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事】2021 新釀入罈,2020 舊釀開缸。
本年梅酒事,在上月新釀入罈(左),以及舊釀(右)於今日的滿一年終於開缸後,可算大致落定。
第五年釀梅,由於去年陣仗頗大,大大小小共釀了兩種梅、六種酒,比例還分成酒梅糖 3:2:1 和 3:2:1.5 之正規與多糖版兩種……弄得庫存空間緊繃,遂而今年決定稍稍收斂、少許應景就好。
量雖減,卻因緣際會一口氣得了青梅、黃梅與胭脂梅三種,檢點手邊存酒,遂分別釀成重雪莉桶威士忌、重雪莉桶+調和威士忌與琴酒三種;比例則回歸 3:2:1,歡喜封罈,期待來年。
這會兒開了去年的缸,一一品酌:首先是量最多的雪莉桶+泥煤威士忌/青梅/多糖版 ── 不得了,雄渾陽剛、梅香酒氣燻味濃馥襲人,十足迷魅。
然後是龍舌蘭/胭脂梅/正規版則綻放著活潑奔放的胡椒香料氣,別見風致;胭脂梅/調和威士忌/多糖版,豐潤中流露線條與姿態,和龍舌蘭並列第二喜歡。干邑/胭脂梅/多糖版醇柔嫵媚,很是可人。芋燒酎/胭脂梅/正規版是最能表現胭脂梅之梅味梅韻的一款,非常對味。伏特加/胭脂梅/正規版則相對四平八穩,順口易飲。
整體歸納心得:青梅與胭脂梅各有特色,糖量則覺得多糖版雖甜蜜,但以用途(純飲、加冰、調飲、入菜)言,正規版似乎相對開闊。至於酒類,雖頗多認為酒質溫和者才能不壓倒原料風采,但以愛酒者如我的一路經驗領會,反覺梅性強壯,故若品質夠出眾,反是多些個性的酒體,更能碰撞出耐人玩味細品的紛呈層次與迷人火花。
※ 前情提要 https://bit.ly/33tfEew
※ 更多廚事分享 https://goo.gl/bXEkx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琴酒怎麼喝才最潮?【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08課】 上酒吧點什麼酒最潮?過去時髦潮人可能會點龍舌蘭(Tequila)、或者伏特加(Vodka),後來又開始流行喝單一純麥威士忌;不過最近幾年琴酒在全世界吹起了琴酒風潮,除了琴酒的起源地荷蘭與英國,包括德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日...
六琴酒純飲 在 Facebook 八卦
週六加班,難得不用週五下班瘋狂開車趕回家的我,終於有空坐下來喝一杯放鬆自己。
鄉下村落酒吧,沒有任何炫幻設備,有的是...
點杯琴湯尼,服務生豪氣萬千地直接把琴酒往桌上一放道:「自己加,隨便你要加多少!」
順道丟下一堆下酒點心,半小時後,還「不放心」地送來半個剛烤好的火腿起司三明治。
而且,僅收我5.5歐。
(更重要的是走路離家50公尺,我對這種家附近的優質酒吧最沒抵抗力了)
一邊喝著自己加足加到飽的琴湯尼,一邊感慨西班牙果然是名不虛傳「觀光大國」,人人這種氣魄搞餐飲業的話,能不打敗希臘突尼斯土耳其嗎?
然,吾放鬆還不忘看倌們,火速打電話給朋友,哪位?就是我們新出爐的2021年獵奇冠軍,不知道是哪位苦主的自己點進連結,看完再繼續。
https://vocus.cc/article/61353859fd897800011412cf
文章寫成時,吾友還在北歐某國與臭襪子味的接吻魚情侶繼續渡天劫中,預計還得一週才能回家。
友言:歷經風霜白眼,她終於回到家了。
吾李立群上身,無法不問:到底...那衣服最後有沒有洗??
友李國修附身,沉重答:我們終於開進了露營車營區,洗衣服費用包含在內,等同洗衣免費,即使如此,接吻魚情侶只洗了........三件上衣。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穿了一週的襪子呢?!
友嘆口氣曰:人家還要穿,怎麼洗?
😱😱😱😱😱😱😱😱😱😱😱😱😱
莫非兩週行程,接吻魚男只穿了這雙襪子出門?!
男方就算了,女方呢?!!天天丁字褲,半件都不用洗?!
友眼神死曰:她後來才知道,接吻魚男是個工程師(意思是智商不算低),但幾年前腦部用微創手法開到過兩次,微創從鼻孔伸進去,導致他......
嗅覺被破壞,根本聞不到味道阿阿阿阿阿!
本人當下不爭氣地狂笑出來,真的,下面笑話不是歧視病友,但是就算嗅覺被破壞,難道媽媽從小教導要換洗襪子內衣褲的本能也可以被微創手術拿走嗎?原來......
腦洞人!!親愛的,妳遇上了貨真價實的腦「洞」人!!比山頂洞人還“稀罕”的腦洞人啊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接吻魚男就算了,接吻魚女又沒做過微創手術,也沒被外星人綁架過,所以她的嗅覺是?!!!
再次溫馨提醒大家:這對接吻魚熱愛裸睡,正確說起來不是愛裸睡,是車震完沒穿衣服而已。
說到車震,吾友更是一肚子火,難得來到北歐美景無限的國度,當然要努力利用時間走遍各景點。
這想法,嘖,台灣人無誤。
接吻魚情侶很西班牙,他們只想:
10點起床吃早餐,2點吃午餐,有時間就賴在咖啡露天座不起來!
