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這個70趴的國產巧克力冰淇淋,看到電視報導說這家的老闆幾年前性騷擾女員工被判刑確定,他兒子因網路辱罵該女也被告也判刑確定,哇靠,差點讓我把嘴裏的冰淇淋噴出來,凜老斯咧,這是甚麼鬼啊?
他們公司往佔有發道歉聲明,但顯然搞錯了,你跟大家道歉幹嘛阿?老闆跟他兒子應該好好跟受害女生道歉才對阿,你跟大家道歉幹嘛?是不是。
之前公司說來慚愧,公司居然有個人會欺壓新同事,簡單說就是職場霸凌,同仁敢怒不敢言,奴役心態,沒人跟我說,後來被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我第二天立刻叫這個人滾蛋,這人還在 賴 要脅我,淦凜老斯的,我立刻組織要來告他,想跟我輸贏你還早得很,我都規劃好,每一個月一位同事去提告,讓他天天跑警局天天跑地檢署法院。
但這人臉書跟我誠懇自省與道歉,想想他的媽媽,我才算了,不然我要出手,會讓你知道 花兒為什麼這麼紅。
昨天吃著這冰淇淋,看著電視播報,心裡會想起這往事……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Lulu黃路梓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看更多Lu:https://bit.ly/3dpk7SK 【畫說Lulu】第3集 #阿翰有畫要說 我們都靠手機得知朋友的近況,但有多久沒有跟你朋友好好聊天了呢? Lulu 我化身畫室主人,邀請好朋友們好好坐下來觀察對方,在美麗海景旁,畫下更加認識的彼此。第三集一同作畫的是,以自創角色阮月嬌爆...
凜月網紅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阿嬤👌
我是阿嬤。我返鄉投票
從1996年開始總統直選以來
我全家一定票投國民黨
我是標準的外省第二代
父母都是1949年那個時代
孤家寡人、顛沛流離來到台灣
最後落腳基隆結婚成家
我青少年成長的階段
正好是威權的白色恐怖時期
經歷過後228事件的父親
從小就不准我們多問政治的事
好好讀書就好
在那樣環境中長大的我
受黨國教育影響很深(洗腦徹底)
在我的觀念裡
國家就是國民黨
總統就等於蔣總統
猶記得
美麗島事件在高雄發生那天
剛好是我結婚滿一週年的日子
看著電視新聞報導
記得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
出來講話
英姿煥發、正氣凜然
當時身懷六甲的我
心想,這些「暴徒亂黨」
通通該捉起來槍斃
後來
最後一個「壞人」施明德被捕時
我彷彿鬆了一口氣
只想要在籠子裡過我順民的生活
這是40年前的我
後來開放黨禁
有了更多的街頭運動
我家一向只看中國時報
(我小時候叫「徵信新聞報」)
電視應該也只有老三台
資訊相當不透明
所以我也搞不清楚
這些人到底在「亂」什麼
2000年陳水扁當選時
那時我和妹妹在台北開精品服飾店
那個商圈裡都是做生意的人
可以說是「哀鴻遍野」
大家都說民進黨上台
生意會垮臺
後來陳水扁又爆出貪腐醜聞
討厭死阿扁的我家人都支持紅衫軍
要阿扁下台
2004年大選前又爆出兩顆子彈
阿扁繼續連任
這時
我家人對民進黨的厭惡
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點
記得2008年
馬英九贏回政權開票當天
家人不分南北
各自開趴慶功外
還電話熱線互道恭喜
終於一吐八年怨氣
彷彿光復失土一般
2014年發生318太陽花學運
拜網路和手機之賜
起初我只是想搞清楚
這些年輕人不好好讀書
群聚衝進立法院是為哪樁
於是開始了沒日沒夜的
在網路上搜尋各種資訊
這時,我才赫然發現
原來一向信任的馬英九政府
正偷偷的和中國
那個我們一直認為是敵對的政府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而這個被尊為是民主國家主人
的我(和很多我們)
竟然都被蒙在鼓裡
從此
我開始關心政治
嘗試從不同的管道
盡量去了解各方立場的訊息
不再像從前的幾十年
只能被國民黨餵養
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
失去了思考、分辨和判斷的能力
而不自知
接下來2016年的總統選舉
我已經不會無腦的只投藍
但是綠我實在沒什麼好感
這時候又因為南遷
戶籍在台北
也就懶得回鄉投票
當時還真覺得「藍綠一樣爛」
不差我一票
現在回想起來
其實是因為我沒有下功夫去了解
以至於不知如何選擇我想要的未來
說起來真的要感謝(?)
