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悲傷的新聞事件,已經夠多人評論了,所以就不要再私訊逼我發表意見了吧,我不喜歡落井下石或是推波助瀾,真的想講些甚麼,我往往也都會等新聞熱度過去。
不提特定事件,既然剛好有人問孩子的教養,那就來講講自己和太太吧。
我永遠記得我家女兒,雙語幼兒園畢業的時候,看著英文字母「x」卻讀叉叉。我們好擔心她是不是有學習上的障礙,或是生理上的障礙。
而且她從小自我要求奇高,小一的作業寫到半夜十一二點寫不完,我去深究才發現,原來她自己覺得字醜,就會反覆擦掉重寫。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拜託她,「拜託妳先寫完就好,先求有再求好,好嗎?」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同學們放學要先排好自己的桌椅再離開,我在校門口等到中午十二點半了都沒看到孩子出來,緊張的跑進去校園找,卻看到她一個人在教室,蹲在地上,慢慢的仔細地「一支腳一個角」,把她桌子的四支腳對齊磨石子地板上的線。
作業、勞作、美術、考卷,甚至是抄寫每日作業到聯絡本這樣一件小事,永遠都是全班最後一個完成,原因都是她執著的想把事情做到最完美。
我到現在仍然深深感激她的導師,在她升小三那一年,約談了我們夫妻,告知我們她幫她報名了資優班的鑑定。
「她入學測驗的PR99,不讓她去考資優班太可惜了。」
如果她沒有遇到一個懂她的老師,現在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
如果我和太太去放棄她,或是高壓逼迫處罰她,可能她就是尋短的那一個?
人生有太多的如果,牆內開花牆外香。
如你們所周知,我家三個小孩都是我和太太兩個人親力親為的一手帶大,沒有交給長輩也沒有交給保姆。夜奶時期,往往都是夫妻輪流起身,一人上半夜一人下半夜,尤其記憶尤新的,我家大寶夜奶喝到三歲,即使是每天的夜奶都只喝60cc,但就是會醒來喝。
孩子太瘦,三姑六婆說妳都不好好餵她吃飯。孩子太胖,三姑六婆當著妳的面揶揄孩子該減肥。
孩子不讀書,他媽的說妳都沒在教。孩子認真讀書,又說妳沒愛心虐待小孩。
這一切其實是在我有一次忍不住當場罵了一個八婆三字經以後才有所緩解,對,我就沒大沒小沒禮貌。(自己比讚)
先說,我和妹妹的感情從小很好,父親從小長年不在家,我和妹妹都是媽媽含辛茹苦的帶大的。
但我記得一件事,我婚後有一年的過年。
「初二妹妹要回娘家,長兄如父,你是獨子,所以你要留下來接待妹妹,佳霖不可以回娘家。」我媽居然這樣開口。
「妳女兒要回娘家,人家的女兒就不用回娘家?」我為此和老母親大吵一架。
岳父岳母沒有兒子,老婆有三個姐姐,如果大家都這樣,那難怪這個社會重男輕女,會覺得生女不如男,只生女兒的難道就活該過年冷冷清清的過?
