定。
再然後,當你稍微了解了Birdy之後的轉變及原因,更是無法自拔的感動;當你已經化身為
張
家漢時,就好像這一切都是為你做的,但又因為你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所以你更加難
過遺憾。
於是你又試著思考,這部電影的時空背景、環境、人物、一字一句、每個場景、每個表情,
是不是有什麼蛛絲馬跡,還有沒有漏網之魚?
造就了更多刷的契機。
這部電影,更能使你回憶起初戀,因為你也知道你們的過往及結局。(如果你有過初戀然後
已經分手的話)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讓你想起初戀,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誰?
9/25初看,老實說過了這麼久,看了這麼多影評及討論,稍微有點忘記初刷之後的感覺了。
還是決定趕快生出一篇來。
之後預計再生出個小說、寫真集補遺等後日談。
希望看到這邊的你喜歡這部電影、也喜歡這篇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217.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1638773.A.ACA.html
實際還是以電影為主較好
那就要看吃什麼了
如果你一開始就覺得這個東西難吃
就算再好吃
你也依然不會覺得好吃
觀影亦如是
但是了解後仍不喜歡跟完全不了解卻不喜歡
我覺得是兩回事
只是因為電影的關係
真的很難讓人一看就明白
但又希望大家都可以了解事情經過、看懂故事而已
更詳細的說我覺得是
第一次你只是個過客,很客觀的看著家漢人生
第二次你成為了家漢
第三次你看到的是Birdy
當然這是像我這種第一次沒反應過來的人才需要三階段
應該不少人直接從家漢開始了XD
是哪邊讓你有這樣的感受了呢?
只是發現好像很多人都有一樣的問題
才趕快先把自身經驗打出來
希望可以讓看到的人稍微改觀
Birdy的部分還真的是無解
就如同Birdy在去看完MTV之後跟家漢說得
沒有人可以了解我一樣
也許連Birdy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吧
而我們也只能自己去摸索
我也仍然在揣摩Birdy這個角色
就旁觀者的角度覺得矛盾是一定的
但是愛情是沒有邏輯的嘛~
之後的補遺會試著探討這塊
拍攝手法的部分也就見仁見智了XD
可以理解剪輯破碎片段的原因(補遺談)
有的時候爽片看太多
對於這種需要用心的電影反而會有點累(誤
後面的某些片段真的會讓人覺得蠻尬的
但是我著重在前面人物的情感部分
後面就是以另外一種角度來欣賞了
這也是我覺得這部作品厲害的地方
有些東西講白了其實就沒有太大感覺了QQ
※ 編輯: a23455116 (42.73.217.240 臺灣), 10/03/2020 07:34: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