去年元旦習維尼
「一國兩制就是一個中國」的宣言
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時間的回應
那麼的明確、那麼的堅定
看到蔡總統發言的當下
活過一甲子的我
像被灌頂一般
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
「家裡有大人」
什麼叫做國家安全與尊嚴
於是
我開始認真注意
這位堅毅的總統
和她的行政團隊
到底在做些什麼
一輩子生活在
敵人虎視眈眈的小島上
我是天生的芒果乾
對於國家的前途從來不敢樂觀
以前怕戰爭
不管是我們打過去還是他們殺過來
長期活在一個不安全感當中
期望可以有個強盛的政府
可以保護人民免於被併吞的恐懼
荒謬的是
21世紀才一開始
居然發現以前喊著
「漢賊不兩立」的國民黨
竟然改走所謂的和平路線
好吧,能和平最好
但是、但是
沒想到演變到現在
已然赤化的國民黨
說實在
只有讓我想到
「賣國求榮」這四個字
實在讓人不齒
雖然我從來都不曾是國民黨員
我也要跟你毅然割席
跟你分道揚鑣
然而,遺憾的是
也因此和我大半身在藍營的家人
因著立場不同竟致完全無法對話
過去
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政府主政
都有做得好與做不好的地方
各有優劣
都有進步的空間
但是關於國家領導人的選舉
我想要的是
這位總統足夠高瞻遠矚、足夠膽識
在國際困境中堅定方向
帶領國家走出新局
帶領人民
邁向一個更自由、更民主、更進步
的未來
這幾個月來
只要有機會
我很樂於跟年輕人分享
我的內心民主歷程
也勉勵這些
「天然民主」「天然自由」的孩子
台灣並不是一直都這麼開放、自由
這些普世價值
之所以能存在這塊土地上
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犧牲所換來的
現在交棒給你們
未來是你們的
國家是你們的
想要什麼樣的前途
想過什麼樣的日子
接下來就是要靠你們自己去選擇、去守護
同樣
遇到跟我同樣是長輩身分的對象時
我會這麼跟他們說
我們終將離去
然而孩子們還有長遠的日子
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
身為父母的我輩
可否有這樣的遠見和胸襟
以年輕人的立場
許我們的孩子
一個足以安身立命
安居樂業的未來
這一次,也是第一次
我要做一個棄藍投綠
棄專制投民主的阿嬤
你要說我背骨也好
誇我是覺醒也罷
1月11日
我選蔡英文
。
#20200109
#個人感想分享,不同意見者
無需留言,不必討論,飄過即可
凜月網紅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19:減煤促綠】
到了選舉,中火的空污問題,又成為政黨攻防的核心。今天全國民調倒數第三,有六成以上民眾不滿意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出重手宣布要將兩部中火燃煤機組撤照,看似大義凜然,但盧秀燕與他的中國國民黨,真的這麼在乎空氣與環境嗎?
我們回顧一下,台中火力發電廠於1986年開始興建計畫,1992年第一期完工,之後又兩次擴建,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目前全都以燃煤為燃料。然而,過去建廠都沒問題,空汙的問題,卻是在近十年才開始得到重視。
2014年,林佳龍當選台中市長後,開始和台電協商,於空汙嚴重的冬季前後視大氣狀況降載。2015年11月8日,就成為中火27年來首度降載,減少近萬度CO2排放量與0.56噸PM2.5排放,之後在2016、17年後都持續執行。林佳龍市長也在2016年公告《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將中火納入管制範圍,2017年並明定減煤量並逐年執行。今年中火燒煤量已經降到馬英九執政後期的 2/3。 如果按造中國國民黨所說,中火現在是「以肺發電」,那麼中國黨執政時代,不就是直接「燒炭自殺」?
