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學習法當中,沉浸式學習是最好的方法嗎?】
「你說錯了,學習語言要靠沉浸式學習!」
「大量閱讀小說最重要!」
「什麼文法?跟母語人士一樣學就好了」
「溝通最重要,勇敢開口就可以學好」
像這樣以偏概全的言論 (sweeping conclusions) ,其實是讓台灣的英語教育這幾十年來,仍然一直原地打轉的原因之一。更難過的是,這樣的言論常常還是來自於覺得自己很懂語言教學的人。
✓ 每天都要聽、讀一點英文 (不管是追美/英劇聽podcasts 還是甚麼管道) => 讓自己沉浸在 input 當中。
✓ 刻意製造使用英文的機會 (output opportunities)。
✓ 使用英文後能得到 feedback,還能正確理解 feedback。
✓ 閱讀喜歡的主題的科普書、小說。
✓ 同一個練習的 task 要重複,在過程當中不斷提升正確度、流暢度、詞語多元性。
✓ 對語言規則有足夠的意識 (awareness) 跟注意 (attention)
✓ 用比較大的單位去思考單字記憶 (ie. 語塊學習)。
✓ 單字學習深度粗分有分認得出來意思的和用得出來的。不管多深,都要知道「發音」。
✓ 文法學習要重思維和概念,不是當法條背。而文法規則裡頭,又有分成「死記型」的和「判斷型」的。通常後者比較難學。
✓ 歸納 (inductive) 學習和演譯 (deductive) 學習都有他們的優劣。
✓ 使用真實的語料當作學習教材,但不要過度為了教學而簡化 (simplify),可以的話增加解釋 (elaborate)。
✓ motivation、aptitude、 anxiety、age、memory、analytic ability、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學習成效,但不「決定」學習成果。
上面隨便列舉就超過 10 項語言學習的關鍵,背後都有一大票還活著的應用語言學家、語言習得家每分每秒在做各式各樣的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longitudinal studies、cross-sectional studies、case studies、quasi-experimental studies、meta-analysis)。
希望英語業界的先進們可以多一點社會科學思維。因為我們有太多「盲點」,有很多東西是「經驗整理」、跟「我覺得。。。」裡頭當中會忽略掉的。
很多做法、想法、方法都是 necessary (必要的) 但不 sufficient (充分的)。「只要做了 X,英文就一定進步」,這樣的一元、強烈因果思維,在學習者中流傳可以理解但在英語教學界應該要慢慢消失了。Let’s upd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判斷analytic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八卦
【唐鳳:「我不覺得現代世界還有天才的說法。」】那語言天才呢?
今早在台大外文系某教授的牆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敘述著對台灣的抗武肺戰役中扮演要角的天才政委唐鳳,在之前受媒體太報 (Tai Sounds) 採訪時談到「我不覺得現代世界還有天才的說法。」
她認為過去智商的測量方式,到達一定上限後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在人手一隻手機,很多答案都可以在 google 找得到的時代,天才跟一般人的差異實質不存在。她認為「科技的進步,就是輔佐每個人尋找解答的最佳方式。」
看到這篇分享文後,我也興奮地留言跟該教授分享我對於語言「天才」、或「語言天份」這件事情的看法:
➠ Likewise, I take the view that like genius, language aptitude is an anachronistic concept in the 21st century. In essence, good learners are strivers, experts of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most of all, "language miners".
✔︎ 擁有哈佛、牛津學位,從小到大被爸爸講 "You know, you're not a genius!" 卻在 2013 因為「打破天才迷思」而得到「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 Angela Duckworth 的恆毅力一書也不只一次提到: 『實際上最極致的人類成就,都只是很多平凡無奇的成份的綜合體。』(原文如下)
"The most dazzling human achievements are, in fact, the aggregate of countless individual elements, each of which is, in a sense, ordinary."
"Superlative performance is really a confluence of dozens of small skills or activities."
"Greatness is many, many individual feats, and each of them is doable."