所以,我知道我不可以退讓,這件事更不該留給太太去跟長輩抗爭,也不應該讓太太受這份委屈。
所以那一年,我預約了從小年夜到初九,24小時的值班我連值了十一天,
整個年只留我媽在我家一個人過年,老婆也沒回娘家,我帶著老婆和兩個女兒,去住在二林的醫院值班室過年。
可能在親雜五十的眼裡,我這樣很不孝順吧?但我始終認為,孝和順是兩回事,妹妹也很能體諒我的做法。
那一次過後,我媽再也不敢跟我提這麼過份的要求,她知道了子女過年不回家,冷冷清清的孤單,她也知道我的底線在哪裡,反而從此之後,我們少了很多糾紛和摩擦。
之後每年的過年初二,如果我沒值班,那就是午餐跟我妹吃,晚餐陪老婆回娘家吃,有時候反過來,有時候吃初三,以方便為主,畢竟血汗醫院奴工,也不是你說想休初二就休初二的。
做為生理男性,夾在婆媳之間當夾心餅乾的痛苦其實我都懂。
我說這個故事自曝家醜,就是要告訴你們一件事:「逃避不但可恥,而且無用。」正視且積極的去處理它,才是你自己的救贖,逃避和忽視絕對不會讓你日子更好過,也不會讓你的家庭更美滿。
不管是孩子,或是另一半(不論男女),有時候面對了超出負荷的壓力的時候,往往只是少了一個接住她(他)的人,就會釀成遺憾。
憂鬱從來都不是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的。
關心自己之餘,也請關心你愛的人,適時的去發現身邊人的求助訊號,即使有時候連當事人都不自知,去當那個接住他(她)的那個人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山東,遼寧過年習俗介紹 大年初二的特別節目,專訪了二位嫁到台灣的大陸媳婦,來介紹他們家鄉的過年習俗。 程霞: 來自中國山東省濟寧市,因先生到大陸工作而認識,嫁來台灣九年多,目前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五歲多,工作是美容師。同時也是台灣新住民親子關懷協會理事,共同推動對新住民的...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Facebook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Facebook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心情] 初二回娘家不能太陽下山才走- 看板marriage 的評價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初二回娘家傳統禁忌晚餐不能「吃到底」-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為何初二才能回娘家? -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問卦] 初二回娘家不能吃晚餐??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Facebook 八卦
宵夜時間到了~
在這種吃與不吃的時刻~
就讓我來推你一把吧😆❤️

今晚我們家不小心又來了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桌菜😂
因為一大早收到孩子們的海王子舅舅寄來的魚🐟
整整三大尾,看著這麼新鮮~不馬上煮一下好像說不過去~
傳了訊息要弟弟妹妹下班回家吃晚餐❤️
人多菜才會更好吃呀❤️
另外平時大家留言分享的晚餐餐桌照、
也成了我的靈感~
那個高麗菜炒透抽&糖醋魚~
今天不就出現了❤️
這餐飽到連葛媽都約我摸黑去花園晃晃~消化一下🤣
實在太滿足了❤️
-糖醋魚
-日式紅燒豆腐煮
-芹菜炒甜不辣
-麻婆豆腐(再來一次,太好吃,一定要弟弟妹妹也吃)
-姐姐牌醃小黃瓜,葛弟超愛的
-紅蘿蔔煎蛋🍳(家常一週要吃個2-3次)
-彰化的某家控肉 ,婆婆送來的。
-炒雨來菇,思念墾丁的味道❤️好想念本港海鮮的龍蝦粥唷❤️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Facebook 八卦
【年初二症候群】或稱【回娘家症候群】,其實是【天邊孝子症候群】的一種表現。
農曆新年期間,急診室都是車水馬龍,非常的擁塞。
主要的原因有幾個(歡迎大家補充):
1.大部分的診所和各醫院的門診都停診了,病人只好到急診去看病。
2.冬天是流感的旺季,返郷人潮和家人群聚、圍爐,給病毒傳染製造了極佳的傳播條件。而且,南北的交流,大家還可以交換不同的病毒株感染。不過,今年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流感的量或許會比較少。
3.天冷的話,心肌梗塞、腦中風、氣喘等等病號也會比較多。
4.新年大吃大喝的,消化不良、腸胃炎、食物過敏、酒醉、痛風發作的人,也會比較多。
5.出遊人潮多,路上交通工具多,車禍也比較多;遊玩受傷的也會比較多。
6.很多醫院都會「關病房」,因此在急診「留觀」等病床的人,也會比較多。
不過,到底哪一天急診人數最多呢?
從以往的統計來看,是年初二!
有人猜除夕,其實,除夕在圍爐的時間,急診是相對平靜的,但是吃過晚餐以後,人潮就會湧現。
除夕、初一,長輩們也可能比較會避諱到醫院,而等到初二才願意去。
不過,年初二之所以人潮比較多,尤其是在中午過後,其實就是和過年的習俗有關,那就是「回娘家」的日子。
嫁到遠方的孝順女兒,終於回來了!
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父母,發現父母有些「異狀」,或者是,父母開始和女兒們表示自己身體不適,孝順的女兒很不捨,心裡也感到愧疚、覺得兄弟嫂嫂怎麼都沒有好好的照顧父母,就會帶父母去看醫生(其實自己是一種補償心理),偏偏這個時候,就只有急診可以看,所以就會一窩蜂的跑到急診去擠。
這個其實是「天邊孝子症候群」的一個分枝,叫「年初二症候群」或者「回娘家症候群」(阿金說的^_^)。
平日沒在父母身邊,過年回家總是覺得父母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父母此時也才有機會和子女吐露身體長年的不適。於是,為了表示孝順,就在過年期間,硬是把父母帶去看急診!