事實上,中火與空污的關係,重要的不止不在總燃煤量,還有能否彈性調度。例如莊秉潔教授就提到「所有電廠佔全台PM2.5約8%……台中電廠在本土紅爆測站時約佔比20%」,能否在預測大氣條件不利擴散時降載,或整個冬季降載,這些調度方式都相當關鍵。
對中部而言,移動污染源佔比在2~3成以上,且無論是何種天氣型態都差異不大,正如莊秉潔教授所說,臺中市在台中火力發電廠大幅減排後,主要污染源還有:「老舊柴油大貨車、中龍鋼鐵及一些中小燃煤工廠。台中市空汚治理,可以邁向新的階段」。盧秀燕無法徹底改善更難處理的移動或佔比更大的其他固定污染源,只能對著中火咆哮,可見其執政無能,想不出新的政策工具,只好把林佳龍的政績改個數字,要求加碼執行,難怪名列全台最爛市長之一。
而以全國來說,在2015年國民黨執政時,台電空污排放物加總約10.3萬公噸,2018年台電空污排放量開始降至7.8萬多公噸。2019年加總的空污排放物預估將可以降到約5.6萬公噸,預估跟國民黨執政的2015年比,減了45%,降近砍半。 �
這幾年來,台電強化機組調度,過去燃煤作為基載電力,一定是優先使用,但現今在核能容量不變下,已減少舊燃煤機組使用,提升天然氣及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供電比例,而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佔比也逐年上升。隨著風電快速發展,衝刺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0%目標,燃煤發電占比可以比馬英九任內規劃的目標降得更低!
在民進黨執政的3年來,是台灣空汙消減最多的3年。 中國國民黨過去創造了無數污染大戶,眼見風向變了,卻把燃煤當做情感勒索的工具。過去的馬政府執政團隊,如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經濟部長杜紫軍、環保署長魏國彥,執政不力,績效不彰的,自己辦不到,現在卻跳出來痛罵「要減更多煤」,他們現在全都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最要角,準備復辟再起。當全世界都大幅度投資離岸風電時,中國國民黨污名化綠能發展,意圖打壓國內產業鍊的轉型契機,這對台灣能源或產業發展都極為不利。
我認為,延續目前「穩健減煤」的步伐,鼓勵加速綠能發展,建構智慧空汙預測系統,提升台電彈性調度降排能力與電網穩定性,這才是合理減少燃煤發電的方式。而要處理空污,也要同步全面監控固定與移動污染源,包含我選區的 #台中第二大污染源中龍鋼鐵、#中小型高污染業者;也要改變交通型態,鼓勵 #高污染車輛減少使用。全面性的政策,才能真的讓「空氣換新」!
凜月網紅 在 Lulu黃路梓茵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看更多Lu:https://bit.ly/3dpk7SK
【畫說Lulu】第3集 #阿翰有畫要說
我們都靠手機得知朋友的近況,但有多久沒有跟你朋友好好聊天了呢?
Lulu 我化身畫室主人,邀請好朋友們好好坐下來觀察對方,在美麗海景旁,畫下更加認識的彼此。第三集一同作畫的是,以自創角色阮月嬌爆紅的 YouTuber:「阿翰」
▌畫說Lulu系列+花絮
https://bit.ly/3kDzkDy
▌播放平台
10/1 起 myVideo 獨家首播 ➡️ https://bit.ly/3ifKeNH
10/4 起我的 YouTube 頻道播出~ 記得訂閱開啟小鈴鐺 🔔
▌製作單位
斯爾夫股份有限公司 @SELF PICK
#畫說Lulu #阿翰
凜月網紅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在任務結束之後,他的小組搭檔知會他關於新興起的恐怖組織「旗幟破壞者」的訊息,
這個組織認為被彈指之後的世界確實是更好的世界,
更提倡一個沒有國籍、邊界的聯合世界。
順帶一提,這名搭檔是瓦金托瑞斯,在漫畫中也有帶著獵鷹的稱號,
差別就在於他是被實驗變成人鳥的混合體,不是靠機械飛行。
這個角色在漫畫中是在Sam Wilson: Captain America這個漫畫故事線中首次出現,
其中的故事提到了山姆接下年邁的美國隊長的位置,
更與旗幟破壞者以及「山寨美國隊長」USAgent交手,
所以這影集應該有受到那個系列啟發。
托瑞斯更是向山姆提起了一個陰謀論,說美國隊長住在月球上,
在漫畫中,月球上確實有人,像是之前推出影集卻完全失敗的異人族,
或是即將在動畫系列What if 出現的觀察者。
那麼,有些人一定非常好奇,美國隊長到底去哪裡了?