✔︎ 關於語言天份 (天才),這邊有幾個面向想跟大大家分享
1️⃣ 有一次上搭配詞課時,學生問我 assure 和 insure 的分法,我的回答可能讓學生嚇了一跳。即便我可以回答,我沒有,反而我說:「關於什麼字跟什麼字的用法差別(字辨的問題),你可以先 google 和查字典看看。看完以後,妳可以告訴我你的結論。我再跟妳分享有什麼不盡正確、什麼是對的。有很大的機率是,當妳在做完這一步驟以後,妳問題就會被自己解決了,或是妳學會了在語言學習中,問更好的問題。」
2️⃣ 當學生問我怎樣寫作可以寫得很好時,我常常分享一句話:「我在寫作時,我很少用我沒有看過的用法。凡我寫出來的句子,一定是因為在我的短期、長期記憶裡,我知道我看過人家這樣寫。」當然這是有點誇張的說法,但概念相似。
所以當我改學生英文寫作改到很奇怪的用法時,我會一秒問:「你有查過 google 很多人這樣用過嗎?」
(Note: 當然,文學、創意寫作除外,但 99.999 在台灣用英文寫作者不是在寫這兩種類型)
3️⃣ Language aptitude 在約莫 30 年前,在應用語言學有很多研究,但後來逐漸式微。其實式微的原因一點都不意外。因為 aptitude 這個詞讓人感覺有一種「不可培養」、「命定」感、且「難以清楚定義」(也因此難以精準「測量」)。
隨著科學越來越進步,有越來越多第二語言習得專家轉而研究 "awareness"、"analytic skills"、"sensitivity to input"、"the ability to learn implicitly"、”working memory”, willingness to do deliberate practice"、"inductive learning skills" , “motivation”, 等等比天份更具體、且可培養的能力 甚至從2017年開始,Georgetown University 有教授開始研究 language proficiency 和 grit 的相關性)。
所以你覺得你沒有語言天賦?再想一想吧。
4️⃣ 1980 年代知名語言學家 Larry Selinker 曾經做過有關 good learners, bad leaners 的研究,但可能因為缺乏「政治正確性」,所以之後並沒有很多學者仿效。
• 這樣的研究嘗試去歸納、分析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和相對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的差異。當然,妳一定馬上想到
「怎麼定義成功?」
「只要有努力,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
「嘗試學習第二個外語,不管學得好不好,都比只會講一個語言好!」
等等的辯駁,我也可以理解。所以這樣的研究才會因為「政治正確性」而式微。但在每年過年被親戚問「要怎麼學英文」的狀況下,我知道:
「雞湯固然激勵人心,漂亮的言論很好講也很熱門,但是大家心底還是想知道,要怎麼做比較好。大家心裡還是會去判斷,誰學得好誰學得不好。」
因此我還是覺得「政治正確性」在語言學習上有時不應該被視為 priority,尤其當學習者真的想進步、真的想要知道方向、方法的時候。很多事情不是志玲姊姊一句溫暖的「加油!」可以解決的。😂
判斷analytic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八卦
[教育時評] How to Set & Achieve Goals 如何制定目標
對大多數人而言,制定短期目標 (short-term objectives/proximal goals) 是相當輕鬆的。通常視自己現階段缺少什麼來判斷需要獲得什麼。例如缺錢買機車,就去打工賺取所需的金錢來達成目標。長期目標 (long-term goals/ distal goals) 則較難制定,因為無法及時帶來滿足 (instant gratification) 且相對抽象 (abstract)。缺乏對未來即視感,再加上個人當下的心態、興趣、環境家庭以及金錢等種種限制不斷的變動,因此很難去製定一個明確的長期目標。至於人生的目標(life purpose)的設立就更難了。通常是需要特別經歷或者不斷的摸索和自我反省(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self-reflection)才會有所觸動,那是時間累積或因緣契機下的感悟,並非一覺醒來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老師目前40歲(雖然看起來很年輕,謝謝),來自於低收入戶單親家庭,18歲就獨立,吃住和唸書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打工和獎學金而來。雖然我已經比許多人幸運,但仍花費不少時間才累積到足夠的學經歷、技能、人脈乃至資金去獲得扎實的人生,並且釐清自己人生的目標。每一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學習起點以及自我要求都不同,因此在僅是就自身經驗來說明如何制定目標獲得成就,希望能有所啟發。
因為小時候家境清寒,所以當時唯一抽象的人生目標僅是想要獲取金錢取得平穩生活。年輕時其實很活在當下而沒有那份計畫未來的遠見,所有的學習計畫和工作規畫也就朝著眼前的需求而發展。我高一就開始打工,再加上擁有全額獎學金,所以18歲就獨立生活。隨著不斷的學習和工作的累積,逐漸探索出自己的能力與興趣,並在完成無數不斷變換的目標後逐漸的勾勒出一個相對清楚的人生規劃並摸索出自己的人生目標。
大約在30歲時有了清楚的人生目標後,在制定長短期目標上就更有方向。同時,透過長期的磨練,思考模式和行事都進一步的提升,更精準更有效率。雖然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提升,但目前的我按照自己設定的人生的目標邁向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目標。畢竟是靠自己摸索,因此走過許多不少冤枉路,這裡分享我的自我檢討希望給同學更明確制定目標的方向。
★★★★★★★★★★★★
以下是三個基礎目標制定的流程圖提供同學參考:
1. encounter need -> set and meet short-term goals = inefficient
當你碰到眼前的需求後才制定短期目標的確是可以解決問題,但你為完成此目標累積的技能和經驗是否可以運用在其他領域?