噢!還有,用車震跟嘖嘖有聲的辣吻,在所經地方,處處「打卡」。
每晚車震到夜深的接吻魚情侶,跟我那臺灣式一早就要出門行軍的朋友,這樣一起在12平方米的小空間生活兩週,沒砍死對方,純粹是吾友的溫良恭儉力,比薩諾斯還強的緣故。
「還有,」吾友插嘴:「每次看到接吻魚情侶的各色蠢事時,我都告訴自己,一定要活著回來告訴大嬸🤣🤣🤣🤣」
「這就對了,」吾欣慰曰:「所以本人必須隱姓埋名,這樣我的朋友們,在遇到各種獵奇人生困境時,才能這樣激勵自己---這件事我等一下一定要去告訴大嬸!然後寫出來,娛樂廣大的網路看倌們,也不枉吾友的“含辛茹苦”。」
#各色獵奇歡迎投稿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六琴酒純飲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八卦
昨日晚餐&夜酒:「Sidebar」。
琴酒達人縮梭的酒吧。追讀他的部落格與臉書多年,卻是直到昨晚才終於一會。speakeasy bar 形式,隱於外側主吧之後,需得按下當日密碼方得其門而入,非常有趣。
愛酒人兒相見歡,理所當然演成一場縱情醉飲琴酒狂歡宴:宛若火焰大挑戰一樣,不單單開場一連三杯 Gin & Tonic 而後破軍、Aviation、馬丁尼等琴調酒之一路暢飲;最懾人是縮梭的博聞與熱情,總是聊著聊著,沒幾分鐘,隨話題之延伸觸及,便見他一轉身一伸手瞬即抓下一瓶聞所未聞琴酒,有俠隱於世小廠工藝之作、有初出茅廬新崛起酒款、有知名品牌地區限量限定出品……
從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從北半球喝到南半球,各國各地、各種風格、釀法配方以至想得到想不到的素材一路囊括,隔日逐一檢點照片,發現竟嚐了超過四十款!連到底怎麼回到家的都想不起來…… 😅
「這才只是冰山一角呢!」老闆之一 Craig 在旁笑說。真的是如此,聽說珍藏超過六百款,而且仍在不斷增加中,根本嚐不盡哪~
喝得多了,漸漸聊到他最愛的琴酒類型,一如所料,鍾情的是配方單純、杜松子個性鮮明的本格路數(── 說到此,又忽地接連掏出多款、甚至還有單一只使用杜松子的品項……),與我沉迷琴酒至今之心路歷程不謀而合,更覺共鳴。
調酒亦見功力。喜歡他的Aviation,果味花香細膩盈盈,頗驚艷是,所用的 Empress 1908 琴酒,純飲時似顯幽微的紅茶香,反是調酒後習習鮮明綻放,好生迷人。
最後一杯,一如我的歷來習慣,請縮梭全依個人喜好調製一杯馬丁尼,果然,滑稠潤澤酒體裡,杜松子風味與線條飽滿清晰,完美壓軸!
值得一提是,酒好、菜也出色,料理類別橫跨東西,尤以沙茶滷味和沙嗲雞肉串最讓人印象深刻,技法到位風味濃厚有特色,下酒絕佳。
※ 更多品飲與外食分享 https://goo.gl/UJJNUf
六琴酒純飲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評價
琴酒怎麼喝才最潮?【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08課】
上酒吧點什麼酒最潮?過去時髦潮人可能會點龍舌蘭(Tequila)、或者伏特加(Vodka),後來又開始流行喝單一純麥威士忌;不過最近幾年琴酒在全世界吹起了琴酒風潮,除了琴酒的起源地荷蘭與英國,包括德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日本,甚至台灣的噶瑪蘭威士忌酒廠,都開始生產噶瑪蘭琴酒。
琴酒的主原料為大麥或裸麥,在蒸餾之後再加入杜松子、肉桂、橙皮等其他藥材,一起進行二次蒸餾,因此帶著豐富的藥草香氣。除了傳統的杜松子氣味外,近年來琴酒更流行帶入產地特色。
比如日本三得利集團所推出的琴酒「六(Roku)」,就刻意採用6種日本經典植物櫻花、櫻花葉、日本柚子皮、煎茶、玉露綠茶和山椒,展現日式風情。噶瑪蘭琴酒也融入宜蘭在地特色,富含宜蘭盛產的紅心芭樂、楊桃與金棗香氣,層次豐富且交織著杜松子、柳橙和檸檬皮的馥郁芬芳。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本週為大家帶來的是英國所生產的布洛克曼琴酒(Brockmans Gin)。有別於傳統英式琴酒,布洛克曼在製作過程中加入新鮮藍莓與黑莓浸泡24小時,濃郁的莓果香中帶有微甜口感,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崛起的最快的高端琴酒品牌。
林一峰說:「過去大家刻板印象中的琴酒,是只能調酒用的;但是有越來越多的琴酒,竟然是可以純喝的。」現在就跟著林一峰,用兩種最潮的方式,享受布洛克曼琴酒夢幻的藍莓芳香。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吳致碩.蔣煥民)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