之前《終局之戰》的導演有解答老隊長的來龍去脈(雖然跟編劇的回答完全互相牴觸)
他們說,隊長真的是在另一個時間線與佩姬白頭偕老,
最後才回到這個時間線把盾牌交給山姆。
所以...他也許是又回到了原本的時間線?或者是不想要造成麻煩,就此歸隱了。
記得,在《蜘蛛人:離家日》之中,我們看到學生製作的影片之中有其中一個畫面是"RIP美國隊長"
所以至少世界認為他是死的
注意此處獵鷹說了一句話:
"When things get better for a group, it gets worse for others"
這裡,我們看到了漫威也許真的想要透過這部政治驚悚影集探討一些不一樣的議題,
獵鷹這句話也許不是在諷刺某個特定的事件,但是絕對是在闡述最近的政治紛爭,
無論是去年的BLM,兩方都無盡地爭論到底誰獲得了比較多好處、特權。
或是近期因為某些族群因為覺得受到進步派興起而日漸壯大的民粹主義,
現代兩極化的政治,全都是起因於「我的東西被另一群人奪走了」。
如英國脫歐,就是原本的英國人因為歐盟移民而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就是因為傳統的價值受到挑戰,而一開口就受到訕笑,才會使脫歐公投成功
甚至是到台灣最近雙方都互相恥笑的政治,全都來自於這種相互「受剝奪感」。
一旦作出修正、反彈,又換成另一方受到壓迫,於此開啟了無盡的循環。
這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也許是我想要漫威有深度,為了尋求意義而過度解讀,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正因為這一集接下來的發展,你馬上就會看到他們欲探討的議題了。
任務完成,山姆來到華盛頓DC發表演說,將美國隊長的盾牌隆重的歸還給政府保管,
他認為一個象徵,如果少了背後帶來象徵的人,就會失去意義。
這種觀點跟《黑暗騎士》三部曲所闡述的觀點完全相反,或許很多人也不會認同,
但是這兩種觀點並沒有對錯,象徵確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以及啟發,
然而,如果實際履行理想的人已經不在了,我們是否只是在緬懷歷史?
《獵鷹與酷寒戰士》從前幾場戲就連續展現
它將用超級英雄的故事探討再人性不過的問題:
傳承以及身分。
什麼是傳承?傳承不就是在一個你永遠也看不到的花園裡種下一顆種子,
這不只跟傳承者有關,那些往後在花園裡倘佯的人們,
也必須面對維護這個花園的重擔。
我們,要如何知道前人對於他傳承事物的期待是什麼,其他人又是怎麼看待我們處理這些傳承的?
究竟,我們有沒有義務接下這個我們不願接下、或是無法接下的責任?
美國隊長確實是一個傳奇性的象徵,他象徵著希望、改變、以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有些人也許會說山姆將盾牌歸還政府保管,
將美國隊長的稱號拱手讓人的選擇是個不負責任,甚至懦弱的展現。
但這也正是漫威英雄吸引人之處。
在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英雄,摘下面具終究是一個「人」,
對自己身分感到懷疑、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懼怕,是再也人性不過的事了。
山姆可能是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也可能是不想活在史帝夫的陰影之中。
無論如何,如果這影集接下來能夠不只是蜻蜓點水地探討這個主題,那絕對會是漫威的一大創舉。
接下來,有在現場的戰爭機器找他私下聊天,在對話中隱隱透露了自己擔憂,
現在鋼鐵人跟美國隊長都走了,輪到誰來保護世界?
不需要明說,其實我們也看得出來他自己正在思索如何維護鋼鐵人的遺志,
我就問一句:
為什麼我們這麼少看到超級英雄作品的角色用這種「表面說一句,心理說另一句」的方式呈現?
就因為他們穿著緊身衣,不代表我們不能像這樣給他們微妙的對白啊!