其實,急的是自己內心的愧疚啊!
消防人員也經常受這個所苦!以為要出緊急任務,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是女兒回娘家,為了表示孝心!真的也很無奈!
除夕圍爐之後,急診的部分人潮,也是因為返鄉的「孝子」們,為了表示孝順,而帶長輩去急診看「慢性病」,而且都還會一家大小一起去。
其實,有些異狀或不適,早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根本也沒有急迫到需要去急診看,真的不需要帶老人家去急診跟人家擠。
#我建議可以有幾個做法:
1.回娘家的時候,多帶一些補品、保健食品、止痛貼布、胃腸藥,來孝順父母。回娘家前,就可以先透過電話,看看父母有什麼不適或需要。
2.紅包可以再包大包一點
3.最後,當然比以上兩個都重要的是,陪陪父母聊天、抱抱他們、表達感謝養育之恩。不要只顧著和兄弟姐妹之間聊天或者打麻將。
4.如果要安排就診,可以協助長輩們上網預約相關科別,在年後的門診,讓長輩們不必到醫院現場去排隊等掛號。另外,這些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的「老毛病」,如果去急診,其實,大部分也只是臨時的處理,最後還是得預約回到各專科門診追蹤治療。
說真的,一年當中,好不容易回家,就好好的陪父母,如果不是緊急的醫療問題,不要把時間耗在急診「等待看診」,而且,在人擠人的地方,老人家的感染風險也比較高!
希望大家一起配合,一起當個孝順的子女,把急診留給真正有緊急需要的病人~
歡迎分享~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山東,遼寧過年習俗介紹
大年初二的特別節目,專訪了二位嫁到台灣的大陸媳婦,來介紹他們家鄉的過年習俗。
程霞:
來自中國山東省濟寧市,因先生到大陸工作而認識,嫁來台灣九年多,目前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五歲多,工作是美容師。同時也是台灣新住民親子關懷協會理事,共同推動對新住民的照顧。
鄒彩雲:
來自中國遼寧省大連市,兩人在上海工作而認識,目前有一個兒子,五歲多,工作是美容師。同時也是台灣新住民親子關懷協會理事,共同推動對新住民的照顧。
程霞家的山東過年習俗:
1,掃舊:首先是過年的前幾天,各家各戶開始掃舊,家家戶戶大掃除,掃除晦氣,除舊迎新!
2,蒸馒頭發糕:開始採買年貨,準備過年的食材,除夕的前一天,蒸馒頭、蒸發糕,發糕是以發酵好的麵團跟紅棗做成⼀層麵⼀層紅棗,慢慢疊上去,外圍做成花瓣狀,最後呈現塔的形狀,非常漂亮。最重要的是一個大鍋只能蒸一個發糕,因為非常的大,這就是山東馒頭的由來。
3,貼年畫:貼春聯吉祥的春聯跟年話,給節日帶來喜慶之意。
4,祭祀:除夕的當天早上開始就會準備好雞、魚、肉、水果,白酒等供品來祭祀祖先,表示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尊重,希望他們保佑自己一家,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
5,吃餃子:除夕的早上吃大餐;紅燒大魚、紅燒雞、紅燒肉、八寶飯等至少六個菜,我家沒有哥哥、沒有弟弟,所以都是我跟我姐陪我爸小酌兩杯白酒或紅酒,中午吃餃子同時放鞭炮,包餃子的時候會包一個福餃,古早的時候是在餃子裡面包硬幣,誰吃到誰就有福氣,會給自己帶來一年的好運,沒有吃到的就等來年再努力,後來考慮到安全與衛生的問題,把硬幣換成了糖。
6,上墳:下午準備晚上的餃子,折金銀元寶、金紙,帶上白酒,家族裡所有的男士一起去給祖先上墳。
7,看春晚:(春節聯歡晚會)有歌曲、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舞蹈等非常精采!一直到零點跨年為止,有的一家人圍在一起打麻將,打撲克牌,有的是喝酒聊天等待12 點的鐘聲。
8,守歲:晚餐是12 點的鐘聲響了,餃子下鍋,放鞭炮,鞭炮聲為列祖列宗引路,迎接列祖列宗回來一起過年,吃素餡的餃子,一樣煮餃子的時候放鞭炮,有一個習慣就是第一碗餃子誰都不可以吃要先祭拜天公,第二碗祭拜祖先,第三碗才可以吃,這個時候都最為緊張,不可以亂講話,只能講吉祥話,爭取在新的一年第一時間抓個好彩頭。吃飯後大家圍在桌旁,等長輩發壓歲錢,這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候。家裡的燈要亮⼀夜,睡覺不可以脫衣服,代表一年不會一無所獲,紅紅火火,亮亮堂堂。