這種制定目標的方式很常見有無可厚非,但大多數人沒有受過指導去學習如何發掘與制定長期目標,所以只懂得著眼於當下的需求,畢竟經驗尚淺缺乏相對長遠的眼光又怎麼會知道自己真爭追求的目標?所以,除非碰巧有機會可以運用這些為了達成目標而去累積的技能和經驗在以後的人生規劃,否則著眼於當下的目標制定缺乏效率。
★★★★★★★★★★★★
2. have general long-term/distal goals -> set and meet aligned short-term objectives/proximal goals = more efficient
Example: https://wp.me/p44l9b-26t
若有明確的長期目標,則制一致性的訂短期目標會更有方向,完成短期目標所累積的技能和經驗都可以最大化的運用於完成長期目標。例如當教授是長期目標,那麼嘗試教書,到出版社工作,再投入學術界發表論文就是跟隨著長期目標所指定的明確短期目標。完成以上短期目標所累積的經驗和獲取的技能,都為當教授這一長期目標提供了有效實際的支撐。
★★★★★★★★★★★★
3. self-exploration + life experiences + fulfillment of past goals + self-reflection + inspiration -> possess life purpose
life purpose -> form and accomplish a series of aligned long-term goals -> set and meet aligned short-term objectives = most efficient
透過不斷完成人生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在不斷的探索和反省中越發了解自我。人生目標這個時候就逐漸形成。明確的人生目的帶來清晰的發展方向,就可以製定更明確的長短期目標,有效率的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也許有人有疑問,如果人生目標的達成需要經歷許多歷練,也要透過如此這般的多呈磨練探索才可以辨析出自己的目標,那年輕如同學這邊到底要如何在現階段設定目標?
每一個人完成這個過程的時間都不同,我們的目標也會不停的變動,甚至許多人一輩子可能都不會發覺自己的人生目標。 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一個有彈性的成長框架/心態 (a flexible growth framework/mindset) 和指導來更有效率的輔助自己建立和完成目標。
★★★★★★★★★★★★
接下來我會透過自身經歷和參考近代教育和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幫同學寫的「成長心態的10個必知 / 10 Must Knows for a Growth Mindset」,來更進一步的探討如何建立和達成自己目標。請按個讚和留言「 I want to know」。我再把相關的文章寄給你,超過100個留言我就直接公佈下一篇文章。Motivate me to share!
★★★★★★★★★★★★
2020我們一起加油吧! I KNOW you can do it.
★★★★★★★★★★★★
Further readings:
Duckworth, A., & Duckworth, A. (2016).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Vol. 234). New York, NY: Scribner.
Dweck, C. S. (2009). Developing Talent Through a Growth Mindset. Olympic Coach, 21(1).
Dweck, C. (2015). Carol Dweck revisits the growth mindset. Education Week, 35(5), 20-24.
Judge, T. A., & Ilies, R. (2002).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o performance motiv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4), 797.
★★★★★★★★★★★★
學習的動力 Motivation to Learn: http://bit.ly/3a4G607
10 Must-Knows for a Growth Mindset 成長心態十大必知: https://bit.ly/2WBiUCi
相關影片: https://wp.me/p44l9b-26t
★★★★★★★★★★★★
教育時評: http://bit.ly/39ABO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