故事此時一個大轉折,我們看到巴奇,也就是酷寒戰士,殘忍地屠殺一群人,
這段真的超兒童不宜,
最後甚至還冷血處決了一個只是剛好倒楣經過現場的路人。
巴奇突然驚醒,我們才知道這全是一場夢境。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巴奇睡在地板上,這正是戰爭對他帶來的影響,
山姆在《美國隊長2》也有提到這點
畫面再切到他坐在諮商室,心理諮商師問他最近做了什麼噩夢,
想當然耳,他含糊帶過,
但是坦承了他依照諮商師的指示開始「彌補過去」,也就是修正了他在酷寒戰士時期所犯下的錯,
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被他拱成參議員的九頭蛇走狗,
而他彌補的方式,就是讓參議員被逮捕。
而這整段-抱歉,我會一直稱讚這部影集-透過與諮商師的對話直接尖銳地解構巴奇這個角色,
更在這場極為安靜,後半段甚至只有特寫的戲之中,探討創傷後遺症的影響。
注意此處用了異常的構圖,讓巴奇處於壁紙下方,
象徵著他現在仍然受到這個看似祥和的世界壓迫。
巴奇一直以來都是像是個襯托美國隊長的配角,現在我們終於開始進入他的本質。
跟汪達一樣,這影集透過他來探討創傷,
但是巴奇的創傷不是來自於他所失去的親人,而是自己在過去犯下的駭人罪行,
雖然他並不是出於自願,但是就如現實生活中,
人們總會將許多錯誤完全怪罪於自己身上,久而久之,
這就形成了一層如繭一般的防護網,把所有試圖親近之人都拒於門外。
就如巴奇現在所做的一樣,我們害怕會再次犯錯,即使那錯誤並不見得是出於自己。
即使是如這場戲之中的醫生,堅定地告訴巴奇「你自由了」,
失去指令和目標的他反而變得漫無目地與迷惘,
這個世界仍然有如囚牢,好似隨時都會再次把他一把攫走
而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方式也都有所不同,有時較為劇烈,
像是把一整個城鎮綁架飾演一場情境喜劇之類的劇烈法。
有時,如巴奇,不過就是想彌補自己曾造成的傷害。
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面對,漫威目前這兩部影集都顯示「孤立」所帶來的附帶傷害,
就這樣,在這五分鐘之內,這影集就給巴奇帶來了好幾部電影都無法達成的立體。
回到故事劇情,我們看到巴奇幫鄰居解決糾紛之後-
你沒有聽錯,幫鄰居解決糾紛,這影集就是這麼日常化,我超愛。
這也讓人想起了美國隊長第一集,
巴奇真的很愛在巷子裡救人。
兩人到壽司店吃飯,而鄰居就這樣一言不合幫他把妹,
問服務生要不要跟巴奇約會,而對方就這樣爽快地答應。
但是鄰居在看到桌上的紅豆麻糬之後,突然潸然淚下,
說他兒子以前最愛吃麻糬,但是在出差的時候突然被殺害,警方也不願意告知死因。
我們可以看得到巴奇的神情不太舒服,等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的這場戲則更讓人驚喜,畫面來到了山姆的老家,
我們才知道他有個妹妹,還有兩個外甥,
在對話之中,我們得知了妹妹因為經濟困難而想要賣掉父母親所遺留的的漁船,
但是山姆不願意,認為一定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他可是復仇者聯盟的獵鷹啊!
這一整段,以及接下來的許多橋段,都是用這種寫實主義的自然手法拍攝,
運用手持鏡頭,親密地跟隨角色。
如果你給一個不知情的人看,他甚至會以為這是個小眾獨立電影。
(再次表示,我真的超愛。)
在多次上演拯救世界以及英雄內心掙扎的偉大戲碼之後,
漫威在山姆身上第一次探討了所有人-幾乎所有人-
都會面臨的問題:錢。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
漫威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角色,為什麼要兩個角色探討如此稀鬆平常的問題?
但這也許就是重點-希望是啦。
這影集接著《汪達幻視》的奇異詭譎,從預告中看來似乎又要走回漫威的公式化,
可能是間諜片、又是可能戰爭片,總之就是會以很爽的動作戲作為核心。
然而,第一集直接告訴了觀眾,不,這並不只是那樣的影集,
我們要把這幾個角色當成人來看,這已經不再是你習慣的超級英雄作品了。
而在這樣的切入點之下,
我們更能夠深刻體會彈指以及五年後反彈指兩大事件對於這個世界的劇烈影響,
這不再只是個毀天滅地的危機,而是深刻影響到原先社會的本質,甚至造成歧異的變因。
想想看,在彈指之後,世界全然失序,有些人失去身邊的人,重要基礎機能無法運作,
在一陣慌張之後,世界好不容易恢復運作,人們好不容易學會放下,
但是...在五年之後,浩克彈指,消失的人口忽然又出現。
這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秩序又瞬間被打亂,
人們辛苦建立的生命觀又變成了不知如何應對的焦慮。
光是從山姆與沒被彈走的妹妹對話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留在世上的人,必須獨自面對被彈掉的人無須面對的恐懼以及無助,
當然也無法維持正向思考,只求如何生存下去。
而這也不只是漫威奇幻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的2020年之後,
我們恐怕也無法完全回復以往的狀態。
說說看,即使是在疫情完全解決之後,你敢不戴口罩上捷運嗎?