9,磕頭:大年初一,家裡所有的老少男丁都要跟著長輩,去家族裡面輩份最高的人家裡磕頭拜年,表示對家族的尊重,像我爸爸的輩分比較高,家族的族譜也擺在我家祖先牌位的旁邊,所以來我家磕頭的⼈特別的多,他們排成一列的隊伍,長輩在前,晚輩在後,來到我家先給祖先磕頭,再給我父親磕頭。
10 初二:回娘家,看父母。
11,出遊:初三後的假期也都不會浪費,一家老老小小可以去附近的景點轉轉,濟寧有十二個縣市,汶上的寶相寺前些年發現佛牙舍利子,是附近有名的景點之一,濟寧的小北湖、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孔林孔廟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再就是泰安的五嶽之尊泰山、濟南的趵突泉、青島更是美的沒話說,大家有時間真的可以去山東走一走,了解一下我們山東的文化。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初二回娘家傳統禁忌晚餐不能「吃到底」-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大年 初二 是女兒 回娘家 的日子,不過傳統習俗上,只能在娘家吃午餐,晚上不能留下來吃到底,否則會把娘家吃垮,不過 回娘家 舟車勞頓, ... ... <看更多>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為何初二才能回娘家? - 結婚板 - Dcard 的八卦
記得小時候,姑姑從某一年開始,會在大年初一的晚餐時間回來,家裡的長輩有些不高興,姑姑夫家那邊的長輩也是,覺得初一回娘家是不好的,:「會讓婆家 ... ... <看更多>
初二回娘家吃晚餐 在 [心情] 初二回娘家不能太陽下山才走- 看板marriage 的八卦
是說今年第一次嫁作人婦要過年了,
老早婆婆就跟我老公提到如果初二要回娘家,
只可以中午吃吃飯(按慣例娘家要請女婿吃飯)
但是吃完飯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了(就是太陽下山前要走)
一開始聽說先生轉述時~立刻心裡不爽*100
什麼時候又有這個新規矩...回娘家就回娘家,
還規定離開的時間~那住遠途的怎麼辦!!(我們是都在同縣市)。
不過我是沒有立刻發飆,只是好言好氣的問我先生--為什麼??
但是我先生一直以來都是只聽不會問的人(對他而言,很多事情他都不好奇就是聽起來放)
我自己力馬上網查了一下,似乎有個習俗是說太晚離開對娘家不好...
好吧...我只好自己安慰自己這是婆家對我們娘家的"體貼" (只是現在都21世紀了...)
我婆婆自己都是念到台大的人....真的有必要拘泥這些嗎?
(因為我家從小回外婆家都嘛過夜好幾天,表兄弟姐妹一起玩得不亦樂乎,真的很不習慣)
我一直很deny這件事...
直到有一次吃完飯一起和婆婆吃水果,似乎婆婆又提起這件事,說不可以太陽下山才離開
我就隨口問問(以晚輩請教長輩的口氣): 喔~?那為什麼要這樣規定阿?
結果我婆婆說:我也不知道.....
我不死心的好言好氣繼續問:那降住遠地的怎麼可能趕得回來呢?
婆婆:對阿 ...所以以前都嘛七早八早就要趕快趕著回娘家
我心裡真的是原本的無名火上升到無以復加...
搞了半天~是我自作多情...還替婆婆找台階下...
如果他真的講是我查到的那習俗...也許我還能釋懷...但是她說不知道....
這....真的很讓人三條線...唉...三聲無奈
不過...還好我今年上班要值班...所以乾脆排後面上班...我在自己找時間回娘家!!!
雖然婆婆的確是很重傳統...所以她說我回娘家~他還要幫我準備伴手禮帶回家
不過其實我真的一點也不需要阿....我家就是不拘小節的...我也有跟婆婆說請她不用麻煩
不過....我想大概沒什麼用
所以我媽也得傷腦筋該買什麼讓我帶回去了 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3.157.19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