故事回到山姆身上,他與妹妹到銀行貸款,但是,即使山姆是個多次拯救世界的英雄,
銀行還是無法借錢,他們只能悻悻然地離開。
這十足顯現了山姆所代表的問題,即使是像他這樣的英雄,
還是會面臨現在眾多非裔美國人面臨的問題。
不是明擺著的歧視,那當然還是有,而是這種因為膚色而產生的差別待遇,
我不敢說如果他是白人就能馬上借到錢什麼的,但是這場戲絕對是有其諷刺標的,
無論是日漸重新崛起的種族主義,還是只能在底層打轉、永不得翻身的邊緣族群。
更是一再深化「彈指」這個漫威大事件對於一般市民所造成的影響,
這不只是失去自己親近的人而已,更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不信任。
全宇宙的人,等於是硬生生地產生了五年的代溝。
也許,山姆無法接下美國隊長的傳承,還是與自己的身分不斷掙扎,
就是因為他打從心底知道,分歧的美國,還是無法完全接受他成為美國隊長。
當然,漫畫中也有一個橋段直接講出了這點
下一場戲,則更加深了這點諷刺,
山姆在電視上看到了國防部驚為天人的宣布:
為了維持美國的傳統,保持啟發人的象徵,國家決定指派新一任的美國隊長,
他手上拿的,就是山姆捐贈給博物館的盾牌。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他的腰間掛了一把槍,
一個美國隊長在二戰過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的武器,
當然,你不用槍,怎麼代表美國價值勒?
而這一整段刻意呈現得像《黑袍糾察隊》那種假惺惺的人工英雄形象,
新美國隊長的微笑看起來正義凜然,卻又不懷好意。
再一次地,這影集又強化了「傳承」這主題,
一個人的傳承並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所能夠定義的,
傳承,或是象徵,許多時候只會被某些強大勢力用來操作情勢,達成私利。
但是,這樣反而也更顯現了像是山姆以及巴奇這種人存在的必要性,
也證明美國隊長看上他們繼承自己理念的眼光。
汪達幻視 正義聯盟 獵鷹與酷寒戰士
凜月網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急着腳離開公園仔。
出口四邊都是街道,條條大路都通往大小食肆。面前穿著藍襯衫的大叔,隨其穿過其中一條大街,拐兩個彎頭,於一家開了半閘的店子外駐足。雨粉漸成點,大叔握着玻璃門的扶手一拉,就往店裏去。水珠積聚於半彎的睫毛上,勉強撐起沉重的眼皮,只見,頂上是一個黑色招牌,以俗金刻了「陳漢記粥麵專家」七個鑄字。
腳丫穿過玻璃門,大叔邊領頭走,邊自我介紹。他是亮叔,王永亮,是這家廿八年老店子的事頭。
聞知是一家老店,真有點驚嗟,畢竟門外裝潢新簇,沒有太多痕迹。步進店內,與外間的烏霧相反,是一片燈火通明。牆身都貼滿茶記式菜單,左側是麵檔,右側是白色小圓桌兩三,行至盡頭,方知左前方尚有偌大空間,同樣是散落了多張圓桌及銀色圓櫈,一名員工手執濕毛巾,在枱面隨意打着大圈,試圖拭淨桌面;另外兩位把各類調味品填滿小瓶子後,半扔回桌上;還有一位提着拖把,在地上來回晃擦。不修邊幅的景象,反倒滲出了點點庸俗的雅致。撿起掉到地上的餐單一看,選擇繁多,暗忖小店食物五花八門,入神之際,亮叔一屁股坐到櫈上,盯着餐牌看之餘,又調侃道:「啲人話我哋乜都有得食,雜過鬼。嗱,我份人乜都隨緣,但對食物好執着,冇一樣嘢做得馬虎。」他以手為筆,於桌上寫了四個字——「一門四傑」。
緣來又去
收起指頭,一陣牛腩的滷香蓋過了市井味,隨炊煙而行,又來到門口的麵檔。亮叔隨即走到麵檔,用力搭了搭師傅的肩膀,咧着嘴巴介紹着「第一傑」,牛腩師傅佳哥。穿上青綠色制服的佳哥靦腆地笑了笑,又轉過頭去,繼續撈起炆煮好的牛腩及牛雜。一旁的亮叔見狀,着他切好一碟三分肥、七分瘦的牛腩,拿到就近圓枱坐下來,邊吃邊自賞。小店的牛腩十分講究,天天購入新鮮牛腩,肉類絕不保留超過一天。夾起其中一塊放到口中,咀嚼三數下便嚥下,他指要肉質軟腍,不是炆得愈久愈好,而是熟知每塊肉所需火候,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都有影響,所以每天炆煮時間不一樣,這就要講經驗。他說這裏的師傅都跟他有緣,想法一致,緣合則聚。很多麵檔師傅為求方便,將牛雜與牛腩一大鍋煮,此乃亮叔不能妥協,因為牛雜多雜質,會影響牛腩的味道與質感,分開烹調縱使費時費火,他都堅持廿八載。除了火候,醬汁也是重點,與其他店做法不同,小店的腩汁加入了沙嗲,說到這裏,他的表情出現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徐徐道出這是他姑丈的秘方,幾十年不變。「我姑丈係邊個?之唔係陳漢記個陳漢囉。」手執已過身姑丈的照片,亮叔的笑容帶點苦澀。他相信緣分,亦知道安天命,有些命運無法改變,就如他與父母無緣。父親於其四歲時離世,後來母親改嫁,他頓成孤兒。幸而緣去,又來。當時幸得姑丈陳漢一口答應撫養,他才得今日安樂。
陳漢記其實是姑丈的心血,第一間店位於荃灣。他十歲就開始到店裏幫忙,上學前幫忙開店,放學後背着書包做樓面及清潔。一切自願,因為他本來就不喜讀書,故十二歲小學甫畢業,他就全力到店裏跟姑丈學做牛腩。陳漢對他非常嚴格,細小的他要學着站高炒鑊﹑攪拌汁醬,更要把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鍋子舉高過頭,雖苦,卻因而練出一身好功夫。十六歲那一年,他已經做企檔師傅,獨當一面,煮得一手好牛腩。至十八歲,姑丈因年老而要退休,整家店交由他打理,一直至三十歲。
後來,雄心壯志的他,想要一闖天下,於是有了自立門戶的念頭。姑丈聞言,口裏雖然不想他離開老店,卻又身體力行,借數十萬予他開店。於是,就有了大埔陳漢記的出現。「我可以有今時今日,全靠姑丈,所以鋪名一定要用番陳漢記。」未幾,姑丈兒女無法繼續經營,陳漢記只剩他一家。話一出,他又塞了一塊牛腩進口。亮叔把牛腩視為小店的靈魂,味道一點不能變,因為這是姑丈的拿手好菜,是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一份由心的尊敬、一絲眷戀。
種下善因
面前的牛腩一掃而盡,只剩下空碟。忽地,一股米香飄至鼻腔,喚醒了沉浸於思海中的亮叔。他仰頭望鐘,十一點半,已經開店半個小時,於是他動身往粥檔去。只見粥檔前貼了幾張沾了水的手寫單子,繞過傳菜的小窗口,他駐足於另一名穿上制服的男人身旁,男人看上去,還帶點青澀,正是小店「第二傑」,粥檔師傅恆仔。舀起一勺察看,小店的粥底屬於稠杰,這是亮叔的喜好,認為這樣較有口感。但要粥夠稠綿,得花上四至五小時煲煮,中間要不住攪拌,需要耐性。「我成日話後生唔係問題,我教佢要用心、用感情去煲,咁先做到一煲好粥。」播種善念,恆仔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每天都一大早就回來煲粥,不敢怠忽。此時,恆仔看看單子,先舀起一勺粥底往小煲內,再加入豬雜搖滾,鋪上葱,一碗及第粥就完成。樓面阿姐把粥捧到客人面前,再附上一碟腸粉。
對啊,吃粥又怎麼少得了腸粉?視線回到粥檔這邊,不知何時起,一名青綠上衣的女人,正立於旁邊的腸粉檔埋頭苦幹。她是店裏的「第三傑」,腸粉師傅英姐。只見英姐舀起一勺粉漿,淋到長方形的蒸架上,再均勻地於中上方位置放上蝦仁,於最下方灑上切碎了的豬膶,待粉漿凝固後,用小鐵片於中間割開,各自捲成兩條腸粉。「玻璃腸粉到。」黝黑的大叔打着哈哈,似乎是熟客。兩碟腸粉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英姐說這是亮叔對腸粉的要求,餡料每日新鮮,粉皮輕薄而帶少許透明,要薄而不破,少一點技術都不行。最有趣的是,腸粉的秘方只有師傅知道,就連老闆都是門外漢。亮叔聞言,即過來搭訕:「試過有四個客人,一食食咗三十幾碟,冇呃你,真係。」吃三十碟有何驚奇,小店有很多客人,一吃,便吃了廿多個年頭。
立足廿八個年頭,亮叔在這一區,除了美食有口碑外,亦是有名的義氣仔女,只要朋友有難,他都會拔刀相助。他憶起當初小店僅得一邊鋪位,彈丸之地放了七八張木摺枱,當時生意不錯,想要擴充地方,隔壁卻有一間建築材料店,令他無從入手。直至十多年前,建材店要倒閉,告知執達吏要到此封鋪,多年鄰居關係,他想也不想就借了三十萬給對方應急,好讓店鋪不用被封,對方為了報恩,把鋪位轉租予他,才得以有現時寛大的陳漢記。種善因,得善果,亮叔坦言,這善心由姑丈播下。陳漢花名為義兄,幾乎荃灣區所有爛仔、道友都受過其恩惠。也許是一種薰染,他人生中,一個「情」字對他特別重要,不論對朋友或是員工,他都動之以情。與姑丈的緣分,他自覺是修來的福氣;與姑丈的關係,如父,也如師。
緣原是圓
游離憶潮,天色漸黃,預告晚市即將開始。一個身影霍地於煲仔飯檔出現,亮叔上前打個招呼,介紹他是小店的「第四傑」,煲仔飯師傅正哥。正哥跟了他二十年有多,煲仔飯的水準從來沒變過。正哥臉帶淺笑,打開了正在冒煙的其中一個瓦煲仔,見米粒煲得適中,粒粒分明,帶少許飯焦,把新鮮的白鱔鋪於米飯之上,再蓋上瓦頂。甘鮮混和飯香,從小隙縫滑溜到店外,只見店門側已有一條長長的人龍,靜候嘗鮮。煲仔飯是小店的名物,多年來都全靠正哥的手藝,方令店子夜夜笙歌,亮叔眸子裏倒映出裊裊白煙,又開腔:「呢啲瓦煲仔用四至五次就要換,但師傅呢?一齊打拚咗咁多年,梗係想一直唔變啦。」這又是他從姑丈身上學到,夥計是一家店的靈魂,要視之為手足,將心比心,他多年來都一直慎守。就如,他每年都豪擲數萬元,請員工吃團年飯;又如,他付員工之薪金,都較同行高。記得沙士那年很難過,小店每月虧三十萬,亮叔卻一點沒有想過放棄,要守住員工,護着他們背後的家室,結果,向政府提取的一百萬資助金,他全都用來發薪給夥計,上下齊心,終渡過難關。緣是圓,老闆來,手足往。有一年,他們遇到了勁敵,一家粉麵店開到隔壁,客人貪新鮮,都紛紛離巢,生意淡薄,足足三年之久。一班夥計沒有因為怕飯碗不保而過檔,反而工作得更拼搏,終於使得一眾客人回頭。「我當正佢哋家人,唔係點會跟我咁多年?」此刻,他正於廚房外,與數名樓面聊得興起,一時抱頭勒背,一時笑得合不攏嘴。
驟然,見有熟客,他拍拍員工肩頭,只見對方有默契地遞上一壺熱茶,亮叔即執壺熱情地上前跟客人打招呼,不消一陣子,已經坐了下來一起喝茶。聞說,他以前都會拿出珍藏威士忌與客人碰杯,只是大家白髮已見,惟有健康點,以茶代酒。言笑間那種親切,似乎超越了賓主關係。時針又繞了一圈,亮叔仍然埋首於一片喧繁之間,顯得玻璃外的朗月更孤清。
送別最後一桌客人,舉錶一望,凌晨四時。店裏半昏半明,站在門外,月光冷冷地打照到臉上。他笑意未散,瞇起的雙眼末端,是藏不住的魚尾紋。這時,才回想起亮叔已將近六十。他默默來到收銀處,拿出鈔票邊點算着,邊自嘲年事漸高,現時回店裏都以管賬目居多:「我做咗幾十年,而家比以前冇咁好力,辛苦好多。」苦卻甜,他其實一點不想退休,只望回店子找樂子。語畢,四位師傅各自捧來牛腩、蟹粥、蝦腸、白鱔煲仔飯,正哥扯高嗓子:「嚟啦!老細!」啊,宵夜。一桌子六﹑七人,拿着碗筷,一言又一語,忘卻了深宵的疲憊。
甚麼是知足常樂?看他,辛苦了大半輩子,得失,得失,最終隨行的,還是老緣分。
他說,陳漢之言,會牢記。
陳漢記
地址:大埔運頭街91B地下
電話:2658 2277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LRFwKu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